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了智瑤提議的智躒開始進行各種準備,包括向各個封地發去征召命令,同時需要在幾個地方安排明年的防禦部署。
因為鄭國對晉國展開襲擾的關系,晉國這邊跟鄭國有接壤的家族,一個個都需要安排兵力抵禦鄭軍可能的入侵。
當前跟鄭國邊界線接壤最多的並不是智氏,原因是南方原先歸於范氏的封地遭到各家族的武裝控制,裡面以魏氏控制的城邑數量最多。
本著誰控制哪片區域就有守土職責的關系,魏氏在跟鄭國漫長的邊界線需要安排駐軍,能夠挑出來參與入侵衛國的魏氏部隊也就顯得少了一些。
幸好智氏跟鄭國接壤的區域大多是山區,幾個要道卡住,再安排一些機動作戰的部隊,能夠利用地形有效抵禦入侵。換作是平原地形的話,智氏跟鄭國的來回撕扯不知道要投入多少兵力。
去年智瑤率軍入侵了鄭國,清掃了鄭國西北部的區域。這麽乾之後,鄭國在那個方向需要的是恢復民生,變成了智氏的部隊時不時去襲擾一番;目前智氏跟鄭軍頻繁交戰的地點在“滑2”附近,雙方一再上演著你來我往的追逐遊戲,戰爭烈度只能說一般。
所以了,鄭國目前是魏氏的麻煩,或許正是這樣才讓魏氏選擇靠攏向實力保存最多的智氏,不再繼續搭乘出現了一些破洞在漏水的趙氏戰船?
“明歲我亦出征,屆時可領略瑤之雄略也!”魏駒剛從長輩那裡知道自己獲得了出征的資格,先派人來通知智瑤,隔天才上門拜訪。
這一次老智家要出動一個軍團入侵衛國,一家之主智躒和世子智申都會成為出征狀態,連帶智瑤這個第三代也要前往。
為了不給其余家族有搞東搞西的機會,智躒向國君提議其余各個家族的小輩也應該見一見世面,得到了國君的極力讚同。
話說,卿位家族的老一輩和新生代都上戰場是幾年前的事情了呢?具體時間不好說,反正是挺久遠的事兒了。
“今次眾家小輩皆出,不可為父輩輕看,當以力圖爭先。”智瑤進行鼓動。
是騾子是馬總要拉出去遛一遛吧?
估計眾多父輩對一幫子嗣在“新田”每日瞎胡搞也感到了厭煩,他們再聽到智氏會出動一個“軍”南下,覺得這一波肯定是穩了,很願意自家的小輩上戰場見識世面。
“瑤已有征戰,我等皆無,今次罷了便亦有矣。”趙伯魯是後面來老智家的。
不知道是不約而同還是什麽,反正幾個二代先後派人來拜訪,約定了見面時間,恰好就是在同一天。
智瑤作為主人肯定要告知拜訪者,比如當天誰會到場。要是誰不想跟某某誰見面,完全能提前再跟智瑤另約時間。
所以,魏駒先到,後來趙伯魯過來,隨後韓庚、祁武、等等一些有資格隨軍南下的二代都來了。…
本來韓庚是被安排前往西邊,得知智瑤、趙伯魯、魏駒會去東南,強烈要求也去東南。
韓氏內部估計也不想韓庚缺席智氏、趙氏、魏氏的二代相聚,一番不知道怎麽樣的操作,使得韓庚也能一塊去東南啦。
智躒防著其余卿位家族,對公族則是覺得沒有太強的威脅,導致國君表示要親征勸阻了下來。
國君親征?這事在晉國已經很久沒有發生,智躒同意國君親征要被貴族們罵死的。
為什麽會被罵?不是貴族擔憂國君的安全,純粹就是不能讓國君染指分配戰利品的權力。
至於軍權什麽的?軍隊來自各個家族,也就是屬於家族私軍臨時變成“國防軍”而已。征戰結束之後,軍隊解散了又是各個家族的私人武裝力量,才不是隸屬國家的軍隊,國君怎麽去越過貴族進行控制呢?
