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的紀錄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視!》第315章:第4集:上善之水!!
“藍星上已知的人類文明,大多都誕生在江河之畔,亞州最重要的大江大河,一多半發源於藏地高原。”

 “雪山冰川,為下遊的十幾億人口提供了充足的淡水,這裡有數不清的湖泊和神奇的溫泉,在水的滋養中,水的力量不斷增強。”

 還是那熟悉的旁白聲。

 一如既往的充滿磁性,聽的想讓人懷孕。

 但是跟旁白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藏地高原上的各種湖泊。

 在這一片沒有被汙染的淨土。

 這裡的湖泊都自帶某種潔淨的光環。

 在4k的鏡頭下,乾淨的能夠當成鏡子。

 時而歡騰、時而平靜。

 一會又波濤洶湧的如同山洪噴發。

 鏡頭一轉,寧靜的如同神佛修行的道場。

 水的力量,在藏地高原顯得格外的與眾不同。

 畫面一白,本集的標題也隨之出現。

 上善之水!

 普蘭,華印邊境。

 強拉山,一座山隔絕了兩個國家。

 一群疲憊卻興奮的印渡人挨個排隊檢查護照準備進入華國境內。

 他們從恆河平原來到海拔五千米的高原就是做一件計劃了一生的事情。

 翻過山口,早有大巴車在等候。

 一路向著目的地形勢,他們的心情激動不已。

 “(印渡語)這一次的目的,就是為了改變自我,我們來這裡是為了打開眼界,神把我們帶到了這裡。”

 車內時常能夠聽見這種話語。

 每個人的手都出奇的一致,放在胸口,一臉虔誠的模樣。

 ......

 小朱一愣。

 翻山越嶺徒步來到華國?

 這得多大的信仰才能夠支撐他們走這麽遠啊?

 ......

 畫面給到一座橢圓形的雪山。

 在陽光中山頂的白雪像是帽子一樣覆蓋在上面。

 岡仁波齊。

 是大雪神山,雪山之寶的意思。

 傳說中,他是幾大宗教的教義中共同認定的世界中心。

 是印渡教主神濕婆的天堂。

 圍繞著岡仁波齊有兩百多條冰川。

 他們的融水最終匯聚成四條河流。

 這些河流就是雅魯藏布江、恆河、印渡河等幾大亞州的主要源頭。

 岡仁波齊,雪山大神, 眾水之源。

 在岡仁波齊山腳下還有一篇雪山融水形成的湖泊。

 聖湖瑪旁雍措。

 傳說中天神沐浴的地方。

 聖湖之水能夠洗去心中的煩惱和汙垢。

 翻山越嶺而來的印渡教徒們,赤腳走在湖邊。

 手中挽起一捧湖水, 高高揚起。

 心中的煩惱如同手中的流水一樣傾斜而出。

 虔誠的信徒, 在湖邊盤腿打坐。

 在聖湖邊, 他們還舉行神聖的儀式。

 將黃色的顏料塗在額頭,代表他們此刻傾聽著神的教誨。

 “(印渡語)我把這一次的旅行當作送給我丈夫的一個禮物, 我們都希望再來一次。”

 妻子跟丈夫走在聖湖的邊上。

 希望聖湖和儀式能夠見證他們的愛情。

 旅行結束,一生中那個重要的承諾也至此完成。

 ......

 原來是為了儀式啊。

 小朱不禁有些感歎。

 這種為了信仰能夠不遠千裡奔赴的堅定是久坐在辦公桌的小朱所不能夠想象的。

 不過卻也讓坐在電視機前的小朱有些動容。

 ......

 在過去的許多年裡,人們熱衷於尋找水的源頭。

 因為那有助於了解自身。

 江河的源頭為文明提供了想象的空間。

 畫面一轉, 一條湍急的河流出現在畫面中。

 跟聖湖的平靜不一樣。

 瀾滄江更像是一位屹立在藏地的勇士。

 翻騰的江水就是它身上流淌的血脈。

 它發源於唐古拉山,在進入橫斷山脈之後變得蜿蜒曲折。

 河的兩邊居住著兩個以鹽為生的民族。

 上遊是藏族,下遊是納西族。

 上遊的藏族多信天主。

 下遊的納西族多信佛陀。

 兩個民族,兩種信仰, 和睦相處。

 兩種鹽也出自相同的傳承。

 ......

 小朱一愣,有些驚訝。

 這倒是神奇啊!

 一條河,兩個民族。

 居然還有兩種信仰,但是製鹽的手法確實一樣。

 ......

