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第102章 幽州的歸屬,袁氏的挑戰
若渤海王是幽州牧,對烏桓鮮卑的認知不要那麽狹隘,那他公孫瓚也不會走上這條路。

想著想著,公孫瓚突然有了個念頭,但宴會之上,不便說出,他隱隱覺得,渤海王一定會找自己的。

眾人把酒言歡,熱鬧非凡,一直持續到傍晚。

冬季的天黑的很早,席散之後,果如公孫瓚所料,劉擎命人引他單獨相見。

說是單獨,是相對公孫瓚而言的,劉擎一方,荀或沮授郭嘉戲志才都在,還有前線回來親歷此事的趙雲張郃陳宮。

所以算上劉擎,公孫瓚這是一對八。

公孫瓚看著這一個個,目光犀利,似要將他看穿,又似要將他生吞活剝一般。

劉擎倒是依舊輕松寫意,十分隨意的對眾人道:“諸位隨便坐。”

見公孫瓚還站著,又專門說了聲:“伯圭,坐!”

公孫瓚隨便挨了個邊,席地而坐,端著身子,大氣都不敢喘。

“伯圭,此處無有外人,你不妨和本王交個底,幽州起事,是否袁氏唆使?”

公孫瓚不敢看劉擎的眼睛,眼觀鼻良久,微揚的胡須顫了顫,回道:“此事皆是瓚執迷不悟,與太傅無關。”

劉擎:……

眾人:……

好家夥,一句話就把袁隗賣了。

“或許你懷疑我宴上所言,不過袁隗之死,已是半月前的事,不僅袁隗死了,劉辯與何氏,也死了。”

公孫瓚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現在你說說看,本王如何處置你與公孫氏為好?”

提到公孫氏,公孫瓚頓時心兒一顫,加上先前已經在猶豫的主意,頓時打定。

“瓚願率公孫氏投效大王,以效犬馬之勞,還望大王恩準!大王若真要降罪,瓚願一人承擔!”

公孫瓚急急忙忙的將心中的話和盤托出,就怕沒有機會說出口。

劉擎望了陳宮一眼,陳宮衝劉擎點了點頭,意思是公孫氏已在掌握之中,可以答應。

劉擎哈哈一笑,爽朗道:“伯圭果然爽快,不過你能不能投我,可不僅僅是你我之事。”

公孫瓚疑惑了,這種事難道不是你情我願的嗎?他呆呆的看著劉擎,希望得到解釋。

“你乃遼東太守,隸屬劉虞,即便反目,對大漢而言,劉虞依舊是你上官,此斷難更改!”

番茄小說網

公孫瓚點點頭,這倒是,“那又如何,這遼東太守,我不當便是!”

公孫瓚相信以自己能力,加上渤海王的權勢,區區太守之位,豈不是信手拈來。

“伯圭誤會了,投效一事,無需著急,我打算親往幽州一趟,調停你與劉虞之紛爭,皆是大漢臣民,有什麽事是不能坐下來商量的。”

公孫瓚品了又品,總覺得劉擎話裡有話,可惜他品不出來。

再後面,劉擎又問了一些關於烏桓鮮卑,以及公孫氏的事,話題越聊越輕松,公孫瓚也隨之放松了下來。

但他心頭的疑惑,一直未接。

離開之後,公孫瓚連夜去尋找陳宮,向其請教。

陳宮了然,回到劉擎贈送的府宅,點上燭火,與公孫瓚談了起來,方才碰頭,主公已經暗示他了。

跳動的燭火照亮了心頭的陰霾,一旁的炭火驅逐了身上的寒意,在這裡,比在渤海王那裡,心安不少。

“公台兄,為何渤海王沒有立即同意我的效忠,而選擇去幽州調停呢?”

“呵呵,伯圭,看在你有心投效主公的份上,我便多說幾句,你以為大王興師動眾,損耗錢糧,遠征幽州,為的是什麽?”

“為了幫助劉虞啊。”公孫瓚不假思索的答道。

突然,

他心中某根弦,突然被撥動了一般,引發了一陣漣漪和遐想。對啊!為什麽渤海王要耗費這麽多兵馬錢糧,來做這事呢?

張郃與趙雲聯手,輕松的擊敗了他,卻並沒有將他誅殺,而是帶到鄴縣,奉為賓客,好似他也是凱旋的一員一般。

公孫瓚恍然,渤海王做這一切,並非是為了他,而是為了整個幽州!公孫瓚似乎發現了驚天秘密一般,一股兒的話塞在喉頭,生怕說出來就會走漏風聲一般。

渤海王!竟然要取幽州!難怪看不上自己與公孫氏,原來是全都要啊!

