最新網址: 玩功夫的美食片除了美食,當然還要有功夫。
除了將功夫融入烹飪過程中,還要打一場才過癮。
至少,港島人就是這麽認為。
星爺的《食神》裡有功夫對打,當然是誇張手法。
哥哥的《金玉滿堂》裡也要打上兩招,當然沒打幾招。
歐振榮是功夫迷,更是吳龍的粉絲,如果影片不展現出吳龍的功夫,心中總有一種抒發出不的堵塞感。
電影裡,廚藝比拚吳龍獲勝,黃虎不服,直接對吳龍出手。
廚房裡打鬥,利器大家自然能想到的就是菜刀。
按理說,用菜刀打是很正常的。
可用菜刀打,又失去了電影的趣味性。
在感觀上也不太好。家家都有廚房,戶戶都有菜刀。拿菜刀打,潛意識給人一種,菜刀是凶器的感覺。
編劇設計的是用炒杓和大杓。大杓也叫單柄炒鍋,俗語說的顛杓就是顛大杓。翻鍋,是有耳無柄的炒鍋。
炒杓長柄,如刀如劍。
大杓,如盾。
兩人拿炒杓和大杓對戰,如同刀盾兵對打。看起來沒有拿菜刀對砍那麽凶,也增加了戲劇的趣味感。
至於刀盾兵的招式怎麽打,編劇不懂,只能交給龍虎武師。
龍虎武師也不懂,只有問武術指導。
武術指導同樣不太懂,就讓吳龍來弄。吳龍號稱精通各種武術,想必失傳許久,習練不多的刀盾招式他應該會。
“龍哥,刀盾招式你練過嗎?”方祝明問。
“會一點。”
方祝明左手拿大杓當盾,右手拿炒杓當刀,開始跟著吳龍練。
吳龍也拿大杓和炒杓,開始演示。
除了方祝明,林上雄帶著他手下的龍虎武師也在一旁觀看。吳龍沒讓他們離開,他們有機會學習多一種武術,聰明人都不會錯過。
孫箭、羅常、齊柯要拍《新白娘子傳奇》,沒有跟過來。
“刀盾結合,刀是攻、盾是防。”
“一些人以為,盾要貼身,這樣好抗撞擊。這樣做雖然抗撞擊,但防禦能力降低了。”
“為什麽?”有人不解。
吳龍示意方祝明先把大杓收近身體,然後解說。
“你們看,盾收近了,身體暴露的部位就多。就算你的盾夠大,是半人高的盾。但你收盾的同時,也遮擋住自己的視野。”
“哪怕你用刀在盾前亂砍亂劈。”
吳龍示意方祝明按他說的示范。
方祝明將手中炒杓舉到大杓前劈砍。
“這個時候,我只需用自己的盾擋,同時靠近他的盾。手臂伸過他的盾,刀就可以砍中對方的頭。”
吳龍突然上前,手中的大杓擋住方祝明的炒杓,右手的炒杓斜舉向上,炒杓由上向下貼在方祝明腦側。
這一刻,方祝明感覺腦側傳來金屬的冰冷感,仿佛貼在自己腦側的是一把能砍下他腦袋的鋼刀。
方祝明不敢動。
“大家看我的動作,手臂與刀之間的夾角呈九十度。哪怕對手手中的盾很大,因為他身體與盾的距離太近,我仍然能利用這個拐角,繞過對手的盾,給對方造成傷害。”
大家點頭明白。
吳龍收回炒杓,示意方祝明把大杓伸出來。方祝明伸手,大杓遠離身體,擋在身前。
“大家再看,這個時候,盾離我近,遮擋了我的視角。這樣,我反而看不見對手的全身。”
“但是,盾離方祝明遠了,方祝明卻能看見我。”
林上雄感歎道:
“真是漲知識了。如果沒有龍哥講解,我們還不知道只是一個盾牌,就有這麽多講究。”
眾人紛紛點頭。
方祝明道:“龍哥,我覺得這樣把盾牌伸出去,面對撞擊,也可以起到緩衝作用吧。”
“如果臂力好,可以起到緩衝作用。如果臂力不好,手反而因為盾牌被撞擊,容易受傷甚至折斷。”
吳龍這麽一說,大家反而又疑惑了。既然把盾牌伸出去有這個危險,為什麽還要伸?
或者,取中間值行不行?
