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救命!”、“不要吃我,我不好吃啊”、“嗚嗚嗚,媽媽”
一群穿著灰撲撲花布衣服的半大孩子四散奔逃,薑鳴齜牙咧嘴拎著根發黃的竹竿,竹竿上還綁著面黑色的鬼臉面具在背後東追一個男娃幾步,西追一個女娃幾步,就像衝進雞群的老鷹,嚇得這群孩子雞飛狗跳。
古人迷信,特別是漢夷混居之地,會誕生一些混合有雙方民族文化特色的獨特風俗習慣,比如說壁結村就有跳儺的習俗。
儺戲是當地一種用以趨吉避凶,祈福祭祀的奉神舞蹈,因為其低啞的配樂音調和特色神鬼面具舞步等顯得較為陰間,對於小孩子來說,幼小年紀看上一出儺戲無疑是身心全況的洗滌。
而且薑鳴手裡頂在竹竿上十分近似齙牙大猩猩的古早面具又是嚇小孩兒的中等神器,因為這個面具所代表的鬼物是壁結村小孩們的童年陰影。
變婆,一個傳說中喜歡以兒童為食的變形變聲妖怪,它那句:“人的眼淚鹹的、狗的眼淚淡的”經典台詞讓壁結村的孩子們輾轉反側、黯然銷魂。
薑鳴在孩子們眼中本就是神秘詭異的守村人,配合腹語就嚇得他們不要不要的,當然他也掌握著分寸,不至於讓任何一個小子真嚇破苦膽。
一陣追逐打鬧,用黃土鋪設的鄉間小道激起大片塵煙,孩子們圍繞著低矮小路哭泣跑回一個個低矮乾淨的土石小屋,又激起陣陣怒罵聲回蕩。
有些平日皮實的孩子也未必真怕變婆面具,和薑鳴的來回拉扯也以好玩居多,跑得快的就像穿行林間的猴子,不時還回頭確認薑鳴有沒有跟上自己,再發出怪模怪樣的聲音繼續逃跑。
追著追著,薑鳴眼神卻凌厲了起來,村頭那口公用井邊一個書生模樣的男子正和福嬸聊著什麽。
這個潑辣彪悍的婦人面對那溫文爾雅的書生卻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倒不是書生本人說了什麽,只是這時代的農人們發自靈魂的敬重讀書人,將他們奉為星宿下凡。
再面對些談吐不凡的,聊的又是無關自家厲害的事情,總也不好意思撒潑打滾,沒了平日熟悉的節奏,福嬸多少不知該如何面對書生。
薑鳴假意追逐一個叫三娃的黢黑男娃,一個用力過猛就從村邊用條石圍好的保坎上跳了下來,就地滾了兩滾卸力,灰頭土臉地滾到兩人身邊。
突然一個人球滾過來,本就有些緊張的福嬸直接給嚇得一激靈,看清了來人是薑鳴,也顧不得在文曲星老爺面前的形象,直接脫口而出:“倒坎家娃,你搞什麽名堂,還不滾起來,你一天天梭地上像話麽你。”
說完這句話,不等薑鳴反應,福嬸自己倒是臉色一紅,抱著自己要洗的東西逃也似的快速離開了。
薑鳴還在傻敷敷的笑著,一雙不怎麽有力的臂膀伸了過來。
隨著臂膀,還有那書生中正溫暖的男中音:“小兄弟,沒摔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