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星明帝國》第233章 前進,記憶,需求,創世之芒
  虛空中,屬於帝國的秩序領土正在加速擴張。

  無法探知虛實的環境中滿了危險,帝國還不足以探清周遭環境中的一切情況,帝國能做的,就是在危險到來之前,將自己盡可能武裝起來。

  在現實環境無情的傾軋之下,帝國的規律與原則再一次後退了。而後退換來的結果,就是無數性情近乎鐵血、冷酷但無比高效的帝國戰士,以及數量正在快速增長的領土世界。

  在這七千多年的時間中,帝國並沒有徹徹底底的被戰爭拖死。帝國還有一部分剩余精力和剩余資源可以用於分析來自前線的情報,解析前線壓力的來源並做出反應。這部分來自帝國腹地的剩余精力做出的主要貢獻實際上有許多項目——聖音禮讚要塞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除此之外,概率位點創世紀疊加耦合曲線、戰艦全向操作章程以及一部分已經初具規模的新圖紙等等貢獻,它們也一樣重要。

  創世紀活動是需要起源資訊來進行“推動”的。維斯瑞凡-虛空烈陽所給出的方式、操作建議以及帝國研究組們在多次試驗中得到的結果都可以證明這一點。因此,帝國從可以進行創世紀活動以來,所有的布施艦船扔出的世界奇點不僅本身包含高度壓縮與扭曲的前置模組,奇點本身也具有相當的資訊量。很顯然,結構複雜的奇點本身的加工會降低效率。

  而如果能更加有效的利用虛空中隨處穿行的“概率閃電簇”的話,創世紀活動的難度就會大幅度下降,而由於這些概率閃電簇本身就存在相當程度的資訊富集現象,耦合於這些“概率突出點”的創世紀奇點本身的構造可以進一步簡化,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奇點的生產難度。帝國可以更便捷的製造出更多的奇點,給予它們相對而言更少的原初屬性

  頻率大幅度提高的創世活動有力的推動了帝國疆域的擴張。而極高的擴張速度意味著帝國可利用的領土正在越來越多。在戰爭用途之余,有一些可以被稱為是“冗余”的世界也可以被用來進行一些高破壞性的宏觀試驗,例如檢驗資訊星網的效能,進一步繪製更加清晰而準確的效能-破壞程度曲線;測試宇宙基準穩定錨對高度真空的秩序漏洞的可介入程度;在高破壞性試驗的過程之中根據各種現象以及宇宙中基準穩定錨的控制變化程度曲線來進一步細化宇宙基準穩定錨本身的操作環境,以及世界之心與世界本身的鏡像映射關系等等。

  帝國曾經無數次面臨類似的問題,但是受迫於殘酷的現實,帝國不得不繼續走“先使用,再測試”的老路——聯邦在首次接觸晶能數年的時間之內就糅合出了身體與靈魂可以容納晶能的特殊個體,數學率核心更是在卡殼數千萬或者數億年之後,直接伴隨著晶能的出現而迅速現身,而數學率設備幾乎是一現身就立刻被投入了對世界環境與數學模型的解析與研究之中。

  然而,與之配套的操作章程、安全問題、擾動影響等等全套體系至今還處於逐步完善的過程之中。一套系統一類設備要想被完全整理清楚一切細節是需要時間的,然而,帝國沒有時間,或者說,帝國的時間已經被全部用來接納更多的新存在了。

  越是探索,越是總結,某種深邃感與無力感就越能從海量的知識中體現出來——虛空無限廣大,即使是現在,帝國面對自己的領土都有可能感到困難,更別說是領土之外無盡廣袤的未知區域。帝國不可能總結出虛空之中的所有規律,而要想總結出足夠帝國生存的規律法則所需要的時間也是未知數,