“龍哥。那遇到你說的情況,怎麽辦?”方祝明問。
“這個時候,你的視野比對方好。除了稍微將盾牌舉高,還要注意手臂的動作。最重要的,要通過盾牌下方,觀察對手了解對手的進攻意圖。注意通過卸力來緩解對方的撞擊。”
“同時,盾牌不要固定不動。前後、左右、上下,都要移動,不讓對手抓住破綻。”
吳龍用自己手中的大杓做示范。
“接下來,我給你們演示幾招簡單的招式。”
聽到要教招法,大家提起精神。
“第一招,欺上瞞下。”
“盾牌除了防守,也可以攻擊。其攻擊是守中帶攻,就是將盾牌往前推。有些盾牌,會在盾面上裝上尖刺,可以讓對手無法貼近盾牌,還可以在推擊時威脅對手。”
吳龍將手中的大杓斜向上推出。
“盾牌推打對手的身體作用不大,打臉才是最有效果。一是可以遮擋對方視角,二是可以糊臉。”
“當你面對刀盾兵推盾牌要糊你臉時,你要小心了。這一招很可能是欺上瞞下,上面的盾牌是虛招,下面的刀才是真正的殺招。”
吳龍在大杓斜向方祝明的臉推打時,右手的炒杓砍向方祝明的腳。
“這招有兩式,一式是先用盾牌往對方臉上推,緊接著出刀砍對方的腳。”
“還有一式是雙手同時出擊。盾牌糊對方臉時,手也同時砍向對方腳。”
“這兩式看情況使用。”
有人空手比劃了一下吳龍說的第二式,皺眉道:
“龍哥,這樣同時出盾出刀,不好發力啊。”
“你練的什麽拳?”
“泰拳、搏擊。”
吳龍一副恍然的樣子。
“如果你練過南拳,就應該明白,各種南拳招式裡,就有雙防、雙擊、防擊。”
對方搖頭:
“龍哥,聽不懂啊。”
“你們聽得懂?”
有人搖頭。
“龍哥,我練洪拳的,我為何聽不懂?洪拳也是南拳的一種吧?”
吳龍放下大杓和炒杓。
“何止洪拳是南拳,舞南獅也是南拳的一種。”
那人道:
“龍哥你別開玩笑吧,舞獅也是拳法?”
“這個你自己有興趣再去了解。我現在講一下雙防、雙擊、防擊,現在很少有師父這麽講了。”
“兩隻手,其招式同時防守,就是通常所說的雙防。”
吳龍一手擋在頭前,一手橫在胸前。
“這是防上中路。”
再變招,一手擋在胸前,一手攔在下腹前方。
“這是中下路。”
“雙防,是防守對手的雙攻。”
吳龍左手做左格擋,右手同時出拳。
“這就是防擊。一手防守格擋,一手同時攻擊。很多傳統武術拳法中,都有這樣的招式。”
那個人說道:
“雙防我明白了,拳擊格鬥也都有雙手護頭。可你這個防擊,防守同時攻擊,只是在表演時才有用,真正格鬥時並沒有用吧?”
對方沒有說得太明白,但他的意思其實很明顯,就是格鬥搏擊對傳武的質疑。
吳龍道:“拳法無高低之分,人才有強弱之分。比如你來打我,我就能用這一招。”
“我知道,我看過你打雙花雄棍。可這不正說明只有你高過對手,才能用這樣的招式?”對方不服。
吳龍搖頭。
“其實這用科學道理就可以解釋明白。假設我實力沒有高過你,你出拳,我判斷,你有先發優勢,但我後發只是防守,仍然可以防住。這個你認不認可?”
對方點頭認可。不認可說不過去,即便是格鬥搏擊,也是如此。否則後發之人都會被一拳ko。
“那麽我格擋的同時,出拳攻擊。我這一拳,會不會比對方組合拳的第二拳快?”
對方想了想,點頭認同。
“會,因為你出拳是在組合拳的兩拳之間出拳。哪怕拳速不夠對手快,也會先打中對手。”
吳龍攤手。
“你看,這不就是很有用?”
對方撓頭。
“龍哥你說的有道理。可為什麽格鬥搏擊上,沒有這麽打?”
吳龍伸出一個手指。
“因為不夠膽。”
他伸出第二個手指。
“因為練的技術不夠,反應不夠、反應後做出應對不夠。”
伸出第三個手指。
“這種招式發力和格鬥搏擊拳擊發力不同,不僅難練還要講悟性。從時間成本來說,不如練格鬥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