明年晉國會出動很多兵力入侵衛國,齊國和鄭國打探到晉國的動作肯定會進行增兵,說不得宋國會重新加入反晉聯盟,到時候的戰事規模應該是小不了的。
晉國在東南方向大舉用兵?雖說秦國遭到重創之後已經安份了下來,晉國對秦國還是要有相當的警惕性。
秦國對晉國的不宣而戰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甚至還做過在入侵晉國時大肆殺戮黎庶的事情,當時的魏氏遭到的殺戮最多,後來晉國教訓秦國就是魏氏出力最大。
魏氏現在的重心在南邊,他們也早就曾經的過往有些淡忘了,再則是晉國目前跟秦國邊界線接壤最長的是智氏,防備秦國的重任落到了智氏頭上。
面對這種局面,智躒對韓氏提出要求,韓不信可以不在東南大肆用兵,條件是韓氏拉出至少一個“師”的兵力西向,不用進入智氏的封地范圍,駐扎在韓氏從范氏搶奪的區域即可。
同時,要麽是韓不信前往親自坐鎮,不然就讓韓氏其余核心族人代為行使權柄,總之這一次防備秦國的任務由智氏和韓氏一起承擔。
韓氏正要跟智氏改善關系,韓氏核心族人之一的韓固請示韓不信之後,找到智躒表示願意遵從命令,事情也就那麽定了,只是由韓不信前往西邊,智氏則是智徐吾坐鎮西疆。
一幫二代很熱情地發
親,本章未完,還有下一頁哦^0^表南征想做什麽,有些大嘴巴的二代甚至可勁地吹起了牛逼。
智瑤微笑聽著,心裡則是吐槽:“說得好像家族願意給予兵權一般。長輩誰還不知道你們的德性,不怕變成在送人頭嗎?”
目前作為小輩卻有兵權的獨獨智瑤一人,其余的小家夥並沒有被長輩賦予帶兵的資格。
智瑤有兵權對老智家來說是好壞參半,但凡智申爭氣一些的話,哪裡用得著智瑤呢?
不過,智氏對外從沒有宣揚過智瑤的帶兵能力,要麽是名頭落在智申身上,不然就是智徐吾。這也是一種保護措施,問題是該知道的人還是知道智瑤早就領兵作戰過了。…
一整個冬季,晉國並沒有因為氣候寒冷而有所消停,各家在冬季進行各種準備,春暖花開的季節來臨之後,國都“新田”發出指令,得到征召令的各個家族需要將早就集結的好的部隊調到“新田”來,到時候國君檢閱就會開拔前往曹國。
他們抵達曹國跟趙鞅所部會合,接下來就是展開新一輪對衛國的入侵了!
晉軍大舉南下最為緊張的是鄭國和衛國,倒是知道晉軍會來的曹國依舊老神在在。
當代的曹君陽得知會有超過兩個“軍”規模的晉軍到來,一改之前對趙鞅所部的裝聾作啞,派遣大臣前往慰問的同時,運了一批糧草打算贈予。
現在的曹國其實已經在亡國的邊緣,他們不再勤快侍奉晉國之後,又跟衛國和宋國相續交惡,城邑被衛國和宋國幾年間佔了很多,以宋國侵佔曹國城邑的數量最多。
趙鞅接待了來自曹國的大臣,只是沒有接受曹國糧草的贈予。
曹國大臣見趙鞅沒有接納糧草的贈予,內心裡暗自喜滋滋地想著怎麽據為己有,後來乾脆沒有回去給曹君陽複命,跑回自己的封地去了。
得知這麽一件事情的趙鞅對左右說了一句:“曹國亡矣。”
他這麽說很有道理,原因是宋國再一次加入反晉聯盟,同時曹國爆發了內亂。
曹國的內亂是宋國的手筆,宋國背離晉國的主要原因也是有疆土擴張的欲望。
宋君欒之所以再次站在反晉聯盟的立場,主要原因是為了在吞並曹國這件事情上獲得來自齊國、衛國和鄭國的諒解。
晉國不是不清楚宋國對曹國的野心,只是晉國一直在爆發內亂,誰有那個心思管國外是個什麽情況。
鄭君勝對宋君欒吞並曹國只有一個要求:鄭國要分一杯羹!