不過按照預估結果,這個數字恐怕不會比天文數字的級別低多少。  不過,無論這個龐然的總目標本體多麽巨大,只要帝國仍然在前進,仍然在動用力量解決自己所面對的問題,困難就始終處於被消解的狀態。無論它的總量有多麽大,只要帝國能堅持足夠長的時間,問題也最終能夠得到解決。

  “.…..前提是帝國能堅持足夠長的時間。”

  ……

  在帝國這個巨大系統的上下協調與意見交互過程中,無數活化的資訊-結構創造設備以及資訊結構冶煉爐,甚至是虛空鍛爐已經開始著手進一步填補帝國戰鬥體系之中的漏洞:

  “移動的疆土”聯合艦隊中的功能分區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化。對於當前的帝國艦隊而言,“戰術”這一概念已經徹底改頭換面——僅從目前帝國所經歷的高烈度戰爭來看,以往的先發製約、部署結構與情報戰等等“運籌帷幄”的所有等價戰術可以說已經徹底失效。

  帝國艦隊目前的做法,就是扎根在重裝堡壘世界之中,協助宇宙基準穩定錨和資訊星網堅守世界的第一、第二結構層級,並且在世界被徹底毀滅前,用自己的火力將對方徹底烤焦。這種戰鬥一旦激烈到完全白熱化的程度,雙方幾乎可以說就是彼此都推著一堵可移動的、通天貫地的城牆向敵人的臉上砸,直接看去,這其中甚至幾乎沒有章法可言。

  但是現在,帝國早就已經把絕對認證與單一方向的做法想法都舍棄的差不多了。例如現在,大艦隊之間的狂轟濫炸雖然看起來沒有多少章法,但是為了安全,艦隊中始終存在一部分冗余,而冗余存在,就代表艦隊整體還有可以額外發揮的部分。這一部分的功能將由目前已經劃分出的艦隊塊接受並進行分流,以確保任務更加明確更加直接的同時,新增派的任務不會給現有的艦隊塊結構造成太多的額外壓力。

  在整體開始模糊融合,甚至有走向混沌秩序化的傾向的同時,局部的清晰與細化是同樣重要的。混沌並不代表著混亂,模糊解的瞬時匹配需要的一類重大需求,便是大量精確的底層基礎。

  ……

  而在這漫長的戰鬥之後,艦隊塊結構也總算有一個比較穩定的機會,來好好升級一下自身的功能,完善一下以前沒有被發現的缺失之處了。

  虛資訊聯網迭代承載艦的比重需要稍微提升,這樣可以確保在存在性網絡運轉效率幾乎沒有損失的情況下,發揮當前帝國艦隊的最大效能。區域性奧術艦隊需要設置明確的奧術旗艦,奧術旗艦應裝備微型化的奧術資訊流廣域賦值協調設施,由於奧術本身的運作結構就相當適合模糊操作與固有流程操作,帝國艦隊長此以往也一直是這樣做的,但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帝國艦隊的奧術賦值場似乎總會產生遺漏——幾千萬艘大小艦船的未生效資訊總量已經相當巨大。

  帝國艦隊需要新的模式性運作腳本——Σ艦隊的攻擊雖然千變萬化,但是在這段時間的戰鬥過程中,帝國也從戰鬥的經歷中總結出了部分模糊對應規律。妥善利用這些規律,可以使得帝國艦隊可以不再向部分固定重複性驗算流程投入過多的額外資源。如果將這些規律進行總結與模式化,編成可以進行固定加載的設備腳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小艦體本身與成員靈魂的壓力。

  場系統需要進行升級甚至是換裝——帝國目前使用的強現實穩定場來自於技術極致推演模塊,它本身倒是沒什麽問題,但是帝國艦隊現有的設備出力顯得有些不足,而強現實穩定場強度不足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帝國艦隊所能營造的自洽環境強度不夠高。而另外更多的主要問題則出在爭奪性的場,或者說是帝國意志直接的延伸結構上。帝國現有的指向性奧術概率坍縮場在全秩序模式之下的確可以影響,甚至是強行融合三秩視野之中的事物整體發展曲線,但是比起轉譯之後被稱作為秩序修正廣域融合場的存在,它太過貧弱,也太過單一……

