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荒沙主宰》第106章 雄奇殺盡
  第106章 雄奇殺盡

  洪范認真點頭。

  前世他是工程師,對材料學也算了解。

  所謂“萬辟千灌”,辟是折疊,灌即滲碳。

  牲畜尿淬火時冷卻快,便於刀刃鋼形成馬氏體,增幅強度和硬度;牲畜脂肪淬火時冷卻慢,則能保證刀身鋼質韌性。

  “我崔家家傳崩山訣,講究力道爆發的均勻穩定,是故我等百辟之刀,相當於尋常工匠千辟。”

  褚德水說著取出一把以素布裹著的橫刀,雙手托著放在桌上。

  “但僅僅會萬辟千灌,最高只能到一等大師傅,做出些不入流的兵器。”

  “想要列入四品,還遠遠不夠。”

  他解開白布,露出其中橫刀。

  刀身八十公分長短,刀柄末端帶有環首,上面系著半尺長的紅錦。

  其刀面雪亮,刀刃卻黯然無光。

  “此刀以千辟韌鋼為體、玄鐵為刃,再通過特殊手法燒刃,是褚某生平傑作。”

  “在第四品中應該也算得上中等。”

  褚德水語氣中隱有自豪。

  洪范接過橫刀,果然握感舒適,重心正好。

  崔玉堂取來一把試刀用的生鐵條,他再隨手一斬,便將其兩斷。

  “還請洪公子為此刀賜下銘名!”

  見洪范用得愛不釋手,褚德水拱手請道。

  “這些難道不該是由褚大師來定嗎?”

  洪范反問道。

  “賢侄可別推辭。”

  崔二爺笑道。

  “老褚這輩子打出來的第四品兵刃不少,但最終出名的不多。”

  “畢竟自古天下名劍,皆名於持劍者,而非是鑄劍人。”

  “像天驕榜榜首古意新,用的不過是古戰場上撿來的鏽槍,可如今誰敢說那把槍不是名槍?”

  褚德水聞言連連點頭。

  “正是這個道理。”

  他讚同道。

  “待未來洪公子聞名天下,或因此刀,褚德水也能在青史上留有一名。”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洪范也推辭不得。

  他隨意橫平刀身,鏡子般的刀面光可鑒人,好似在鋼上鍍了窗外的雪。

  洪范莫名想到了會獵時的台山。

  風雪滾滾下諸天,茫茫莽莽,掩盡崇山崢嶸,不過須臾。

  “就將這把刀喚作‘白災’吧。”

  洪范輕聲道。

  “至於銘文,就定‘雄奇殺盡’四字。”

  褚德水聞言一愣。

  “怎麽,不好嗎?”

  洪范疑惑道。

  “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

  褚德水苦笑道。

  “刀名白災,銘文雄奇殺盡;這感覺得放在第一、第二品的真正神兵上才合適。”

  “我這把刀也就是個第四品,有些撐不起這個名字。”

  他說著老臉一紅。

  但洪范聞言只是大笑。

  “二爺剛剛有言,在下是認同的——自古天下名劍,皆名於持劍者。”

  “他日要是有人詬病此刀此銘名不副實,那也是我的錯,與褚大師何咎?”

  此言一出,褚德水再無二話,將橫刀取回,徑直刻刀銘去了。

  ······
  三日後,十二月二十二。

  朝日院。

  洪范以白災凌空連斬飛起的草席。

  橫刀歸鞘,席卷落在雪上,斷成四段。

  他這段時間加倍苦練,斷續衝開了九個大穴。

  足陽明胃經的四十五個循行穴位,累計已經貫通一十三個。

  紅垛山一戰,洪范功勞只在洪堅之後。

  但由於後者成名已久,又是金海第一高手,所以在名利上收獲最大的反而是前者。

  剛回金海城時,哪怕洪范兩世為人、心性成熟,也難免在阿諛奉承中飄飄然。

  可與聞中觀的談話後,幕後黑手可能的蕭氏身份,為他帶來了足夠壓力。

  知道兩人的樣貌,知道他們針對自己的惡意,知道他們藏身在李家無當騎……

  為了不打草驚蛇,也為了避免暴露龍魂樹的存在,洪范無法將這些消息告知任何人。

  哪怕洪堅與洪禮。

  所以他去崔家買(bai)了(piao)刀。

  所以他加倍努力地修行。

  【一枚龍魂果差不多能夠提振接近兩道正經的修為,若是用在關鍵時刻,還有修複內外傷的特殊效果。】

  洪范內視著搖曳的輝煌金樹,計算到。

  【距離戰力質變的渾然境,我還差三道正經,以及一道奇經。】

  【算上龍魂果,差不多要四到五個月工夫。】

  他心頭算定,又去屋內鎖著的櫃子裡取出部分文件,用白災作鎮紙,在桌上一列三攤鋪開。

  白紙抬頭處,分別用碳筆寫著三行簡體字。

  《對強化沙霧殺傷性能的可行性探究》;
  《對沙滑翔翼附加動力的可行性探究》;
  《關於結合使用炎流勁與沙世界的進一步探索》。

  在“沙霧殺傷性能”一文下,規則記載著許多內容。

  包括不同距離上單位沙流的真元消耗,精度與力量極限,以及一個殺法預定名——沙蜉蝣。

  空白處,洪范橫劃碳筆,開辟出新的實驗記錄欄。

  真元浮動,無人院落很快被半徑十余米的沙霧籠罩。

  殺傷標準很簡單,但實踐起來卻很錯綜複雜——在一個彈指的時間內將松散的沙霧凝成沙流,並在一個呼吸的時間內將凍土地面掘開一寸。

  這是最基本的要求,畢竟武者不是蔣有才曾經養過的那兩頭狼青。

  他們脖子上可沒拴著鐵鏈,不僅有手,還有武道。

  數分鍾後,一輪測試結束。

  哪怕消化了紅垛山一戰的所有進步,沙蜉蝣的殺傷極限依然只有三米半徑。

  比最早窒殺狼青時的一米強了整整三倍,但依然是近身搏殺的范圍。

  “這一手要想有真正的戰術地位,攻擊范圍至少要到五米。”

  洪范皺眉自語道。

  “按照貫通境的進步程度算,我要到渾然境才能做到。”

  他作下結論,如實記載,倒不見沮喪。

  第二輪測試關於動力滑翔翼。

  這是一張絲毫不弱於沙蜉蝣的底牌。

  飛行是人類的向往,在戰鬥中更代表著絕對的主動性。

  以洪范的了解,大華人族不論修習什麽武道,都要到了元磁境界後方能抵消重力、自由飛行。

  僅有的例外是風家的《天罡神風經》,可以在先天境長時間禦風滑翔。

  當然,命星千種,能力五花八門。

  其中能夠在元磁前飛行的想必會更多些。

  PS:這幾章是過渡,節奏會慢一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