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積糧萬石,黃巾終於起義了》第113章 令人刮目相看的袁本初
徐晃忍不住了,親自騎上去體驗了一番。

底盤很高,視野很好。

因為這種馬跑的不快,所以顯得異常平穩,這對騎兵的戰鬥力而言,也算是一種隱性的提升。

“公明,覺得如何?”劉擎明知故問,看徐晃的表情,就知道喜歡的不得了。

很好推斷,喜歡大斧的人,自然特別喜歡這類重裝。

“壯哉!”徐晃一歎,旋即一躍下馬,給劉擎行了一禮,“末將請領此軍!”

《第一氏族》

“哈哈哈,公明快起,本王領你來看,自然就是希望你來統領此軍,不過目前這類馬數量太少了,才五百匹,而且裝備完畢尚需時日,所以,本王打算另外再調撥一千騎兵給你,由你混編訓練。”

徐晃一聽,大喜過望。

“多謝主公!”

給徐晃配了兵馬,劉擎順便在各營轉了一圈,如今鄴城大營經過數次擴充,如今已經可容納十萬兵馬,當然,劉擎目前並沒有這麽多,大規模開戰之前,沒必要暴兵。

張遼選好兵馬之後,直接在營中留了下來,徐晃也要留下來,回城時,已經只剩典韋跟著了。

入了鄴城,劉擎徑直前去募工處瞄了一眼,果不其然,今日的募工處,比昨日更加火熱,經過一晚上醞釀,越來越多的汝南人,不打算回去了,這下把負責的人惹急了。

他接到命令,將糧草卸掉之後,還要帶領運糧隊去中山母極運糧,然而現在的運糧隊,已經殘缺不全了。

來的時候有過萬人,突然之間少了近半數,還怎麽取中山運糧?袁公多半要拿他問罪,或者……

負責的官員靈機一動,決定率先上報:渤海王以田舍為餌,大肆籠絡人心,許多失地的民夫都願意留在冀州。

如此,應該怪不到自己頭上了。

說乾就乾,官員修書一封,快馬送回汝南,另一邊,開始安排已經卸好貨的輛車北上。

這一舉動,自然逃不過渤海王的耳目。

荀或專程為這事找到劉擎,若真被袁紹運到了糧,則該如何應對,亂世已然開啟,糧草已經成了優先級第一的資源,甄氏屯糧甚多,自然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被袁紹運走。

“文若,若直接派兵劫下,恐失信於民,若派黑山軍前來,又恐影響過於惡劣,文若可有好主意?”

荀或早就想好了。

“主公,我方若不便出手,可請徐太守出兵截之,袁紹與董卓水火難容,徐太守出兵,名正言順,之後,主公可付出一點好處,徐太守是明事理之人,不會妄加開口的。”

讓徐榮出手劫運糧隊,確實是好主意。

“看樣子,冀州境內,我不僅不要阻攔,還得助其順暢通過,早日到達東郡地界才是!哈哈!”劉擎笑道。

“不過,袁氏既然敢運,自然會有所準備,如此大軍陳兵濟陰邊界,以接應糧隊,主公不得不防。”

目前袁紹這邊,僅僅是潁川方向有戰事,若東郡真爆發大規模衝突,恐怕袁紹還能爆發出不小的能量,畢竟濮陽之敗,並沒有傷到袁紹的筋骨,如今他帳下兵馬武將,依舊十分強勁。

靠徐榮與呂布,能頂得住麽?

袁紹,會不會孤注一擲呢?

……

汝南,袁氏府宅。

袁隗去世之後,袁紹接過袁氏的爛攤子,陛下駕崩,袁氏陷入空前的政治危機之中,手中沒有皇帝,原本可以做的事情,現在都不能做了,甚至於領導士人這件事,也變得模棱兩可起來。

領導啥呢?領導反叛?

士子們可不傻。

你手中有皇帝,屁顛屁顛的跟著袁氏混,

手中沒了皇帝,許多與袁氏並非同盟的士族,秒變騎牆派,而原先的騎牆派,很可能直接倒向雒陽朝廷。逢紀前來,輕車熟路的找到後宅。

果然,袁紹在那,在磨一把舊劍,這是袁隗的劍。

“主公。”逢紀輕喚一聲。

袁紹停下手中動作,稍稍撇了撇頭,逢紀上前,開始匯報。

“主公,陳琳來信,與甄氏合作已經敲定,以六百錢每石的價格,先運二十萬石回來,糧隊在魏郡卸糧之後,便會直接前去接應。”

“沿途護衛,如何安排?”袁紹道。

甄氏會派出一支家族部曲,約一千人,臣以為在冀州,倒可以放心,難的是魏郡到濟陰,必須經過東郡,徐榮必定不會輕易放行,主公必須派兵應對。

“元圖以為,派誰比較妥當?”