  這些問題,基本上都已經開始被各方各部處理——上到帝國皇帝,下到一位最普通的戰士以及基層研究者,每一個能夠被帝國存在性網絡接受的個體都能在這張網絡之中發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

  而在相對主要的問題之外,帝國的每一個天區還有一些長久以來積攢下的“特殊問題”以及一些彼此之間有價值交流的情報正在等待處理。目前而言,除了少數幾個功能性天區,其他天區中都存在著相對而言特殊的資源。在漫長的時間之中,許多問題已經逐漸被攻克,經驗已經開始初步成型,那些特殊頻率的變種超凡資訊已經不再只能被靈魂完美承載——特殊的反應爐與完全配套的設備已經漸漸普及開來。而這些設備與戰士們本身,便是天區之間求同存異中“異”的主要來源。而帝國相信,如果這些“異”能夠彼此之間充分交流,充分將不同的、走得更遠的領域融合到一起,那麽帝國應該就有可能取得比現有的水平更高更深刻的進展……

  到了這個地步,許多事情已經可以讓整個帝國本身自行研究自行發展了。許多事情帝國內部的各個分區可以自己去處理自己去完善,這只是開始而已——七千年對於帝國而言並不能算漫長,但是僅僅這樣,問題就已經如此之多,而且現在的一切,還只是一個大致的趨勢。當整個系統開始按照現實需求進行調整後,隨著做法與眼神的不斷細化,這些問題肯定還會產生更多的衍生細節問題……

  “完善的過程,應該說就是在發展中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吧……或許我們應該注意,我們應該確定更加清晰的目標並做好思想準備。”

  在帝國存在性網絡之中,類似的話語就像群星一般明滅。

  “第二次敘事層破壞嘗試試驗完成……檢測到周圍信息體模糊補償修正跡象。敦促所有天區試驗參與者必須詳細記錄自身的一切感受,並進行詳實的匯總確認。”

  空曠的世界殘骸中,紫色與白金色的天極軸巨柱正在緩緩消散。

  “星陣之終”給予維多維爾的第一感覺是利用映射鏡像操控並撕毀選定目標自身的一切存在性。而“神聖意志”這個代號本身就能體現出該系統的功能是什麽——踐行行使者自身的意志,將虛幻的意志目標化作現實。

  只要使用者的眼界足夠高,這兩套從無盡躍升動力源中汲取力量的龐大系統都有能力將信息體本身與信息體所擁有的一切可描述結構化作“攻擊目標”。

  在整個試驗場緩慢崩塌的同時,接受命令參與試驗的帝國士兵的“眼神”與靈魂感知正在漸漸恢復清明。

  “試驗成果已經匯總完成,檢測到多次信息關聯體系性改變。”布設在試驗場多條空間秩中的,具有不同視角與不同存在權重的觀察設施在充分分析、精煉結果之後,結果被匯總起來,並在存在性網絡之中被公布給了整個帝國決策層。戰士與研究者的力量從整個世界的各個角落匯聚起來,思想與成果被淬煉成為閃耀的結晶,這些結晶屬於整個帝國。

  “模糊記憶篡改現象權重較低,遺忘權重處於最高位置,多種發展線路均有不同種類的表現方式……”

  “外部觀察者整體系統發現資訊破壞鏈式反應表征……該反應似乎與被以相應方式毀壞的信息體所擁有的一切存在對等。目前還不知道這一過程是否需要進行絕對細節的全面標記。但可以確認,位於多個領域內的描述結構破碎的過程中,支持破壞延展的基礎結構,便是信息體自身擁有的存在性網絡……”

  “存在一詞能囊括的范圍,恐怕比我們所能想象的范圍要廣闊的多……”

