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煩之境有我遊騎兩千余,代國之境亦有我遊騎千余;營寨可再出千余遊騎,亦有步卒五千余。”
“可使樓煩之境遊騎奔馳代國雁門山與我會師。”
“趙氏有兵多寡?三萬余眾?”
“趙氏遷徙代人,代人並未盡數投降,可使之。”
目前趙氏的基本盤約是七萬余人,能夠集結出三萬左右的軍隊,其實跟他們倉惶出奔有關。
能夠從晉國逃出去的趙人,他們大多以年輕力壯為主,老弱哪怕不是故意放棄,想跟都跟不上。
所以了,七萬人口的趙氏,集結出三萬用於作戰的部隊,絕對顯得合情合理,就是趙氏內部的男女比例顯得非常不健康。
智徐吾得到來自智瑤的命令立刻行動起來,先搞清楚智氏在樓煩以及代國境內有多少騎兵,本部抓緊時間備戰,不打算等來從“鮮虞”調動的援軍就要北上。
在除了原屬於中山國和仇由的其它區域,好些快馬正在奔馳,他們帶著命令抵達某處,當地能騎馬作戰的人都在征召范圍之內,就地集結之後先在狐氏的封地“汾陽”集結,再北上進入樓煩人的勢力范圍,隨後去雁門以北的修水上遊等待進一步命令。
“今次我可集結騎兵約萬余,並有兩‘師’之兵可用。”智徐吾知道兵力有點少,必然更加依賴於對地形的選擇。
陽虎說道:“雁門乃是趙氏北遷必經之地。此事你知我知,趙氏如何不知?現下,趙氏必有重兵看守雁門,我軍兵寡往之,可使之心驚,拖慢趙氏遷徙速度。”
剛才,智徐吾的意思是等集結更多的軍隊再攻擊雁門要道,認為那樣才能一舉拿下。
顯然,陽虎有不同的意見,認為先製造緊張讓趙氏忌憚,干擾趙氏的遷徙行動才是最佳的做法。
那個雁門是地形的代稱,暫時還不是什麽正式的地理稱呼。
之所以叫雁門肯定是有其依據,去了那邊能看到當地有一座山,看著就像是展翅高飛的大雁,偏偏有一條水系也是大雁編隊飛行的彎曲幅度,再有山裡時不時有大雁飛出,山也就被稱為雁門山,水被稱為雁門水。
那邊現在還一片原始生態,往東南約百裡就是代國都城“代”的所在地。
代國是一個雜胡組成的國家,依靠遊牧、農耕、狩獵、采集度日的人都有,等於說絕大多數代人居無定所,不止代國君臣很難將行政指令通暢傳達下去,外人即便是將代國君臣一鍋端了,能第一時間襲擊的目標也有限得很。
比如說這一次趙母恤一下子解決了代國君臣,他們能夠第一時間攻擊的目標包括“代”在內也就七個,人口合計約是有個八九萬的樣子?
代國定居的人口就那麽多,每一個都是趙母恤的目標,至於那些遊牧狀態下的代人,能碰上就嘗試收服,無法收服肯定不能浪費時間的呀。
陽虎說道:“趙母恤假傳代君雍命令,誘騙代人隨之北遷。如代人不知,我軍抵雁門便是趙氏倉惶而逃之日。”
講真話,智徐吾不喜歡陽虎這個人。
怎麽說呢?不是陽虎沒有能力,相反他的辦事能力挺強,偏偏長了一張不會說話的嘴,對上誰都能懟幾句。
《仙木奇緣》
智徐吾不是無法接受正確的意見,心裡再怎麽不舒服,還是覺得陽虎意見比較正確,臭著一張臉下達了相關的命令。
以時間來算,季節已經臨近秋季。
目下,智瑤已經從“鄴”出發,正在趕回“新田”的途中。
同時,距離趙母恤殺掉代君雍已經過去將近五個月的時間。
等於說,智瑤收到趙氏的反常,再做出相關的動作,中間耽擱的時間約有四個月之久。
在那一段時間裡,空出的一個月自然是智氏用來集結兵力的時間。
畢竟,消息的傳遞需要時間,軍隊的集結同樣需要時間,真不是一道命令之後就完事了。
燕非是得到集結命令的人之一,他從出發到抵達集結地點花了四十來天,同隊伍的騎兵一共兩千八百多人,皆是來自長狄舊地。
長狄落到智氏統治之下,早期算是一個空置的狀況,後來才慢慢展開牧畜業。
燕非並不是地地道道的晉人,以族裔來算是狄人,只是很小就成了智氏治下的一員,得益於是首領的子嗣,後來也成了“士”階層的一員。
類似燕非這種情況的人不算多,更多是智氏開創了新的上進渠道,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對長狄什麽的早就澹忘,牢記的是作為智氏的一員。
這裡無非就是長狄的文化不敵諸夏的文化,又或者說落後的文明被先進的文明淘汰。
這個淘汰過程進行得無比自然,裡面其實沒有過多的血腥,純粹是空白的文化得到填補,隨後又是生長在那種環境之中,期間又感受到身為智氏一員的強大,以及因為智氏強大帶來的各種福利。
普通人沒有太多的國家情懷,在乎的其實是生活質量。
燕非所知道的是沒有老人提以前的榮光或什麽玩意,有的只是無盡的苦難,很難能夠吃飽,沒有安全保障,等等負面的故事。
那些苦難?燕非一個都沒有碰上過,相反納賦期間作為智氏一員享受到各種威風凜凜。
所以,有老人的存在挺好,老人述說過去的苦難,使得新生代知道作為智氏一員是多麽幸福。
“那便是徐吾大人罷?”
