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光匆匆如流水。
轉眼間,三年過去了。
這三年,徐開過得實在是太充實了。
三年前,徐開以50億的價格賣掉了《唐人街探案》的後續版權了之後,就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好萊塢,準備利用好萊塢強大的影響力把自己變成國際巨星,並向世界傳播華人文化。
不想, 徐開一個不小心,就把步子給邁得太大了。
這三年時間裡,徐開主演和出演了《尖峰時刻2》、《尖峰時刻3》、《尚氣》、《尚氣2》、《鋼鐵俠2》、《隊長2》、《雷神2》、《浩克2》、《復仇者聯盟》以及不少其它好萊塢電影。
徐開主演的《尖峰時刻2》和《尖峰時刻3》在以及之前的《尖峰時刻》其實是徐開打入好萊塢的關鍵。
這三部《尖峰時刻》讓歐美人真正知道了這個世界還有一個叫“余擎昀”華人巨星。
而且,這三部《尖峰時刻》每一部的全球票房都超過了4億漂亮金,全都進入了全球票房市場的前百名。
不過《尖峰時刻》系列雖然全球票房很高,可它的票房主要其實還是來自於北美和華國, 在歐洲國家和地區, 它的受眾相對還是比較有限的。
關鍵《尖峰時刻》的受眾群體年紀相對較大,而且他們對華人的印象已經根深蒂固了。
換而言之, 這些人雖然喜歡徐開的《尖峰時刻》,但他們卻無法成為徐開的狂熱粉絲,更改變不了他們眼中華人的形象。
真正讓那些年輕的觀眾喜歡上徐開的還是尚氣這個華人超級英雄以及這三年相繼推出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
正是尚氣和眾多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讓徐開成為漫威超級英雄能輻射到的國家和地區家喻戶曉的世界巨星。
而漫威系列電影除了讓徐開家喻戶曉以外,也讓徐開賺了無數錢——就連當初徐開以為會賠的《尚氣》和《尚氣2》這兩部尚氣的獨立電影都讓徐開沒少賺。
這麽說吧,僅靠著製作幾部漫威電影,徐開就輕輕松松的把他當初跟民信銀行借得那100億給還清了。
名氣打響了以後,徐開接連又主演了好幾部為好萊塢其它電影公司、好萊塢大導演為他量身打造的電影,像《情人的初吻2》(還是徐開和蘇菲·瑪奇主演)、《史密斯夫婦》(這是徐開貢獻的劇本,由徐開和尼可·約翰遜主演)、《轟天猛將》(類似敢死隊的電影,由徐開和強森主演)等等……
徐開還以友情客串的方式出演了很多電影,像《駭客任務》、像《汽車人3》、像《魔法師5》、像為眾幾部好萊塢動漫裡的角色配音等等……
總之,這三年,徐開在好萊塢非常活躍。
關鍵,徐開不僅自己演電影,還當導演親自執導電影。
認真說起來,徐開當導演, 其實比他當演員更成功。
因為徐開執導出來了《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楚門的世界》、《當幸福來敲門》、《辛德勒名單》、《教父》、《美麗人生》等獲獎無數的電影, 還執導出來了《盜夢空間》、《阿凡達》、《泰坦尼克號》、《侏羅紀世界》等票房霸佔世界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幾位的電影。
徐開剛開始在好萊塢當導演時, 其實只是想多賺點錢,用以保證他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可以順利的拍攝。
可隨著《阿甘正傳》爆火,讓徐開名利雙收了之後,徐開覺得這名利不要白不要,便以每年四五部的超高產的速度又製作了《肖申克的救贖》、《楚門的世界》、《當幸福來敲門》、《辛德勒名單》、《教父》、《美麗人生》等電影。
最近這一年多時間,徐開對自己的名氣和實力越來越有信心,便自編自導自演了《盜夢空間》、《阿凡達》、《泰坦尼克號》、《侏羅紀世界》,準備在離開好萊塢之前再最後狠狠收割一波票房。
其實——
除了想再薅點羊毛以外,徐開自編自導自演《盜夢空間》、《阿凡達》、《泰坦尼克號》、《侏羅紀世界》這四電影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比如徐開拍《泰坦尼克號》,就是因為蘇菲·瑪奇總想主演一部藝術性強的愛情電影,所以徐開才為她自編自導自演了《泰坦尼克號》。
