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人在秦時,浪到失聯》第225章:史上最豪華的郎中團
最新網址: 如果沒有列國合縱的事情,也許嬴政會暫時放嫪毐等人一馬,但合縱在即,如果嫪毐屆時在背後生事,那才是對秦國最大的危害。

 至於趙姬就更不必說了。

 她現在一心就是讓嬴政親政,順帶著整死這個讓她擁有了那段不堪回憶的屈辱黑歷史的亂臣賊子。

 就像是看出了趙姬的想法似的原本在提醒完張機,趙姬收義子與嬴子楚收義子的區別以後,本該退回嬴政身邊的李斯不知為何沒有退回去,反而從口袋中取出了一份竹簡,對著嬴政和趙姬俯身一拜。

 “啟稟王上,太后,先前太后提起追查令齊升遷過程中所有推舉、保薦、核準之人,臣想起令齊似乎就是長信侯嫪毐的門客,臣李斯,懇請王上、太后下旨,由廷尉徹查。”

 張機微微蹙了蹙眉,看向嬴政,以為這是嬴政安排了李斯來對嫪毐死咬不放,卻見嬴政搖了搖頭,顯然他並沒有這般安排。

 也就是說,李斯是擅自行動了。

 旋即,張機看向李斯的目光就有些戲謔了。

 李斯的政治嗅覺很靈敏,知道什麽時候應該做什麽事,敢想亦敢做。

 誠如李斯所為,如果剛才李斯沒有站出來彈劾嫪毐,他也會繼續以羅網領袖的身份彈劾嫪毐。多年來,嫪毐的罪狀數不勝數,而且往往都是明目張膽違背秦律,證據確鑿,根本不需要怎麽探查便能將他和麾下門客的罪狀搜集得一清二楚。

 但既然李斯想打這個頭陣,他也不會攔著。

 李斯比他還要有野心,嬴政屢屢以張儀和張機作比較,說張機就像是他的張儀。但在私下裡,嬴政曾和他評論過李斯。

 李斯的才乾,嬴政稍作考較便知道,這的確是一個才乾不亞於韓非,甚至可能會在這個時代取得比韓非更加耀眼奪目成就的能臣。

 但嬴政曾說,如果要將李斯比作某人的話,那李斯應該就像是那位昭襄王時期的相邦范雎。

 這樣的評價,不可謂不高。

 范雎對於秦國的貢獻,絕不只是幫助昭襄王奪回大權和驅除四貴,更是改變了秦國的外交方針,“遠交近攻”短短四字卻是名傳千古,直到如今秦國還在使用這套外交方針。

 僅僅這一項功績,便足以令范雎在秦國歷代相邦之中名列前茅,更遑論還有大治巴蜀、長平離間、瓦解合縱等一系列功績。

 只是,范雎雖然是能臣,卻非賢人。

 范雎私心太重,而且其為人……實在難登大雅,與其說是昭襄王的臣子,不如說更像昭襄王的一條狗。

 狗是一種很受人歡迎的動物,它很勇猛,也很聰明,但最關鍵的是,他足夠忠誠。

 人會背叛,會有小心思,但狗不會,狗會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全部放在臉上和尾巴的動作上,只要喂飽了他骨頭和肉,他就會滿足,有時候比起人還好用。

 誠然范雎是個小人,卻能完美地配合昭襄王的行動,從昭襄王的一句話便判斷出其目的,哪怕是要拿下武安君白起,他也不會有絲毫猶豫出謀劃策。

 但永遠也不要指望這樣的臣子會來提出諫言,他們只會無條件地答應與配合君王的任何要求,若是昏君,他們便會按照侍奉昏君的方法為其提供舞樂和美女,提出更多荒謬的意見來供君主玩樂,但遇上昭襄王這種明君,也會盡其才乾為昭襄王做事。

 不過,嬴政自信能駕馭李斯這樣的小人。

 而隨著李斯的指責,嫪毐則是面色一變,閉著的雙目圓睜,一臉殺意地看向李斯。

 “混帳,你算什麽東西,也敢在這裡犬吠?”