 跟傳統的鹽田不同, 這裡的鹽田是由上萬根杉木所支撐。

 每一根都飽含鹽水。

 女人們掌握了製鹽的秘密, 江邊提供了含鹽量很高的鹵水。

 鹽田由泥土製作,泥土的不同, 鹽田的顏色也不同。

 上遊產白鹽, 下遊產紅鹽。

 陽光、空氣和水, 一邊遊戲著一邊生產著鹽。

 一塊鹽田,產上中下三道鹽。

 女人做鹽, 男人買鹽, 翻越橫斷山脈,馬幫帶走了他們的鹽。

 這是在複雜環境中, 人類展現出與自然合作的想象力。

 畫面一轉,一個身著袈裟的喇嘛騎著摩托,開心的行走在山間小道上。

 這樣頗具喜感的一幕看的小朱一樂。

 乃果寺負責采購的喇嘛剛剛在集市上買到了新鮮的鹽。

 用鹽田生產的鹽做的菜, 不需要再放其他調料品, 就會很有滋味。

 在這座古老的寺廟,不止是僧人喜歡鹽。

 畫面中, 各種雀兒、土撥鼠、甚至是狐狸都趴在地上啃食著這些鹽。

 鹽和青稞讓山裡的動物們定時的來享受定時早餐。

 很多動物把這裡當作了家。

 ......

 看著土撥鼠不怕生人的從僧人手中吃著青稞。

 小朱突然覺得這樣的畫面有時候也很和諧。

 也許只有才藏地高原才能夠看到這樣的場面了。

 ......

 LS河, 在匯流進雅魯藏布江之前。

 流經了一個小小的村莊。

 村民白瑪來到河邊, 從河水中取出一塊牛皮。

 這裡是村子裡熟皮子的方法。

 白瑪叫來七八個幫手, 開始把水中拿出的幾塊牛皮縫製成某種形狀。

 不用事先畫上線條,全憑經驗下刀。

 把牛皮細細剪成長條用來穿針引線。

 牛皮被用一些柳木架起來。

 不用一根釘子,全靠皮子自身的彈力和木棍之間預留的卡口。

 一條船形成了。

 以地裡出產的菜籽油塗抹船身,油充分融入皮子船就做好了。

 這種船叫做牛皮筏。

 曾經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擁有上千年的歷史。

 在這個叫俊巴的村子,牛皮筏是用來捕魚的。

 每做完一條船,都要進行慶祝。

 因為信仰的原因,藏地人對於捕魚和吃魚是由忌諱的。

 不過也出於某種傳統,產生了這個藏地唯一的漁村。

 一條船相當於一面鼓,震蕩著江河的力量。

 “(藏語)俊巴人捕魚從很早就開始了, 因為這裡耕地少,只能捕魚。”

 白瑪面對鏡頭有些羞澀的介紹道。

 新船下水,有一次捕魚開始了。

 熟悉的氣味, 讓漁夫心情愉悅。

 江面上, 漁夫們灑下漁網,口中哼唱著藏語小調。

 跟湍急的江水形成了某種共鳴。

 今天捕到的魚,被出售到拉撒的水產市場。

 ......

 牛皮做成的漁船看的小朱大開眼界。

 不需要厚重的底板, 只靠著牛皮自身的彈力就能夠支撐住兩個人在江面上自由的活動。

 這種古老的技術在小朱看來頗有神奇的味道了。

 畢竟沒有學過物理,單靠牛皮就能夠橫行在江面上,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這讓小朱不由得萌生了去藏地看一看的想法。

 ......

 在高原上的人們看來,每一條河流都住著神明。

 每一條河流裡也都有魚。

 不過在一條叫做曲江的河流裡竟然一條魚都沒有。

 曲江蜿蜒曲折,並沒有瀾滄江那麽寬廣。

 它更像是山間的一縷色彩,高高低低的起伏著。

 在曲江裡面遍布著水車。

 這些古老的水車被河水推動著。

 傳說當年因為要建水車,官員高令所有的魚類禁止入內,以免傷及性命。

 所以至今無魚。

 如此興師動眾保留的水車是做什麽用的呢?

 “對啊,做什麽用的呢?”

 場外的小朱發出同款疑問。

 仁多和妻子,隔一段時間就要把家中的柏木鋸上一段。

 將柏木放到水車下面。

 水車帶動柏木在石板上擦除木泥。

 將柏木泥放到特製的方形模板內,固定形狀。

 等到柏木磚被晾曬後,仁多開始調配各種藥材。

 主要材料是納吉、藏紅花、麝香等。

 這三種都是比較名貴的藥材。

 不管價格怎麽貴, 這三種都必須有。

 藥粉與柏木磚攪拌混合,用牛角製作成的工具把它們擠壓成線條。

 一次擠成型的功夫,需要多年練成。

 這種帶著高原陽光和流水味道的東西就是藏香。

 聞到的氣味有些是苦的,有些是甜的。

 就像酒一樣,不甜不苦才是好酒。

 好的氣味對人的心靈有淨化作用。

 ......

