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從福利院走出來的田徑之王》第八章 學識淵博秦爺爺
  跳遠測試依舊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直到半小時後,方才完全結束。

  最終,秦安東看著跳遠成績列表,感覺能算得上有跳遠天賦的只有寥寥五人。

  蘇烈,6.85米。

  趙衝,6.18米。

  吳雲東,6.02米。

  李華,5.49米。

  鐵世雄,5.25米。

  秦安東稍稍一回憶,便發現這五人的名單有些眼熟,不正是先前進行百米二輪測試的五人嘛!

  蘇烈是跳遠天賦卓絕之人,百米速度極快,跳遠成績得第一倒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至於趙衝和吳雲東,這二人是體校出來的,本身百米速度也還不錯,多半也接受過系統的跳遠訓練,能跳出6米以上的成績倒是並未讓秦安東感到吃驚。

  李華和鐵世雄這二人的跳遠成績才是一個百米不錯的素人應該有的正常實力。

  拋開跳遠技術不談,跳遠成績與百米成績有顯著相關性。

  這排名很符合現代運動學理論。

  至於其他學生嘛……

  在跳遠運動方面,都是天資平平的庸人,跟蘇烈這五人一比,差了許多,最遠的也才跳了4.7米而已,完全被碾壓,甚至還有幾人乾脆是踩著踏板就直接衝進沙坑,連起跳都沒能做到。

  秦安東只是略一思索,便看穿跳遠成績排名背後的原理,隨後照著跳遠成績表大聲宣布:

  “蘇烈,跳遠成績6.85米,排名第一,達國家二級水平。”

  “趙衝,跳遠成績6.18米,排名第二。”

  “吳雲東,跳遠成績6.02米,排名第三。”

  “以上三人,在此次暑期試訓過程中暫時以百米短跑為主項,以跳遠為兼項,若在後續測試中測出其他更卓越的專項運動天賦,則可修改兼項。”

  “其余學生若是想以跳遠為主項,則必須在跳遠專項上擊敗這三人。”

  “大家現在有什麽疑惑或者質疑都可以隨便提,關於百米和跳遠的都行。我會當面為大家一一解答。”

  秦安東能明顯感覺到學生們經過兩項測試之後,似乎顯得有些疲憊,不再適合繼續進行後續的測試,便決定現場答疑,增加小夥子們對競技運動的認知。

  答疑時間到了。

  此話一出,倒是讓蘇烈這群學生精神一震。

  事實上,即便是經常跑5000米的蘇烈也感覺先前的百米和跳遠測試有些消耗體力和精神,讓他的競技狀態有所下滑,一聽到秦老爺子要現場為大家解答疑惑,心頭頓時松了一口氣。

  還好!

  接下來應該沒什麽測試了!

  可以好好歇一歇!

  就在蘇烈松了口氣,往地上一坐時,突然看到一個學生從人群中跳了出來,大聲向秦安東詢問:

  “秦老師!我是李華!我心頭一直有個疑惑,就是剛才在跑百米的時候,那位喊口令的王濤老師一直在喊‘各就位’,‘預備’,然後鳴槍。”

  “可我的初中體育老師一直都是喊的‘各就各位’,‘預備’,最後鳴槍。”

  “這二者誰對?誰錯?”

  李華當然要跳出來問,就因為剛才連續兩次都聽到與初中完全不同的口令,導致他百米起跑的時候始終慢了一拍,沒能跑進前三名,最終連把百米當做主項訓練的資格都沒拿到手。

  他心頭自然有些不服氣,覺得不是自己的硬實力不夠,而是被喊口令的王濤老師給耽擱了發揮。

  十五六歲的少年,心有不平氣,一旦抓住機會,自然要宣泄一番。

  說話之時,李華正用一種銳利的眼神看著秦安東,仿佛對方說不出個所以然,他便要發難似的。

  人群中,有好幾個學生聽到李華問出的問題都是眼神一亮,顯然,他們也有相同的疑惑。

  秦安東看著李華,心頭略有所思。

  這個小家夥!