宋國完全有那個實力獨吞曹國,不過宋君欒還是同意了鄭君勝的要求。
宋君欒答應的原因太過於現實,宋國正好需要找人來分擔風險,到時候有哪位諸侯干涉好能一塊發力。
窺探到一切的趙鞅對宋國想幹什麽根本沒有興趣干涉,一旦能夠瓦解掉諸侯對晉國內亂的武力干涉,接下來就是分食范氏和中行氏,哪有什麽閑工夫管曹國的死活。
“中軍將到了何處?”趙鞅在看輿圖。
姑布子卿出去打聽了一番,足足兩個時辰左右才再次回來,稟告道:“主,大軍當是在‘祭’地。”
這個“祭”地在鄭國的勢力范圍之內。
鄭國不知道是清楚南下的晉軍要跟趙鞅會師一塊攻打“濮陽”,還是鄭國被嚇唬到,反正南下晉軍五十裡范圍內沒有鄭軍,同時鄭國將各個“邦”的人口和資源轉移到附近的城邑,再擺出一副嚴防死守的架勢出來。
“中軍將揮兵一‘軍’,著實令我詫異。”趙鞅還是在看輿圖,一對眉頭緊皺,自言自語一般地說道:“如此,攻衛便是三‘軍’之力,我家僅四‘師’,智氏一‘軍’、二‘師’……”…
本來吧?趙鞅以為國內的眾貴族根本不樂意增兵,真心沒有想到老智家這一波會那麽給力,帶動了其余家族對征戰獲勝的信心也願意抽調精銳參戰。
晉國三個“軍”的兵力橫掃衛國根本不在話下,需要思考的是能不能連帶來幫衛國助戰的諸侯聯軍一鍋給端了。
近期趙鞅就是非腦子在思考全殲敵軍的方略,思來想去有些不得要領,有點上火的同時脾氣增大,變得比較易怒。
“主?”姑布子卿沒走,等著問是不是讓大軍做好開拔的準備,前往跟南下友軍會合。
趙鞅先是奇怪地看了一眼姑布子卿,反應過來之後揮了揮手。
他派出不少斥候,偵查范圍增大到百裡左右,很惱火的是回報的消息是根本沒有發現敵軍蹤影。
簡直草了啊!
他們這麽一支數量不過三四個“師”的晉軍駐扎在這邊一個冬天,還是從衛國敗退到曹國借地休整的殘軍,諸侯們到底是幹什麽吃的,沒有想過來殲滅呢!
因為智躒帶來的援軍規模很大的關系,弄得想搞事情的趙鞅一口氣憋在胸口。
趙鞅本來都已經擬好了拚命時刻應該怎麽激勵將士死戰,無非就是各種獎勵和身份的提升,乃至於連放歸奴隸自由的獎勵都要拿出來。
也就是說,趙鞅之前認為形勢極度惡劣,搞得連奴隸都要拉出來參戰了
親,本章未完,還有下一頁哦^0^。
惡劣的形勢隨著老智家拉出一個“軍”風消雲散,乃至於因為晉國貴族重新爆發征戰熱情,變成了一種“優勢在我”的狀況。
“智伯這等嘴臉,我若是沒有一場大勝,拿什麽跟他爭?”趙鞅當然知道老智家這一波爆發是為什麽,偏偏公開場合還要極盡讚美,可以想象內心裡有多麽憋屈了。
當前的趙氏並不是無兵可用,其實是他們在晉國東部的城邑正在遭到齊軍的襲擾,好多兵力只能就地防禦。
趙鞅不是沒有想過集結大軍跟齊國在東部玩一場,相對尷尬的是需要先解決內亂,親自指揮晉國多個家族組成的軍團也能賺取威望,一直以來也就沒有去東部跟齊國單獨玩耍。
如果這一次能夠在“濮陽”全殲或是重創諸侯,趙鞅其實也不用去應對齊國的對自家封地的襲擾,到時候齊國肯定會龜縮回去,接下來齊國會謀求跟晉國取得諒解再去專門搞魯國。
“命大軍做好拔營準備。”趙鞅還是沒有打算前往跟智躒統率的大軍會合,他要單獨領著本部先去‘濮陽’。
接到命令的智申本能地感覺到不對勁。
曹國這邊的晉軍還有大約四個“師”,其中智氏佔了兩個“師”,算是各個家族中兵力最多的那個。
現在的情況是衛國和其余列國知道晉國依舊會兵圍“濮陽”,春暖花開之後同樣有進行調兵遣將,僅是宋國就出動了兩個周禮編制下的“軍”,感受到威脅的鄭國也一樣是出動了兩個“軍”的兵力。
那麽,僅僅是宋國和鄭國的兵力,合起來就是一千乘戰車和兩萬五千步兵。
國境內會爆發戰爭的衛國君臣必須拚命,集結的兵力不會低於一個“軍”。
齊國是山東小霸主,經濟實力非常強勁,人口方面也挺多,他們知道決戰時刻到來,但凡國內有聰明人都會選擇出極限兵力參戰。
“我以三萬引誘敵軍十萬!”趙鞅看著自己的長輩趙獲,說道:“你往見中軍將,告知如此這般,這般如此……”
趙獲很認真地在聽,心中則是感覺有點怪怪的。
幹嘛呀!
這是想以下級指揮上級,人家智躒能聽嗎?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