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偃問道:“民眾傻嗎?”
郭開道:“民眾從來不傻!昔日,孟子主張性善論,民眾是性格善良,性格淳樸,之所以變壞,這是被人教壞的;後來,荀子卻是主張性惡論,民眾天性是壞的,是邪惡狡詐的,需要教育和法律對其進行教化。”
“為何會如此。因為口賦,算賦在增加,徭役在增加,民眾過得極為困苦,民眾必須要狡詐,必須要變壞,必須要違法犯罪,必須要鑽律法的空子,才能生存下來。若是真的老實可靠,不偷不搶,品德高尚,可能早就被朝廷盤剝而死。”
“不是民眾本身品行壞,而是民眾必須要變壞,用變壞來應對朝廷的盤剝。”
趙偃說道:“寡人,知之!”
他就是這個逼著民眾,不得不變壞的罪魁禍首之一。
趙偃問道:“世人說你是夫差手下的伯嚭,要誅殺你,你如何看?”
郭開笑道:“臣就是伯嚭,可臣也是伍子胥。大王想要讓我變為忠臣,我就變為忠臣;大王想要讓我變為奸臣,我就變為奸臣;大王想要讓我變為賢臣,我就變為賢臣。非是臣子善變,而是皆在大王之心。
趙偃笑著,不再這個問題上糾結。
史書,喜歡把臣子分為忠臣奸臣。
作為大王,他卻不會這樣,他只會將臣子分為有用的臣子,沒有用的臣子,能威脅自己的臣子,無法威脅自己的臣子。
郭開是不是奸臣,他不知道,他也不想要知道。
可現在,郭開是有用的臣子,也是無法威脅自己的臣子,留下他還是對自己有好處的。
趙偃又是問道:“秦國遭遇旱災,寡人欲借著秦國處在困境當中,進攻秦國,趁機收復晉陽之地,你覺得如何?”
郭開說道:“這三年,趙國府庫當中積累多少粟米?”
趙偃說道:“連年戰鬥,趙國僅僅有五十萬戶,民眾不到三百萬,每年結余三百萬石粟米,這三年積累粟米大約是一千萬石,若是加上舊的糧食儲備,大約是兩千萬石粟米!”
郭開說道:“可秦國僅僅是敖倉,就是有五千萬石粟米,此外洛口倉,鹹陽倉也是存儲著大量的粟米。在各級郡縣的倉庫當中,也是儲存著大量的粟米。大王還要打嗎?”
趙偃啞口無言。
打仗第一是國庫糧食儲量,第二是看將領,第三是軍隊。
難道趙軍,要餓著肚子與秦軍打仗嗎?
趙偃說道:“可秦國遭遇困境,民眾困苦,糧倉的儲存在大量消耗,這是機會!”
郭開說道:“大王言之有理,秦國陷入災荒當中,陷入困境當中,可也是不是趙國可以趁火打劫的。趙國若是想要收復晉陽城,就要越過太行孔道,要經歷漫長的運輸,與秦軍對峙。”
“可趙國兩千萬石粟米,看似很多,可真的開戰的時刻。趙軍動用十萬大軍,與秦軍對決,後方運輸糧草的民眾也是十萬之多,如此可以與秦軍交鋒一二,可第一年可以支撐,第二年就是支撐不住了!”
“到了第二年的時刻,大量男丁在前方大戰,後方的耕地無人照料,必然出現糧食減產,稅收減少,國家困境。前線戰士又是缺少糧食,到了那時,趙國該如何?”
趙偃沉默著,說道:“寡人不甘心!”
郭開說道:“臣也不甘心,臣還想要馬踏鹹陽,擒拿趙政,可這樣的美夢夜晚可以做一下,可白天最好不要。趙國缺乏粟米,無法與秦軍作戰,大王可是要將士餓著肚子,前去與秦軍打仗不成!”