  “進一步細化敘事層崩解對應於所有個體的具體表現,以及根據存在性濾鏡中觀察到的某些“具體現象”,可以確認有關的保全計劃可行,有關設備將會由各天區分攤研究,如果我們能細化一個人對於其他人的記憶,那麽理論上每一個人都將會成為保全整個帝國的記憶節點。現實的資訊強度不足以支持這樣的做法,在模型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強行壓縮資訊集度極有可能使得信息體成為“資訊黑洞”,雖然目前還未發現以當前做法可能導致信息黑洞的閾值,但可在此基礎上進行區域性保全組劃定。在計劃成功之後,帝國中的大量硬傷亡將重新轉化為軟傷亡,有關細節與實施可能需要再行論證……”

  帝國存在性網絡之中的信息交互將整張大網連接起來,而處於網絡最中央的維多維爾絕大部分時候處於旁聽狀態,而在必要的時候,他也會盡可能給予更加有效的建議——他的狀態相對於整個帝國網絡而言也並非絕對超然絕對正常,在認知極限的影響之下,他很多時候能看見、能理解許多還沒有被帝國納入體系的現象,但是那些內容中有許多部分就連自己也不一定能理解,或者說無法與現有的、已經被掌握的知識連接起來……

  網絡外圍的信息交互強度正在緩慢升高,而維多維爾則在解決問題之余陷入了思考——只要帝國的解決方案足夠成熟具體,技術極致推演模塊就還有可以利用的余地,對於裝備列裝的效率與更新換代問題,他是不擔心的。技術極致推演模塊早就已經過了解答問題的階段,如果現在想要從它們那裡求得解答,就必須擁有足夠全面足夠詳細的“前置問題”,而要想將這些問題與模糊解法都羅列出來,其所需要的思考強度也不必直接解決問題低多少。

  他所想的,是敘事這種理解背後可能對應的本質與存在、與歷史結構之間的部分關系。

  理論上,與時間有關的一切概念應該都不會直接影響到虛空本身。過去、現在與未來這些概念的生效范圍,應該說都是“秩序”這一范疇。

  轟塌一個存在的敘事結構,如果真的做到徹底的話,相當於徹底抹去這個存在以及與他有關的一切影響。而“影響”這一泛概念存在要想出現,那麽在秩序事件主軸上就必然存在某種先後關系。而如果有“先”有“後”,那麽先後概念就能對應一系列存在狀態不同的趨勢運作狀態,時間,歷史,現在,未來等人們用於理解秩序的概念也就可以成立了。

  而如果利用後來直接摧毀先,這就直接意味著,未來可以對過去造成影響。

  一個文明通過時間來淡化一些對過往的記憶,與過往的記憶被直接摧毀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事情:

  假定有文明處於某一種發展狀態,而在研究領域的最前沿,有許多科學家通過各種手段探索未知領域的知識。這些研究不斷被後人總結並進一步推廣,並最終由某一位,或者某幾位學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徹底的突破。而這些科學家帶來的影響又不斷被後人學習、總結、記憶、歸納,並最終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

  在這個情況下,如果說在未來的時間中,有關於這些科學家的記憶被淡忘掉,甚至被歷史記載抹掉的話,這幾乎不會對現實造成什麽影響,甚至那就是現實的一部分。如果說在研究取得突破之前,將那些最終取得突破的科學家抹去,那麽這樣的做法或許會拖慢文明的前沿研究進展,但是除非將這個文明的大半個科學體系全部抹去,否則文明的成果最多也就只會推遲出現,而不會被徹底掐滅——除非抹去理論發芽生長的沃土,否則進步將必然萌芽。

  摧毀一切敘事層級間有關內容的做法,相當於從未來將這些科學家殺死在過去。

  在已經注定的過去中,這位科學家已經總結出了一系列理論,而這些理論成果更是成為了文明知識體系大廈中的一系列關鍵部分,許多後來更加偉大更加高聳的理論都是建立在基石上的——前提是這一切已經成為歷史,已經基本注定。那麽,如果在這個時候,徹底擊碎這塊基石,並將與這塊基石連帶的一切全部從知識大廈中抽走,那會發生什麽呢?