逢紀愣了愣,道:“主公,若這二十萬石糧草有失,我等將陷入何等境地?”

袁紹突然眉頭一挑,意識到事情不簡單,若這二十萬石糧草有失,那袁氏可真的山窮水盡了,錢可以想想辦法變出來,可糧卻是顆顆粒粒種出來的。

“既如此,那便由你安排,除了潁川高覽,精銳盡出也無妨!”

精銳盡出?逢紀望著袁紹背影,很難相信他會說出這樣的話,印象中,他都是十分善於保留,甚至有些勢利的。

就比如河內之戰,讓眾將帶著幾千兵馬廝殺,自己上萬大軍壓陣,到頭來,直到輸掉整個河內,袁紹本陣有相當多一批兵馬,沒有經歷過戰鬥。

逢紀很難相信,袁紹會會做出這種決定。

濮陽一敗,主公確實變了,逢紀想。

“我命仲治收集鐵器,打造重騎兵,各家付出頗多,你見過渤海王騎兵,有空,去指導指導。”袁紹話鋒一轉,說道。

逢紀心中無聲一歎,袁紹是鐵了心要學渤海王的鐵騎了。

不過確實,面對這樣的軍隊,袁軍實在敗的太慘了,直接把袁紹敗出心理陰影了。

“主公放心,屬下已去看過,正有條不紊的進行,目前已列裝數百騎,顏良將軍正在訓練。”

“此戰,便見見它的威力,到底如何!”袁紹收起劍,站起身,對逢紀道:“元圖,跟我來。”

袁紹帶著逢紀進了書房,取出一份帛書,展開遞給逢紀。

逢紀伸手接過,一眼便看見其上四個大字——冀中觀要。

懷著好奇,逢紀細看了起來,前兩句,就招式吃了一驚。

這是一份土地政策的解釋,其核心是“耕者有其田”,但這個田,又非私田,這其中還寫明了承租者索要承擔的稅賦,要交的糧食份額,以及收購細則,皆列得清清楚楚。

逢紀再度將目光落在這帛書之名上來,冀中觀要,似乎是某人在冀州中部地區觀察記錄下來的要點。

“主公,這是何人所作?”

“博陵崔氏,崔州平,這冀中,實則是安平郡,你可記得,去歲時,安平郡曾發生一此豪強大戰,安平太守王基被誅,支持他的安平豪強,悉數被滅,從那以後,安平郡再無豪強,余下一些大族,遷徙的遷徙,妥協的妥協,如今的安平郡,便成了真正的平民之郡,這份文書,所描述的,便是安平郡的糧食生產。”袁紹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對於其中的風言風語,逢紀確實也有聽過,但搞到一分如此細致的文書,倒是對袁紹刮目相看。

“主公,何意對此這般感興趣?”逢紀說出了心中疑惑。

“囚於濮陽之時,我常想,我袁氏堂堂四世三公,權勢滔天,天下士人無比以袁氏馬首是瞻,可為何在冀州,我屢屢碰壁,不敵一落魄宗親,幾無毫無立足之地,何也?”

這個問題,逢紀答不上來。

因為打不過渤海王,好像是因為這個,好像又不是。

袁紹舉起手中帛書,道:“便是因為這個!”

逢紀似乎有點懂了。

因為渤海王施民以恩惠,所以冀州之民皆支持渤海王。

“元圖,天下劇變,四方割據,我今天方知,若失德於民,即便佔了地,也未必能真正佔住,南陽之於公路,便是如此。”袁紹道。

逢紀明白,袁術佔據南陽,靠的是軍事存在,軍糧都是強征的,如今面對董卓與劉表夾擊,看上去還能應對一二,實際上,已經是強弩之末,等到糧草征無可征的時候,百姓不僅不會再給,甚至會反了袁術。

逢紀望了眼袁紹,依然覺得不可思議。

這些後勤事務,原來應該是辛氏兄弟主謀的,袁紹自己,還是以領軍為主,而他和郭圖,也是隨軍謀士,所獻之策,多是軍事方面的。

不過,這不妨礙逢紀思考,袁紹關注收集這些信息,關注這些,和他討論這些,顯然,袁紹想學。

理由很充分,因為渤海王很強,向強者學習,永遠是對的。

從效彷渤海王,打造鐵甲騎兵,到施政方針,主公這是在系統的學習渤海王。

“主公,汝陽周邊之地,多是袁氏所有,不如先以自家之地試之,若有成效,再推廣之。”逢紀建議道。

“我亦有此意,還有一事,元圖,你說目下汝陽朝廷,如何處置?”

“主公,朝廷若要存續,必須要有天子,如今少帝崩殂,不如立陳湣王為帝。”逢紀道。

“陳王劉寵?”