而妮可·約翰遜見徐開都對為蘇菲·瑪奇拍一部電影了,沒道理不為她拍一部電影,畢竟,這兩年多時間她可是一直盡心盡力的伺候徐開,還給徐開生了一個兒子。
所以,不想厚此薄彼的徐開,便為妮可·約翰遜拍了《阿凡達》。
至於《盜夢空間》和《侏羅紀世界》則是徐開為朱冰、章芷煒和張曉蘇拍的。
老實說——
徐開在好萊塢的這三四年時間,最大的成就其實還不是在電影方面的, 而是在配樂和音樂方面的。
這幾年間,徐開為數十部好萊塢電影配過樂,全球各大音樂的成就他僅用一年時間就刷了個遍,更是發行了眾多讓歐美人爭相吹捧傳唱的歌曲。
而且,徐開還曾抽空去漂亮國的眾多州和歐洲的多國開過個人演唱會,大鳥樂隊也隨著徐開在音樂領域所取得的史無前例的巨大成就而成為世界最著名的樂隊。
所以,認真說起來,徐開在音樂領域所取得得成就可能還要高於他在電影領域取得的成就。
其實——
徐開之所以願意不辭辛苦的給別人的電影配樂包括去友情客串別人的電影,主要是想用人情換取華人演員在好萊塢電影裡出演的機會。
不僅別人的電影,就是徐開自己的電影,徐開也是盡可能的往裡加華人演員。
當然,前提是不太影響電影的質量。
與別的好萊塢電影人喜歡用那些眯眯眼的華人演員不同,徐開用的華人演員全都是俊男靚女,而且很少給他們絕對的反派的形象角色,讓代表新時代華人的他們,能為華人帶出去正面的影響。
托徐開的努力,不少華人演員都得以到好萊塢長長見識、甚至是來好萊塢發展。
華人也在這三四年間完成了近代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文化輸出。
與此同時,徐氏資本也因為徐開在這三四年時間在電影市場裡賺了海量的錢完成了進一步的擴張。
資本市場裡經常會聽到一個詞——“對賭”。
只要是留意國內資本市場的人,肯定都會發現“對賭”這個詞出現的頻率非常高。
因為對賭,有人笑道最後,有人跌落谷底,更有人傾家蕩產,甚至有人鋃鐺入獄。
給人的感覺就是,國內的很多大佬,都得經過幾次對賭的洗禮,才能完成打怪升級,成為大BOSS。
那麽,什麽是對賭協議?
顧名思義,其實就是一個打了賭的協議,也就是融資的公司和投資人之間他們要打一個賭,一般就是大家在融資的時候,要給公司定一個指標,如果這個公司按要求完成成指標了,就算融資的公司賭贏了,如果沒完成指標就算投資方賭贏了,然後輸的這方就要賠給贏的這方一些東西,比如錢啊股權之類的。
這個就是對賭協議。
這一世的對賭協議是什麽時候發展起來的,徐開不清楚——可能是在他蹲監獄的那十多年吧。
徐開清楚的是,上一世第一個關於對賭比較公開的案例就是蒙牛。
上一世2000年初的時候,牛奶市場上伊利是絕對的老大,市場佔有率超過了30%。
這也正常,畢竟伊利96年就在A股上市了。
但半路卻殺出來了一個蒙牛。
在蒙牛的創始人牛根生的帶領下,蒙牛那幾年真叫一個勢如破竹。
捎帶說一嘴蒙牛的創始人牛根生。
其實,最開始牛根生是在伊利乾的。
牛根生在伊利期間,也真是能力非凡,一路憑實力做到了副總裁,他帶領的那個團隊在伊利的業績能達到80%。
後來有傳言說在伊利的內部有一些權力鬥爭,反正就是牛根生出來單幹了,創立了蒙牛。
結果,牛根生出來了之後,伊利有九個高管都放棄了伊利的高薪追隨著牛根生出來創業。
然後,又陸陸續續哩哩啦啦的有上百個伊利的員工也都奔走相告跑來投奔牛根生。
蒙牛一下子就擁有了經驗豐富的創業班底。
不過,即使如此,蒙牛單乾的第一年營收也只有3700多萬。
可是短短的4年後到2003年底,這個數字就變成了40個億,整整翻了100多倍。
再之後,甚至有人因為蒙牛的成績而把牛根生稱為“乳業之父”。
乳製品這個行業是一種規模經濟,就是最開始你要把這些牛都弄好,同時把供應鏈弄好。
反正,乳製品這個行業初期投入成本是很高的,然後往後的邊際成本就很小。
對於這種行業來講,只要市場還有潛力,就是說你擴張的越大,你賺的就越多。
所以,對於牛根生來講,只要市場容量還足夠的大,那他要想賺更多的錢,就需要擴張擴張再擴張。
那擴張需要什麽?
