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我在春秋做貴族
時至今日讓智瑤已經能夠肯定一件事情,自己哪怕沒有什麽著作,只因為一再接待孔子和一幫門徒,某天儒家發達了的話,肯定是少不了相關的名聲。
以前智瑤比較反感儒家,一切只因為宋儒和明儒腐朽到早應該被掃進歷史垃圾堆。
他知道“儒”不是孔子建立之後,再跟孔子以及一幫門徒相處多了,近一步知道孔子倡導的思想跟後世的儒學根本就是兩回事,一幫門徒裡面提倡的思想甚至還影響到百家某些學派誕生的那回事。
事實是什麽?其實孔子的那幫門徒,有些人根本就是百家思想的倡導者!
說白了就是,有些百家壓根就是汲取了孔子門徒思想上的養份,創造出了一家之學。
“一幫走到哪都能隨時隨地準備開乾的人,誰不怕啊?”智瑤去見了孔子,然後跟有數的一些門徒寒暄一番,察覺到他們都憋著一肚子的火。
換作是小國驅逐,他們估計是亮劍了吧?
面對楚國的驅逐,他們憋屈也只能認了,只是心裡肯定有火。
說孔子是帶著一群武裝團夥到處溜達一點都不為過,門徒幾乎人人佩劍,射藝和劍術一點沒落下,一個個還掌握著禦術,他們跟人探討學問的時候能夠斯斯文文,見到不平事也能拔劍相向,配上戰車就是一支軍隊。
所以了,難怪在野外猛獸橫行的年代,哪裡都可能冒出匪盜,到處也是兵戈不止的亂糟糟環境中孔子能夠周遊列國,是吧?
“書寫周遊見聞,刊印成書?”子貢被智瑤喊過來,再聽到一些話,整個人先是一愣,隨後進入亢奮狀態。
周遊日記呀!智瑤想借此了解列國風土人情和國家情況,一幫門徒也能出書,合則兩利的事情。
只是,智瑤明顯錯估了寫書對當代人的影響。
只見子貢先是亢奮,很快又像泄了氣那般,說道:“德不足書。”
文字很神聖,出書更神聖,哪能是誰都能出書呢?
即便是到了不缺紙張的年代,印刷術也已經鋪開,依舊不是誰都能出書。
現在的情況是,孔子都沒有屬於自己的著作,有門徒卻能出書,以“儒”的條條框框來論,不合適了呀。
“……”智瑤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該講什麽?讓孔子作為第一作者,與一幫門徒共同寫書嗎?
孔子心裡估計不樂意,他要寫書也不會是遊記,應該是很高大上的著作。
至於那幫門徒?他們倒是在孔子過世了之後合寫書籍,也就是那一部《論語》。
“我印刷教材,算不算是出書?”智瑤覺得不以流通為目標,好像不能算是出書。
好像也不對?一旦智瑤的練兵教材能傳到後世,其實就是留有著作的人了,並且因為佔了時代的優勢,超大概率能夠在武廟裡有個蹲坑的位置。
孔子的心情不好,比之以前蹲在某個地方更宅了。
後面,智瑤去提出要借人,倒是沒有遭到孔子的拒絕,並且孔子對智氏要在“邯鄲”以東築城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六裡?”孔子聽了智氏建城的規模之後,看樣子是有點退縮了。
雖然是禮崩樂壞的年代了,可是孔子還在追求恢復周禮的呀。
晉國的“卿”位比諸侯是公認的事實,但也就是位比小諸侯而已,建四邊周長的三裡的城池還不顯眼,一建就是四邊周長六裡的城池,是不是太高調了一些呢?