 看到繁瑣複雜的製作過程。

 小朱此刻對於這種神奇的藏地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細細長長的藏香點然後, 煙霧絲絲繚繞。

 被描述的氣味更添加了一絲神秘感。

 他迫不及待的掏出手機想要看一看網上有沒有這種所謂的藏香購買。

 一搜還真有。

 產地:江南。

 emmmm....小朱停下了付款的手。

 還是等有時間去藏地再買吧。

 ......

 藏香主要用來供佛。

 年過四十的當曲是敏朱林寺的主持。

 也是寺廟的藏香傳人。

 這裡的藏香有著神秘的配方, 也有著更特殊的用途。

 敏朱林寺擁有佛學院,吸引了很多年輕的僧人來這裡研習。

 年輕的僧人通過激烈的辯論來驗證智慧。

 寺廟的課程安排的滿滿的。

 不過有一門課會讓他們輕松起來。

 製作藏香相當於一場課外活動。

 每個地方製作藏香都有不同的智慧,做好的香得到老僧人的認可才能進入最後階段。

 念經!

 加持!

 ......

 哇塞!

 小朱瞪大了眼睛。

 還要加持啊!

 這是上buff嗎?

 ......

 畫面一轉,年輕僧人丹增喇嘛提著桶離開了寺廟。

 風沙中,他穿越一片沙漠。

 要去尋找一種特殊的沙子。

 雅魯藏布江邊一座山上出土一種質地松軟的石頭。

 取回的白沙在寺廟裡被染成各種富有寓意的顏色。

 燃香,念經。

 年輕僧人即將和老師一起研習一年中最重要的課。

 大殿的地板上,僧人們用染漆的線條勾勒出比例嚴謹複雜的圖案。

 彩色沙礫從指尖灑落。

 心中的形象開始入畫。

 四十多個僧人,分別在四個不同的位置凝神構建一個神秘的建築。

 細沙逐漸構築的建築在佛教被叫做壇城。

 它是佛的居所、佛的城市、佛的宇宙。

 據說佛陀當年也是這樣與弟子作畫。

 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卻是由沙礫構成。

 做好的壇城,等待著薩格達瓦節的開始。

 ......

 小朱還沒從藏香的神奇中回過神來,轉眼就看見了更加讓他感到神奇的東西。

 近看是沙礫,遠看卻是一副色彩斑斕的畫。

 再沒有航拍鏡頭的幫助下,小朱是很好奇這些僧人是如何完成一副這樣工整,結構嚴謹的畫作的。

 難道說在高原之上真的有神奇的佛法?

 ......

 薩格達瓦,發生在藏歷整個四月。

 相傳是佛陀的誕生、悟道、圓寂的紀念月。

 信眾們相信,這個月念經、行善、放生能獲得數倍於平常的功德。

 漁村的水大多都會被買到拉撒的水產市場。

 這幾天買魚的人多了起來。

 城裡的一家人買了三千多塊的魚。

 用充好氧氣的口袋封口裝好,沿著雅魯藏布江行駛。

 在一片開闊的水域旁,他們停下車子。

 打開口袋,口中默念著經文,讓魚回到水中。

 敏朱林寺。

 在撒格達瓦節中最重要的一天,人們來到畫好的壇城邊。

 手中拿著一隻香等待。

 他們將見證一個色彩斑斕的沙礫世界變幻消失。

 可以辛苦的拿起,也可以輕松的放下。

 念完經的僧人們,親手把沙礫掃起。

 一幅藝術品就這樣消失。

 一次次被抹去,因而一次次的建立。

 沙子又變回了沙子。

 正如佛陀所說。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

 小朱看到精美絕倫的沙礫畫作被僧人們沒有絲毫猶豫的抹去時。

 心中感到無限的惋惜。

 但是他也知道這時他們的傳統和信仰。

 他隻覺得自己沒有親眼去見證。

 或許有時候消失也是一種藝術吧。

 水的力量在藏地變換成多種多樣的形態。

 從藏鹽到藏香。

 從捕魚到放生。

 似乎一切都是一個循環。

 以水為中心,圍繞著整個藏地高原。

 人們的生活從水中來。

 僧人們的信仰又從水中看得到。

 就好像佛陀所說。

 萬事萬物都有它的規律,緣起緣滅這其中的規則又很難猜懂。

 也正想本集的標題。

 上善之水。

 這一刻的小朱內心很平靜。

 他也不知道這種平靜從哪裡來。

 但是內心莫名的感到安寧。

 伴隨著這種安寧,《第三極》第四集落下帷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