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練武已畢,心武正在屋裡陪徐師父說話,一位家人匆匆趕來秉報:
“少爺,阿牛在門口求見。“
心武又驚又喜,連聲道:
“這個家夥怎麽這樣見外,好不容易回來了,還不像過去那樣進來就是了,搞什麽求見嘛。快快請進!“
說罷,他又向徐師父道:
“師父,這個阿牛是我少時好友,兩年前去峨眉山,想拜你為師,您的消息還是他告訴我的呢。他哪裡想到,徐師父居然來到家鄉收徒了。“
徐師父也“呵呵“笑道:
“老朽了,不下來活動活動筋骨,恐怕就要被峨眉山的猴子吃掉嘍。“
正說話間,阿牛快步走了進來。
也許是在外飄泊風餐露宿,阿牛明顯地削瘦了,身體倒是長高了不少,但嘴上蓄的那兩撇胡子,倒讓心武看得心生悲涼。
心武上前拉住阿牛的手,發覺阿牛從掌心裡傳過一種不安、欽羨和蒼涼的感情。他向阿牛介紹道;
“這位就是你向我提起過的徐師父,我正跟他老人家學藝。“轉臉又對徐師父道:
“師父,他就是阿牛。“
阿牛臉上呈露出一種膜拜的神色,退後三步,跪倒在地,恭敬地磕了一個頭,道:
“徐師父,我在外飄零數年,屢覺神蹤不遇,今日終於見到您了。“
徐師父連忙上前扶住阿牛,道;
“哎喲,快起來快起來,一個糟老頭子有什麽好看的,哪裡值得起如此大禮哪。“
阿牛誠懇地道:
“徐師父太謙虛了。我為了我您四處打探過,到處都在稱頌您絕世的武功和俠腸義膽,江湖上黑白兩道無不服您,我一介晚輩,景仰都還來不及,何曾有大禮。“
徐師父還是擺手道:
“江湖傳言甚多,不理也罷。“
心武見阿牛對徐師父如此畢恭畢敬,回想起自己曾經屢次懷疑這個不起眼的小老頭,不禁暗歎:
“幸虧及時戒除驕躁之心,否則定會失之交臂,痛悔終生的。“
這時家人進來稟道:
“宴席設好了,請各位入席。“
阿牛與心武尊徐師父上座了。阿牛舉杯對徐師父道:“我出去這兩年,雖然沒找著徐師父,也沒學到什麽真功夫,但閱歷了一些事情,更加打心眼裡佩服您的俠氣,請容我借花獻佛,敬您一杯。“
說罷,仰脖一飲而盡。
徐師父欲言又止,歎了口氣,舉起杯來看了看兩位年輕人,
二話不說,也一口幹了。
阿牛又舉杯,對心武說:
“我真的是羨慕你有福。兩年前我們一齊出村,現在再見,你是秀才到手,名師近身,而我卻飽經挫折,一無所成哪。心武老弟,請把握好自己,這樣的社會裡你這樣的人很快就會盡展才華的。“
心武謙虛道:“哪裡哪裡,老兄你出去闖蕩增長才乾,明悉世事,更加容易把握機會。“
阿牛飲了一口酒,怒道:
“機會?哼,有錢就有機會,心黑才有機會,湘川鄂各地百姓,受盡盤剝,哪裡有機會可言?現在的社會就兩條路,要麽考個舉人進士當官,要麽學一身武藝劫富,除此之外就只有等死了。心武,你文也文得,武也武得,前途無可限量啊。“
徐師父在一旁聽得氣血方剛的阿牛在發泄不滿,也不插話,只是若有所思地喝酒。
阿牛又喝了一口酒,道:
“心武,
你看你自己,不就把握住了機會、拜到徐師父為師了嗎?徐師父收徒一向嚴格,多少人都不得其門而入,你輕易就列身門下,真是羨慕死我們這些人了。“ 心武一陣心虛臉紅,不禁偷眼望了一望徐師父。只見徐師父衝心武眨了一眨眼睛,略帶笑意地道:
“如果說他能抓機會,那他確能抓機會千方百計地算著害我。不然,他哪裡知道我這個老頭子還有兩下子。“
阿牛一愣,見心武低著個頭,滿面通紅,坐立不安,徐師父則仰著個脖子,拿著隻雞腿自顧啃著,一時間不明白發生了什麽事。
倒是心武很快緩過神來,掩飾道:“來,喝酒喝酒。“
席散之後,徐師父對阿牛和心武道:
“你們老友重逢,自當秉燭夜談。我老人家可不能和你們年輕人熬身體,先去睡了。“
兩人喏喏稱是。
待徐師父安睡後,阿牛瞪著眼睛問道:
“怎麽回事?你怎麽老想害徐師父?“
心武的臉本因飲酒就紅過關公,此時更覺面上火辣辣,低聲解釋道:
“那是以前的事了,我想試探一下他的功夫到底怎麽樣,所以有時就趁其不備......。“
阿牛的大手一拍桌子,有些生氣了:
“我不是告訴過你徐師父可能要到澧水一帶的嗎?你一定是看他其貌不揚,心存小覷之意了吧?“
心武慚愧地道:
“小弟先前確曾有此心態,但後來是真心地服了。“阿牛連連歎道:
“唉,早該服了的呀。你可知道徐師父的來歷麽?“心武精神一振,忙道:
“我只知道他功力奇高,行蹤飄忽,一直想探悉他的來歷呢,快說,快說。“
阿牛立起身來,踱到窗前,望著天上的皓月,講述起徐師父的身世來:
“徐師父並不姓徐,他本是峨眉山下一戶人家的愛子。在他三歲時,他娘背他去峨眉山燒香拜佛,不料在洗象池遭到強人攔劫,孩子一驚,順著石階就滾下山去......。“
心武默然,他想起了自己九歲趕圩時所遇到的驚險,既歎與徐師父有相似遭遇而自己幸運得多,又歎世間強人橫生,草民蒙恨。
“小孩子滾下石階,沒有掉入山崖,卻滾到了山中一處猴窩裡。偏巧老母猴生性仁慈,並不以小孩為異種而斥之,反而收他與群猴一起生活,成天露宿風餐,鑽穴上樹,久而久之,居然就和一個猴兒一般了。“
“如果就這樣下去,小孩也就會這樣老死在山林裡了。但命中注定,他會遇到異人。“
“什麽樣的異人?“
阿牛聳了聳肩:
“一個文武全才的人,是樂山人,人稱楊狀元。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熟讀詩、史,並練有一身絕技。但他卻恪信'反清複明',不肯出仕朝廷,寧願走名山,訪異人,尋求機會,圖謀舉事。“
“一天,楊狀元來到峨眉山巔,意欲飽覽佛光,借神開竅,突然發現猴群中有一個文靜白皙的'小猴',不蹦不跳,閑適地坐在一旁。楊狀元十分奇怪,便帶著'小猴'來到暫居的山寺裡,細細打量後,發覺原來是個小孩兒,楊狀元便教他讀書寫字,運氣打拳。豈料這個小孩悟性極高,所學事物很快便能掌握運用,深得楊狀元喜愛,刻意栽培,傾其所有傳授於他。“
阿牛講述到這兒,似乎也沉浸在思緒中:
“徐師父遇上奇緣,修成一身奇功,更可貴的是,他深明人倫、天地之義,並沒有逞強好勝,沽名釣譽之心。楊狀元羽化之後,他守陵數年,盡寄哀思。後天下大亂,盜賊蜂擁,他才下山行俠,而且不貪財不好色,劫富濟貧,鏟除強暴,弘揚正氣,其俠名深得川湘鄂民眾推崇。他不因循守舊,經常與高手切磋,自創新拳,日益無人能敵。但是,他謝絕江湖贈予的稱譽,別人隻好以他自嘲的'行動徐緩',稱他一聲'徐矮師'。其實,他動作起來又何嘗徐緩過?“
心武頻頻點頭。徐師父迅如閃電的速度他早就多次領教了。.
阿牛轉過身,歎道:
“徐師父擇徒極嚴,有四不準、八不教之戒,加之行蹤飄忽, 弟子極少。他千裡迢迢趕到咱們這裡,也是看到你年紀輕輕就文武雙全,欣賞你的學勁和風骨,可你卻用一種懷疑、輕視的態度對他......唉!“
心武這時才真正覺得因自己的輕狂失去了多少良機,苦笑道:
“機會!還說我會抓機會!這樣一來我錯過了多少機會啊!“阿牛拍拍心武的肩膀,安慰道:
“別灰心嘛。徐師父若對你不滿,早就不呆在這裡了。只要你更抓緊苦學,還是可以學到真傳的。“
心武還是懊悔:
“學武要講求機緣和時效,年輕時不多學打好基礎,待過得幾年就不適合練了。我這一耽擱就是兩年,不然不就可以更早地修練徐師父的真傳了嗎?“
阿牛獻計道:
“你若覺得這樣在屋裡練功十分枯燥無味,不如請徐師父給你講解一下他的功夫全況和脈絡,在一覽無余的情況下看看自己修練到了哪一層哪一步,也好心裡有個數。“
心武有些猶豫:
“徐師父會合盤托出他的武功底子嗎?以前我曾問過他底下該練些什麽,他還罵我,不準多問呢。“
阿牛眨了眨眼,道:
“那你就纏他帶你出去歷練,在實戰中看他是怎樣敵製敵的,這樣他必將施展絕技,你也可觀上一二了。“
心武臉上綻出笑容,叫好道:“這倒是個好主意!阿牛,你真行,出去兩年就這麽詭計多端了。“
阿牛淡然一笑,道: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學點東西哪還能活著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