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在閑暇之余,都會去市集上看看。那裡是各種信息的交流地。
市面上最多的是麵包、蔬菜還有布料,一些奢侈品由外國商人帶來。而拉的最多的則是建築材料,石頭、木材,還有一些銅鐵製品。
一些人聽著宣傳員宣讀最新的命令,同時在底下竊竊私語。
“最近各地建設的東西太多了,石頭價格都漲到天上去了。”
“是呀,現在是想買也買不著。”
看來彼得的建設計劃讓一些商品的價格大漲。而且還吸引了不少貿易,今年的關稅可以說是大漲。
當然,糧食價格還是比較平穩。民眾生活暫時不會受影響。
除了商品價格,還有一個讓民眾煩惱的問題,那就是貨幣。
各種各樣的貨幣在民眾的手中,想要交易非常困難,所以現在大部分交易還是以物易物的形式進行。
與大多數時間裡都是統一實行同一標準貨幣體系的中國各朝代相比,歐洲一直以來都是散裝樣式,各國甚至是各個貴族、主教都有權利鑄造和發行自己的貨幣,雖然他們聲稱自己的貨幣是純金、純銀質地,但只有傻子才會相信這些利欲熏心的貴族們的話,天知道他們往銀幣裡面添了多少鉛和銅,這不但導致了貨幣種類的泛濫,還搞得市場上劣幣橫行,對貿易活動非常不友好。
在中世紀,光是計算各種貨幣的成色價值就已經是一門大學問了,更別說幾種貨幣之間的兌換匯率了,其需要學習很久才能掌握。一位英國商人在佛蘭德斯就收到了超過22種貨幣。
除了貨幣種類繁多以外,最麻煩的還是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認定了,因為他會時刻發生變化,商人的收益會因為利率的變化而越發難以控制,因為有時候許多貨幣上半年還流通得很好,下半年就因為戰爭等原因而變得一文不值。
還可能某種貨幣前些年因為其國王的堅持而擁有了良好的信用,受到商人們的追捧,但後面等老國王去世,新王繼位濫發貨幣,就會搞得信用崩盤,其他國家的商人便不願再接受該國商人的貨幣了,或是必須貶值才能繼續流通。
英國貨幣就是這方面最好的例子了,英格蘭貨幣在匯率方面一直有著令其他國家豔羨的信用,貨幣的金銀含量很足,但等到了都鐸王朝的亨利八世時期,他為了滿足他臭名昭著的私欲而濫發貨幣,搞得英國商人在國際市場上一時非常尷尬。
瓦拉幾亞雖然已經開始鑄幣,但其成色都不能和外國貨幣相提並論。所以,鑄造新的貨幣,成為了新的任務。
彼得擁有鑄幣權,他在圖爾恰附近建設了一個鑄幣廠。將當地銀礦出產的白銀加工成份量足的貨幣。
彼得回到了市政廳,鑄幣廠的人已經在那裡等著了。
一枚樣板銀幣出現在彼得面前,正面是威風凜凜的獅子,背面則是彼得的旗幟圖案。
“這樣的銀幣含銀量多少?”
“大人,我們是按照威尼斯的貨幣標準來進行鑄幣。含銀量佔九成,剩下的用鉛或銅代替。”
這樣的含銀量,已經是真正的銀幣了。他將代替那些繁瑣的貨幣,成為瓦拉幾亞和摩爾多瓦的貨幣。
除了銀幣,鑄幣廠還鑄造了銅幣。除去金銀銅價比和成色兌換問題,一枚銀幣可以兌換20枚銅幣。
“大人,新錢幣叫什麽名字呢?”一旁的侍從問。
彼得想都沒想,就說。
“列伊和巴尼,
就叫這兩個名字吧。” 列伊是獅子的意思,巴尼是錢的意思。這樣的意思已經夠直白了。
“讓鑄幣廠開足馬力,貨幣的使用量還是很大的。”
“遵命”
彼得的想法非常明顯,那就是統一國內的貨幣。至於為什麽沒有金幣,因為現在還用不到,杜卡特和弗洛林暫時夠用了。
大量的銀礦石和銅礦石被送入鑄幣廠,他們被加工成列伊和巴尼。隨後通過各種渠道流入民眾的手中。
而同時,在摩爾多瓦和多布羅加,街頭公告員也宣讀了領主和總督的命令。
民眾全都半信半疑,他們生怕這是什麽詭計。讓領主將他們好不容易積攢的財富給弄走。
這樣下去可不行,民眾不接受新的貨幣,那麽其他也就進行不下去。為此,彼得讓他所成立的機構將一半的儲備金換成列伊。同時讓康斯坦察、圖爾恰等港口地區率先使用列伊和巴尼。
康斯坦察是最先開始接受列伊和巴尼的,因為當地商會開始支付列伊,而兌換貨幣處也開始擺出列伊的兌換。
“列伊,看起來份量很足。”一個兌換後的商人說道。
“當然,這完全按照威尼斯的銀幣成分打造的。即使銀的來源多麽緊缺,但我們仁慈的領主仍然打造了足值的貨幣。”
足值的列伊很快得到了商人的支持,列伊成為了多布羅加的主要貨幣,商人和普通百姓大量使用列伊和巴尼。這讓鑄幣廠一時間有些忙不過來,為了鑄造足夠的貨幣,銀礦的開采也加大了。
各行各業都缺乏足夠的工匠,而這也讓國外一些人看到機會。蘇茲達爾大公國和金帳汗國的一些工匠與立陶宛大公國的民眾一起來到了摩爾多瓦。
此時的金帳汗國快要滅亡,脫脫迷失和帖木兒的爭鬥將整個伏爾加河中下遊弄的天翻地覆。那些受到控制的工匠自然也向西逃離,而摩爾多瓦正是他們的目標之一。
彼得就像莫斯科大公德米特裡一樣,積蓄自己的力量,然後在必要時給予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