當然是錢。
那問題就來了,對於蒙牛這個當時還不太知名的一個民營企業,他要想從銀行裡貸到大量的錢,是不可能的。
說牛根生非常會做產品,非常會營銷,都沒有問題,可是一旦說到資本市場,那牛根生就抓瞎了,所以當時他非常的焦慮。
好在,當時急需錢的蒙牛,讓資本摩根士丹利給盯上了。
當時,中國剛剛加入WTO不久,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飛速提高,所以乳製品行業當時雖然還沒有大力發展,但市場潛力即是巨大的。
而當時的行業龍頭伊利,其實已經又是國資背影也早就上市三年了,對於摩根士丹利來講,根本就擠不進去。
所以摩根士丹利就把主意打到了當時發展的不錯的蒙牛身上。
於是,在蒙牛最缺錢的時候,摩根士丹利就聯合了鼎暉和英聯一起找到了牛根生。
一邊是優質公司就缺錢,一邊是有錢就缺優質公司,兩邊一拍即合。
2002年,摩根士丹利給蒙牛投了2600萬美金。
緊接著一年,蒙牛增速飛快,然後又缺錢了。
於是,牛根生就又找到了摩根士丹利,讓摩根士丹利再投點。
摩根士丹利錢肯定是有的,但他害怕蒙牛不行,最終上不了市,讓他們賺不到錢。
為了可能保護自己的利益,摩根士丹利就跟牛根生說了,我們很看好蒙牛,但中國市場充滿了變數,所以,投錢可以,我們願意再給蒙牛投3523萬美金,但是我們有個條件——咱們來定一個目標,如果在未來三年,蒙牛營收的複合增長率都超過50%,我們資方就再送給你們7830萬股(大約相當於蒙牛當時6%的股份),反過來,你們蒙牛就得給我們7830萬股。
摩根士丹利想得是很美的,如果蒙牛業績飛漲,每年增漲能超過50%,那就能輕松上市,就算我給管理層一些獎勵,也是合情合理的,萬一沒漲到那麽高也沒關系,我還能拿到點股份作為補償,總之,我怎麽都不虧。
牛根生這邊首先面臨缺錢的壓力,其次他對蒙牛也有信心,關鍵牛根生在別的渠道也融不到錢。
所以,雙方對賭協議達成,對賭開啟。
可能是牛根生真有能力,也可能是時勢造英雄,還可能是蒙牛的運氣不錯,反正,拿到了投資的蒙牛,飛速發展,沒用上三年時間就在港交所上市,2005年靠著超女現象級營銷業績翻了一倍,2006年就超過了伊利成為國內乳製品行業的龍首,輕松贏得了對賭協議。
蒙牛贏了對賭協議,管理層拿到了6000多萬股的股權,直接套現數十億港幣,摩根士丹利雖然對賭輸了,但蒙牛上市了,而且股價一直上走,所以直接在二級市場上套現了26億港幣,在蒙牛身上的回報率直接超過了550%。
雙方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從這個例子上看,所謂的對賭協議,其實就是在融資的時候,投資方為了規避掉未來的一些不確定性,而增加的一些霸王條款。
有人可能會說,這哪霸王了,蒙牛不是贏了嗎?
沒錯。
蒙牛是贏了。
可問題是,你不知道輸了會有什麽樣的下場。
舉個俏江南的例子。
“俏江南”這個牌子,有人可能不太熟悉,但要說大S和她老公京城四少之一的汪小非,可能就沒有人不知道了吧。
俏江南就是汪小菲他媽張蘭創辦的一個高端的連鎖的餐飲品牌,08/09/10年那陣子它是極其的輝煌。
張蘭自稱要打造一個中餐界的LV。
俏江南2000年成立之後就一路披荊斬棘。
到2008年的時候,俏江南就做到了奧運會唯一的中餐提供商,全國70個門店,每天的淨利潤就有200萬,估值達到了20億人民幣。
張蘭就號稱,未來在有LV的地方就有俏江南,下一個十年我們要做到世界500強,再下一個十年要做到500強的前三強。
張蘭的生意如此的順風順水,張蘭自然就想到要上市。
上市之前,張蘭就想著努力一把再融點錢。
這時候鼎暉資本又來了。
鼎暉可能是吃到了對賭的好處,在俏江南這裡,他就又玩了一把對賭。
賭什麽呢?
就賭俏江南4年之後要上市。
如果成功,那就成功上市,也沒有什麽獎勵。
如果失敗,不好意思,張蘭女士,你得把之前的投資款都還給我,而且還得加上一個“合理”的回報率,即年化20%。
而且,鼎暉還把最壞的情況都防范好,就是還加了附加條款,也就是萬一張蘭到時候拿不出來錢怎麽辦?