在異族那邊,自古以來“大人”就是用來稱呼上位者,口語可能不同,意思絕對相同。有文字之後,不管是什麽讀音,用文字書寫就是“大人”這兩個字體。
因為語言使用的關系,祖祖輩輩是晉人的群體能夠分辨出哪些人的祖上是異族,原因當然是每個地方的語言體系各有區別,使用相同的讀音或文字,該有的區別還是會用口語體現出來。
不過,看不到智氏內部會因為哪個人的出身而有歧視。
目前智氏約有二百五十萬的總人口,其中約有一百八十萬是地地道道的晉人,其余大部分來自衛國、齊國、長狄,更有因為戰敗被俘的楚人、吳人、鄭人、秦人、等等。
其實,哪怕是貴族也沒有多麽強烈的國家歸屬感,更不能要求普通人有什麽家國情懷了,他們在智氏落戶,能出征就代表著已經拿到了上進渠道的鑰匙,想要的是過得更好,哪來的閑工夫因為地域或出身的不同搞矛盾。
他們已經抵達雁門山的南面平原,到目前為止暫時一次都還沒有跟趙氏展開較量。
因為目前沒有城邑的關系,當地肯定沒有正式的名稱,智氏大軍駐扎的地點後面被稱之為“平陰”要到戰國時期了。
燕非並不是第一次看見智氏的大人物,納賦的次數多了,有幸兩次見過智瑤本人,被當成了人生最為幸福的時刻。
為什麽智瑤後面還要加個“本人”的原因是,像燕非這種狄人的出身,他們會有凋刻木凋供奉的習俗,哪怕是成為智氏一員都沒有改掉那種習俗。
不是地地道道的諸夏出身,好多族裔都保持著原始崇拜,他們什麽都能供奉,得知哪個誰非常厲害,自己給加工了很多光環,再凋刻木凋時時供奉。
智瑤真的很厲害,尤其還改善了他們的生活環境,拿來供奉一是畏懼,再來就是對強者的崇拜。
類似的習俗會被相當多的族裔保持下去,好多牛逼的人物都享受過成神的待遇。
燕非駐扎了兩天,某天中午突然得到出擊的命令。
作為騎兵,出擊需要做什麽準備呢?
燕非帶來了兩名隨從,隨從負責照顧戰馬,出征時將馬鐙、馬鞍裝備到戰馬,還要檢查馬掌上馬蹄鐵的狀況。
雖說現在諸夏苗裔不缺懂得騎馬的人,打從事實上還是沒有自小在馬背上長大的那一批族裔更擅長,因此智氏這邊的騎兵之中地地道道的晉人只是佔了四成左右。
現在智氏有多少騎兵?因為不存在什麽正規編制與非常規編制的區別,無非就是下達征召命令,征召了多少人區別,有多少騎兵著實是比較難以定義。
比如這一次,智瑤打算征召一萬騎兵,得到征召令的騎兵最少需要帶上一名隨扈,多的可能會帶上三五隨扈,造成騎兵編冊上有一萬名騎兵,加上隨扈也能起碼作戰,合起來可能有個三四萬騎手的樣子。
類似於燕非這種其實有專門的稱呼,他們有自己的農田與牧場,可以被稱呼為騎士。這也是智瑤帶來的改革之一。
智瑤本來想組建專門的騎軍,後來放棄的原因是沒有必要。
主要因由是戰馬的質量就那樣,不具備組建突騎兵需要的素質,具裝騎兵就更別想了。
那種現實之下,每年下達征召命令,騎士集結成有編制的部隊,前往某處進行遊弋或清剿任務,完全是在接受訓練以及進行實戰,用不著再佔常備軍的名額。
等待哪天有了優秀的戰馬能夠編練突騎兵,更專業的訓練才會展開。而這一天不知道還要等多久,也許要等著智瑤派出去的人手從西域那邊帶回更優良的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