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出錯了,點此刷新,刷新後小編會在兩分鍾內校正章節內容,請稍後再試。
楚人雖然動不動就喊自己是蠻夷,可是他們並沒有覺得自己是蠻夷。
因為中原列國跟燕國失聯的關系,諸夏這邊並不知道有東胡這麽一個勢力。
再則說了,“胡”這個群體還沒有被創造出來,要等匈奴人出現並崛起,頭曼謀求一統塞外遊牧族群喊出同為胡人,才有“胡”這個群體。
不過,中原以及南方諸侯瞧不起各種狄、戎、蠻和夷是一同的想法,原因當然是這些異族沒有表現出有令人值得尊重的實力。
所以了,不管是在什麽年代,拳頭多硬就代表有多少話語權,真是一個不變的真理。
鬥原率部出擊了。
白公勝在看智瑤會做出什麽樣的反應。
站在巢車之上的智瑤第一時間發現楚軍的動向,視線轉向了韓氏所部,一邊對豫讓說道:“向庚示警。”
豫讓立刻抓起旁邊一杆旗面為藍色的旗幟,不斷地進行搖晃。
處在軍陣中間的韓庚看到了那杆在不斷被搖晃的藍色旗幟,收回視線,深呼吸一口氣,大聲喊道:“箭陣待命!”
韓氏所部列出來的戰陣,戰車兵並不是在最前方,少量的盾兵時刻準備組織盾牆,其後是大量的持戈士兵,在他們後面則是弓箭手。
有軍官重複韓庚的命令,弓箭手立刻集中注意力,等待拉弦張弓的指令被下達。
負責校射的軍官先行射了兩箭,第一箭是可達的最遠距離,第二箭則是能保證命中率的距離。
校射?軍官自然是需要先行測量,到時候再下達不同的命令。
韓氏有沒有掌握風速對箭矢的影響之類?大概是有的,只是還沒有整理出相關的科學體系。
楚軍拉動戰車的畜牲大多是牛。這個並不是楚國缺馬,主要是楚國戰車比較龐大,也就更沉重,衝陣時主要就是選牛拉戰車;輪到進行追擊戰,楚軍出動的會是車身相對輕盈的馬拉戰車了。
不得不說的是,以為楚國真的就兩種戰車嗎?並不是。
現在不獨楚國,各諸侯有一個算一個,因為根本沒有“標準”這麽一種玩意,除了智氏之外的所有家族,他們的每一輛戰車都有自己的個性,看上去可能款式一樣,大小則是必然存在差異。
一陣梆子聲在韓氏所部的陣中響起,隨後是一陣陣弓弦被拉動的聲音。
在梆子聲停下後,又是一陣陣的弓弦嘣動聲,隨後飛箭如蝗升空,射向了迎面衝來的楚軍。
緊隨其後又是一陣梆子聲,持續不斷地響起又停下,每一次都讓韓氏所擺出的箭陣進行齊射。
看頻率,大概是一個呼吸的間隔,箭陣齊射一次,出現的畫面就是前面射出去的箭矢還沒有落地,後面跟著第二波、第三波……,差不多第九次齊射,第一波射出去的箭矢才算落下。
鬥原自己舉盾擋箭,他的戎右則是幫馭手擋箭。
沒有披甲的拉車牛中箭發出了痛苦的哞叫聲。大型的畜牲比人健壯多了,只要不是被射中要害,不會立刻就倒下。它們在韁繩的控制下沒有失控,邁蹄的頻率卻是因為痛苦而增加了。
鬥原環顧左右兩邊,看到不少本部的士兵中箭撲倒,耳朵裡也傳來了慘叫以及悶哼。
鬥氏是楚國的老牌家族,曾經無比風光,後來卷進內亂差點滅族,得到某一任楚君的庇護才得以幸存下來,只是長久以來沒有能夠恢復鼎盛。
每一個鬥氏子弟都被長輩教導,一定要奮發圖強恢復家族的榮光,然而數十年過去,
鬥氏卻是每況日下。從小被教導一定要恢復家族榮光的鬥原,他像很多鬥氏族人那樣不願意放棄每一個機會,一邊擋住不斷射來箭矢,另一邊大聲為麾下的士兵鼓勁。
楚國跟晉國打了那麽多年,互相之間的了解不缺。
鬥原的認知中,只要能夠頂住韓氏的箭陣衝上去近戰,到時候就能屠宰韓氏的士兵了。
從韓氏射箭,雙方的間隔大概是百米左右?
