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無人,隼人順手從衣兜之中抽出了觸摸到的那塊方型金屬。
是一個鐵盒,而且並沒有上鎖,可以直接打開。
“還真是神奇的技術啊,無中生有。”
打開鐵盒,在其中整齊地放置著一疊卡片,依照隼人眼前這個名為“賽Q決鬥者系統”的說話,這副卡組就是隼人的新手大禮包。
在今天早上剛剛抵達教室、見到了海星頭武藤遊戲之時,小林隼人的眼前突然就出現了一個半透明的虛幻屏幕,上面寫著“歡迎使用賽Q決鬥者系統,請領取您的初始卡包”,以及一個“確定領取”的按鈕。
嘗試之後隼人發現,似乎除了自己以外沒有任何人看得見、或是觸摸到這個透明的屏幕,而且自己還可以憑借單純的思考調整這個屏幕的可見度,需要時就能瞬間出現、不需要時瞬間消失不會遮擋視線。
考慮到教室裡人多眼雜、自己對於這個系統發放初始卡包的方式也不太了解,因為那個“領取”的按鈕也沒有什麽時間的限制,隼人愣是拖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忍住沒有領取,直到現在四下無人,才去主動觸碰那個領取按鈕。
卡牌的背面是隼人無比熟悉的漩渦圖案,棕色與金色相間的熟悉配色讓獨身處於異世的隼人倍感親切。取出卡組,隼人開始一張一張地確認卡組的構築......
3☆通常怪獸,戰士族地屬性的“地星劍士”、
3☆通常怪獸,戰士族地屬性的“食人玩偶”、
4☆通常怪獸,戰士族地屬性的“冥界的番人”、
3☆通常怪獸,戰士族地屬性的“審判之手”、
......
看著看著,隼人翻動卡牌到下一張的速度越來越快,過了許久,才半睜著眼,一臉平靜地吐槽道:“雖然早有預料,DM的時代不可能給我鐵獸戰線、隨風旅鳥這樣能打的卡組,但我還以為最起碼也該是過勞死的元素英雄來著。”
“這不全部都是些雜魚凡骨嘛!”
便覽了鐵盒內裝著的六十張卡,怪獸卡的數量是驚人的整整50張,僅有十張魔法卡,還都是些意☆義☆不☆明的奇怪的卡。如果怪獸給力也就算了,結果五十張怪獸卡無一例外,全部都是被俗稱為“凡骨”的通常怪獸,大多還都是些當牆壁資格都不太夠的低星雜魚,身材差勁得要命。
從剛剛翻動過一遍的“卡堆”——隼人實在不想稱呼這是一副卡組,鹹得要命——之中抽出了三張卡片,放置在了卡組的最前端。在這六十張的牌堆裡,只有這三張卡勉強還能入隼人的眼:
7☆通常怪獸,戰士族地屬性的“暗黑騎士蓋亞”、
4☆通常怪獸,戰士族光屬性的“聖騎士阿托利斯”、
以及,尚未從魔法卡大分類之中獨立出來的未來的裝備魔法卡,“殺龍劍”。
“暗黑騎士蓋亞”不必多說,作為男主角武藤遊戲早期的常用卡牌多次活躍過,後來更是以該卡為起始點衍生出了“蓋亞”系列卡牌,馬甲數量之多甚至可以媲美大名鼎鼎的馬甲王“寶石騎士白晶”。而且,2300/2100的攻防在隼人手中的一眾凡骨裡堪稱頂尖,DM早期規則中不需要祭品就能召喚的條件下足以充當隼人目前的王牌。
第二張的“聖騎士阿托利斯”,其攻防1800的身材雖然相當不錯,但隼人跟看重的是“聖騎士”這個字段未來的潛力。主打超量、擅長使用裝備魔法的聖騎士卡組雖然因為時代限制一眾超量大哥沒有機會登場,
但高效的檢索、回收手段值得隼人提前投以期待。 而殺龍劍嘛。
單卡增加攻擊力700在DM的時代已經頗為難得,副作用的“和龍族怪獸進行戰鬥在戰鬥階段結束時破壞怪獸”的效果更是把“針對”兩字打在了公屏上面。尤其是某位打牌上癮的龍癌玩家,其王牌3000點的攻擊力簡直就是為“暗黑騎士蓋亞”+“殺龍劍”的combo準備的。
總而言之,這副系統給予的初始卡組給隼人的感覺就是“能玩,但不是完全能玩”“不能用,但不是完全不能用”。把卡組放進鐵盒內收回,隼人剛想著回到教室去,就聽見樓下傳來了幾人交談的聲音:
“喂,他真的會來嗎?”
“是、是的......”
“好慢啊~”
從走廊的扶手向外探去,隼人看見教學樓一側的草叢之中有好幾個人蹲在一起低聲交談著什麽,看衣著也不像是學校裡的學生,其中一人的肩上還扛著一台攝影器材。
話音落下,聚在一起的幾人中的一人從地上拾起了一件校服套在身上,一邊走出草叢、一邊嘴裡面還在嘀咕著:“遊戲那個小子怎麽還不來,這可關系著我的飯碗啊......”
隼人皺起了眉頭,有些奇怪地看著下方。雖然穿越過來後沒有繼承到原身過往的記憶,但樓下那個往身上穿校服的男人怎麽看也不太像是學校裡的學生。
倒不是身材之類的理由,畢竟這所高中裡,隼人見到過像武藤遊戲那樣矮得像是小學生的、也見過快有兩米高跟職業籃球運動員似的牛尾哲。主要的問題在於,那個穿校服的男人身上的氣質一點兒也不像是個學生,哪怕是混黑手黨的學生都不太像,反倒有些像是在公司摸爬滾打過的上班族?
這時,隼人看見了不遠處教室門口,一個身材矮小的家夥頂著金、黑、紅三色的海星頭從教室裡走出,一臉期待地朝著樓梯的方向快步走去。
不是武藤遊戲還能有誰?
突然之間,隼人回想起了,自己似乎知道樓下馬上就要發生的事情。
這樣的場景隼人前世曾經在《遊戲王》漫畫之中看到過,說是有一個名為《生存清晨》的晨間大眾娛樂節目,最新一期的企劃是關於“恃強凌弱”的內容,導演將目光放在了“校園霸凌”上面。這本來應該是一個相當優秀的企劃。
可那個導演並沒有心思去尋找一個真正被“校園霸凌”的受害者,而是直接將看上去非常好欺負的武藤遊戲選作了節目的“男主角”,然後自己找人扮成學生對其進行“欺凌”、自己將之拍攝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