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人在秦時,浪到失聯》第189章:趙姬:美哉少年郎!
哄好了潮汐,張機終於可以安心地吃早飯了。

 早飯剛剛吃完,那位老宦者令又來到了張機的府邸。

 “呵呵,先生,老奴奉王令請您入宮,與王上和太后一同用朝食。”

 老宦者令看見端著一個裝著半碗肉羹的張機快步走出來,長滿皺紋的臉上笑起來擠出了不少褶子。

 其實他早一刻鍾前就到達了,只是沒有讓那名墨家神殺劍士通傳罷了。

 這也算是對張機尊重的回報吧。

 而張機也從守門的墨家神殺劍士口中得知了這件事,也領了老宦者令的這份情。

 看似這似乎沒什麽,甚至感覺有些刻意坑張機一把的感覺。

 王上和太后請你吃早飯,你丫的居然吃完了再來?

 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作為從小照顧了嬴政起居的老宦官,他自然也是深得嬴政信任的宮中老人了,對於一些機密的事情,多少也是知道一些。

 今天這頓朝食顯然並非是普通的用餐,而是帶著某些目的的。

 張機顯然不可能真的在那裡用餐,所以老宦者令便刻意多等了張機一刻鍾。

 一刻鍾這個時間不長不短,作為年歲已高的老人,晚一刻鍾帶著張機入宮,既不算耽誤嬴政的王令,也給了張機時間。

 所以,明白了這一點的張機立刻便將剩余的半碗肉羹一飲而盡,將碗交給了守門的墨家神殺劍士後便隨著老宦者令上馬。

 秦王宮,六英宮

 秦王宮內宮殿數不勝數,最為著名的鹹陽宮由於是朝會之所,所以秦王宮又被人們稱之為鹹陽宮,但實際上的鹹陽宮只是其中的一座宮殿罷了。

 嬴政的寢宮,便是六英宮。

 六英並非指某六個英傑,而是一首古樂曲名,“帝嚳令鹹黑作為聲歌:《九招》、《六列》、《六英》。”

 一身赤紅色鳳袍的趙姬與嬴政一起,一左一右擺放著二人的桌案,而右邊下首處隻擺放著一張桌案。

 趙姬看向嬴政,那張俏臉上帶著些許疑惑之色問道:“政兒,這張機當真能治好我的頭疼?”

 “母親且安心,先生既然開口,那必有把握。”

 看著嬴政如此肯定的樣子,趙姬倒也好奇張機這個人。

 張機如今絕對算得上是名揚天下,光是那造紙術和印刷術,無論將來是何人一統天下,又是哪個朝代,千古青史必有他的名字。

 只不過,趙姬一開始對張機的印象雖好,但隨著嬴政為了韓非和張機入韓求賢一事傳入趙姬耳中,她便對韓非和張機產生了幾分厭惡。

 在她看來,這些所謂名士,就是喜歡擺譜,讓君王們搞些禮賢下士的手段。

 真有才乾,為何不主動投靠大秦,幫自己的兒子解決親政之事,否則她也不需要扶持嫪毐來對抗呂不韋那個老東西了。

 不過,張機後來的表現,倒也算是讓趙姬對他的印象有所改觀。

 先是擔任秦使,舌戰韓臣,逼迫韓國割南陽一地的魯山、寶豐、郟縣、襄城四城,而後又是在嬴政返國途中護衛有功,還說服了原本想要暗害嬴政的王齮為其效力。

 而隨著王齮的效力,原本就心存投效的蒙驁也徹底將兩隻腳都踏上了嬴政的船,讓自己的嫡次子蒙嘉和還在家中讀書尚未從軍也未出仕的嫡次孫蒙毅一同加入了嬴政的隊伍。

 蒙嘉此人,為人機敏,有急智,而且出身蒙家,忠心也是沒話說的,還有著一定的武藝,剛好嬴政身邊潛伏著中大夫令齊這樣的人,於是嬴政索性封蒙嘉為中庶子,也就是嬴政的侍從。

 至於蒙毅,也經過嬴政的考較,雖然比嬴政還要小四歲,但行事穩重,為人謹慎,學問也不錯,所以嬴政打算讓他跟在自己的身邊一同學習。

 對於幫助嬴政一口氣收服了兩位軍方巨頭效忠的張機,趙姬心中對張機不佳的感官和印象變成了讚賞,曾感慨道“還未正式入秦便做得如此大事,真不知道將來能做出怎樣的功績。”

 當然,趙姬之所以願意相信張機,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嬴政。

 她知道,自己的兒子是絕對不會害她的,所以她也願意給張機一個機會。

 不多時,老宦者令帶著一名青年來到了宮殿之中。

 趙姬端詳著眼前青年,一襲黑衣,皮膚白皙,體態纖瘦,俊朗的外表下帶著一抹淡淡的笑意,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人都是顏值動物,自古便是如此。

 儒家祖師爺孔子號稱“有教無類”,弟子子遊說魯國武城有一個好苗子叫澹台滅明,品德很高尚,而且也想拜入孔子門下。

 孔子一聽,澹台滅明,這名字一聽就是個風度翩翩、儀態萬千的君子呀,於是激動地去和他會面。

 而在這場會面中,孔子發現,澹台滅明品德的確夠好,各項理念也與他不謀而合,但卻不是很願意收這個弟子。

 因為他長得醜。

 《韓非子記載》:“額低口窄,鼻梁低矮”,也就是說額頭低,嘴巴窄,還是個塌鼻子。《史記》直接說他“狀貌甚惡”,不是有點醜,是非常醜。

 所以在會面之後,孔子很猶豫。

 這麽醜的人,他上課時看著實在是讓他不舒服,但不收吧,又違反他“有教無類”的理念。

 最後還是勉強收下了澹台滅明,但由於醜惡的面貌,孔子對他的印象分很低,天然地就認為他資質低下,幾乎不和他說話,任由他在課堂上自力更生。

 後來澹台滅明南下楚國,學習孔子在楚國講學,開設學堂培養了三百多個弟子,混得風生水起,影響力遍布整個南方地區,震驚了孔子。

 如果說這只是特例,那麽後世還有諸多案例。

 漢朝尚武,對於男子要求有陽剛之美,所以必須是那種皮膚白,長得高,胡須漂亮的風格,為官者還要學習“公府步”來表現自己的威嚴。

 漢武帝挑選的臣子雖然都是能臣,但也都是顏值極高,符合漢朝審美的臣子。

 公孫弘,“天子召見,容貌甚麗,拜為博士,待詔金馬門”。

 朱雲,“長八尺余,容貌甚壯,以勇力聞”。

 霍光“身長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須髯,為人沉靜詳審,舉止端方”。

 金日磾,原是匈奴休屠王太子,“長八尺二寸,容貌甚嚴,馬又肥好”。

 所以龐統這種又黑又矮長得又不好看的人, 雖然名號響亮,還出身龐氏名族,但依舊沒有人來征辟,哪怕是孫十萬和劉備一開始都忍不住以貌取人。

 唐朝時黃巢考中武舉狀元,卻因為相貌而被唐僖宗換了狀元。

 明朝公開要求官員必須有一副好皮囊,因為官員是國家的臉面。

 清朝更是在科舉中增加“大挑”這個環節,在沒有中舉的考生中挑出顏值最高的三個去當知縣。

 歷朝歷代君王、官員對待同性別的人都會以貌取人,更何況是女人?

 因此,面對如翩翩君子亭亭而立的張機,饒是趙姬也不由輕掩紅唇,嬌呼道:“美哉少年郎!”

 (2342字)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