那也沒關系,我鼎暉可以把張蘭的股份拿過來變賣換錢。
反正就是要保證鼎暉穩賺不賠。
按說,這麽苛刻的條件,張蘭應該不會答應。
畢竟,搞餐飲行業,風險也不是很大,現金流又那麽穩定,她慢慢賺錢,穩扎穩打就好了。
可張蘭當時走得太順了,自信心爆棚,她看著像全聚德、湘鄂情這些餐飲公司全都上市了,而且發展勢頭良好,心癢難耐。
另外,鼎暉又有資金又有上市的經驗,那上市對於俏江南來說不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嘛。
張蘭又想,退一萬步講,這個對賭賭的無非就是些錢,到時候就算我沒達成目標,大不了我賠你點錢就好了。
於是,張蘭很愉快的就同意了對賭協議。
拿到了投資的張蘭也是風光一時,到處演講,儼然成了中國最牛X的女企業家,汪小非也是高調的娶了大S。
俏江南也在2011年向A股提交了上市申請。
但是好景不長,2012年1月的時候,有關部門公布了終止IPO的名單。
這裡面就包含了很多的餐飲行業公司,俏江南就赫然在列。
當時給出的原因是因為餐飲行業,它的采購和銷售端,有很多現金交易,所以沒有辦法保證財報的真實性。
張蘭一下子就懵了。
因為那時離對賭協議最後的有效截止時間已經只剩8個月了。
張蘭只能火急火燎的又跑到香港上市。
結果,張蘭碰上了全球股災,因此有一個時候令,即中國民營企業不得到海外上市。
這其實是保護中國企業的一條法令。
當然,也有傳聞說,其實是俏江南的財務有問題,才無法上市的。
反正最就是香港上市也沒有成功。
兩次IPO均告失敗。
於是就觸發了對賭協議當中的回購協議。
但俏江南那兩年又撞上了金融危機的衝擊,張蘭手上沒錢了,已經拿不出錢去買回鼎暉手裡的股份了。
這又進一步觸發了對賭協議裡的第二層,叫領售權和清算優先權。
資本最是無情的,鼎暉直接就老實不客氣的找到了歐洲的一個私募大哥CVC,以3億美元的價格把鼎暉和張蘭手裡的82.7%的俏江南股權給賣了。
鼎暉拿著錢美滋滋的離場。
後來,CVC東搞西搞,想要救活俏江南,最後也不知是能力不行還是什麽的,反正是也沒能把俏江南撈起來。
而創始人張蘭則是黯然離場,風光不在,家裡的事也隨之變成了一地雞毛。
其實——
蒙牛那樣的對賭例子很少,在資本的世界裡,更多的是俏江南這樣的例子。
大多數資本最喜歡乾的就是仗著自己是金主爸爸,也不跟你賭什麽業績發展,就跟你賭最實打實的你能不能為我賺錢,能我就挺你,不能我就毀你,都不帶猶豫的。
也就是,你上市呢,我就在二級市場裡拿著錢退出了,上不了市也沒關系,我把你的公司給賣了,債務你背,我照樣賺錢走人。
最重要的是,對賭協議大多都是簽到創始人個人層面的,這就導致創使人會被無限的連帶,甚至傾家蕩產鋃鐺入獄。
所以,對賭協議,看似公平,其實不然。
只要簽了對賭協議,投資方就肯定是賺錢一起賺,虧錢,破產,進監獄,就都是融資方的,都是創始人的,投資方是零風險,甚至是公司虧錢了,投資方也會大賺。
所以,這個看似公平的對賭,其實是大大降低了投資方的風險,風險全都甩給了融資方,全都甩給了創始人。
而且,有些資本甚至豪橫到,贏了完全沒有獎勵,輸了會有大大的懲罰,對賭協議也就變成了懲罰條款。
而因為有徐開這個眼光大大超前的人坐鎮,又因為徐開本身並不是一個合格的資本家,所以徐氏資本很少跟融資方簽什麽對賭協議,也一般不會對融資方趕盡殺絕,更不會輕易的拋棄融資方,而且都是能救就肯定出手拉一把。
關鍵,徐開從來都不是賺了錢就跑——很多時候,他都是跟創始人一直站到最後。
關鍵的關鍵,徐開還從不插手創始人團隊的運營,一直都是一個極為可靠的大股東。
所以,徐氏資本也通常被創業者叫做最有良心的資本,徐開也被稱為資本界的大善人。
最關鍵的是,在娛樂圈裡賺了數之不盡的錢的徐開,手上始終擁有大量的流動資金。
這也就導致了,那些創業者,一旦缺錢了,都會首先找徐氏資本來融資。
而徐開則會運用自己超前的眼光和見識挑出有發展眼光的項目順勢投資一下。
一來二去,徐開就投了上百家企業。
而徐開投的那些公司,大多都很爭氣,有些市值都呈幾何趨勢爆漲。
結果,短短幾年時間,徐開就成了世界首富,而且總資產是第二名的幾十倍,關鍵這還只是徐開暴漏出來的這部分財富……
……
我真沒想混娛樂圈啊 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