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昭示
一個人的所有想象,都來自他所接受到的信息,不可能超越這種限制。
不管你是古人還是現代人。
人都是一樣的。
唯一不同的,只是接受的信息不同。
大明的人們沒有見過紅薯玉米,所以根本不信有這種的存在,下意識認為是地方搞的祥瑞。
哪怕有人說這是真的,他們還是無法想象,無法想象就不會信。
朱翊鈞能接受,因為他見過此物,接受過此物的信息,對地方傳來的喜訊,並沒有懷疑。
很快有言官上疏。
“地方想要功勞,編造祥瑞之事,非議四起,陛下應明察秋毫,不被地方哄騙,免得貽笑大方。”
一行人還沒到京城,朱翊鈞先收到了言官的彈劾,這才知道番物之事已經成了。
文華殿太監面露喜色,進來跪下,“皇爺,聖母願意回慈寧宮了。”
“怎麽就突然答應了?”
朱翊鈞放下奏疏,感到錯愕。
慈寧宮早已修葺完畢,但是李太后在慈仁宮不願意移駕,朱翊鈞只能讓太監們每日去跪求。
但是都沒有答應。
“仁聖太后多次勸告聖母,奴婢等也苦心相勸,最後還是仁聖太后說皇爺年紀大了,該考慮婚姻大事,聖母這才松了口。”
聽到太監們的話,朱翊鈞恍惚了一會。
“願意回就好。”
想了想,朱翊鈞對身邊李現交代,“等母親回了宮,朕去問安。”
李現點點頭。
人都要面子,李太后也是如此。
慈寧宮早就修葺好煥然一新,但是李太后就是不回去,朱翊鈞只能派太監們隔三差五的去跪請。
如今看來到底是想開了,終歸是母子,本來就沒有什麽仇恨,這麽久了,什麽氣也該平了。
母親拿他沒辦法,他也拿母親沒啥辦法。
現在母親算是先低了頭,自己也需要見好就收。
在文華殿得知李太后到了慈聖宮,朱翊鈞立刻起身,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從武成閣的側門出,返回去慈寧宮的方向。
李太后從慈慶宮回來,一則是陳太后的勸誡,自己作為皇帝的母親,如何能任性。
二則皇帝的確年齡大了,看他久無動靜,仿佛不開竅一般,她這個母親如何又能不管。
唉,當父母的,都是前世欠了子女債的,今世來還的。
“聖母,陛下來問安了。”
李天后聽到宮女跑來說的話,臉色好看了些。
“母親,兒子來問安了,這新修的宮殿,看上去就是要好看些,不像以前那般陳舊。”
朱翊鈞像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進來一臉的笑容,身後跟著李現等一眾太監。
看到兒子嘴角一圈的青渣,李太后也恍惚了一陣,仿佛一夜之間,兒子就長大了,再也不是原先那童子了。
那往昔抱住自己叫自己母親的人,如今到底是長大了。
李太后請朱翊鈞座。
朱翊鈞點點頭,宮女們奉上茶水。
“皇帝年齡大了,到了為皇室開枝散葉,穩固社稷的時候,我挑派去幹清宮的宮女,有內夫人領班。
皇帝日後的食息起居,我已交代以皇帝心意為主,告誡她們萬分小心。”
氣氛嚴肅,朱翊鈞起身,回道。
“母親安排妥當,兒子謝過母親。”
李太后點點頭,又對皇帝身後的李現說道。
“爾等日夜服侍陛下,已非一日,爾等不僅要萬分留心,且需引君於當道,志於仁義。
如今乾清宮發往一應宮女,切要勸諫皇帝勿致傷聖道。”
李現上前磕頭,“奴婢領懿旨。”
等交代了這些事,李太后歎了口氣,“皇帝去吧,我這裡一切都好,無須掛念。”
見此,朱翊鈞只能帶領太監們離去。
終歸是回不去了。
原來的時候,生母不讓他宮裡多宮女,那時候他小,也無所謂,這些年也習慣了,就一直沒有添宮女,多的都是嬤嬤。
母親突然要派宮女去幹清宮,朱翊鈞還有點不習慣。
果然,好些個宮女在領班的帶領下,由太監們引導,進了乾清宮向朱翊鈞磕頭。
朱翊鈞點點頭,讓李現去安排。
第二日早晨,朱翊鈞睜開眼。
“陛下。”
幾個宮女低著頭,上前為朱翊鈞更換衣服,感受到女子身上傳來的香氣,朱翊鈞一時間不習慣了。
這都多少年了啊,他都忘記了。
像個木偶一樣,任宮女施為。
等出了宮,太監們都低著頭,不時的用余光看一眼朱翊鈞,朱翊鈞裝作不知。
到了外殿,一樣多了不少宮女。
“皇爺。”李現出現了,也低著頭憋著笑,今日皇爺的神情太好笑了。
朱翊鈞乾咳了兩聲。
旁邊的宮女連忙遞上來茶杯,朱翊鈞隻好接過抿了兩口,感受到宮女軟綿綿的手指,朱翊鈞偏過頭不看。
“皇爺,這茶可香。”
“滾。”
朱翊鈞罵了一聲,去了文華殿,李現無聲的笑,跟在身後。
都不是小白,朱翊鈞只不過感覺這氣氛不對,仿佛被所有人盯著在相親一樣。
這太別扭了。
就是相親也是留下兩個人單獨談,而不是這般的,宮裡上下都在看著吧,
歷史上,他正是今年成婚了,母親早應該有準備,不過因為生病管教之事,兩人起了矛盾,所以耽誤了。
如今母親先低了頭,還是把這件事提上了日程。
“這些宮女可都查過?”
“都是清白出身, 從小在宮裡長大。”
朱翊鈞點點頭,去了文華殿,這些事都不重要,國家大事才是重要的。
“皇爺可有看中的?奴婢好安排一番,靠的皇爺近些。”
朱翊鈞斜過眼瞅了眼李現,發現李現笑的一臉猥瑣,上前兩步等候朱翊鈞答覆。
朱翊鈞直接伸出手拍了李現一下。
“你如今到是膽子越發大了,敢打趣朕了。”
“奴婢該死。”
李現拍了自己兩下,以為是皇帝臉嫩,感到好笑。
到了文華殿,朱翊鈞招來禮部大臣。
“朕年幼頑劣,性皮好動,多虧仁聖太后和慈聖太后悉心教導,日夜看護,才有今日之時,勤勉國政。諸卿因各自作文以稱讚兩位聖母之德,昭示天下萬民。”
禮部官員領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