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人在秦時,浪到失聯》第270章:合縱,成!
不過,出乎燕丹意料的是,被趙蔥和顏聚先後嘲諷的衛君易似乎一點也沒有露出半分羞惱之色,風度依舊,神色自然,仿佛剛剛被二人嘲諷的人根本不是他似的。

 這不免讓燕丹有些意外,不自覺地看向了衛君易。

 衛國縱然是弱國,是小國,但他畢竟是一國君主,是封君,地位比之趙蔥、顏聚之流要高多了。

 哪怕是同為封君的春申君和信陵君與衛君易相比,也有所不如。

 衛君易的封君之位是周天子冊封世襲,而不是為楚王完和魏王圉冊封的封君,雖然同樣是封君,而且周室已經被滅亡,但品階上還是衛君易更高。

 燕丹眉頭緊皺著,眼眸中閃過思索之色。

 他總覺得有些怪異的地方。

 衛國式微是事實,所以衛君易提出在衛國舉行合縱會盟的行為,不可謂不愚蠢。

 但問題來了,這樣一位愚蠢的衛君,會有如此風度?

 如果衛君易表現出來的是懦弱,畏畏縮縮地什麽也不敢說,那麽倒也正常,可他偏偏表現出的是一副淡定從容的模樣,面對趙蔥和顏聚的嘲諷和羞辱也依舊不為所動,這絕不是一位昏君庸主應該有的氣度。

 只是,春申君沉浸在思考如何為楚國牟利之中,信陵君按照關系是衛君易的長輩,再加上魏國又是衛國的宗主國,自然也沒有對一向忠心侍奉魏國的衛君易多想。

 韓國這邊,由於一向被其他各國瞧不上,自尊心常常受損的韓國自然只能拿這些小國來發泄。

 比如百越,再比如衛國。

 趙國這兩位副將就更不必說了。

 “此人絕對不簡單。”

 立身事外的他反而更加看得清楚,燕丹看向衛君易的目光有些微妙,不過他並沒有點破。

 甚至於,他希望衛君易能帶給他一些驚喜。

 如今,周王朝已經滅亡,兩個周公國也都為秦所滅。因此,燕國的機會也來了。

 周天子一系已經失去了姬姓主脈的地位,那麽身為諸侯王的姬姓支脈便有了機會。

 而在場六國之中,韓、魏、燕四國的君王其實都周室後裔,姬姓子弟,因此韓、魏、燕、衛四國同時有了成為姬姓主脈的機會。

 韓國國力衰微,又喜歡當牆頭草,搖擺不定,無論是國力還是名望,都沒有成為姬姓主脈的機會。

 魏國中興,成為了燕國的競爭者。

 至於衛國……太過弱小,沒有威脅。

 不過,衛國還是可以對魏國造成困擾的,他不認為長期被魏國壓迫的衛國會對魏國沒有任何怨言。

 “衛國是弱國,小國,本君也不敢奢望那些衛國沒有資格擁有的東西。”衛君易對著在場眾人行以揖禮。

 畢竟無論怎麽說,他也是一國君主,是周室封君,身懷周室血脈,這番說辭和姿態,已經是將自己的尊嚴放在眾人腳下了。

 “本君雖然提議將會盟地點放在衛國,但並非是衛國都城PY,而是希望在首止舉行會盟。”

 “首止?”

 眾人驚訝出聲。

 首止這個地方,對於各國來說並不算太陌生,尤其是韓、魏、燕三國。

 齊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5年),已經成為實際上的春秋霸主的齊桓公組織諸侯國會盟。

 魯僖公、宋桓公、陳宣公、衛文公、許僖公、曹昭公等各國國君與會,並一同朝拜了特意前來的太子鄭,即後來的周襄王,通過尊奉這位周太子來安定周王室,史稱“尊王攘夷”。

 而當年的會盟之地,就定在首止。

 不過,衛君易選擇首止作為會盟地點也並非全是為了“尊王攘夷”的意義,而是考慮到了合縱的團結性。

 衛君易指向掛在帥帳中的地圖,指出了列國的位置。

 “首止向南與淮北之間距離不過三百裡,在首止會盟,足以起到保衛北的作用。

 而且首止一地,又是韓、魏國兩國與秦國接壤之地,不僅保衛著兩國的國境線,也使得列國隨時可以經由衛國國土對秦國所佔據的河東、河南兩地造成威脅。”

 看上去衛君易似乎真的一心一意地在為了合縱考慮似的,

 對楚國有好處,對韓魏有好處,自然便得到了楚國、韓國和魏國的支持。

 而當六國之中除了燕國始終保持沉默以外,有四個國家選擇支持,因此,會盟地點便在這樣的情況下被設立在了首止。

 不過數日,會盟台便是正式建立完畢。

 會盟台設在山頂頂峰,台高數丈,但因為建在山峰上,從山麓下的軍營望去,幾乎是直入雲霄。

 列國先舉行了極為隆重的大典。

 祭禮官那高亢沙啞的聲音高呼著,那聲音從天上飛來,在平原上悠悠飄蕩:“伏惟天帝兮:六國多難,強秦肆虐,生靈塗炭,國將不國。今六國結盟,合縱抗秦。祈望天帝佑我社稷,保我蒼生,使我六國,永世康寧……”

 山下,山東六國的萬千人馬一片歡呼!

 在他們的心目中,天地君親師,天最大,天命最貴,因此他們才會信仰天帝,祈求天帝降臨,庇護他們。

 不管是否相信天帝存在,至少這個儀式是做給別人看的,至少是在告訴所有人,天帝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他們六國聯手,共同對付秦國是有著天帝的支持!

 而後,祭禮官繼續高呼著,宣讀著六國合縱期間彼此需要遵守的規矩。

 “其一,六國互為盟邦,泯滅恩怨,共視虎狼秦國為惟一公敵。

 其二,秦攻一國,即六國受攻,同心反擊。

 其三,自盟約伊始,六國與秦斷絕邦交,杜絕商旅,同心鎖秦。”

 盟約宣罷,山下便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雀躍。

 “合縱必勝!”“同心抗秦!”的呼嘯席卷了天下。

 趁熱打鐵,六國君主在會盟台上立即歃血盟誓,同飲一杯血酒,最後在羊皮盟約上莊嚴的蓋上了六國君主的鮮紅大印,摁下了帶血的手印。

 自此,六國合縱盟約便正式結成。

 而秦國,也即將迎來它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挑戰。

 (2008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