公孫瓚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對陳宮拱手道:“多謝公台兄賜教!那去了幽州,我該如何做呢?”

“那要問問伯圭了,是否真心投效大王?”陳宮問。

公孫瓚剛放松的神經再度一緊!

搞什麽,陳宮不是在試探我吧!

“我投效之心,自然天地可鑒!”公孫瓚二指指天道。

“如此,伯圭兄只需當著劉虞的面,投效主公便可。”

“當劉虞的面?”公孫瓚瞪大了眼睛,即便再遲鈍,也明白了陳宮的意思。

這是要自己給劉虞做表率,還有給劉虞壓力的意思。

名為調停,然當著劉虞的面,公孫瓚直接道:我投了,你看這辦!

可想而知,劉虞會是何種表情,公孫瓚想想都興奮。

“公台兄放心,瓚心中有數!天色已晚,瓚先告退了!”

說完,公孫瓚便起身離開,陳宮也跟著起身相送。

渤海王府書房內,眾人都已離去,只有郭嘉還在。

“主公,去了幽州,公孫瓚會配合麽?”

“奉孝可知我對公孫瓚為何禮遇有加?”

“自然是主公心胸開闊,禮賢下士。”

“嘁!少來!公孫氏一族,已為陳宮掌控,公孫瓚此人,性格雖豪邁,不過氣量未必夠,此人堪用,卻由需受製於人,否則,難說會做出什麽出格的事。”

“原來主公是軟硬兼施,不過控制公孫氏,會不會招致公孫瓚怨憤?”

“怨憤個屁!別人想讓我控制,我還不來控制呢!能得本王關注,是他的福氣!”

“主公恩義似海!我等能追隨主公,皆是我等福氣!”郭嘉舉一反三,馬匹連篇。

“得!奉孝,青州之事,本王真要作壁上觀嗎?”

郭嘉點了點頭,“青徐兗豫,各州郡皆有兵馬駐扎,已不似黃巾剛起之時了,若我所料無誤,本次黃巾雖聲勢浩大,但也會更加快的被各方勢力鎮壓。”

劉擎點點頭,歎道:“歷經數年招兵買馬,各地豪強大族已今非昔比,皆有私兵,朝廷暗弱而四方並起之局面,還是勢不可擋。”

“至少主公走在了前面,如今已經坐擁兩州之地,若能和平發展三年,主公兵馬將無敵於天下!”

三年麽。

好似說長,也不長,畢竟本王還年輕。

……

雒陽,大將軍府。

董卓正在設宴款待一人,這人,自然就是從汝南逃到雒陽投奔董卓的李儒。

一路風餐露宿,風雪相加,饑寒交迫的李儒終於得以休憩。

董卓舉著酒觴,正想相敬,卻見李儒正在席前大快朵頤,還不時飲一觴溫酒,不待停歇。

董卓舉著,看著,沒有打擾他。

酒足菜飽,李儒方才抬頭,對董卓拱手道:“多謝董公款待,儒已有多日未曾果腹了。”

“佳肴可夠,不夠咱再叫人上!”董卓笑道,心情十分愉悅,袁氏三命,加上劉辯和何太后的死訊,已經先李儒一步傳回雒陽。

“夠了夠了,多謝董公!”

“文優之舉,猶勝十萬雄兵,文優之功,絕無僅有,咱明日便上奏天子,薦文優為侍中。”

“多謝董卓栽培!儒願為主公披肝瀝膽,肝腦塗地!”李儒連忙起身,下席對著董卓行大禮。

賈詡在一旁默默看著,沒有說話。

不想說話的時候,有人偏要你說,董卓似乎意識到了沉默的賈詡,連勝道:“我有文和,高枕無憂,今又得文優,如虎添翼也!哈哈哈!”

賈詡隻好賠笑。

董卓話鋒一轉,又道:“現應趁袁氏疲敝,一鼓作氣將之殲滅,了卻我心頭之患!文和文優,可多多獻策!”

賈詡立即說道:“董公,南陽之戰,袁術與劉表打得不可開交,此時袁氏遭受重創,劉表必不會錯失良機,奪回南陽,董公此時正可坐山觀虎鬥,待二者兩敗俱傷,主公再派大軍,一戰可定!”

“至於兗州,目下青州黃巾暴走,兵鋒正盛,各方州郡皆在抗擊,董公當命徐榮見機行事,積極擴張。”

董卓點點頭,“文和所言在理!”

