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三年,昭烈皇帝於白帝城永安宮崩殂,此時大漢外有魏吳兩國虎視眈眈,內有南中三郡舉兵叛亂,一時間可謂人心惶惶、風雨飄搖。
這等危勢傳到中原,魏國上下都以為蜀漢自劉備喪後很有可能傳檄而定,因此自同年劉禪即位改元建興後,曹魏重臣如司空華歆、尚書令陳群、太史令許芝、謁者仆射諸葛璋等都先後有書信給諸葛亮,皆陳天命人事,想要諸葛亮舉國稱藩。
這日又有曹魏司空王朗書信傳來,信中皆是一類話語,諸葛亮前面收到這麽多曹魏重臣的勸降書信都沒有回應,此時覺得新帝大位已定,當作一回信以正天下視聽。先前楊清進來時,他就在斟酌言語準備給曹魏司徒王朗回信,這時他見楊清在此就想順勢考考這位年輕人。
楊清接過竹簡一讀就見王朗書信上寫道:“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王朗此信之意和先前陳群他們的並無二致,都是說曹魏國力強盛乃天命所歸,要諸葛亮看清形勢快快投降稱藩為好。
這類言語雖說有一定道理,但是以此時的忠義觀很好反駁,更何況這些寄書勸降之人皆是漢室老臣,憑他們這般身份,就算勸降之言再有理都會顯得詭言巧辯、毫無說服力,因此要辯駁起來並不算難。
楊清看完後笑道:“丞相,曹丕他們倒是打的好主意,想憑此三言兩語就讓我大漢舉國稱藩,簡直是癡人說夢。莫說沒有什麽好條件,就算允諾我國成為藩屬,我煌煌大漢、天下正統又豈會答應呢。”
諸葛亮很是滿意楊清這個表態,實際上他將楊清征辟為主簿並非簡單地出於其人有大才的緣故。自先帝定蜀後,早先跟隨先帝創業的荊州人就在蜀漢朝堂上佔據了優勢,荊楚人貴一時成為蜀人的共識,因此自他主導朝政後就很注意提拔益州的有識之士進入朝堂,一時間蜀中士人皆服諸葛亮的用人之道。
不過這些還不夠,正好楊清其人顯露出來,任命他為丞相主簿正好能堵天下人之口。楊清作為益州本地人,將他征辟為丞相主簿自是表達了大漢朝堂不拘地域任用人才的決心,而且楊清並非益州豪強出身與蜀中士人牽連甚少,故而重用他既表現了朝廷重視蜀中人才之意,又不會讓蜀中豪強以此形成掣肘力量。更何況楊清不僅才能出眾,而且還擁有堅定的恢復之志,諸葛亮當然願意重用這樣的人才,此時他將如何應對曹魏誘降作為對楊清的考驗,既是進一步試探他對漢室的忠心,又是進一步了解他的才能之舉。
楊清倒沒有想這麽多,他此刻倒是有些明白老羅為何要安排諸葛亮和王朗在陣前罵戰了,看來此事就是以王朗他們寫信勸降諸葛亮為原型的。至於書寫勸降信的還有陳群他們卻為何要將陣前被罵死的戲份單單安排給王朗呢,這還不是因為我們的王司徒恰好在曹魏太和二年也就是蜀漢建興六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去世的緣故,不得不說老羅這人還是比一般人熟知三國正史的,劇情安排的很是巧妙嘛。
“那依你之見,我大漢該如何回信應對呢?”諸葛亮微微一笑道。
“無他,唯有據正道而討有罪也。”
諸葛亮聞言大笑起來,將案桌上的一卷竹簡遞給了楊清,說道:“這是我適才擬寫的回信,取名正議,
你看看如何?” 許昌皇宮中,曹丕升階於禦座之上,他撫摸著寶座的扶手,不僅想到數年前漢帝劉協就還坐在這上面。自黃初四年八月開始東巡後,曹丕就行幸至許昌,來到這漢朝建安年間的都城,他想起了許多故人,當然包括現在受封山陽公的劉協和自己的妹妹,也就是原來的曹皇后現在的山陽公夫人。無故逼人禪位,曹丕心中還是略有愧疚的,當然不是對現在的大魏山陽公而是對自己的妹妹,原本她是皇后之尊,現在只能做個公爵夫人了,因此今日他召集陳群、王朗、司馬懿等重臣準備商議對自己妹妹增加封賞。
皇帝要賞賜受了委屈的妹妹,朝臣們當然不會反對,當即議定將湯沐邑賜給山陽公夫人、又將劉協和曹氏的女兒封為長樂郡公主,食邑各五百戶。議定賞賜後,曹丕很是感到心安,這下自家妹妹應該不會怪自己了吧,正當他心滿意足時,忽有奏報傳來。
原來是蜀國丞相諸葛亮有書信傳來給王朗諸公,群臣勸降諸葛亮之事自是曹丕授意的,故而他見諸葛亮有書信至,倒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諸葛亮會說些什麽。不會真的有投降之意吧?不會吧?
