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勝敵否?”卒長再問。
“可勝!可勝!可勝!可勝!!”
一人呼喊,十人呼喊,百人、千人、萬人、十萬人一起呼喊。
趙軍上下在高聲呼喊。
面對十步外的錢帶,沒有任何人跨出一步,更沒有人上前瘋搶。
這是趙軍,軍紀嚴明,而不是散兵遊寇,趙人確實愛錢,可更是要取之有道,更需要得到貴人們的尊重,他們可以死,可一定要死得有‘價值’。
這一戰,只要擊敗匈奴,戰死者可得到賞賜,勝利者也可得到賞賜。
趙卒的目光從錢幣上,轉移到戰場上。
陣後的李牧、司馬尚也感覺到了士卒的死志,感受到了那股戰意。
轟轟轟!
很快的,匈奴騎兵越來越近,好似海浪一般的,衝擊前方的趙軍士兵身上,長矛向前方衝殺。趙國士卒也是舉著長矛,刺殺向敵人,好似兩堵牆撞擊在一起,無數的武器碰撞著,無數的戈矛交鋒,無數人在瞬間倒地,天地為之一暗。
李牧就死死盯著戰場,他擔心前方的士兵無法抵擋住匈奴騎兵的破陣,然而他的擔心顯然多余。心懷死志的趙卒以命相搏,匈奴騎兵輕易擊碎了他們,可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在騎兵的衝擊下,趙軍的步兵陣型搖搖欲墜,單薄的陣列就是不潰。
趙點建議道:“單於,可攻擊趙軍側背!”
匈奴單於點頭道:“可!”
“左賢王,率三萬軍,攻擊趙軍右翼!”
“右賢王,率五萬繞擊趙左翼。”
匈奴軍隊在變陣,好似蒼鷹張開翅膀,開始撲殺著獵物。
在強烈的攻擊下,趙軍開始潰敗。
李牧舉著望遠鏡看著,下令道:“舉紅旗!”
“大將軍有令:舉紅旗!”軍吏片刻也不敢耽誤,對著不遠處的旗手大呼。
一杆三丈高的紅色旗幟立刻被士卒豎立起來,朱紅色的旗面好似燃燒的火焰。
就在這一刻,趙軍騎兵黑壓壓一片出現,攻擊匈奴的背部,席卷而來,弩箭平射,射程只有五十步,卻是重型弩箭,只要射中敵人必然倒下。
然後丟下弩箭,舉起長矛,右臂架著長矛,左手拿著韁繩,開始衝殺向匈奴人。
草原人不缺少馬匹,十五萬匈奴人就是十五萬騎兵。
可代郡只有兩萬多騎兵,數量上不足,只能靠著質量提升。
騎兵穿著厚厚的鐵甲,就連馬匹上也是披著皮甲,然後架著一丈三(4,2米)的長矛,衝殺向匈奴騎兵,所到之處撕裂著一切,而匈奴的弓箭射擊在上面,卻是發出清脆響聲,落在地上。
匈奴的軍陣被撕裂開來,突騎在擴大著口子,輕騎兵在跟進,擴大著傷口的寬度,後面有步兵在跟進,阻止著傷口愈合。
遠遠的看著,就好似一把鋒利的長刀,劈殺在蒼鷹的背部,頓時把蒼鷹的身軀切割為兩截,然後大軍開始席卷,匈奴在潰敗著。
趙軍士卒在丟下長矛,拉下匈奴騎兵,長刀砍在他身上。
在平原上,一個騎兵相當於十個步兵;可當騎兵失去速度,陷入四周皆是步兵的情況下,騎兵反而處在極端不利當中。
李牧一聲斷喝,左右趙軍開始出擊。
匈奴潰敗著。
這一戰,十萬匈奴被斬殺首。
匈奴單於隻帶著五萬殘兵,逃離而去,再也不敢窺視代郡。
消息傳到邯鄲,趙偃只是微微點頭,並沒有說什麽。
……
鹹陽城。
大殿當中,趙政聽著侯諜的稟告,說著李牧大破匈奴之戰。
旁邊是蒙驁,也在仔細聽著。
許久之後,侯諜退去。
趙政問道:“將軍,如何看?”
蒙驁說道:“代郡太守李牧,斬殺匈奴十萬,匈奴元氣大傷,至少在十年內無法入侵代郡。代郡的趙軍,可南下防禦太行山,或是在邯鄲以南布防。這三年,我秦國遭遇旱災,日子不好過,可趙國卻是風調雨順,粟米積累眾多,未來想要伐趙國,頗為困難!”