“況且,秦軍遭遇饑荒,固然沒有糧食,可六國卻是有糧食。
去年的時刻,秦軍進攻韓國,在韓國就食;可在今年,必然就食魏國。秦國與趙國隔絕著太行山,有著山河險要阻擋,秦軍想要就食趙國頗為困難。大王何必惹惱秦國,將秦國的攻擊目標,從魏國引到趙國,舍己為人。”“以趙國而言,失去太行山以西的領土後,趙國反而安全了很多。秦國若是越過孔道,進攻趙國,不僅有太行山阻擋,陸地運輸糧食不便。至於在南方,又是有魏國,韓國能抵擋,可以說到了現在趙國最為安全。”
趙偃不甘心道:“可現在是秦國最為虛弱的時刻,若是此刻不伐秦,等到秦國緩過來的時刻,必然進攻趙國,趙國將陷入危險當中。”
郭開說道:“大王,還有合縱!大王可是忘記智伯是如何死的?趙國還是有機會的?很多時刻,最強者反而死的早?”
趙偃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歎息。
端坐在王座上,翻閱著竹簡。
在竹簡上,記載著晉陽之戰。
在晉陽城,趙無恤被聯軍圍困,外面是智家、魏家、韓家等三家的軍隊,勢力強大,根基渾厚。可趙無恤卻是陷入困境當中,就要走向滅亡。可在危機時刻,趙無恤派遣謀士聯絡著韓家,魏家。
然後,趙軍從城內殺出,攻擊智伯的軍隊;
韓軍,魏軍等,也是進攻著智伯的軍隊。
內外攻擊之下,智軍大敗,智瑤被殺死。
最為強大的智氏,卻是成為最先滅亡的對象。
這是最早的合縱策略。
這也是三個弱小聯合,擊敗殺死一個強者的案例。
到了現在,卻又是變為六個微小,面對一個強者。
“寡人知之!”
趙偃說著。
郭開告辭離去。
……
離去之後,郭開松了一口氣。
趙王,還是信任他的。
只要信任他,一切皆是好說。
小孩子才分對錯,才分好壞,可大人只看利益。
他要做一個對趙王有用的人,至於其他對錯,是非,忠奸,皆是不去想,也懶得去想。
當然了,當奸臣也很難。
當奸臣,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個是有才能,一個是忠心。
有才能,內政外交等等皆是才能出色,君王才會滿意,才能節節高升。若是沒有才能,只是會拍馬屁,根本難以持久,也會被君王厭棄。
還要有忠心,這其實是最難的。
很多忠臣,自詡為忠臣,其實對大王並不忠心,在他們眼中,禮法是第一位,國家是第二位,民眾是第三位,至於君王只是第四位。
若是君王違背了禮法,忠臣會勸誡一二;若是國家利益與君王利益發生衝突,忠臣會勸諫,國家利益為先;若是民眾利益與君王利益發生衝突,忠臣會會將民眾放在第一位。
這些忠臣,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忠臣。
真正的忠臣,就是君王的利益是第一位的,凌駕在禮法,國家,民眾之上。
他郭開能一步步走到現在,難道僅僅是因為他會溜須拍馬嗎?
根本不是!
主要是他有才能,做丞相的時刻,處理各種政務井井有條,國庫的糧食充足,邯鄲秩序井然;此外,他是大忠臣,對於大王忠心耿耿,所謂的禮法,趙國的利益。民眾的利益,皆是不如大王。
天大地大,不如趙王大。
這就是他的世界觀。
因為這些,趙王離不開他,也需要他。
他貪財好色,喜好歌舞,喜好美姬,在外人眼中可謂是奸臣,彈劾不斷,可他還是穩如泰山。
馬車在響動著,回到莊園當中。
在莊園當中,郭開品味著茶水。
頃刻之後,有一個商人上門,前來拜訪道:“魏永,拜見丞相!”
郭開笑道:“君子遠道而來,所為何事?”
魏永笑道:“丞相好消息,好消息。在不久前,我將十萬石糧食運輸到洛陽城,在那裡換取兩千斤白砂糖,請看……”
說著,召喚著侍從。
侍從端過一個玻璃罐子,打開蓋子,裡面放著潔白如雪的東西。
打開蓋子,用著杓子取出,品嘗了一口。
郭開閉上眼睛享受著,感覺神魂好似飛上天一般,那種感覺極為美好。
“如雪一般,吃起來味道可口,只可惜不知如何製造而成……可惜可惜……”郭開睜開眼睛,眼中閃過歎息之色。他不僅好色,更是貪財,一方面本心就是如此,一方面也是為讓大王放心。
自從秦國有了災荒之後,洛陽的白糖也變得不一樣了。
昔日的時刻,只要花錢就能買下白糖,可現在卻需要用糧食,才能兌換白糖。
兌換的比例是,一百石粟米兌換一斤白糖。
魏永也說道:“據說,種植甘蔗之後,可以從甘蔗當中榨取出蔗糖,然後對蔗糖進行淬煉,取其精華,百斤蔗糖可濃縮為一斤白砂糖。只可惜,這樣的配方,掌控在呂不韋手中,我等不知道!”