孔子會做一些看上去很顯眼的事情,跟自己追求起衝突的事情則會三思而後行。
所以,沒有任何意外,聽到智氏要建四邊周長六裡的城池,一下子就當不知道智氏要建城的事了。
孔子比較有數的是,沒有阻止自己的門徒去幫智氏的忙,只是暗示不要跟築城有關,修建水利工程以及開墾荒地則是沒有問題。
這件事情後面被老子得知,他專門去找到孔子,兩人聊了些什麽不為人知,外人只知道後面鬧了個不歡而散。
在所有人都很忙的時候,智瑤反倒是清閑了下來。
這個也是應有之意,領導將需要做的事情分派下去,肯定會變得比較清閑。
如果領導時時刻刻都很忙?隻說明一幫手下的能力著實太過堪憂了。
閑下來的智瑤沒有裝作一副自己很忙的樣子,書寫著作以及什麽都停了下來,每天換個工地進行查看……,說是查看,其實也就是閑逛。
一直到召喚的軍隊抵達,智瑤才重新進入到忙碌的時刻。
“三‘師’與世子麾下進軍東山黑狄。此戰以新軍為主?”程朔不問為什麽要攻擊東山黑狄,隻想知道怎麽打。
智瑤自從開始訓練新軍,時間已經將近兩年。
一再淘汰下來,新軍的數量還有個四千左右,後備隊則是數量在三千左右。
單純練兵無法練出真正的強軍,類似的道理智瑤沒有可能不明白,拉去打內戰,或者找諸侯練手,考慮到第一戰很重要的關系,沒有比東山黑狄更合適的對手了。
而智瑤之所以再調三個“師”的兵力過來,主要還是因為東山黑狄棲息在山林之間,新軍再加上預備隊只有七千人左右,數量著實是顯得不太夠。
那可是打山地戰啊!尤其是東山黑狄的部落非常分散,動手之初絕對要妥當布置,爭取動手的第一時間解決掉更多的部落,後面的清剿也是一個大麻煩。
智瑤已經先期派人去進行實地偵查,詳細地給程朔介紹了地形以及黑狄部落的分布。
大體上來說,東山黑狄是盤踞在太行山的北部,比較稀奇的是東山黑狄有屬於自己的“都”。
也就是說,東山黑狄有城池,它的名字叫“蓋與”,他們的祖傳墓地則是在“蓋與”的東北方向約五十裡左右。
“殺傷為次,捉以為隸?”程朔知道老智家要築城,並且有一系列的大工程,聽到這個要求還是有點迷。
以現在的觀念,築城其實是大量使用屬民最妥當,屆時也是從參與築城的屬民中挑選作為城池的居民,動用奴隸築城反而很少見。這裡牽扯到一種名叫“歸屬感”的學問。
智瑤知道是怎麽回事,問題是留給老智家的時間真心不多,不趕緊把城池修築起來,天曉得後面晉國會不會再爆發大亂。
總之,建城先從城牆築起,開掘水渠連通大河的事情也不落下,少不得會給新城弄上一條護城河,再將城內用水的事情一塊解決了。
這樣一來,同時間動用的勞動力數量會很龐大,完全使用家族的屬民以及奴隸必然會對其它封地造成發展停滯。
所以了,智氏對東山黑狄進行戰爭,能夠對新軍進行檢驗,還能抓捕戰俘來充當勞力,並且戰爭也會出現戰利品,最主要的是完全剪除北面可能產生的威脅,完全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啊。
至於說智氏征召三個“師”,並且新軍合起來也超過一個“師”的兵力,動用這樣的武力會讓其余家族怎麽看,智瑤倒是很期待得到消息反饋。
“趙氏自己要死磕范氏,魏氏是為了獲利去磕范氏,韓氏南下等於在保證封地不受楚軍的威脅,狐氏則是有正式亮相的需要。他們管智氏征召又出兵攻打東山黑狄幹什麽。”智瑤倒是想看看誰敢插手老智家的事情。
一旦真的有誰插手,其實就是在欺負智躒死後的智氏,顯得很不要臉的同時,還代表對老智家很有想法。
智瑤真心覺得讓對老智家有想法的人早早暴露挺好的。
而這一次智瑤並不會親自出征東山黑狄,選擇的統兵人選是程朔,再任命子路當副手。
智瑤做出這樣的任命,沒有人感覺到什麽意外。
出征固然很重要,築城以及對“邯鄲”周邊的開發對智氏顯得更加重要!
好些人看到智瑤能分清主次,其實是感到無比開心的。
合起來超過四個“師”的部隊出征了,智瑤很期待自小培養起來的軍官能在這一戰有所發揮, 同時對新軍的表現將拭目以待。
“智氏新軍敢為天下先。”田穰苴還待在智氏這邊,並且一直跟著智瑤溜達。
智瑤看了一眼田穰苴,笑著問道:“先生著作何時可成?”
田穰苴雖然是戰俘,問題是自由並沒有遭到限制,一應的待遇跟智氏的家臣差不多。
他現在之所以還是以“田”為前綴,主要是沒有擔任齊國的大司馬,再來就是《司馬兵法》還沒有面世,一旦著作完成的話,武廟裡肯定有個位置。
智瑤也是看到田穰苴在寫《司馬兵法》才真正確定是武廟有位置的那一位,比較納悶的是對記憶中的一段傳聞感到茫然。
相傳,孫武是看了田穰苴的《司馬兵法》才寫出自己的兵書,然而智瑤親自見證的卻是孫武已經寫了《兵法十三篇》,田穰苴的《司馬兵法》卻還沒有最終定版。
這裡是智瑤沒有搞清楚一個狀況,也就是孫武有寫兵書沒有錯,但孫武的兵書還不是叫《兵法十三篇》,並且孫武的兵書也沒有最終定版,要歸隱之後一再修改才定版下來。
另外,田穰苴和孫武雖然是叔侄的關系,根據智瑤的所知兩人的接觸其實並不多。
智瑤笑呵呵地問道:“齊國對先生遭遇不聞不問,先生既是得知我練新軍,自是不得走脫。”
開玩笑!
適逢其會逮住了這麽一位大神,智瑤不會去苛待,但也不可能放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