趙政說道:“這一戰,你如何看李牧?其才華如何?”
蒙驁思索道:“這一戰當中,李牧動用車兵,騎兵,步兵,弓弩手等,多個兵種配合。可匈奴兵卻是騎兵為主,兵種單一,作戰不夠靈活。在與趙軍交鋒的時刻,匈奴軍無法快速擊破趙軍步兵,接著又是被一隻趙軍騎兵突擊騎兵,衝擊其背部,陣型被撕裂開來,才有這樣的大敗!”
“李牧能擊敗匈奴,並不吃驚,可為了這一戰,李牧足足忍受十年,卻是令人敬佩。”
趙政問道:“騎兵,車兵,步兵,弩兵等,誰最為厲害,該如何配合?”
蒙驁笑道:“大王,陰陽分著五行,五行相生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可水,水克火,火克金。同樣,在諸多兵種當中,沒有誰強誰弱之別,有的只是在適合的地形,適合的作戰方式。”
“戰車,是軍隊的羽翼,可用來鑿穿敵人的陣型;騎兵是軍隊的眼睛,可提前探查情報,得知敵人的情報,用來警戒,用來追擊逃跑的敵軍,切斷敵人的糧道。”
“步兵,是軍隊作戰的主力,尤其是披著重甲的步兵,在戰場上跟是所向睥睨;弓弩手,可給予敵人遠程的打擊,可提前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
“在秦軍當中,萬人的大軍當中,步兵為七千之多,這些步兵分為薄甲的死士,還有穿著皮甲的普通士卒,還有穿著三重戰甲的秦銳士。又是有一千多騎兵,用來探查敵人的情報,或是襲擾,乃至是攻克敵人的側背。又是有一千車兵,每個戰車一個駕馭馬車,一個駕馭著長戈,一個拿著盾牌和弓弩。在戰車進行攻擊的時刻,後面有著五十步卒進行跟進最近。”
“還有弓弩手,對敵人進行覆蓋性射擊,或是精準射擊,數量也是維持在千人左右。”
“在戰車的布置上,每五輛戰車設置一長,十輛戰車設置一吏,五十輛戰車設置一率,百輛戰車,設置一將。在進攻敵人的時刻,五輛戰車為一列,每列前後相距四十步,每輛左右間隔為十步,每隊問的前後距離和左右間隔各六十步。當然,具體的地形要具體的分析!”
“若是地形利用的好,一百輛戰車可擊潰上萬的軍隊,一百多騎兵可擊潰幾千的步兵……可若是利用的不好,一百輛戰車可能被步兵絞殺,一千騎兵也可能被步兵絞殺!”
蒙驁笑著,開始取出木片,
在木片上刻著騎兵,步兵、車兵、弩兵等不同的兵種,開始演示著軍隊兵種的配合。
首先在上黨地區,那裡主要是山嶺為主,地勢崎嶇不平,騎兵根本跑不開,車兵也無法衝擊,地面上到處是石頭,坑坑窪窪。
在那裡作戰,主要是步兵為主,車兵與騎兵也有一些,卻是輔助的作用;
可在進攻韓國,魏國的時刻,卻是地勢平坦之地,多數為平原地帶,那裡適合戰場進行衝擊,適合騎兵進行作戰。在那裡的時刻,車兵和騎兵為主,步兵主要是打輔助。
蒙驁說道:“車兵作戰,要選擇地勢平坦的地方,障礙少的地方,沼澤黏土,山坡溝渠,泥濘道路,這類地形要避免。車兵攻擊的時刻,步兵要快速的跟進。若是步兵跟進不及時,戰車會覆滅。”
趙政聽著:“在戰場上,撒下鐵蒺藜,就是讓戰車無法前進;只要在戰場上,挖掘兩尺長,一尺高的壕溝,就能讓戰車無法前進,甚至翻車;戰場上,軍隊作戰,必然要選擇有利巔峰地形,用來進行防禦,選擇靠近沼澤。”
“如此看來戰場上,戰車變得累贅起來。”
蒙驁點頭道:“大王英明,到了現在戰車變得極為尷尬。若是戰車去攻擊敵人的陣型,容易被步兵狙擊,容易遭遇地形障礙翻車。可戰車還是有價值的,比如敵人潰敗的時刻,戰車可以前去追擊敵人。”
“戰車,比戰馬相對穩定一點,可以準確進行射擊,長戈刺殺敵人。”
趙政點頭道:“寡人知之。那如何使用騎兵?”