百米長度平時跑起來也就七八個呼吸的時間,問題是頂著箭雨向前不止讓時間變得緩慢,身邊的袍澤不斷倒下給活著的人極大心理壓力。
最終,鬥原感覺到車身猛地一震,不用看也知道拉車的牛被命中要害倒下,萬幸的是車身沒有發生顛覆。
鬥原下車時,不小心讓插在地上的箭矢碰到小腿內測,小小疼痛當然不足為甚,耳朵裡不斷傳來的慘叫和悶哼才會心臟一陣陣抽搐。
“沒有一觸即潰?”鬥原看到的是衝上去的己方士兵跟韓氏迎上來的近戰士兵打起了陣列線模式的交戰。
什麽是“陣列線”的模式?巨艦大炮的時代,海上交戰就是敵我兩支艦隊排成戰列線,敵我分明地互相進行炮擊。
諸夏這一邊,君子之戰的時代就是那種敵我兩軍列陣抵近,這個方陣和那個方陣打,雙方保持著嚴謹的陣型,士兵拿長兵器不斷互相攻擊,倒下一個就補上去一個,直至一方扛不住退卻,另一方再不斷壓迫向前,直至有一方完全扛不住退出作戰序列。
現如今時代已經變了,只是除非發生遭遇戰或是埋伏戰,要不然敵我兩軍還是會經常出現陣列線的交戰模式。谷剋
陣列線交戰模式其實很考驗士兵的意志。這是一種秩序嚴謹,卻是將面對面更加凸顯出來的狀況,看著對方滿臉猙獰,看到己方袍澤飆血倒下,一邊要顧著陣型不亂,另一邊要不斷持戈攻擊和保護自己,心理壓力真的是太大了。
韓氏竟然頂住了楚軍?這是楚人事先料想不到的事情。
智瑤在確認韓氏所部與楚軍爆發接觸戰沒有第一時間崩潰,知道韓氏訓練新軍起碼有了成果,暫時看不出更多也就抽出時間看向了狐氏所部。
最先爆發交戰的狐氏所部這邊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模樣了。
他們這邊看上去就是亂糟糟,敵我雙方的士兵混成了一團,更有戰車在橫衝直撞。
沒有任何的陣型,太多的士兵在拚殺,戰車衝起來可無法保證撞到的會是敵人,只能說誰倒霉就被撞傷、撞殘、撞死了。
“狐氏完全不是楚軍的對手……”智瑤觀察了一小會,得出這個結論。
這個也是狐尤帶著那些單騎走馬撤出戰鬥帶去的一種效應,再一次證明狐氏並沒有掌握正確的騎馬作戰的戰法。
當然跟狐氏面對的楚軍也有關系,他們對上的是葉公所部。
每一個國家的內部都區分哪一個家族能打或哪一個家族拉垮,晉國現在無疑是狐氏處在卿位家族戰鬥力的下遊,葉公的家族則是楚國戰鬥力排行在中上遊?
智瑤下達了魏氏所部推進的命令。
早在等待魏駒立刻執行。
魏氏這邊不是沒有戰車,只不過只有少量的核心人物搭乘戰車,能看到的是步兵在轟隆的戰鼓聲中列陣踏步向前。
第一時間發現晉軍左矩推進的白公勝也做出了反應,命令己方右邊的各部出擊。
如果了解身處戰場各個楚國家族的成分,會發現迎向魏氏所部的楚軍,他們戰鬥力其實挺一般。
“我先將魏氏誘來上,讓他們跟本陣脫節,使之難以支援晉軍右矩,再加強對晉軍右矩的攻勢……”白公勝表示自己有看過孫武的《兵法十三篇》,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軍事思想。
“繞到晉軍後路的部隊到哪了?”白公勝現在最想知道的是這個。
對面。
智瑤剛剛得到消息證實,有一支楚軍試圖繞到己方後路,然後被他安排伏擊的智氏所部埋伏,戰況方面對智氏所部比較順利,不會超過兩個時辰就能吃掉。
“不愧是去吳國深造過的白公勝,哪怕為人正直和憨厚,還是染上了吳人的惡習。”智瑤是站在優勢的一方,指定不會氣急敗壞。
他們這一次是相約會獵, 要點臉就該打堂堂正正之戰。
可是呢?時代真的變了,戰場上講仁厚,又去追求信譽,可不要成了大傻子。
晉軍這邊是不是沒有看到趙伯魯和鍾武的身影?這就沒錯了。
趙伯魯和鍾武不出意外應該已經率部殺進楚軍的營寨,能取得多少成果不止看他們自己,也看白公勝會不會立即回援。
事實上,智瑤很想打一場堂堂正正之戰,奈何萬般清楚時代真的變了呢?
楚軍這邊,白公勝親眼看著韓氏能扛住,打了大約半個時辰變成搖搖欲墜,又看到魏氏所部已經有點跟晉軍本陣和右矩脫節,心想:“智瑤的威風是吹噓出來的?怎麽不……”
一陣拉著長音“報!!!”從遠而近。
來人匯報營寨遭到晉軍偷襲。
白公勝先是錯愕,隨後大怒。
以為楚軍不會防著晉軍搞這一手嗎?他們有安排部隊前去偷襲晉軍後路,肯定也要防著晉軍那麽乾。
現在來看,不是晉軍繞開了駐防的楚軍,便是駐防的楚軍被擊潰,白公勝想知道怎麽回事,只有在事後進行了解了。
之前,白公勝還在想著智瑤是不是徒有虛名,哪能想到立刻得到答案。
戰場之上,狐氏所部已經撤出戰鬥。
本來跟狐氏交戰的楚軍,還有後面向前的第二批楚軍,他們已經跟魏氏所部徹底糾纏上。
當前的戰況已經不是想撤就能撤,倒是能憑借兵力優勢抽出部分兵力回援營寨。
白公勝看向了像是智瑤所處位置,心想:“盛名之下無虛士?可是……,引領時代風潮的人,不是在吳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