  看起來好像很不服氣的樣子!

  不過,他問出的問題倒是挺典型的!

  似乎也有不少其他學生對此感到疑惑。

  這個問題,必須要給出正面回答才行!

  隨即,秦安東回憶了一下自己以往看過的文獻,微微構思一番,笑著解釋:

  “實際上,‘各就位’與‘各就各位’是無所謂對與錯的,只是規范和不規范的區別。”

  “因為‘各就位’和‘各就各位’兩種口令都是從英語‘on your marks’翻譯而來,表達了同一個意思。”

  “只是我們華夏田協歷年來發布的《田徑競賽規則》一般采用‘各就位’口令,在國家級,省市級等正式比賽中一般也使用‘各就位’口令。”

  “與之相對,非體育相關專業人士所編撰的多種中小學體育教材反倒喜歡采用‘各就各位’口令,這就使得‘各就各位’口令在國內非體育專業出身的中小學體育老師口中傳播甚廣。”

  “進而導致‘各就各位’口令多見於中小學校運會,校際聯賽等級別相對較低的非正式田徑賽事。”

  “除此之外,現在中小學體育老師群體中有體育專業出身的,也有非體育專業出身的,甚至不少中小學體育老師是直接由班主任充當,從而造成中小學范圍內,‘各就位’和‘各就各位’口令並存的現狀。”

  “這也是為什麽不同學校畢業的中小學生印象中的百米起跑口令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而我們友誼中學全體體育老師都是采用華夏田協最新發布在1998版《田徑競賽規則》書籍上的正式口令。”

  “李華同學!秦老師這麽解釋,你能夠理解嗎?”

  “若是你內心還有疑惑,老師我可以借你一本1998年華夏田協發布的《田徑競賽規則》書籍,那裡面有具體的百米起跑口令,相信你一定大有收獲。”

  原來如此!

  沒想到這裡面還有這麽多門道!

  李華在聽完秦安東的解釋之後,似乎完全解開了自己內心的疑惑,對著秦安東大聲道謝之後,又轉身回到學生群中,將自己偽裝成小透明,一點兒都不突出。

  蘇烈在一旁聽的倒是興致盎然,覺得剛才秦安東老爺子的解釋十分有趣。

  原來有些初中和小學的體育老師是由班主任直接充當的呀!

  這倒是讓蘇烈漲了些許見識。

  除此之外,蘇烈對於秦安東老爺子提到的那本1998版《田徑競賽規則》產生了一絲絲興趣,或許可以抽空找秦老爺子借來看看。

  對了!

  我自己不是還有跳遠仰角相關的問題要問嘛!

  差點兒就給忘了!

  想到這裡,蘇烈立馬從地上跳起來,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塵,大聲向秦安東請教:

  “秦爺爺!先前跳遠的時候,我曾在腦海中將跳遠運動的軌跡看做是一條斜拋線,發現只需要我起跳時的仰角在45度,便能跳出當前身體條件下最遠的距離。”

  “可是,我在上次試跳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起跳仰角最多也只有20來度,離45度相去甚遠。”

  “您能否解釋一下這是怎麽回事?”

  秦安東一聽,臉上露出一絲訝然,顯然對於蘇烈問出這個問題感到頗為吃驚,他沒想到眼前的小家夥才剛剛練跳遠,便開始思考如此深奧的問題。

  這小子!

  果然是個跳遠天才!

  問的問題都與眾不同!

  這問題可不是誰都能問出來的!

  一般只有系統訓練很長一段時間的體育生或者體校生才會有此疑惑。

  顯然!

  蘇烈這小家夥走在了其他同齡人前面!

  秦安東心頭閃過一絲喜悅,隨後用力咳嗽兩聲,清了清嗓子,才語重心長道:

  “小蘇啊!這個問題有些難度!目前單是研究這個問題的論文便有無數篇,現在我就是從頭到尾解釋給你聽,你也完全聽不懂!”