蒙驁說道:“敵人剛剛到了戰場上,陣型還沒有穩定,可用騎兵攻擊敵人的步兵陣型,用來克敵製勝。騎兵在戰場上,應該不斷奔馳,不斷射擊敵人的陣型,不斷擾亂敵人,讓敵人疲憊,好似狼群在襲擊羊群一般,等到敵人疲憊的時刻,給予衝擊,敵人就敗北了!”
“敵人沒有險阻可依憑,行陣不堅固,那麽,我方騎士長驅直人,斷絕敵人的糧道,敵人必定饑餓而敗;敵人的軍營側後空虛,可讓騎兵攻擊其側背,斬殺敵軍元帥。”
“騎兵在攻擊步兵陣型,殺入步兵陣型當中,卻是遲遲無法鑿穿敵人,戰馬失去速度,陷入步兵的沼澤當中,可能會被步兵淹沒。騎兵的強大在於速度,可失去了速度的騎兵,容易被步兵絞殺。”
“騎兵若是長途奔襲,馬力困竭,敵人埋伏在兩邊,又是斷掉後路,既不能前進,也不能後退,容易全軍覆滅;進入山谷丘陵當中,沼澤泥濘當中,也不利於騎兵作戰,可能全軍覆滅。地形上看似平坦。可實際上高低不平,不利於戰馬奔馳,也會讓騎兵陷入絕境當中。”
趙政點頭道:“寡人明白了,騎兵的優勢在於速度,可借助速度衝擊陣型混亂的步兵陣型。可利用速度,讓敵人的步兵疲憊不堪,給予致命一擊;同樣可以利用速度,斷絕敵人的力糧道。”
“可騎兵最大的缺點,也是速度。一旦遇到某些特殊地形,戰馬無法奔跑起來,或是陷入步兵陣型當中,無法奔跑起來,也會陷入死地當中。”
蒙驁說道:“大王英明!大王當知道,秦人的祖先就是靠著養馬發家的!”
趙政慚愧道。
秦國的祖先,是靠著養馬為生,靠著養馬發家,可到了現在,他卻是不會養馬,也不會相馬。
片刻後,趙政說道:“將軍,我打算建立重甲騎兵!”
蒙驁問道:“什麽是重甲騎兵?”
趙政說道:“騎兵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輕騎兵,主要是靠著速度騷擾敵人,不斷襲擊糧道,或是混亂敵人的陣型;一類是重甲騎兵,身上穿著厚厚的戰甲,戰馬上也是穿著戰甲,靠著騎兵強大的防禦力和衝擊力,衝擊步兵。”
“輕騎兵的敵人,主要是同類的輕騎兵。可重甲步兵的敵人,主要是步兵陣型。在沒有重甲騎兵前,輕騎兵對步兵的優勢並不明顯,匈奴的三萬騎兵圍攻趙軍的五千步兵, 卻是久攻不下。可有了重騎兵出現後,強大的衝擊力,卻是對步兵陣型造成巨大的威脅。”
趙政說到這裡,眼中閃過意思興奮,說道:“秦國未來要與趙國大戰,等越過太行,從北線進攻邯鄲,還是從南方的漳河進攻邯鄲,都要面對趙國的騎兵。秦軍必然要組建強大的騎兵,還要組建重甲騎兵。”
“重甲騎兵,不僅騎兵要披上厚厚的戰甲,就連戰馬要披上戰甲,士兵要攜帶弓箭、長短兵器各一個,盾牌一個,衝擊敵人的步兵陣型。當然,重甲騎兵也並未無敵的。重甲騎兵追求防禦,追求衝擊力,往往是犧牲了速度和耐力。”
“重甲騎兵往往是衝擊一段時間,戰馬就是累的爬不動了,若是這時步兵襲擊而來,可能被打死。重甲騎兵的成本太高,對於士卒體能要求高,即便大秦的國力,重甲騎兵也隻只能裝備三千到五千人。”
說到重甲騎兵,趙政的眼中閃過興奮之色。
穿越者記憶當中,騎兵是無敵的,騎兵遇到步兵,好似爺爺打孫子。
而騎兵無敵的神話,很大程度上是重甲騎兵帶來的。
在沒有重甲騎兵前,所謂的騎兵並不可怕。
匈奴的單於有著十五萬騎兵,可遇到李牧步兵為主的趙軍,卻是被打成了狗,狼狽的逃竄;可在遼國,西夏,金國等,在騎兵當中組建重甲騎兵後,直接把宋朝打成了大慫。元朝更是靠著十五萬騎兵,無敵歐亞。
同樣是十五萬騎兵,有沒有重甲騎兵戰鬥力是天壤之別。
……
PS:更新到了,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