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洪武大明:吾兒怎麽還不造反》第181章 你真的要肝腦塗地了
朱啟其實並沒有將胡惟庸的事情放在心上,畢竟這個人如此囂張,到最後朱元璋肯定會收拾他,他的結局難逃一死。
  之所以自己不去對付他,也是因為胡惟庸其實並沒有做什麽危害百姓的事情。
  相反,他在自己的工作職位上乾的還是相當不錯的,把事務也是處理的井井有條,但唯一錯就錯在沒有看清楚形式,威脅到了朱元璋的皇權。
  任何時候威脅核心權利,那是絕對不允許的事情,尤其是對象還是朱元璋呢。
  簡單來說,朱啟看著胡惟庸,他就如同插標賣首一般。
  真要是動起真格的了,朱啟能夠安排錦衣衛把胡惟庸那幫子官員抓個乾乾淨淨的。
  當然,這其中免不了要無中生有一些罪名了。
  不過這就是黨爭的事情了,朱啟可不喜歡參與這些政治的事情。
  他還是沒事喜歡到處走走,玩一玩,陪陪家人,鹹魚鹹魚才是他喜歡乾的。
  不過他自己在這覺得自己鹹魚,官場上的那些人可不這麽想。
  那些官員們在胡惟庸底下的就不用說了,看到吏部侍郎這麽大的官,都被遼王殿下三五下的就給拉下馬來。
  不僅如此,還差點把胡丞相也給拖累了。
  如果不是胡丞相潔身自好,沒準現在就已經在錦衣衛的詔獄裡面接受審訊了。
  雖然他們一邊在吹噓著胡丞相的厲害,還有清廉,但是心裡面其實也是暗暗心驚的。
  這跟錦衣衛作對,還真的就沒有什麽好下場。
  而其余那些不想和胡惟庸狐朋一黨的那些官員們,自然是心裡面暗暗叫好,同時對遼王殿下的好感度,那是直線上升啊!
  這其中就有徐達。
  徐達為大將軍也是少有的明白人,自然從頭到尾都不牽扯文官之間的爭鬥。
  就連武官之間也很少會發展一些個人感情,除了和湯和朱元璋三人兄弟之情以外,跟別的官員根本就沒有什麽太大的聯絡,連飯都不怎麽在一起吃。
  其中就包括曾經的百官之首李善長。
  以前官員們都忙著巴結李善長的時候,徐達那是連話都不多說一句,就連宴請吃飯,徐達也根本就不去李善長家裡。
  這一次,李善長結婚,娶了一個20來歲的姑娘,徐達根本就沒有到過場,就連賀禮都沒送過。
  在外人看來,這自然是徐達的無禮之處了,畢竟他和李善長之前也是並肩作戰的戰友,而且還是老一輩的開國元勳。
  不過在朱元璋看來,這就是徐達表露忠心的行為。
  這徐達很久以前就看不來胡惟庸,使勁往自己身邊抓權力的行為,跟他更是合不來。
  如今看到胡惟庸在遼王朱啟手上吃了癟,那自然是高興的不用提了。
  徐達雖然和其他的官員大臣們並不來往走動,但是和朱元璋的幾個兒子們關系還是很親密的,包括朱棣,太子朱標在內都是徐達的門生弟子。
  而朱啟更是在徐達手上學過兵法,外面人都說朱啟是深得徐達真傳,最主要的是,這是自己老丈人啊!
  所以這徐達聽說此事之後,第一時間就找朱啟去自己府上吃飯喝酒。
  要是別人宴請自己,朱啟還真的不一定樂意去呢。
  但徐達這個千古名將,又是自己的老丈人,那肯定要賞臉過去的,馬上就帶著禮物去了徐達府上。
  當天晚上就痛飲了兩個時辰,最後朱啟怎麽回來的,自己都忘了。
  就記得醒來的時候,人已經在皇宮裡面了,邊上還是徐妙雲皺著眉頭,嘴巴嘟嘟囔囔的。
  “我爹也真是的,怎麽喝成這個樣子!”
  瞧著那個氣氛的樣子,朱啟還是決定繼續睡覺了,免得起來之後要被徐妙雲責怪一通。
  而那些原本在胡惟庸麾下的官員們,心情是氣憤不已的,甚至有不少人還準備彈劾遼王殿下。
  至於說彈劾的內容,其實並不是重要的事情,總能找到一些邊邊角角的。
  畢竟遼王殿下在京城做生意,難免和別人有些衝突。
  不過這些人還沒來得及彈劾呢,一聽到徐達將軍請遼王殿下吃飯,這才反應過來,這遼王主啟可是徐達的女婿啊!