  “不過!我可以先簡單解釋個大概!”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跳遠的確是一種典型的斜拋運動!該運動的水平射程就是運動員的跳遠成績,它等於運動員自身的水平分速度與飛行時間,也就是滯空時間的乘積。”

  “然而!現實情況中,運動員的水平分速度與飛行時間是相互製約的!”

  “從運動學理論上講,當運動員起跳角度為45度,的確能跳得最遠,但那也只能是存在於理論中,永遠不可能實現的一種理想狀態。”

  “即便是一個高明的跳遠運動員在踏板上起跳的時候,若是想要達到45度理想起跳角也必須保證其自身垂直向上的分速度與水平分速度完全相等,然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因為人體瞬間垂直起跳的速度要遠遠低於人體進行水平運動的速度,這也是為什麽世界跳遠紀錄的數值遠比世界跳高紀錄的數值大的根本原因。”

  “眾所周知,當前的世界跳高紀錄是2.45米,而世界跳遠紀錄卻高達8.95米,二者之間差了6.5米。”

  “這是完全不可逾越的6.5米,是由人體自身的生理結構和我們所在星球的重力所決定的。”

  “倘若一個運動員想要利用犧牲水平速度的辦法強行提高垂直向上的速度,以達到所謂的45度理想起跳角,就有些得不償失了,那樣他可能會跳很高,但絕對跳不遠。”

  “一般來講,一個人想要跳很遠,就必須充分利用助跑獲得較大的水平速度,同時,他起跳的水平速度往往比垂直速度大一倍左右,起跳角度差不多在17度到25度之間。”

  “每一位跳遠運動員因其自身最大水平速度不同,從而導致他的最佳起跳角度也不盡相同,並且最佳起跳角度會隨著他訓練水平和身體素質的變化而發生相應變化,並非一成不變。”

  “這也是每一位高水平跳遠運動員要持續進行系統訓練的重要原因。”

  “小蘇!我這麽講你能聽懂不?”

  “若是聽不懂,也不要緊,以後多跳一跳,多嘗試嘗試,在實踐中找到自己的最佳起跳角度。”

  呃……

  秦爺爺!

  我懂倒是能聽懂!

  就是您老人家這解釋明顯有些讓人費腦細胞啊!

  按照您老人家所講, 這還是簡化版的運動學理論解釋,真不知道那完整版的運動學理論解釋會是什麽樣子。

  只是稍微放開一想,蘇烈便感覺頭皮發麻,不敢繼續深思。

  隨即,他轉身向四周看了看,發現其他學生都是一臉茫然的看著秦安東,顯然剛才老爺子的一番解釋讓這些人一頭霧水。

  這一刻,學識淵博秦爺爺的形象深深印在了蘇烈腦海中,同時也印在了其他學生的腦海中,讓大家對於眼前這個老頭打心底裡生出一絲敬畏。

  那是少年人對科學運動體系的敬畏。

  這一點!

  非常重要!

  這也是秦安東為什麽要當著所有人現場解答疑難問題的根本原因。

  他骨子裡本就是個愛講科學,講道理的老頑童,思想相當開明,時常翻閱國內外最新田徑訓練理論,用以完善自己的運動訓練理論體系。

  而且,

  秦安東並不打算靠著田徑隊主教練的身份壓服所有人。

  他要高舉科學運動理論體系的旗幟,用科學指導運動訓練,帶著眼前這群小家夥奮勇向前,一步步提升運動水平,爭取在未來數年內培養出一兩個能走出亞洲的世界級田徑運動員。

  這是他一生的執念,一生的追求,也是他到了60歲仍然活躍在一線的根本原因!

  甩了甩腦袋,秦安東從沉思中醒來,對著一群學生繼續詢問:

  “大家還有沒有疑惑?”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