曹丕苦笑著搖搖頭,很快就將不切實際的想法甩出腦海,諸葛亮投降曹丕自是知道不可能的,此人不僅受劉備知遇之恩,而且還受劉備托孤之重,如此厚恩忠義之人當然不會憑幾封書信就投降了。他其實也只是看蜀國處於外憂內患之際,想著有棗沒棗打兩杆,萬一成了呢?就算沒成,也能使蜀中人心動亂。曹丕自認為妙計如此,此時他倒是想知道諸葛亮該如何應對了。
司空王朗接過書信展開讀道:“正議曰:“昔在項羽,起不由德,雖處華夏,秉帝者之勢,卒就湯鑊......子桓淫逸,繼之以纂。縱使二三子多逞蘇、張詭靡之說,奉進驩兜滔天之辭,欲以誣毀唐帝,諷解禹、稷,所謂徒喪文藻,煩勞翰墨者矣......況以數十萬之師,據正道而臨有罪,有可得而乾擬者哉!”
王朗一口氣將諸葛亮的回信念完後,抬頭向四周看去,只見禦座上皇帝一言不發、臉色陰晴不定,群臣也都是低著頭默然不語,此刻這殿內寂靜無比,仿佛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
諸葛亮的信當然是給曹丕君臣的,不過名義上還是作給王朗的回信,適才他讀信時當然看到了那些狂悖犯上的言語,不過他畢竟位列三公還是不做停頓地念完了。此刻皇帝和眾臣都不說話,他作為收信人和讀信人,不得不第一個出來打破這詭異的寧靜。
“陛下。”王朗奏道:“諸葛亮在信中不僅虛言恫嚇,而且還多有詆毀聖朝和聖天子之語,此人可謂是喪心病狂、狂妄之極。不過諸葛村夫越是狂妄囂張,就越代表他心虛害怕,臣看西蜀已經到了窮途末日之時,不出兩年我大魏天兵一至,蜀人就會踴躍歸順於天朝。故而臣請陛下勿要在意諸葛村夫那些犯上之語。”
王朗說完,群臣也反應過來,尤其華歆陳群他們紛紛出言反駁,畢竟諸葛亮在《正議》中不僅罵了曹丕驕奢淫逸、篡奪神器,也批判了他們這些寫勸降信的人都一把年紀了還要順從篡逆賊子之意。而且此時不出來反駁,難道是讚同諸葛亮信中之意嗎?
曹丕聽完群臣的反駁論據後也覺得在理,自己據中原繁華之地已經處於不敗之地,西蜀這幾年不僅接連大敗,如今南中又起了叛亂,其國內已是自顧不暇,諸葛亮現在寫的這個什麽正議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自己又何必為諸葛亮的話而生氣動怒呢?
想到這兒,曹丕已經恢復了天子氣度,當即哈哈大笑道:“諸位愛卿之言甚合朕意,西蜀是撐不了多久了,我等不必在意諸葛亮的狂言的。既然今日說到了西蜀,過幾個月就入春了,眾卿以為我大魏要不要有所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