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我真沒想當皇帝》第一百七十四章他必須給銀子面子
第175章 他必須給銀子面子 第175章 他必須給銀子面子

第174章

如果程世傑不是準駙馬,他能不能行人道,對於朝廷而言,並不重要。

然而,他現在是準駙馬,連納吉都納了,只剩下問期和迎親兩道程序了,這個事情就是朝廷的大事。

無論崇禎皇帝與樂安公主關系怎麽樣,他總不能給自己的妹妹找一個不能行人道的駙馬。大明朝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悲劇,那就是永寧公主是明穆宗朱載垕的第四女,母親是孝定太后李氏,也就是說永寧公主是明神宗的同母妹,自然深得李太后、萬歷皇帝的寵愛。

然而,永寧公主在拜堂的時候,駙馬突然口吐鮮血,當場昏厥,沒過多久,駙馬就一命嗚呼,死了。而永寧公主也是可憐,他和駙馬僅有這一個月的夫妻之名,但是毫無夫妻之實,更談不上生兒育女了。雖然自己是公主,但是“為夫守節”的思想還是在明朝根深蒂固,到底不可能再嫁。

所以在獨自寡居了十二年之後,年僅27歲就離開了人世。據說,致死,永寧公主都是一個處女。

起初對於這種彈劾,崇禎皇帝是認為撲風捉影,畢竟,沒有人可以拿出實據,而且程世傑與永寧公主的駙馬不同,程世傑身體強壯,而且武功高強,還曾育有一子一女,如果可以找到程世傑的長子,其子已經十二歲了。

崇禎皇帝雖然不相信,這事卻傳到了李康妃耳中,李康妃就讓人召見崇禎皇帝,雖然崇禎皇帝非常討厭李康妃,可是他卻不能不見李康妃,因為從小他就被李康妃撫養長大,他崇禎皇帝叫李康妃母親大人。

對李康妃避而不見,一次兩次還行,時間長了就找不到借口了,畢竟,崇禎皇帝也不能頂著不孝的名義。被李康妃搞得煩得頭大如鬥,無奈之下,只要召高起潛來詢問。

要說整個朝廷誰對程世傑最了解,那肯定是高起潛。

“高伴伴,你對程卿熟悉……”

高起潛對於崇禎皇帝的擔憂,非常清楚,因為這個罪名彈劾,其實是他讓人乾的,而且傳得有鼻子有眼睛,程世傑身邊有楊芸娘、金巧兒、薑雪兒、王微、馮三娘,駱氏共六個女人,年齡大小都有,身材也是各不相同。

然而問題是,這六個女兒,從來沒有哪個人給程世傑侍過寢,特別是楊芸娘、金巧兒、薑雪兒三女,現如今還是處子之身。

這個情況,不得不讓人聯想到,程世傑是不是真的不行?

對於程世傑行或不行的問題,其實高起潛是非常有發言權的,他曾直接向崇禎皇帝匯報:“皇爺,奴婢對此事已經匯報過了!”

崇禎皇帝微微一愣:“匯報過了?”

高起潛急忙讓人去找曾經的奏折,用了小半天的時間,終於找到了,高起潛曾向崇禎皇帝匯報:“奴婢……與世傑同浴……頗為雄壯!”

崇禎皇帝對於高起潛的話,是深信不疑。

他好奇的問道:“那朝中彈劾……”

“不遭人嫉妒的者是庸才,皇爺您有所不知,奴婢曾接到錦衣衛坐探的匯報,遼南和登州的傳騎進京了,不知道是不是帶來了捷報!”

崇禎皇帝這下愣住了:“怎麽回事?王伴伴,去查!”

這才是高起潛的高明之處,遼南的捷報是高起潛派人壓下來的,除了他之外,也只有徐光啟可能從孫元化口中得到隻言片語的消息,但是,

徐光啟也隱隱感覺到了高起潛的布局。 徐光啟一直極力替程世傑辯解,在了解到高起潛在挖坑的時候,他順水推舟,開始加了把火,現在彈劾程世傑的奏折,已經接近兩百份,裝了足足一籮筐。

崇禎皇帝想到了最近朝中的風向,現在彈劾程世傑的奏折,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程世傑不顧大局,一心要跟建奴拚個你死我活!程世傑想用數萬將士的性命,為自己的仕途鋪路,完全就是肆無忌憚。

第二,程世傑沒有領會崇禎皇帝的良苦用心,絲毫不顧國庫空虛,一心孤行,武人拔扈。

第三,程世傑身體有隱性,卻騙婚皇室,用心可誅。

崇禎皇帝現在頭疼的問題是流寇,在原三邊總督楊鶴,也就是主招撫派,大明朝廷無力養活大批饑民,已投降者,紛紛再起。李自成、張獻忠曾多次詐降,養精蓄銳一段時間後再反。明朝多次對“賊軍”剿而不死,就是因為這種詐降。

其實這個問題也怪不到楊鶴頭上,如果楊鶴是程世傑,那幾十萬叛軍只要投降,程世傑會把這些流寇整編起來,成為屯田百戶,他們也不會造反。可問題是,楊鶴手中沒糧,也沒有錢,這些流寇只能再次造反。

