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很快談好了條件。
丁毅會攻佔石見銀山,並守在石見銀山,等幕府集中兵馬來攻,以逸待勞,最後擊敗幕府兵馬,逼幕府開始談判。
以後丁毅會開發石見銀山,所得銀兩,與松蒲五五分成。
打仗和開發銀山都由丁毅來做,而松蒲要做的是。
一是提供糧草,每月從海上支援石見銀山五千石糧米,共丁毅兵馬用,隻到談判完成,逼和幕府。
二是提供大量的火藥,至於硝石和硫磺,石見銀山附近都有。
三是提供工匠和百姓一千名,丁毅需要他們為自己做事。
從合作條件來看,雙方都覺的自己佔偏宜了。
松蒲不需要一兵一卒,只需提供糧食和人手,自有丁毅的兵馬去與幕府打,事後享受分成與好處。
而丁毅如果能佔據石見銀山,逼和幕府,不但能重新拉起這條商線,更能把大量的物資,源源不斷送回皮島。
這是個雙贏的局面,雙方對這次的合作,充滿信心,也很有誠意。
當晚,松蒲瀨香極盡溫柔,兩人久別勝新婚。
丁毅兵馬在平戶休整了三天。
松蒲很快派人運來了五千石糧米,又召來了兩百名工匠,和百姓一千名。
以二十艘中小型船,跟在丁毅的船後面。
平戶到石見銀山不到一天。
7月27日,丁毅的船在日本島根縣靠岸,七千步兵和一千騎兵一湧而上,當天就佔據了石見銀山,趕走了原本的幕府官員,任命原松平海野的一個心腹叫和田一助為新奉行,全權負責銀山的開發工作,丁毅給他開了提成工資。
每年產量百分之一,為他和官員的工資,另外的工匠和礦工工資都會提升。
和田一助頓時就和打了雞血似的,消息傳到原來的官員工匠中,所有人也都和打了雞血似的。
其實這些年石見銀山的產量是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曾經日本國在海外學到了灰吹法後,大幅提升了銀子的產量。
石見銀山極盛時,年產38噸白銀(大概100多萬兩。),眼下每年還有40-50萬兩產量。
產量低的原因,一是好開采的都開采完了,後面比較難開采,二是工人待遇不高,不肯出力,也少。
巔峰期,石見銀山有一萬三千多戶礦工(是戶,不是人口數。)
但現在,整個石見銀山才八千多人,工人數就少了很多,其中居然有一千多漢人(現在當地還有唐人屋唐人橋,原歷史上就有很多漢人在做工)。
丁毅佔領之後,先宣布提升工人待遇,穩住工人的心,然後就在銀山東面五裡處,開始建築防禦工事。
同時要求松蒲加派工人,和糧米,為擴大產量做準備。
丁毅佔領石見銀山後立馬帶人四處查看。
這次隨船過來物資較多,隻帶了一千騎兵,好在松蒲為他準備了幾百匹馬騾拉車,他現在手上有一千三百多匹馬。
這邊山地,大部份地方不能騎馬,他帶人先沿銀山范圍轉了一圈,然後又登山用望遠鏡細看,發現此時易守難攻,實在是個好地方。
日本國也是從來沒有敵人過來,所以幾乎沒什麽防守,駐軍很少,被他一擊而破。
銀山距離海邊不到二十裡,海邊港口很大,可以停靠很多船,也是為運輸方便所建。
這讓他登陸的時候省了不少時間。
四周是一條山脈環繞,有兩側不利大股兵馬行進,只要建兩個堡就能守住兩端,主要的兵馬可以在正面也就是東側防守。
石見不但產銀,還產黃銅,黃鐵,鉛,特別在銀礦枯竭之後,以產銅為主。
邊上另有幾座火岩山,盛產硝石和硫磺,燧石等物,都是丁毅急需的。
丁毅到了這裡才發現這邊還產鉛,鉛這玩意也是好東西,可以做鉛彈。
丁毅的魯密銃以鋼彈為主,鉛彈為輔,因為大批量購鉛不容易,在大明朝和火藥,硝石,硫磺一樣屬於軍用物資,一般以朝庭采購為主。
事實上鉛彈比鋼彈易加工,這會可以大量挖鉛,丁毅當然高興。
佔了銀山的第一件事,他先穩住工匠和工人的心,提高工資,提升夥食,鏟除對明人有明顯敵視的日本人,加上原先的匠人中,就有一千多是漢人或漢人後裔,五天不到,眾人的心就慢慢安定下來。
這天,和田一助帶著丁毅,還有當地原漢人工匠頭目陳松等幾人,先一起看了怎麽灰吹法練銀。
和田一助先向丁毅介紹一般的製銀流程。
一般製銀流程,工人先挖出銀礦石,使用鐮刀形狀的錘鍊,鑿去礦石上的雜質,然後放在一桶水中,洗落石上的泥土,接著將留在桶底的礦石放在栗木盆中,注入清水來回搖晃,較重的銀礦會沉在盆底,較輕的砂土則浮在上面,這時候將上面的砂土取走,剩下的礦石便會用作進一步的提練。
這時候的礦石,仍然有許多雜質,例如鐵、矽酸、氧化鋁等等,這些雜質都需要分解出來,以提高礦石中含銀度。
工人會在地面挖一坑洞,坑洞內側塗上炭灰和黏土,然後生火,將礦石放在坑洞內燃燒,工作在洞旁吹送空氣提高溫度,經過反覆燃燒,將銀礦石溶解,將浮在表面的鐵、矽酸等雜質刮走,同時在熔解過程中加入鉛,溶解的銀會跟鉛結合形成合金〈貴鉛〉,這過程稱為「素吹」。
而所謂「灰吹法」,就是利用銀和鉛不同熔點的特性,將合金的銀和鉛分隔開來,從而提煉出更高純度的銀。
工人挖掘一個闊三尺五寸,深一尺三寸的土坑,鋪上灰作為吹床,將貴鉛放在木炭上加熱,並在土坑上方置一樁木以防止鉛被氣化流失掉;由於鉛的挖掘較低,會先被熔化,並與空氣中的氧產生化學作用,產生稱為二氧化鉛的白色粉末,而仍未被熔化的銀則留在爐上,如此一來就達到抽取高純度銀的目的。
灰吹法極大的加快了練銀的速度,但導致現在石見銀山產銀減少的原因,一是當地工人工匠待遇低,大夥不願用力。
二是後面的礦越來越難挖,煉銀前期工程浩大,三是產量確實已經在減少。
丁毅問:“現在你們一年能保證有多少產量?”
和田一助和陳松對視一眼,陳松先用日語和他說了一遍。
和田一助馬上用日語道:“如果大人能堅持發餉和足夠的待遇,再加派人手,前五年可以保證每年七十萬--八十萬之間。”
陳松馬上翻譯。
丁毅比較滿意,這已經快追上巔峰期了:“你要多少人手?”
“最少兩千。”和田一助道。
丁毅微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