  如果擁有足夠強的自洽體系,或許還未倒塌的旁支能夠變異、模糊並繼續支持大廈的運作。但是如果自洽程度不夠高,在歷史關鍵元素缺失之後,文明中的許多存在因為缺失而不能解釋自身的話,等待它們的,恐怕將會是自身的悖論化。那代表著它們將會被秩序世界排斥,甚至一瞬間被徹底湮滅,文明的一切被徹底改寫。

  維多維爾不介意以最惡劣的情況來考慮——如果自己的敘事層被徹底轟塌,那麽可能幾乎整個帝國都會立刻崩潰。

  而這些現象的背後,或許還能揭露一下虛空中的秩序本質——

  秩序應該是“浮”在虛空上的。在秩序不斷的發展中,許多逐漸成型的強勁演化趨勢逐漸成為了整套秩序世界體系大致公認的歷史線。但是這些歷史線,以及所有其他可能與之類似的存在,生效范圍都只是“秩序”以內。它們被整套秩序體系綁定,因此擁有無比的強度與和理性,秩序體無論再怎樣強大恐怕都難以反抗它們,因為這些“背景存在”本身就來自於所有秩序。

  但是極端強大不代表必然與注定。在秩序的區間之外,或許仍然會有某些手段可以干擾秩序本身的運作。

  “……啊,我想提醒你一下,如果按照你們的觀念……能看到的虛空並不是虛空呢……虛空似乎是看不透的,或者可以瞥見……一點?”

  “莉爾,你是這個意思嗎?”維多維爾稍微搖搖頭,這個與無數存在一同並行的思維線程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後很快就沉了下去。試驗現場在進過調試之後已經重構,新一輪的相關試驗即將完全開展。

  ……

  “新的旗艦計劃已經被提上了日程。”在存在性網絡所構成的另外一個旋渦之中,許多活化的資料以概念性傳遞的方式被瞬間同步給了所有需要了解有關內容的帝國個體。

  “目前,我們已經從星啟堡壘與聖裁奧術樞紐艦中獲取了一定程度的數據資料——可以說,初期的設計目的與中期的許多階段性填補措施使得這些戰艦能夠發揮出不俗的戰鬥力, 但是對於複雜的戰局而言,它們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無論是星啟堡壘,還是聖裁樞紐艦,它們的建造流程中都會用到虛空鍛爐,並且直接利用虛空鍛爐鑄造泛概念、強法則一級的信息結構需要大量的時間。由於它們需要配套生產,星啟外殼的製造難度巨大,這使得現有的戰艦生產效率顯得低下——常規艦隊塊的數量正在飛速提升,如果沒有足夠的核心艦隊超級旗艦,我們就只能不斷擴編現有的艦隊結構,那會造成資源上的浪費。”

  “同時,星啟堡壘的部分功能應該被拆解,由專門的功能艦隻進行更有效的取代,例如存在性富集信標——它最開始被裝載於星啟堡壘之上,用於為艦隊分攤火力。但是星啟堡壘本身的不可再分結構體即使處於絕對的權柄控制區與虛資訊投影聯網迭代陣列之下,該結構體的強度也仍然有較為明顯的限度。同時,它自身的性質決定了它的可操作性偏低……”

  “秩序修正廣域融合場是我們需要面對的第一道壁壘,並且這道壁壘及其混沌且複雜……”

  “我們曾經留下過一個研究計劃,在舊帝國時代……”

  “現在,它已經可以被進一步開發利用了。通過對超過三百六十七萬次創世紀活動的細節化研究,我們已經找到了一種可以有效利用象征性的資訊使用方法,而這些觀察數據,完全有能力將重啟的停滯計劃拔高到我們所需要的水平……”

  “創世輝閃……從象征意義上,它誕生於秩序出現之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