“正是,陳王素以善射著稱,擁有數千弩兵,黃巾畏懼,一直未敢犯境,故而陳國依舊富饒,領郡百姓無不爭相投靠,陳國相駱俊亦享有威望,屢屢以錢糧賑濟百姓,故而陳王深得民心,乃不二之選。”逢紀介紹完,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關鍵是,陳王野心不小,曾有過祭拜天神的忤逆之舉,此事曾被人告發,若不是先帝剛處死了渤海王劉悝,不忍再向宗親舉起屠刀,劉寵必死!”

袁紹想著,文治武功野心,三者齊全,還真是個好選擇,只不過,這樣的人,怕會很難控制。

可惜,現在也沒有別的選擇了。

“元圖,我命你出使陳國,與陳王商議此事!”

“喏!”逢紀連聲應道,心頭一喜。

若促成此事,他的地位,將一步千裡。

“元圖,潁川方面,是否需要增兵?我帳下幕僚,可是不少來自潁川。”

逢紀當即反對,“主公,以高覽擋之即可,我料胡軫定不會深入。”

“為何?他可是屠了陽人!”

“如今潁川最大勢力,乃是荀氏,荀爽目下在雒陽任司空,荀或荀諶又在渤海王帳下效力,董卓焉敢吃罪荀氏?除非那胡軫沒有腦子了,若他真做出什麽無腦的事,荀氏與董卓翻臉,繼而渤海王與董卓翻臉,如此,主公豈不喜聞樂見。”

袁紹聽懂,會心一笑,甚至開始期盼胡軫繼續進攻,期盼高覽守不住……

……

此時的潁川,確實人心惶惶,特別陽人附近的城池,不少人直接舉家搬離,逃難似的離開。

然而胡軫依舊駐扎在陽人城外的軍營中,陽人城中,已是人間地獄,胡軫屠城之後,便派人挨家挨戶收羅錢財糧食,耗時日久。

直到這日,有數騎入了胡軫軍營,來者正是賈詡。

“竟是先生,稀客稀客!請入帳說話!”胡軫出迎,十分客氣道。

賈詡恭敬還禮,一絲不苟,令胡軫讚歎,到底是儒門出身,重禮儀,不像他們這些粗人。

進了軍帳,賈詡開門見山,請胡軫屏蔽左右,他自己,也隻身一人,胡軫沒有多想,以為是董公有什麽重要計謀相告。

“先生此來何事,可以說了。”

賈詡沉默數息,旋即抬頭望著胡軫,目光深邃,似能洞穿人心。

“我此來隻為一事,為解決董公的麻煩。”

“哦?董公有何麻煩?”胡軫好奇道。

“董卓軍南征之時,屠戮潁川平民,為此,董公已失忠於漢室,失孝於潁川父老,失仁於芸芸眾生,失信於普天之下,將軍可曾想過,屠城之舉,會給董公帶來什麽影響?”賈詡語氣慢慢加重,最後更是發自靈魂的一問。

胡軫突然聽得一懵,什麽董卓軍屠戮平民,什麽忠孝仁義……

“先生,這……有這麽嚴重?”

賈詡正色, 默而不語,以沉默表示肯定。

“那董公……”胡軫有些後怕了。

“董公自覺愧對大漢社稷,更愧對大漢子民,欲辭去大將軍之位,歸於西涼。”

“不可,怎能如此!董公好不容易才有今天!”

賈詡沒有順著話題往下說,而是問了一句,“將軍可知,董公乃是生於潁川,表字仲穎?”

胡軫疑惑不已,這個“穎”,和潁川的“潁”,有關系嗎?

誰知道呢?誰又敢說沒有呢?

胡軫這下明白,賈詡為何說“失孝於潁川父老”了,沒成想董公與潁川竟有如此羈絆,那自己可真是闖了滔天大禍了。

“先生!”胡軫急道,“董公萬不能歸還西涼,他若走了,十萬涼州弟兄,該當如何!張濟王方,段煨樊稠兄弟,該當如何!”

賈詡依舊低著頭,默然不語。

“先生足智多謀,一定有辦法!”胡軫瞪著雙眼,期待的看著賈詡。

賈詡突然抬眼,目光深邃的看著胡軫,看著他心一陣發顫。

“詡卻有一法,可令董公洗刷惡命,還能助董公得到治軍有方,大義滅親的美名,那便是殺了將軍,可惜,董公寧願放棄一切,也不願殺將軍。”

胡軫心頭一凜,他信了,董卓確實是這樣的人。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董公歷來如此!

“詡來此地,僅有一事,董公對我等恩義無雙,我等亦當以死相報,故而,詡給將軍的方法便是——”賈詡頓了頓,正色道:

“請將軍獻頭!”

……

(PS:求推薦票,月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