  這徐達是誰?現在可是大明和北元之間戰事最為要緊的時候,徐達是武將們的主心骨不說,朱元璋更是對徐達寄以厚望。
  而遼王殿下這些王爺們以後都是塞王,塞王是什麽?那就是手握實權的諸侯啊!
  想要搞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把遼王殿下彈劾下去,還真的不太可能。
  而如果說是其他的王爺的話,彈劾他們惡心他們,讓他們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心裡面倒是還能高興一點。
  但你要是惹到了遼王殿下,這遼王一個不高興,要錦衣衛來仔細調查自己,就算屁股乾乾淨淨的,萬一人家往你身上抹一把泥巴,你可怎麽辦呀?
  想到這裡,那些本來準備組團彈劾遼王殿下的官員們,一下子都沒了聲音。
  至於胡惟庸,那也是收斂了不少,看到了遼王殿下的能耐之後,不收斂能怎麽辦呢?
  而胡惟庸也是想著,只要遼王就藩遼東之後,自己有的是機會,掌握大權。
  只不過這位遼王殿下,明擺著要保護劉伯溫了,這不免讓胡惟庸感覺到萬分的棘手。
  朱啟對於這些官場上的東西並不敏感,但劉伯溫卻非常的清楚,官場上正在發生的變化。
  遼王殿下已然成為了獨立於皇帝和胡惟庸黨派之外的第三股勢力了。
  不僅跟隨過遼王殿下一同征戰過的那些武將們,支持遼王殿下,而且麾下也有許多能臣,比如說鄭士元,還有最近大出風頭的清官道同。
  那可都是堅定地站在遼王殿下,身邊的人更不用提。
  整個國子監,只要學過心學和數學的那些學生們。都自稱遼王門生。
  他們可不是胡惟庸的門生啊,這些人以後考了科舉,當了官,那遼王殿下就是他們的老師。
  你說到了官場上,他們能對付自己的老師嗎?
  這胡惟庸可不一定使喚得了新生一代的國子監的學生們。
  而遼王殿下勢力如此之大,可能有人要說了,那皇帝朱元璋肯定要防備著遼王殿下呀!
  這如果是其他的王朝皇帝,可能還真是這樣。
  但換成了朱元璋可就不一樣了,先不說太子朱標的位置穩如泰山,根本無從動搖。
  而且朱元璋對於兒子們的信任也是歷史之最,古往今來從未有之。
  谷窹
  就連從秦漢時候,就已經消失掉的分封製,現在到了明朝時候已經用塞王這種形式重新出現。
  可想而知,朱元璋對於兒子們是多麽的信任。
  而能乾的兒子,那自然是最為信任。
  像朱啟就是這些兒子們之中最為傑出的,以前大家可能還覺得稍遜於太子朱標。
  不過現在遼王朱啟身上的光環和傳說已經多得數不下來了,沒有人覺得遼王會比太子朱標要來的差。
  甚至有人在私下裡議論,如果沒有太子朱標,而遼王殿下沒準可以成為新的太子也說不定。
  而對於這一點,朱啟是沒有多想,劉伯溫則是看得透徹,不過其他的人可就不像劉伯溫那麽聰明,能夠看得透徹了。
  這禮部尚書呂昶,就是一個出了名的諫臣,他看的就不算特別的透徹。
  但凡是有什麽他看不過去的事情,或者覺得有大隱患的事情,他就會主動的提出來。
  比如說之前李善長官位太高,丞相權利太大的時候,就曾經多次提過,要讓皇帝削減李善長的爵位和官職等等,不過,朱元璋並沒有采納他的意見就是了。
  而對於胡惟庸,呂昶也是不止一次跟他唱過反調。
  胡惟庸也給他穿過很多次的小鞋,但這呂昶就是能夠繼續當他的禮部尚書。
  可想而知,朱元璋心裡也是明白,這呂昶是難得的忠臣,自然不會真的把他怎麽樣。
  而是呂昶看到遼王殿下在官場上面名聲越來越大,甚至還和胡惟庸正面衝突了起來,他雖然也不是胡惟庸那邊的人,而且和胡惟庸還多有衝突,互相看的不爽。
  但文臣和文臣之間的衝突是一馬子回事,皇子介入到官場之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皇子的身份哪能隨便介入官場呢?
  這未來的天下,還是太子朱標的呀!
  這歷朝歷代皇子太能乾所造成的慘劇,難道還少嗎?
  像李世民那樣奪嫡,殺兄屠弟囚父這種事情都能乾的出來,難道還要在大明上演一遍嗎?
  當然了,這種話肯定不能當著朱元璋講的。
  呂昶雖然喜歡直言勸諫,但也不是沒腦子的,滿嘴亂噴。
  他就直接跟朱元璋說了這遼王殿下已經二十歲了,而遼東的土地也已經打下來了。
  既然如此的話,那應該早日安排遼王殿下到封地上就藩才是啊!
