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我真沒想當皇帝》第一百七十一章多爾袞你要振作起來
第172章 多爾袞你要振作起來 第172章 多爾袞你要振作起來

第171章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這基本上是正面戰爭的標準模式,事實上,從一開始到崩潰之前,建奴的傷亡並不算是傷筋脈動骨,然而寧海軍的傷亡也多達三千余人。

東江軍最慘,一萬八千余人馬,現在剩余不過四千人,傷亡超過一萬四千人,關寧軍也沒了將近一半,寧海軍的損失最輕,傷亡也接近四千。參戰五萬四千余明軍,現在傷亡接近兩萬人馬。

其中陣亡超過九千四百余人,未來還有不少重傷員挺不過去,陣亡數字還會增加,傷兵超過萬人。

此戰的慘烈程度,遠超去年的大凌河之戰,規模更是倍之。

當然,明軍的斬首初步統計,共計七千六百余級,但是裡面混了不少蒙古和漢軍的首級,真正的建奴只有六千三百余人。

俘虜五千余人,其中漢軍三千三百余人,蒙古一千兩百余人,女真人倒是不多,只有五百余人。

最讓程世傑感覺可惜的是,這一仗,戰馬擊斃的太多,繳獲的戰馬反而不多,只有不到五千匹,而且大部分都是傷馬。

程世傑吩咐宋獻策道:“一定要妥善處理傷兵、本帥的原則是,能救治盡量救治,不要怕花錢,任何一名傷兵,只要傷愈歸隊,就會成為老兵,一名老兵,比三名新兵戰鬥力還要強,像這樣的慘烈的戰鬥,以後可就不多了!”

這一次寧海軍出現的問題還是很多的,首先是開花炮彈太少,準備不足,其次是迅雷銃太笨重,移動還是有些不便,單兵火銃的威力和射速太低,在建奴拚命的時候,沒有形成有效的火力覆蓋。

在未來,這種情況肯定不可能再出現了,所以,寧海軍再一次發生白刃戰的機會不多了。

“是,門下明白!”

宋獻策猶豫了一下道:“主公,那些俘虜如何處置?”

“這個……”

程世傑沉吟起來,從內心裡是想把這些漢軍和建奴俘虜一律砍了,可問題是,這樣以來,爽歸爽,可是下一次在與建奴打仗的時候,建奴知道程世傑會殺俘虜,他們肯定會反抗到底,或者是直接逃跑。

可是這麽直接釋放俘虜,他非常不爽。

當然,程世傑不需要考慮建奴和蒙古人的俘虜,大明對待俘虜可不會把他們當成寶貝供起來,成為明軍的俘虜,俘虜被送往明帝國的首都,運氣好的點的會被閹掉然後入宮當太監,運氣背的連當太監的機會都沒有,直接斬首,然後和其他人的頭顱一起被築成京觀。

程世傑思來想去,道:“建奴和蒙古俘虜,與咱們斬獲的首級,送到京城,漢軍俘虜……哪裡苦,把他們送到哪裡去。”

“是不是太便宜他們了?”

“那也不能輕易殺俘!”

程世傑歎了口氣道:“一般殺俘虜,都是三個原因,要麽是身陷敵後,四周都是敵人,那就只能殺掉,其次是後勤補給,沒有足夠的補給養活俘虜的情況下,只能把俘虜殺掉,最後一點就是為了威懾敵人!”

寧海軍現在不屬於三種殺俘的情況,也不需要用殺俘虜的方式威懾建奴。

“將士們心裡不舒服!”

“遼東管委會不是有法院嗎?”

程世傑道:“讓法院對他們進行審判,根據個人所作所為,判處多少年勞改。”

“是!”

宋獻策接著又道:“東江軍和關寧軍都損失慘重,

對他們的撫恤?” “本帥答應過他們,按照我們寧海軍的原則來,關寧軍將士陣亡的撫恤田,就安置在海州境內,銀子直接送到他們家屬手中!”

程世傑道:“你去跟祖大弼談談,告訴他,本帥的錢,花要花到實處,他們的人,最好不要伸手!”

寧海軍的大營中,孫之澋一臉為難地看著孫承宗。

此時的孫承宗滿臉漲紅,一杯接著一杯喝著酒。

“祖父大人,您喝多了!”

“老夫沒醉!”

孫承宗望著周圍,明軍士兵燒起了一座座篝火,雖然天氣寒冷,可是寒風卻沒有阻擋住他們的熱情。

此時的寧海軍士兵也不屑吃馬肉,論起口感,還是羊肉更加可口,建奴撤退得太匆忙,留下來的牛羊還有十數萬隻。

孫之澋勸不住孫承宗,又擔心孫承宗喝壞了身份,畢竟,孫承宗的年齡在那裡放著,已經到了古稀之年,他已經不再年輕了。

孫承宗拿起酒杯,走到一群建奴俘虜面前。

這些俘虜又累又餓,也非常擔心。

孫承宗望著眾俘虜道:“你們誰會跳舞?”

