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崎嶇的山道內,司馬懿坐在馬上顛簸不已,他雖是辛苦勞累,但總比尋常將士步行趕路要來得輕松許多。
「快,眾軍加快,只要趕至上庸城下,金珠財帛任爾等取之。」參軍梁幾大聲地鼓舞著將士。
自從司馬懿率三萬兵馬倍道兼行向上庸行進之後,他們已在崎嶇的山道內潛行近二十天了,現在路程已過大半,眾軍日行七八十裡,還有六日就能到達上庸城下。
「少微,現在我們掉隊了多少人馬?」司馬懿勒停坐騎,停在路旁,向梁幾問道。
梁幾回道:「稟都督,大約掉隊了數千人,如今我軍還有兩萬余人能夠保持建制。」
「如此還好,兩萬余人神兵天降殺至上庸城下,足以破賊了。」司馬懿點了點頭,回道。
「繼續傳令眾軍,加速前進。」
梁幾拱手應道:「諾。」
經過數日的艱難行軍,司馬懿終於在孟達起事的第八日率軍抵達上庸城下。
孟達見魏軍到來,自是驚恐萬分,他本以為司馬懿會等魏主降詔再行進兵,這樣一來一回至少要月余之後才能率軍到來。
哪知自己才舉起反旗八天,司馬懿就親自領兵來了。孟達在城頭上眺望遠處密密麻麻的魏軍,心中歎道:「恨不聽諸葛丞相之言啊。」
「孟達何在?出來答話。」司馬懿三面圍城之後,旋即命一小校上前叫陣。
孟達披掛完整,立於城頭,高聲回道:「本將在此。」
司馬懿推動坐騎,出於陣外,停在一箭之地處,揚鞭喊道:「孟達反賊,今吾率天兵到此,何不早降?不然大軍破城池,定教爾等玉石俱焚。」
「司馬懿,汝休要猖狂,吾乃忠義之士,今反正歸漢,乃遵從天意。況且我上庸城深池固,汝疲憊之軍焉能破城?
更何況,諸葛丞相早已派遣援軍星夜馳救,就是荊州陸遜亦有援兵在路上,吾又有何懼哉?」孟達壯著膽氣回道。
司馬懿哈哈大笑:「孟達狗賊,好叫汝曉得,吾早已分遣兵馬往安橋、木蘭塞截擊吳蜀援軍,現下汝已成甕中之鱉,吾早晚擒之。」
頓了一頓,又喊道:「城中軍民官吏聽著,有擒殺孟達者,反叛之罪既往不咎,此外還另有封賞,賞金賜爵,不在話下。」
孟達聽他蠱惑人心,當即吼道:「快,放箭、放箭!」
司馬懿冷笑一聲,退回本陣,隨即傳令眾軍四面圍攻,晝夜不停。
魏軍雖是勞師遠征,但司馬懿擅練士卒,治軍又嚴,加之獎勵優厚,眾將士兀自奮勇爭先,前兩日就將護城河外的木柵損壞大半,打得上庸城搖搖欲墜。
孟達見狀心驚膽寒,隻得盡發城內青壯,竭力防守。又派出信使,向西往南,分別求救於漢吳兩家。
就在上庸的護城河被填平之際,聲聲鼓角震天,七千漢軍出現在了上庸城西。司馬懿聞訊大驚,趕緊傳令暫停攻城,收兵還營。
「稟都督,末將領兵前往西城,哪知才到半途,就遇著蜀軍攻來。末將兵少,抵擋不住,隻得撤回上庸。並派遣斥候打探,這才知道原來數日前蜀軍已攻破了西城,正往上庸殺來。」前往安橋阻擊的將領稟道。
司馬懿眉頭一皺,問道:「蜀軍主將是誰?」
「稟都督,乃是偽蜀相府參軍馬謖。」
梁幾拱手說道:「都督,據說這馬謖通兵法、曉韜略,頗得諸葛亮倚重。現在他率援軍到來,扎寨城西,已與城內叛軍成掎角之勢。且兵力已與我軍相等,若想再行強攻城池,怕是有些難了。」
「唉,可惜,吾終究慢了諸葛亮一步。」司馬懿面無表情地說道。
「都督之意?」
司馬懿苦笑一聲,道:「如今城內城外敵軍加起來不下兩萬人,兵力已與我等相若,強行攻城已是不可能之事。
