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販賣焦慮 ()”
得意要盡歡,但還不到真正可以盡歡的時候,一夜的通宵達旦之後,第二日起來,大家又投入學習之中。
話說嘉佑二年之前,殿試其實是屬於淘汰性考試,淘汰的具體比例不固定,錄取率從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不等,這樣就會出現多次省試合格的考生,到殿試的時候總是被淘汰的情況。
但此後出現了一些殿試屢次落第的舉人憤而投奔與宋朝分庭抗禮的西夏的情況。
因此,趙禎也認為殿試實行淘汰確實不好,所以這一次乾脆宣布不黜落。
於是,這才有了現在這些士子的好時日。
所以啊,這省試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殿試如何,那才是最終的結果。
雖然說自從嘉佑二年以來,趙禎決定那一次的殿試由自己主持,還宣布了此次殿試不會黜落考生之後,便不再黜落人了,但一甲二甲三甲能一樣麽?
所以啊,大家雖然確定了能夠有進士出身,但還是要盡量拚一個好的名次,這以後才能夠一步快步步快啊!
大家都在學習,陳宓自然也在……準備作弊。
倒不是打小抄之類的。
小抄實際上只在解試鄉試有用,因為殿試隻考策論。
考策論怎麽打小抄?
而且, 到了這個時候作弊是很沒有必要的事情, 既然已經是到了殿試這一關了,橫豎都是進士出身, 即便是名次低一點,也是進士,但若是作弊被抓,那可就是前功盡棄了。
但是這只是對其他人來說是如此, 對於陳宓這個穿越者卻是不同, 因為他知道這一次殿試趙頊出的題目是什麽。
因而,這天下間,這弊也只有他一個人能作。
不過,這也有一個問題, 雖然他知道題目, 卻不能求助他人,即便是張載也不能,不然到時候殿試題目一出, 他可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了。
不過好在陳宓如今也不是前世的陳宓,現在的他真實水平是真的不差的,否則也不可能被劉攽推薦為會元,雖然裡面有鬥氣的成分,但劉攽也不可能拿自己一世英名去鬥氣不是。
所以,在事先知道策論題目的時候,事情便簡單起來了。
實現知道題目,自然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揣摩, 然後寫出初稿, 進行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最終定稿之後, 將稿子背熟便可以了。
陳宓是個做事很嚴謹的人, 這種事情他可不會馬虎,至於到時候會不會被點為狀元……那誰又知道呢。
陳宓並沒有這樣的自信。
即便是可以事先準備, 但陳宓不會覺得拿到狀元是手拿把攥的事情, 因為這裡面的影響因素太多了, 近乎玄學。
但陳宓可以保證的是, 有事先準備的機會,至少排名不會落到後面去是真的。
這算是天大的好事情了。
不過這事情終究還是沒有那麽簡單——修改文章什麽的, 最特麽累了!
尤其是要精益求精的情況下,更是磨人。
陳宓從各個角度進行論證, 寫了幾篇文章,然後推敲了幾遍之後又重新推翻了,因為情況頗為複雜。
這一次殿試情況是挺複雜的。
現在是王安石當政,雖然守舊派的力量已經大大的消退了,但並不是沒有,蘇軾前些時間從杭州回來,被趙頊任命為此次殿試編排官,在名次的編排上是有很大的自由權的。
當然,編排官有這個權利, 但最終還是得趙頊來決定,而必須考慮王安石對趙頊的影響, 一旦有爭議,將會以趙頊的意見為主,王安石的意見影響也會很大, 但完全摒棄蘇軾的堅持也是有風險的。
因而,這策論的路線雖然未必要討好所有人,但不能太得罪任何一方, 否則便會有可能死在半路上。
有工作經驗的人都該知道,要做一件事情其實不難,但若是限制條件越多,這事情便會越難。
如果還不理解,再做一個比喻,便是去相親,如果僅僅是找一個女孩子,這個事情本身並不難,但你要求這個女孩子又要家庭背景好,又要工資高,又要顏值高,還得脾氣好, 最好還是得一米七……那能夠符合這個條件的女孩子便不多了。
現在陳宓寫這個策論也是如此,能夠影響的人多了,而且立場不同,這般一來, 這策論便不好寫了。
關鍵還有一個陳宓不能忽視的因素,便是他是張載的弟子,他的政見不能與張載相悖,否則也要出大問題的。
這便是所謂的螺螄殼裡做道場了。
好在這個時候便能夠看出一個人的能力以及秉性來了。
換了一般的人,可能兩手一攤,直接按照自己所思所想,然後一路橫推過去,也不管什麽立場政見了,隻管抒發自己的觀點,至於結果如何,交給上帝去吧。
但陳宓卻不會如此,他仔細地一次次的推敲,一次次的推翻,再進行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最終拿出了一份雖然不能夠兼顧各方立場但並不會觸怒任何一方的策論來。
策論成文之後,陳宓自己再看了一遍,微微搖頭歎息。
這策論好不好?
當然質量是很高的,但並不犀利,也就是所謂的不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但陳宓知道自己只能夠做到這個地步了,原因很簡單,要兼顧各方觀感,便不能直敘胸臆,不能直抒胸臆,便只能小心翼翼地騰挪輾轉了。
“能夠保證排名靠前,但要拿到前幾,估計難了。”
陳宓是這般評價自己的文章的。
也是很不錯了。
陳宓將文章仔細地記憶下來,然後將這陣子的所有痕跡都銷毀一空,以免被人看到蹤跡。
當他走出書房的時候,大宋朝熙寧三年的殿試也終於到來了。
一個老大帝國的掄才大典終於要開始了,從去年秋天解試開始,到前段時間的省試以來積蓄的情緒,在殿試來臨之時達到了最高潮,畢竟這才是最終的結果!
陳宓也從陳定、余貫余中等人的眼中看到了渴望,從張載的眼中看了鼓勵,從筱蘭姐眼中看到了欣喜,從楊玉容眼中看到了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