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荒沙主宰》第311章 饑荒
羅永浩有這樣一段話,說出了內卷下大家的無奈狀態與結果,“在紅海裡,我們做得比競爭對手好30%、40%、50%是沒有用的,所有努力都會被稀釋,要比對手好300%-500%才行。即使你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但整體上看,你並沒有為這個世界創造價值。別人在混亂中掙扎,你也在掙扎,大家都沒有做出革命性的創新,在此過程中,你這裡贏了一點,那裡又輸了一點,本質上都是零和遊戲,這是最不讓人興奮和激動的地方”

人類文明進步中,人類有了選擇的自由和權利,關於人生,價值觀不同,意見不同,選擇不同,操作不同,過程與結局也得之必然。如果我們大多數人的歸宿就是做個普通人,那麽是否能夠甘心和情願,並最終達到內心深處的真正peace呢?答案在哪裡?

有溫和派說,人生不一定非得充滿積極,全是那種拚盡全力,分秒必爭,張口夢想,閉口未來,毫無喘息的生活方式。其實那些被我們誤解的放松和虛度時光,正是它們讓我們感到充實和滿足,這不也是一種積極嗎?不慌不忙,人間煙火氣,才最撫凡人心......

《小舍得》中的夏君山說,何苦呢,付出高成本,就只能得到跟原來一樣,甚至更差的體驗。作為開明派家長,夏君山和南儷從一開始堅定立場不給孩子補課,不逼孩子,一再提倡我們家注重素質教育,然而,溫和派也不一定會一直堅定從容地溫和下去,一學期下來,夏歡歡在班裡已經進入了倒數,再次競選中隊長也失敗,自信心受打擊,夫妻一打聽才知道,一個班不在外面補課的同學只有寥寥幾個,夏君山和南儷先後出現焦慮,帶著夏歡歡也走上了想盡辦法擠進品牌輔導班得數的補課之路。

每個同學和家長在被無形的壓力逼著去參加得數的競賽班,被逼著內卷,即使體驗更差,也不得不參與。然而即使這樣,大家也只能勉強跟上大部隊,劇末,學霸子悠被雞媽媽田雨嵐的高壓雞娃法逼迫地出現暫時心理問題,夏歡歡由於接連的自信受挫以及父母的反應激烈也選擇獨立離家出走,兩家的父母最終無奈,為了孩子健康而放棄雞娃教育,而回到現實世界,千萬個子悠和夏歡歡們的父母在雞娃的道路上是不會這麽放棄的......

溫和,還是雞血?普通人總會選擇與大多數人同路,至少不會成為人群中的異色。古羅馬為什麽強大,《羅馬人的故事》書中講到了首要原因是源於它的戰略正確,那麽我們對人生的選擇,溫和還是雞血,初衷及戰略是什麽呢?戰略目標是什麽?

什麽是戰略?戰略就是目標,打法,資源和激勵,《羅馬人的故事》書中講到了古羅馬有清晰的戰略目標就是羅馬統治下的和平,不論是羅馬由皇帝統治還是由它的執政官統治,它要求這個世界在羅馬的統治下是一個和平的世界,然後大家一起來通商、共存和發展。此目標下又有幾個非常重要的打法來實現這個目標(統治結構,極大的寬容,基礎設施的建設),及其他兩個重要原因,才獲得羅馬統治下的和平。

回到內卷下的普通人,那麽我們的工作目標是什麽呢?

通常,人們會說搞錢,bighouse,bigcar?快樂工作快樂生活?

或許還有更多種情況?

《得到》裡面最近有幾期《邵恆頭條》音頻節目介紹了幾位快樂工作的人物,同時又是小紅書博主,他們的工作狀態是不想放假,

因為上班本身就帶給了他們足夠的快樂,完全不需要閑暇來給自己回血,他們分別通過工作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和追求。第一位小紅書博主Siri,她的目標就是對美無止境的追求,她是一位婚禮策劃師,每年能策劃20來場婚姻,雖然大學專業是金融,但是偶然接觸到了婚慶行業後面又開始獨立創業,一直到現在在婚慶行業已經有8年,她把自己對於藝術,話劇,美的熱愛通過策劃婚禮的形式展現出來,收獲了友誼,工作回報,金錢。