正所謂一步慢、步步慢,吾原以為能兵貴神速襲孟達於旦夕之間,哪知諸葛亮早有防備,援軍已至,勝機已失矣。」
「都督的意思是我等已無能為力,不如就此撤軍?」一位偏將不甘心地問道。
司馬懿道:「戰機已失,不可強求,東三郡終將不復國家所有。眾將聽令,今夜早早埋鍋造飯,撤回宛城,不得有誤。」
「諾。」眾將應道。
司馬懿又道:「少微,汝留一下。」
入夜,城外大寨,馬謖一面遣人與孟達通聯,一面派探馬前往對面魏營打探消息。
忽地探馬回報,說是魏軍一更點灶、二更燒火、三更造飯,現已食過晚飯撤軍往東投去,隻留一空營耳。
「子均,司馬懿這是想跑啊,汝以為我等是追還是不追?」帳內,馬謖對王平問道。
王平答道:「參軍,如今我大軍已與城內孟達相聯,掎角之勢已成,司馬懿已無力破城,東三郡盡歸吾手矣。既然現在魏軍已然退走,不如放其離去,我等隻消守住城池,就是大功一件。丞相那裡,亦可安心回復耳。」
「哈哈,子均之言太過謹慎矣。」馬謖笑道:「吾之所以領兵前來,不僅是為增援孟達,而是為了大破司馬懿。現在此賊已膽懼遁走,若不乘勝追擊,豈非坐觀魏軍安然撤退乎?」
王平問道:「那依參軍之計?」
「依吾之意,立刻領兵銜尾追擊,務要大破司馬懿。」馬謖傲然道、
王平拱手勸道:「參軍不可,那司馬懿深識兵法,焉能不留兵阻擊。我軍追去,必中其埋伏耳。」
「子均之言,太過小心。兵法雲一鼓作氣,二而哀,三而竭。今我將士連戰連捷,士氣正旺,正是大破敵軍之時,豈能因膽小而怯大戰?君勿複言,吾意已決,當速遣大軍追殺魏賊,不得遷延。」
王平輕歎了口氣,道:「既然參軍主意已定,平就不再勸了。不過某以為仍不可追,請留一軍予我以為後應。再作書遣往城內,請孟將軍派兵接應。」
「那就依汝,若是大破敵軍,須分不得汝功。」馬謖見王平仍固執己見,不耐煩地說道。
計議已定,馬謖當即點起兵馬親自前去追殺魏軍,隻留三千軍予王平,以為後路。
是夜,天晴雲散,明月高懸。馬謖領著大軍疾馳追趕司馬懿,聽得前面人聲大作,當即明白已追上魏軍。於是下令,眾軍追上,擊殺魏賊。
哪知才轉過山口,就有兩彪軍馬從左右山上衝出,火光衝天、殺聲大起,馬謖旋即被圍在中間,來往衝突,皆不得出。
「悔不聽子均之言,吾命休矣!」眼見魏兵越圍越多,馬謖仰天長歎。
對面山坡上,司馬懿勒馬駐停,見得山下蜀軍奔跑不得,令旗一揮,命眾軍放開一條道路,讓馬謖領兵向上庸逃去。
原來,司馬懿並未真的放棄收復東三郡,而是設計詐退打追兵一個埋伏。 現在又假意放開追兵,準備驅趕著馬謖敗軍衝開上庸城門,一舉扭轉戰局。
行不多時,忽有一彪軍馬從斜地裡殺出,攔腰截斷魏軍追兵,奮力廝殺。原來正是王平領兵到來,恰好救了馬謖,與其兵合一處,反殺回去。
司馬懿見狀,眉頭一皺,暗自驚道:「馬謖這廝竟然還有後手。」不過他眼見漢軍兵少,當即領眾將努力向前,務要一戰打垮漢軍。
黑夜之中,兩軍混作一團,各自廝殺。一個奮力抵擋,一個竭力掩殺,兀自攪在一處、不分勝敗。
司馬懿正躊躇間,漢軍後方又有一彪
軍馬殺到,為首大將正是孟達本人。他得了王平通知,正好領兵出城接應。
馬謖王平得了援軍,士氣大振,率兵反擊,打得魏軍連連後退。司馬懿見自己最後的死中求活之計已然不成,旋即傳令退軍,向宛城投去。
馬謖等人也不敢深追,各自引兵還城,休整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