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人在秦時,浪到失聯》第259章:戰國2大噴子的會面
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雖然儒家和墨家是當世兩大顯學,規模和人數都不是其他各家能比的,但如道家、陰陽家、名家、農家等名門大派,誰還沒有點野心?

 顯學的位置已經被儒家和墨家佔據了幾百年,眼紅的學派也太多了。

 而且,各家之間難免有舊時矛盾,或是在經義理念上的衝突。

 比如當年孔子帶著門下弟子周遊列國時,子路遇見的那位“丈人”便是農家當時的六大長老之一的谷神。

 一句“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傳至今朝。

 儒家瞧不起農家這群泥腿子、農夫,農家又瞧不起儒家只會動嘴皮子,時常以“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嘲諷儒家。

 而墨家和儒家的經義粗看十分相似、契合,但內在核心卻是完全不同。

 同樣提倡禮,但儒家更加注重的是形式,墨家更加重視的是內心。

 就比如喪葬,儒家認為應該大力操辦,不能違反任何一條禮儀,但墨家則是覺得應該尊重喪葬之禮,但最重要的禮並非任何形式上的花架子,而是對於逝去的親友發自內心的哀傷。

 再比如道德,墨家認為君子四德應該是:“君子力事日彊,願欲日逾,設壯日盛。君子之道也: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

 而儒家則是提出了“仁義禮智”的“四端說”。

 總而言之,墨家更加務實,注重實際,儒家大多數的儒士則更加在意一些表面工程。

 所以儒墨之間也不算多和諧,只不過如今儒家和墨家因為張機的造紙術和印刷術而暫時保持著明面上的和睦。

 加之,儒家來的是和墨家相對來說算是親近的荀子,荀子本人不僅研究儒家的經義,法家、農家、陰陽家、墨家、名家乃至縱橫家等諸多學派的學識也都有所涉獵,否則也不會培養出一個個被後人歸入了其他各家學派的弟子。

 雖然也曾噴過各家,但那也是各家學派正在爭鬥的時候,而就眼下這個場合,荀子對於其他各派的態度倒也只是停留在學術上的正常交流。

 道家、陰陽家之間就不必說了,人們對於叛徒的恨意往往比敵人還要深得多。

 要不是北冥子不想以大欺小,再加上緋煙和月神是女流之輩,再加上這裡是畢竟是嬴政的橐泉宮,否則北冥子早就動手了。

 而名家,則是被各派圍攻。

 名家喜歡點評他人,更喜歡辯論……或者說開噴。

 而巧合的是,在場眾人除了東君和月神這兩個後輩以外,都是被名家噴過的,哪怕是六指黑俠和荀子也未曾幸免。

 即便是在這座橐泉宮內,公孫龍也毫不收斂。

 動武?

 這是在秦王,你們動一個試試?

 動口?

 我名家還沒怕過誰!

 而且,公孫龍有一個其他人都不及的長處——他歲數最大!

 公孫龍今年正好八十歲!

 按照秦律,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就算是犯法,也必須從輕處理。像公孫龍這種八十歲的老人,哪怕是殺個人,也不會重罰。

 而且,無論是哪一國,都提倡尊敬老者。

 以名家魁首的身份,又是八十歲的老者,若是把公孫龍罵得氣出個好歹……所以就出現了公孫龍開噴時大殺四方,閉嘴時無人敢惹的局面。

 只是……眾所周知,戰國末期兩大著名噴子,一個是名家魁首公孫龍,另一位便是荀子。

 當然,韓非這個小輩雖然開了地圖炮表示“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但畢竟差了輩分,所以屈居第三。

 戰國末期兩大噴子相見,自然是難以善了的。而且,荀子今年也七十三歲了,完全不怵這個倚老賣老的老噴子。雙方互懟起來,雖不至於說不死不休,但這唾沫星子的確是滿天飛。

 也難怪一臉凝重的嬴政會在他進來後便露出一副如釋重負的模樣,而外面的楊翁子和羽林軍才會如此緊張和警惕。

 能成為一派魁首的,至少也是個一流境界的武者。

 而六指黑俠、北冥子、公孫龍這些人都是宗師境界的武者,還有一個自稱不會武功的荀子在裡面。

 這樣的人員配置,又火藥味濃烈,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罵著罵著就打起來了,然後波及到嬴政。

 所以,屠睢和任囂各帶了千余弓弩手將橐泉宮包圍得裡三層外三層,而楊翁子則是隨時準備衝進去護駕。

 宮殿內,還有著無數羅網殺手正在戒備,六劍奴、玄翦、掩日、驚鯢四位宗師級戰力都在這裡戒備。

 只是,掩日那隱藏在鐵甲面具下的雙目卻死死地盯著張機。

 張機拭去了額角的汗水,咽了一口唾沫。

 天地良心,他也不知道會變成這樣的。

 秦國要建立大秦學宮的消息是他主動讓羅網放出去的,目的便是為了試探諸子百家對於這座大秦學宮的反響如何,同時也是為了催促那些諸子百家加入學宮之中。

 什麽,從你們這裡分裂出去的陰陽家都加入了,你們道家難道就這樣甘居人下?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腐儒都加入了,難道你們農家還要屈居人後?

 以墨家、儒家和陰陽家為誘餌,諸子百家中許多學派紛紛入彀,主動前來秦國。

 當然,以諸子百家這些一時之賢的智慧,並非看不出有人在刻意宣傳墨家、儒家和陰陽家加入大秦學宮的消息,但他們卻不得不加入。

 這便是張機的陽謀。

 百家沒有看破也罷,看破了也罷,但的的確確是百家的機遇,也是他們感覺到了這是百家新的機遇,是他們宣揚各家經義的好機會。

 只是,張機低估了大秦學宮對於百家的吸引力,也低估了各派間的矛盾和爭鬥,吵得不可開交。

 即便是當著嬴政的面,他們也依舊如此。

 不過,面對這樣的局面,張機也不打算如何勸說各家和睦,也不打算給請求加入學宮的百家排個位次,而是選擇讓他們繼續爭鬥。

 不僅如此,張機還要再給他們添一把火。

 對著老宦者令招了招手,張機低聲在老宦者令的耳邊耳語了幾聲,老宦者令恍然大悟,點了點頭,快步離去。

 雖然各家繼續辯(ma)論(jie),但注意到張機動作的人並不在少數。

 “呵呵,我只是想起雍城裡似乎還有一位學派魁首未曾列席,故而派老宦者令去親自去請,以示尊敬。”

 看著笑眯眯的張機,六指黑俠對這笑容太熟悉了。

 張機上次計劃將儒家、墨家、羅網一同拉下水來經營造紙術和印刷術的時候,就露出過這樣的神情。

 這小子肯定沒憋好屁!

 而一旁的荀子則是輕撫著長髯,思索著有哪位學派魁首讓張機如此重視,而且儒家的消息中也沒有探聽到還有哪一位學派魁首來到雍城。

 忽然,荀子似乎想到了什麽。

 雍城內,有一位列國和諸子百家無人不識,卻又讓人不會想起的學派魁首。

 “應該就是那一位了。”

 (2345字)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