第二位二手奢侈品老板娘玖姐,即使自己“入中古坑”已經有7年了,但是每天依然能夠看到從來沒見過的中古包,開中古店給她帶來了新鮮感的即時滿足。而一買一賣的交易過程中有很多情緒的釋放和互動,讓她常常能夠感受到一個產品在客戶生活中的權重,而這也給她帶來了成就感和喜悅的即時滿足,

第三位衝浪民宿亼楽創始人吳承澤,將衝浪帶給自己的人生體驗(走出抑鬱症)和改變,快樂分享給更多的人,更多人在亼楽客棧分享快樂,這裡成為了分享快樂的節點。

相比和大多數人一起混亂內卷,從這三位的經歷裡面給了我們什麽樣的啟發呢?

分享的價值

前面講到的衝浪客棧亼楽創始人吳承澤,他在網紅聖地衝浪第一村,海南三亞的後海村,用自己的實踐和分享不僅度過了個人人生低谷,而且還連接了更多的人和事在亼楽客棧,分享快樂,共享美好。

其實吳承澤在年輕時就開始創業,因為給別人做擔保被騙,背了幾百萬債務,在人生低谷還患上了抑鬱症,一度渾渾噩噩承受著精神上的折磨,生活也幾近墮落,不知所向。在一次散心期間偶然接觸到衝浪,他踏上踏板後第一次感受到了無比的專注,以及一個個在前方等待被他征服的浪,此時此刻其他什麽事情都不重要了,當成功在一道浪上站起來之後,那種戰勝挑戰之後與大自然的能量融合在一起的愉悅多年後依然深刻,幾次衝浪之後他感受到了自己由表及裡完成了重生,衝浪自此慢慢也便從愛好變成了救贖一般的存在。為了更好的衝浪,他還在健身房加強鍛煉,待他改善身體機能,心態轉好之後,個人事業東山再起,還清欠款後,他沒有就此打住,而是想把衝浪帶給自己的快樂和體驗分享出來,便在後海村開設了亼楽衝浪客棧將此打造成衝浪愛好者的落腳點。他為了推廣這項小眾運動,花錢讚助中國的衝浪運動員,還號召300多位愛好者眾籌拍攝了中國的第一部衝浪紀錄片。他還將亼楽這個品牌賺取的大部分收入,用作推廣和宣傳保護海洋環境上,比如在後海村舉辦環保主題日。

《穿越寒冬》中曾提到正確的創業的理由是,你想要解決某一個特定的問題,你知道其解決方案會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而且你還有一種非常強烈的願望想要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吳承澤之所以成為衝浪圈內名人,用他的原話說,“我沒有把衝浪當運動,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像他一樣,通過衝浪獲得正向的人生觀。追尋意義

世界上最嚴酷的刑罰是什麽?曾經有這樣的精神實驗,讓犯人們在一個地方挖坑然後又讓他們再把坑填平,接著繼續挖一個坑再填平,重複地進行這個動作,最後參加實驗的犯人們精神都要奔潰了,無法再持續下去。因為人們的行為活動需要有意義去支撐,

有一篇關於中年人創業失敗自我總結熱文《麥肯錫出身,如今35+,失業中,我失敗嗎?》,作者本人名校畢業,麥肯錫谘詢,精英白領,35+選擇中斷職業進行創業,創業前兩年,然後行業競爭,背景,資金壓力,allin,創業的公司關門,自己重新找工作,隨後又職業發展陷入泥潭,恐懼未來,發現自己回不到原來的精英職業路徑上,未來設想的預期收入、社會地位都難以實現——拿了一手好牌,卻跌落低谷。之後,便是自我懷疑,原有對於自己的認知,一個接一個地被摔碎在地上。

而轉折也最終發生了,他開始接納和反思自己,跳出了自我。他把注意力放在和他人的關系上,放在給別人創造的價值上。過去的自己隻關注自己的成功這樣很快讓自己無力與乾涸,當把注意力放到與他人的關系上,去思考如何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體驗到價值感後,這樣他反而就從羞恥感中得到了解放,不管是幫助家人,走出來和同行業人交流溝通分享,或是去社區做義工教彈鋼琴,因為這時自我價值感的來源不再是我取得了什麽成就,而是能幫到他人什麽。他最終走出了人生低谷期。