  呂昶這樣的說法得到了朝廷不少人的支持,而胡惟庸那邊的人,也是眼前一亮,把遼王殿下弄到遼東去,這可實在是太好的一個主意了。
  一幫子人就跟著紛紛進言,要遼王趕緊去遼東就藩。
  而朱元璋並沒有做任何的表示,隻說自己還會多考慮考慮,然後就讓這些人回去了。
  朱啟從別處聽聞此事之後,也是頭皮發麻,胡惟庸那邊自然是想把自己趕到遼東去,這樣他就能夠在官場上面作威作福了,沒有任何人可以奈何得了他。
  想法很美好,但有錦衣衛的情況下,胡惟庸的罪狀只會越來越多,到最後超出了朱元璋的容忍限度,就是他的死期了。
  而呂昶那邊朱啟是知道的,歷史上呂昶的評價的,這人可是為了直言勸諫,連命都不要的狠人。
  而且也確實是一心一意為了國家,多半是覺得自己這個遼王最近太活躍了,很可能有奪嫡之心,所以才想著把自己趕緊弄走,免得國家大亂吧!
  出發是好的,但是朱啟可不想這麽早就去遼東啊,這應天府天氣暖和,生活質量也很高,最主要的是安全,沒有任何的戰亂危險。
  到了遼東,可就不一樣了,那真的就是四戰之地。
  現在有藍玉他們頂在遼東那邊作戰,朱啟就更不想過去了,萬一自己過去又被朱元璋任命成為什麽統帥大將軍統領全局,那自己可就麻煩了。
  不過去不去遼東這事情,朱啟也做不了主,還是朱元璋那邊考慮的事情。
  但該來的總是要來的,也躲不過去,朱元璋很快就做出了決定,讓朱起三月份就啟程,前往遼東就翻。
  朱啟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也是一臉悵然,看來現在就要去遼東了算了去遼東那邊好好發展發展種田吧。
  不過他就在要走的時候,卻突然收到了另外一個消息。
  那就是朱元璋也要跟著朱啟一同前往遼東,主要是去視察一下遼東的情況,這皇帝到前線去,自然需要有人在後面監國了。
  太子朱標也不是第一次監國,不過太子朱標畢竟不算老練。
  以前,每一次監國的時候,朱元璋都會安排李善長,劉伯溫等人輔佐太子朱標。
  只是現在,李善長已經告老還鄉,而劉伯溫的話,年紀已經非常大了。
  並且身體也不是很好,前段時間一直稱病,就算朱元璋請過他,劉伯溫也沒有出山,繼續當官。
  若不是看在朱啟的面子上,可能朱元璋都已經要出手懲罰劉伯溫了。
  這劉伯溫和李善長,兩人都指望不上,百官們自然覺得那就是胡惟庸,胡丞相來輔佐太子朱標監國了。
  但讓百官們沒有想到的是,皇帝接下來的命令,卻讓大家都傻眼了。
  皇帝這一次不僅要自己前往遼東, 而且命令太子朱標去鳳陽祭祖。
  祭祖這種事情可不是過去一趟當天就回得來的,還要在那邊有各種各樣的儀式,沐浴齋戒好幾天,亂七八糟的,下來少說也要一個多月才能返回應天府了。
  有些官員就說了,這皇帝不在應天府,太子也不在應天府,這怎麽行呀?還請皇帝深思啊!
  不過,朱元璋決定的事情,豈是外人能夠隨便改變的?
  朱元璋想去遼東視察情況,這是軍情緊急,拖不得而祭祖的事情,也同樣是緊急的事情,拖不得。
  既然事情都趕到一塊去了,那就安排另外一個人主持朝政就是了。
  大家心裡都在疑惑,這皇帝和太子都不在應天府了,那誰還能夠主持朝政啊?
  朱元璋呵呵一笑:胡惟庸,胡丞相啊。
  那些官員們大部分都是胡惟庸的朋黨,自然不會說反話,反而一個個的點頭說是。
  至於說那些跟胡惟庸相處不來的反對的人,也並沒有被朱元璋當一回事。
  胡惟庸,那邊更是不用說了,當場哭的稀裡嘩啦,跪在地上說是要肝腦塗地死而後已鞠躬盡瘁,等等等等,一番話說的反正要多漂亮有多漂亮。
  居然能夠讓一個大臣主持朝政,這是什麽呀?這就是對胡惟庸的莫大信任呀,大家心裡面都是這樣想的。
  只有朱啟,聽說此事之後,心裡呵呵一笑。
  這胡惟庸,怕是真的要肝腦塗地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