郭開說道:“可惜,很是可惜!”
魏永說道:“丞相種植了多少甘蔗?”
郭開說道:“我種植了大約是十萬畝甘蔗,提純出一千萬斤,蔗糖添加到食物當中,可減少粟米的食用。一畝地就是可榨取一百斤蔗糖,可種植糧食,也只是收獲一百二十斤粟米而已,多一點二百斤而已。”
“很多耕地肥力不足,可能畝產也就幾十斤而已。”
“種植粟米,不如種植甘蔗賺錢!”
在當今的天下,各國的糧食產量不同,秦國趙國是大畝,大約是二百四十步,在各地區的糧食畝產也是各不相同,最頂級的好地可畝產一鍾。
可種植糧食,不如種植甘蔗。
甘蔗榨糖,這不算什麽機密。
在楚國,就是有甘蔗榨糖的歷史。
可趙政推手下,甘蔗卻是大量種植起來,隨後商人也是聞到機會,開始大量種植。
甘蔗的產量大量增加,蔗糖的產量在增加,很多商人已經製造出紅砂糖,只是白砂糖,冰糖還有技術門檻。
六國的商人,還是未能找到製造白糖之法。
靠著白糖,秦國從六國獲得大量的錢財。
到了災年,更是換取大量的糧食。
可事實上,白糖的價格並不貴。
有人以為,油脂類需要動物或者經濟作物,糖在古代是奢侈品,鹽對秦國更難得,用這些做壓縮乾糧有點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可趙政仔細計算之後,卻是覺得可以。
古代沒有大規模養殖,可人口也稀少,外面的野生動物很多的,在田野當中各自野雞野兔,野豬之類的數量不少。古代不缺少肉食,只是沒有冷庫之類的,保存肉食困難。
尤其關中地區,屬於農牧二元結構,不缺少肉類。
再說一下糖類,後世甘蔗畝產為三千斤,出糖率為14%到20%,一畝地產出蔗糖最少為420斤, 可能古代的甘蔗品種不好,每畝產蔗糖一百斤。
只需要種植十萬畝甘蔗,就是可以產出一千萬斤蔗糖。
吳越地區多荒地。每年產出幾千萬鏡蔗糖,沒有難度所以,製造壓縮餅乾,裡面添加肉類,糖類等並不困難,並不是無法實現的。
中國歷代人均糧食佔有量,在秦漢為985斤,隋唐為988斤,宋代為1457斤,明代為1192斤,而乾隆年間,僅為780斤。至於當今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僅僅是960斤。現在中國糧食佔有量,高於秦漢清朝,低於明朝宋朝,可為什麽古代有饑荒,現在沒有饑荒。
兩個原因,一個是糧食分配問題,一個是運輸問題。
在二零某某年,河南大旱,若是在古代早就歲大饑,人相食。可在後世,火車只是幾個小時就是把糧食運輸到河南,糧食價格漲幅波動不大。這就是交通帶來的好處。至於分配,就不多說了。
秦國時代,一石米的價格為三十錢到五十錢,災年是例外。
至於白糖的價格,應該與食鹽差不多,價格為十錢一斤,並沒有想象當中那樣高。
至於一百石粟米兌換一斤白糖,這是趙政故意炒高白糖的價格。
就好似古代食鹽的價格,一般在十錢一斤,可在古代會炒到幾十錢一斤,幾百錢一斤。
……
PS:再說一個冷知識,咱們現在到了超市買東西,一般都是買一斤小米,買十斤大米。可在古代,計算糧食都是按照體積計算,一石米,一鬥米。古代借糧食,會說借下十鬥米,而不會說借下十斤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