這是,李儒卻道:“主公,臣有異議。”

“哦?說說看。”

“俗語有雲,趁他病,要他命,袁氏雖有削弱,但臣深知其底細不容小覷,劉表縱使有荊襄蔡氏做後盾,但比起袁氏,還是差了不少,袁劉之戰,結果猶未可知,若袁術得勝,吞並劉表兵馬糧草,必定實力大漲,屆時出兵,為時晚矣!”李儒咽了咽口水,繼續道。

“為今之計,應立即舉大軍攻之,並聯絡劉表,許其好處,加急袁氏,以絕後患!”

董卓一聽,覺得李儒之計,似乎更凶更狠,關鍵立即出兵,十分壯心,他心頭隱隱傾向李儒之計。

“主公,文優之計……”賈詡剛想開口,卻撞上了李儒的眼神,忽然覺得陰鷙無比。

他本想說李儒之計,有個缺點,那就是滅袁似乎多了幾分把握,但縱容劉表發展,日後必然成為更強大的對手,這無疑是養虎為患,畢竟董卓的目標,絕對澹澹是袁術。

而坐山觀虎鬥之計,毫無疑問會削弱雙方實力,而且何處出馬,主動權全在自己手中,完全不用擔心其中一方會一面倒的局面。

但看著李儒目光,賈詡忽然想到了董重,想到了袁隗、劉辯、何太后。

“文優之計……甚好!”賈詡改口道。

“哈哈哈!難得兩位軍師能達成共識,明日我便給武關增派兵馬,一舉擊之!文優,那東郡徐榮,你可有看法?”

李儒稍一思索,拱手道:“回董公,文和之計,在等待機會,而儒有一計,無需等待,目下青州黃巾猖獗,各自州郡皆以自保為主,各自為政,正是逐一擊破之良機,應令徐榮引兵南下,攻濟陰,下梁國,直搗袁氏老巢!”

李儒的話,驚得董卓眼皮一跳。

可真敢說,上來就是直搗黃龍,打到袁氏的豫州汝南去。

不過他分析的局勢,偏偏又絲毫不差,如今青州兗州之地,幾乎都在向朝廷要兵馬,請求支援,特別劉辯薨後,他們的立場頓時改變,一些郡縣重新倒向了雒陽,在這種有利的局勢下,引兵南下,確實不失為一條良策。

但董卓還是本能的覺得,此舉太過冒險了。

正如李儒自己所言,袁氏的底蘊,不容小覷。

“進攻汝南一時,非同小可,尚需從長計議,另外,軒轅關方面,是否可以進兵潁川?”

“可!”

賈詡與李儒異口同聲道。

“好!潁川一線,便派胡軫攻之!”

賈詡愣了愣,應聲道:“董公, 幽州來報,公孫瓚已敗,只不過,劉大司馬似乎失去了公孫瓚的消息。”

“失去了消息?”

“而且,大司馬是在渤海王的幫助下,方才擊敗公孫瓚的,大司馬猜測,公孫瓚應該在渤海王手中。”

“渤海王手中?渤海王要那廢物作甚?”董卓隨意調侃了一句。

“董公,我有一話,不知該說不該說。”賈詡欲言又止的請示道。

“文和有話直說,咱最不喜歡婆婆媽媽!”

賈詡醒了醒嗓子,道:“主公,渤海王積極介入幽州,恐對幽州有念。”

賈詡說得十分含蓄,但董卓還是聽懂了。

“此事……此事……”董卓也不知該怎麽說才好。

“並州牧,冀州刺史,若再掌控幽州,董公,渤海王已經將漢家天下得其三成,大河以北,皆為渤海王國土了!”賈詡道。

賈詡一言,令董卓暢想連連,並冀幽三州,西起涼州,東至高句驪,北方三州連城一線,光想一想,便覺得蔚然壯闊!

“渤海王戍守北方,邊境安定,百姓豐足,此事有何不可!”董卓笑道。

看著董卓的笑容,賈詡隻好無奈了,不知為何,董公對渤海王,如此信任和縱容,一手安排了並州牧、冠軍將軍,又封了他的幕僚為冀州刺史,還賜了婚。

難道董公不知道,有朝一日,終究要面對渤海王麽?

李儒饒有興趣的聽著兩人談話,渤海王之事,他多半是聽聞,而從董公與賈詡互動看來。

李儒想著:似乎渤海王與大將軍,有許多故事!

……

(PS:求推薦票,月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