 若非手中秦王宮不讓佩劍,嫪毐真想一劍斬了李斯。

 他雖然手握底牌,但不到緊要關頭也不想如此做,畢竟即便成功,他手中的力量亦會損失慘重。

 但李斯的彈劾卻將矛頭指向了他,就像一頭聞到了鮮血和肉的氣息的獵犬,順從著主人的心思撲向了他。

 嫪毐眉頭微微顫抖,喘著粗氣,一雙圓睜的眼睛死死地盯著李斯,就想要把他撕成碎片似的。

 只是,嫪毐卻不該將李斯比作一條狗。

 嬴政如今身邊的郎中,應該是千古以來最為豪華的郎中團了。

 除了李斯以外,蒙驁的嫡次子蒙嘉,蒙驁的嫡次孫蒙毅,華陽太后的侄子羋啟、羋顛,被王齮舉薦的上黨馮氏的馮劫、馮去疾……

 一眾郎官不是在秦國歷代為官的官宦之家的子孫,便是秦國將門的子孫,亦或是各個派系將來的繼承人,或是六國來秦的士子。

 這些人身份不同,但卻都是人才或是名門之後。

 無論是人才,還是名門之後,都有著一個共通性,那便是傲氣。

 所以,原本隻想默默地看著嬴政是如何親政的羋啟眯了眯眼,看向嫪毐的目光愈發不善起來:“臣亦欲彈劾長信侯,臣平日裡在鹹陽時常見到嫪毐違背禮製,使用太后才有資格使用的車輛和駿馬,令身邊姬妾穿著太后才有資格使用的華服。”

 嬴政並未因華陽太后的人情便將楚系當成心腹來使用,否則那些早早便投靠了嬴政的派系該如何看待嬴政?

 而且,楚系能否堪用,還需考驗。

 所以嬴政並未將今晚的計劃告知羋啟和羋顛兄弟倆,就連華陽太后都不知。

 而羋啟和羋顛也沒有主動跳出來參與這種政治鬥爭,除了有因為嬴政對於楚系的態度,也有羋啟和羋顛想保持低調的緣故。

 列國合縱,其中便有楚國。

 這時候他們不應該太過高調,否則難免有人以此為難楚系。

 只是,羋啟雖然被楚考烈王留在了秦國未曾帶回楚國,但畢竟也是流淌著楚國王室貴胄的血,是當今楚王完的親兒子。

 楚人本就性情高貴,所以當嫪毐說李斯是狗在犬吠的時候,羋啟終歸是有些忍不住了。

 李斯是郎官,說李斯是狗,那同為郎官的他們呢?

 而繼羋啟之後,他們身旁的一眾郎官們看向嫪毐的神色都有些不善。

 “臣亦要彈劾長信侯,臣曾與友人在鹹陽郊外遊獵,發現長信侯以太后規格囿獵,居住王上和太后在鹹陽郊外遊獵時才可使用的名苑。”

 作為嬴政身邊目前首席郎官的中庶子蒙嘉也當仁不讓地站了出來,他本就與嫪毐有些矛盾。

 他曾帶著一群將門子弟在鹹陽郊外遊獵, 嫪毐這廝竟然將偌大一片土地全部圍了起來,以太后的規格進行囿獵,讓他們根本無處遊獵,還曾對蒙氏出言不遜,讓一眾將門子弟退去。

 當初,識進退的蒙嘉並未發作,而是將其記在了心中,如今有了機會痛打落水狗,他自然不會放過。

 繼二人之後,馮劫和馮去疾兄弟也站了出來,參奏道:“臣入宮為郎官前,久居北方,曾聞嫪毐將河西之地的太原郡私下更名為‘毐國’”

 如果說羋啟和蒙嘉的彈劾還只是參嫪毐逾製,那麽馮劫和馮去疾兄弟二人的彈劾就是在直言嫪毐有謀反之意了。

 私自在大秦的國土上封自己為國主,以“毐國”稱呼太原郡,這不是謀反是什麽?

 (2346字)

 (本章完)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