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終究還是子孫不濟……”
看完丁雲求官求爵的奏折,隆盛帝已經能想象得出,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是如何無奈之下才寫出了這樣的奏折。
說到底還是子孫後輩無能。
這才需要老祖宗親自出馬。
一時間,他甚至還聯想到了自己那幾個要不是身為皇子,估計也沒啥出息的孩子,頓時便覺得興許幾代後,這種事指不定還會發生在他女兒後人身上。
心情就更鬱悶了。
遲疑了許久,這才吩咐道:
“看在安榮公主這麽大年紀還在為後人操心的份子上,便給個恩寵吧,她提到的那三個,讓他們先做禁軍侍衛。
考察一番,看看適合什麽方向。
到時候再另行賜官。”
“諾!
陛下,其實還有一件事,那位安榮公主送奏折的時候,還順帶著送來了一份刺繡,說是她親手繡的,贈與陛下。
陛下可要看一下或者收入內庫?”
即便是禮物,送進皇宮的過程也是需要檢查的,丁雲送來的那幅龐大雙面異繡圖,就是大太監看了也覺得非同凡俗,珍貴異常,所以他自然不敢隱瞞。
聽到這,隆盛帝也詫異了下:
“安榮公主真有心了。
跟她一比,那些個厚著臉皮說俸祿不夠用的郡王,簡直太不要臉了,平常親戚家來往,都還知道點禮尚往來呢。
快拿上來給朕看看。
老壽星親手繡的,即便是舊物,那也是相當有心了,快拿來給朕看看。”
借機順帶著吐槽了下自己那幾個不要臉的堂兄郡王,隆盛帝就十分迫不及待的想看看這位老祖宗的刺繡如何了!
並已經做好即便刺繡不怎麽樣。
也得誇一誇的準備。
而大太監當然是諾了一聲,便趕緊將早就準備好的錦盒抱了上來,並且招來好幾個宮女,讓他們將專門用來掛巨幅刺繡或巨幅地圖的工具一起搬進來。
然後又通過好幾個人的共同協作。
這才好不容易把丁雲的刺繡掛好。
那是一張資本複原了原圖的,長五米多,寬約二十多厘米的雙面異繡畫。
而當這張圖開始展開的時候,隆盛帝就已經坐不住的站在圖邊上仔細的看了起來,一邊看還一邊驚歎,特別是看到圖的正反兩面截然不同時,更是驚喜不已,嘴裡還不斷嘀咕著這是怎弄的。
這時候大太監就不敢接話茬了。
因為他也不懂。
“這手藝實在是太巧奪天工了。
朕離得這麽近看都幾乎看不出什麽針眼,就跟畫的似的,只有上手摸才能摸出這確實是刺繡,平常巴掌大的雙面異繡就已經很難得了,這麽大幅的雙面異繡,簡直難以想象安榮公主在這張繡畫上面,到底耗費了多少功夫和心血。
這繡畫好的,朕都不太敢收了。
不僅繡的好,寓意也好,一面是萬裡江山,一面是市井民生,這不就是江山百姓嗎,好啊,真的是太好了啊!”
繞著這一張繡圖看了許久,感慨了好一番之後,隆盛帝就又繼續吩咐道:
“忠羨啊,你把前段時間,織造府那邊獻上來的,據說是江南第一繡娘的那一幅萬紫千紅配百鳥朝鳳的雙面異繡圖搬過來,我怎麽總覺得那幅雙面異繡圖,還沒有安榮公主的這副繡圖好呢!
你把它拿出來,我對比看看!”
“諾!”
沒一會,另一張長約兩米,寬約一米的大幅雙面異繡,便被搬運了過來。
那張異繡圖正面是百花齊放。
背面是百鳥朝鳳。
本來是要獻給皇后的,不過隆盛帝原配去世了,又沒有立新後,再加上隆盛帝他本身也挺喜歡的,就留了下來。
兩張異繡圖放到一起看。
對比立刻就出來了。
不論是從立意構圖還是材質,都是安榮公主完勝,一個是曠世名作,渾然天成,還有一個雖然雍容華貴,卻匠氣十足,當然了,這話可不是別人說的。
這番話就是隆盛帝看的時候。
邊看邊搖頭,邊說的。
“安榮公主這份繡圖,恐怕費了她不少心血,織造府上貢的這繡畫就花了那個繡娘八年的功夫,安榮公主這份修圖耗的時間應該隻多不減,有心了啊!
而且材質朕還見所未見。
恐怕是神武老祖宗當年從前朝國庫裡找到的一些珍稀布料,後來賜給了安榮公主做嫁妝,想來現在可能絕跡了。
這樣,既然安榮公主惦記著家裡後輩,那就特許他們家每代三個進國子監學習,或者進親衛都指揮司聽命,一文一武,只要肯努力就能出頭,可要都是爛泥糊不上牆,朕也不是收垃圾的。”
丁雲這幅繡像材料的特殊性,直接被隆盛帝自己腦補好了來源,並且開心之下,他還立刻就想多給予一些補償。
不過他只是開心,並未衝昏了頭。
在不破壞祖製的情況下。
他也只能給出這個待遇了。
而且這份待遇絕對不算差,譬如說進國子監,一般來講,只有達到一定品級的官員或皇族,才有讓自家兒孫不用考試就進去學習的資格,而且還沒幾個名額,基本每人只能分到一兩個名額。
丁雲倒是有資格,可是這待遇只能給兒孫用,她兒孫都多大了,最年輕的都五十多了,所以,從她曾孫那一輩開始,他們家就沒人能進國子監念書了。
在每一代都允許有三個名額。
這能說不是優待嗎?
至於進親衛都指揮司,那就更是好待遇了啊,這是皇帝親衛啊,雖說伴君如伴虎,可也的確離得越近,越容易晉升不是,隨便混混,就是五六品武官。
唯一缺點無非就是都需要努力。
都需要有點能力。
丁雲不過獻了張刺繡圖,以及本身輩分高點,並沒有任何其他功勞,還想指望獲得什麽好處,難不成還想指望得個世襲罔替的爵位不成,這不做夢嗎?
就算隆盛帝腦子壞了願意。
百官也不可能同意啊。
就算是現在這待遇傳出去,百官心裡估計都會嘀咕,不過因為這事兒並不需要下明旨,也不需要讓百官們知道。
所以隆盛帝才敢放心的吩咐。
並且讓身邊大太監,送三個信物給安榮公主,到時候憑信物,或選擇入國子監,或選擇進入親衛都指揮司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