曾經何時,這些建奴何時正眼看著明軍?哪怕是孫承宗這樣的地位,在普通建奴眼中,也不是一個老匹夫而已。

“奴才會!”

一名莫約二十來歲的建奴,怯怯起身。

孫承宗指了指不遠處篝火著烤著的羊肉:“跳得好,老夫有賞!”

“奴才阿克敦給主子演舞!”

阿克敦是結實的意思,大概就是漢人中的牛結實,劉老實之類的名字。不過阿克敦確實是會跳舞,四肢非常靈活。

孫承宗看著阿克敦跳著舞,非常滿意,擺手道:“永言,賞他一塊肉!”

孫之澋感覺孫承宗有失涵養,他走到篝火前,取下一塊羊肉,只是他沒有想到羊肉會如此燙手,直接甩掉在地上。

地上積雪和泥巴混合在一起,反正絕對不乾淨。

阿克敦倒沒有嫌棄,一個惡狗撲食,撲到羊肉上,抓起羊肉,朝著孫承宗拜謝:“奴才謝主子賞賜!”

……

正在亡命逃竄的建奴大軍,他們已經拋棄了所有的驕傲,所有的自信,只顧著落荒而逃,忘記了要斷後,忘記了追在他們身後的明軍只有區區數千之眾,忘記了他們手中還有弓箭馬刀可以用來抵抗,只顧著逃、逃、逃,逃得越遠越好。

步兵追上不騎兵,這是肯定的。參與追擊的其實就獵騎兵一千余人馬、寧海軍騎兵四千余人馬,加上寧海軍偵騎一千余騎,外加三千關寧軍騎兵,這可是明軍的全部騎兵部隊,共計九千余騎。

這是程世傑可以拿得出來的最多騎兵。

現在建奴各旗,損失最重的是正藍旗,幾乎一個旗全軍覆沒了,幸存的六七百人,甚至湊不出三個牛錄。其次是濟爾哈郎的鑲藍旗,折損超過三分之二,幸存不足三千人馬。接著才是鑲紅旗,損失過半,二十六個牛錄,僅剩十二個,正紅旗與鑲黃旗差不多,損失超過十個牛錄,正白旗、鑲白旗損失較小,共計損失十二個牛錄。

出兵之前,皇太極擁有三百十一一個牛錄,其中七十一個牛錄沒有參戰,參加的兩百四十個牛錄裡,九十二個牛錄全軍覆沒,也就意味著,死在戰場上建奴超過兩萬七千人。

多爾袞無奈殿後,他派出了幾支部隊斷後,試圖阻擊明軍的追擊,但轉瞬之間這些部隊就被明軍的騎兵粉碎了,明軍騎兵的馬頸上多又了上千顆血肉模糊的頭顱。

如此絕望的境地,讓多爾袞、多鐸也為之絕望,不敢再去想反擊了,只能一再催促部隊快撤,撤到遼中衛喘一口氣再作打算。

在多爾袞看來,此役大金雖然損失慘重,但主力猶在, 只要能穩住陣腳,找到明軍的破綻,他們完全有機會翻盤的。

但是,多爾袞並不知道,上天留給他們,留給大金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大金大軍仍然在驚慌失措的往遼中衛方向沒命逃竄,旗幟糧草扔了一地,受傷的士兵被拋棄在路邊發出絕望的慘叫,跑不動了的戰馬同樣也被拋棄,和傷兵呆在一起雙目無神的看著主人消失在視線中,發出一聲聲悲愴的嘶叫聲。

這兵敗如山倒的場面讓每一個在這場血腥的戰役中幸存下來的人在此後的余生中都蒙受著生不如死的恥辱,抬不起頭來。

自努爾哈赤起兵以來,後金八旗的鐵蹄踏遍了白山黑水,無數次以微不足道的代價數千、上萬、數萬甚至十幾萬地殲滅明軍,以一個人口不過百萬的小小部族壓著明朝和蒙古這兩個龐然大物打,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締造了“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戰”的神話,他們何曾試過這樣的慘敗!

這種所有自信都被一朝粉碎的震駭,這種神話破滅的驚恐,本身就比損失了兩三萬精兵還要嚴重,讓他們腦海一片空白,茫然不知所措!

每砍倒一片敵人,明軍騎兵便興奮的跳下馬,將首級割下,掛在馬頸上,然後像吃了興奮劑一樣繼續窮追猛打。

這也是建奴比較喜歡做的事情,他們經常將戰死的明軍的頭顱割下來掛在馬頸上炫耀,現在輪到他們了。

多鐸一臉陰沉地望著身後的明軍騎兵道:“他娘的,有完沒完了,一直陰魂不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