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曾說過:社會崇尚特大號的自我,鼓吹我們為自我而活,而沒有附著到更大的意義上去(家庭、群體、社區、全人類乃至世界),這增加了當代人患抑鬱症的可能性。等待是必須

在亼楽的老顧客,一名北京有名氣的美食創始人,這樣形容亼楽帶給她的人生體驗,她不僅愛上衝浪還從一個“結果導向”的人變成了一個“過程導向”的人。她發現,衝浪者每一次下海,只有10%的時間在浪尖上,但是有90%的時間都是在等待一次好的浪,她認為這跟人生一樣,人一生中90%的時間可能都在為一個高光時刻做準備。所以等待是人生必須的重要體驗。

正如吳承澤自己總結,衝浪以前,自己做事情,都是為了錢,賺很多錢,可是急功近利使他慘敗,但衝浪將他從深淵拉了回來,衝浪讓他明白,人生沒有捷徑,無浪時,耐心等待。浪來時,把握浪潮。真正的浪者,大多戒驕戒躁。旱則資舟,水則資車

有人說,人人都期望著算計著過如意的日子,但生活的本質,是千難之後還有萬難,就如芥川龍之介所言,這是一個人還不如狗的世界,誰要不自顧就活不成。

《貨殖列傳》中有一句話“旱則資舟,水則資車”,即大旱的時候你要去準備船、準備抗洪;洪水的時候你要去準備車、準備抗旱。

這裡面的說的第一個道理,顯而易見就是人生,家庭,事業職業需要未雨綢繆,做事情要提前準備,才能佔據主動的地位。《三十而已》中的顧佳,在外人看來正過著如意光鮮令人羨慕的日子,開公司,住豪宅,孩子上了最好的幼兒園,而她自己卻居安思危,認為丈夫的煙花公司性質比較特殊,不擔心後路的唯一方式就是自己要主動去把前路走長。所以接連著折騰開甜品店,開茶廠......

這裡說的第二個道理,便是任何事物都要認識其客觀規律,大旱之後必有洪災,大水之後必有乾旱。人生,家庭,事業職業決策中,一定要深刻了解規律。有一種說法,我奮鬥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其實坐在一起又如何?喝咖啡又如何?真相是並不能坐在一起長期喝咖啡。18年奮鬥結束一個終點又進入一個新的起點,繼續內卷,然而進入社會這個新環境,社會生存規則與校園答題交卷又完全不一樣,一個個無法忽視的綜合因素(家庭,出身,學歷,經歷)將眾多普通人打回現實與原形,進而持續焦慮,他人的路徑是被有條件和認知的家庭預設好以及長期實踐的,普通人的終點是他人的起點這麽扎心的現實也是客觀存在,別人幾代人的長跑積累或者關鍵時機中的上車怎能被985,211畢業就輕松齊平甚至超越呢?普通人青年時期“遭遇”的內卷,中年時期“遭遇”的危機是他人眼中遲來的必然。所以需要認識到這些真相,不陷入迷失,混亂,做真實的自己,實踐合適的路徑才穩定靠譜。走自己的路

海澱雞娃,清北畢業本尊這樣說,人生不是只有內卷,和平躺這兩種狀態。我在上學的時候雞,我正式宣布現在我放學了,我們也不會讓自己隻按照社會日益趨同的價值觀和評價體系(搞錢, 大房子,大車子)來雞自己了,我現在的人生我做主,不內卷,不意味著我期望和算計著一夜暴富一勞永逸從此躺平,和我只是想認清自己的能力范圍,管理自己的預期和欲望,選擇我的方式我的賽道,實現我的每個小目標,......

起點低,學歷一般,的普通人說,非211,985怎麽了?sowhat?雖然留給普通人的是一條門縫,但是總歸還有門縫,如果在不合適的賽道,持有盲目的自信,混亂而不自知的堅持和內卷,就是浪費時間,做痛苦的大多數和陪襯,我們要拒絕隨波逐流,認識自己的能力范圍,堅持自己的所長和熱愛,做堅持自己忠於時代的青年人......不斷向前,向上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貌似左右為難,

前人用他們的汗水、淚水、為我們造就了星辰大海

後浪用他們的創新、思辨、在向未來前進

而我們,其實,偉人們早已給了我們答案:

魯迅先生在《熱風·隨感錄四十一》這樣對話青年人: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地消失。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讚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了人類,連我都在內。我又願中國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會這冷笑和暗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