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很繁華,繁華到但凡一個外來人都會被洛陽的繁華給震驚。美輪美奐地建築,各種鏤空的雕刻工藝,在這裡顯示得淋漓盡至。
洛陽沒有一個正常一點的民眾,能在洛陽定居的基本都是大門大戶,在全國各地吸血,然後把精華輸送到洛陽。
隨便在街上拉一個人,你都會發現他和洛陽都城哪個豪門大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街面上隨便一個店面,或許就是哪個皇親國戚,或者三公九卿的產業。
要問普通人呢?
在漢高祖定都雒陽的時候,遷天下世豪於帝都,那個帝都變態的繁榮,不過那個時候,帝都的平民百姓的比例還是很高的。
但是,經過四百多年的變遷,雒陽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早就成為世家、皇親斂財的集中地。
雒陽周遭的土地都被兼並地差不多了,何況雒陽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
天子腳下,做得更加隱秘,更加符合規矩罷了。
聽士燮說過,雒陽的糧鋪基本是都在袁家手裡面,每到災年饑荒,鬥米百株,讓袁家賺得盆滿飽滿。
公元175年的大旱,河流斷絕,河床乾裂,綿延數個郡。普通民眾吃水都成問題,很多關東腹地和關中盆地的地方,要麽糧食減產,要麽顆粒無收。
而重要的水資源地區,例如河流主乾或者水井部分,都有當地的士族把持著。
在民生沸騰,百姓怨聲載道的情況下,不知道有多少平民百姓賣兒賣女,家破人亡。
同樣,冀州、兗州、青州、徐州等地的黃巾“天團”,在他們出色的表演下,不少因為他們而活命的百姓,都紛紛加入這個“天團”,為黃巾“天團”的發展壯大添磚加瓦。
世家是貪婪的,唯利是圖,只要他們權衡利弊,覺得對他們有利,他們會一窩哄地用上去。用士頌的眼光來看,這群人世家大族,和呂不韋本質一樣,都是一群高級商人。
世家們覺得一直讓劉宏生活在自己這群人編織的天下安定下來的謊言中,好像不太公平,甚至覺得很委屈,因為要編織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的局面,非常辛苦的。
而且,你劉宏作為大漢的皇帝,總歸要為天下負責不是
所以,到了十一月底,這群唯利是圖的世家高官,像皇帝上表,天下大旱久已,天下總計十三州,有七州都在水深火熱中徘徊,需要皇帝你主持大局。
劉宏一聽,大驚,我滴乖乖,天下都爛成這樣了,你們才告述我,什麽意思?
世家們一聽,我們也很無辜呀,於是就問下面的人,你們為什麽稟報那麽晚?
於是下面的人,又找下面的人,直至道最後,上表皇帝稱,是百姓們為了減輕皇帝你的負擔,咬牙堅持不說的。
劉宏一聽,瞬間感動不已,不過又非常自責。
於是從自己的私庫裡面撥出一部分,用戶賑災下了罪己詔,順帶斬殺了幾個推出來頂罪的官員,減免了受災嚴重地區來年的賦稅。
至於實際多少,能發到災民手裡,不得而知了。
而劉宏經過開始的彷徨之後,沒有多久就覺得日子還能過,樂子還能找,不然做皇帝的時間太無聊了。
於是規劃著明年再劃一批地皮,自己建個千座房屋的坊市,自己已經厭倦了皇宮裡面的生活,出去“體察民情”每次都是禦林軍開道了。
清理路面後,平民像猴子一樣,伸著頭看著他,這感覺很不好,
根本感覺應有的快樂。 因此,這個計劃只能推遲幾個月,把錢先拿來賑災。
而錢怎麽來呢,於是就想個一本萬利的點子,來個升遷費用,就是你從秩六百石的太守升遷至年一千石的刺史,你要花兩萬五千石糧食折合市價的金錢,直接上交給劉宏,作為升遷的費用。
所以,不是資格夠了,就一定能升遷,還得看你的家底厚不厚,如果不夠厚的話,你連升遷費都交不起,直接把本來屬於你的名額轉交給其它人。
因此,這個意見剛被親近宦官王甫提出後,劉宏就興高采烈地采納了。
現在當官的都和世家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在劉宏看來,世家都是一個個富得流油的肥頭豬,要不是這些世家牽一發動全身,不能隨意處置,他都想宰個兩家。
在劉宏和世家們就大旱和饑荒傷透腦筋的時候,此時士頌陪著他的老爹士燮,宴請幾位在儒學上多少有些造詣的當世大儒,蔡邕、盧植、馬日磾、韓說四人。
此四人和士燮此時都在東觀校勘,平時就為好友,前幾日就發出拜帖,把幾人一起請到府上一敘。
這次私人性質的宴請在漢朝非常盛行,像這種的私下聚會,士燮等人不知已經舉辦過多少次了。
士燮宴請幾人,那肯定到場的,因為只有士燮有讓雒陽地帶千株難求一兩的新式炒茶,尤其是那“廣信雲霧”的嫩尖茶,喝後甘香回爽,回味無窮更是讓幾人迷戀。
尤其是喝了士燮的新式炒茶後,再回去喝之前那些視名士高潔的煮茶,根本難以下咽,簡直和糟水一樣。
因此,士燮的宴請,就喂喝一盞新式炒茶,都要來。
四人聯袂早早來了,進門之後,就眼巴巴看著士燮。
士燮瞬間明了,直接讓下人上了火爐和水壺等一系列茶具,既然看著士燮那熟練的泡茶動作,聞著那沁人心脾的香味,早就急不可耐了。
等到士燮一一把茶水端到幾人面前,幾人卻放緩了動作,細細品嘗,生怕錯過任何一絲茶水在口中的變化。
幾人一遍品茶,一邊閑聊,從當世時局聊到世家大族間的秘聞,又從秘聞聊到當今聖人,幾人都扼首歎息,久久無語。
末了,士燮示意一旁的下人,沒多久只見士頌從正廳走入,然後在幾人注視中,先是和幾位客人行禮,然後和士燮行禮問道:
“兒,士燮,謹問父安!”
士燮點了點頭,回道:
“父安!”
不過士燮緊接著和四人說道:
“這為就是我幾月前才到雒陽的小兒,士頌,之前也和諸位說過,不過這小兒天資有些愚鈍,一些經文到現在還悟不透,真是羞煞人也。”
四人聽到士燮的話,都點了點頭後,盧植撫須眯著眼;蔡邕不做動作,只是專心喝著茶;馬日磾、韓說兩人仰起頭,若有所思。
接著士燮一一介紹了四位大儒,士頌一一扼首行禮,在動作和規矩上,把這些年的世家培養和熏陶,體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