崇禎皇帝提拔了洪承疇為新任三邊總督,平心而論,洪承疇改楊鶴的“邊剿邊撫(誘降)”為“全力清剿”、“以剿堅撫,先剿後撫”方針,集中兵力進攻陝西農民軍。農民軍損失慘重,首領可天飛被斬殺,部將白廣恩投降。曹文詔又圍剿農民軍於耀州錐子山,農民軍首領獨行狼等後投降,洪承疇命令屠殺四百人,剩下的皆遣散。

非常可惜的是,這些流民軍趁機投靠了高迎祥,高迎祥整編了流民軍,分為三十六營,合兵二十余萬。

崇禎五年八月,高迎祥攻克大寧、隰州、澤州、壽陽,全晉震動。受到高迎祥的鼓舞,南直隸、江浙、湖廣甚至福建各地的流民草寇倍受鼓舞,趁著官兵顧此失彼之際揭竿而起,衝州撞府!

他們沒有高迎祥叛軍那麽強的戰鬥力,但是也足以讓官兵焦頭爛額了,一時間,湖廣、四川、江西四面生煙冒火,窮山惡水之間響徹起義軍的馬蹄聲。

如此危殆的局面讓朝野內外為之震駭,在這個情況下,內閣次輔徐光啟提議調寧海軍入關平叛。

偏偏在這個關節眼上,程世傑被眾臣彈劾成了篩子。

彈劾程世傑的真正原因,崇禎皇帝現在也清楚了,其實並不是程世傑做了什麽天怒人怨的事情,而是程世傑拜孫承宗為師,準備利用孫承宗的政治遺產。

孫承宗也算是東林黨人,但是東林黨其實只是一個松散的政治聯盟,東林黨其實也沒少給孫承宗使絆子,其實,孫承宗自己也是北直隸也可以說是冀黨的黨魁。

自東林黨內閣倒台以後,內閣輔臣溫體仁操縱朝政,他自然不希望孫承宗這樣德高望重的人出山,作為四朝元老的孫承宗一旦還在台上,他們都得靠邊站。

隨著王承恩調查,果然,遼南的傳騎送來的捷報被人扣壓了。

高起潛拿著捷報,興奮地大吼道:“皇爺,大捷!”

“打贏了?”

崇禎皇帝的心情相當激動。

高起潛假裝得更加激動:“皇爺,不僅僅打贏了,程大將軍還把建奴給打慘了,程大將軍陣斬貝勒莽古爾泰、德格類、俘虜阿巴泰以下三千余建奴,八千余蒙古,五千余漢軍,光俘虜就抓了一萬六千余人,斬首七八千級!”

崇禎皇帝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贏了,大明贏了!”

崇禎皇帝說著,往後一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

崇禎皇帝昏迷不醒,可把高起潛嚇壞了:“來人,來人,傳禦醫!”

禦醫過來,又是掐人中,又是扎針,不多時,崇禎皇帝醒了過來,他從禦榻上跳起來,連鞋子也沒有穿,朝著殿外跑去:“我大明贏了,大明贏了!”

崇禎皇帝得了失心瘋,這可把眾臣嚇了一大跳。

溫體仁、周延儒、徐光啟、吳宗達先後過來,此時的崇禎皇帝喝了禦醫開出了藥方,這是寧神安神的藥,崇禎皇帝已經睡著了。

吳宗達不解地問道:“出了什麽事?”

高起潛道:“陛下接到了程大將軍的捷報!”

“捷報?”

徐光啟倒是沒有意外,他從孫元化那裡一天前就已經接到了,只是好奇為什麽朝廷沒有公布出來。

吳宗達道:“什麽捷報?”

“海州八裡灣大捷,程大將軍斬首建奴八千余級,陣斬莽古爾泰、德格類兩大貝勒,生擒貝勒阿巴泰……”

“開什麽玩笑!”

“咱家豈敢開玩笑!”

溫體仁急忙接到捷報,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又回過頭來逐句逐句的看,還是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 看完了,再一個字一個字的看。

這可不是程世傑白話文式的捷報,而是孫之澋親筆書寫,詞藻極為華麗,極大誇張……

溫體仁一目十行的看完,神色變幻莫測,最後化作一聲歎息。

程世傑居然真的打贏了,而且還把建奴打得這麽慘!用不著親自去一顆顆的數首級,他都知道這一仗明軍真的大獲全勝了,因為虛報戰功是有技巧的,如果要往戰績裡灌水,沒有一個人會把斬首和俘虜數量寫得如此明白,有整有零,只要看一眼斬首數量和俘虜數量他便知道,那小子真的帶領明軍,取得了一場數十年未見的大勝。

程世傑難道真的是吳起重生,霍去病轉世麽,竟然這麽能打!

驚疑不定的同時,溫體仁也感到一絲輕松,這次建奴真的是被打得傷筋動骨了,總該消停幾年了吧?他這個首輔也可以輕松一點了。

不過,這一念頭一掠而過,危機感像六月的烏雲一樣罩了過來。他可沒有忘記,程世傑身後不僅有徐光啟這個內閣次輔,還有孫承宗這個前內閣首輔。

如今他取得了一場空前大勝,這場大勝會將徐光啟和孫承宗的聲望推向頂峰,不能再讓他繼續取得勝利了!

程世傑不知道的是,他此時被內閣首輔給盯上了,當然,他不是沒有跟腳的人,溫體仁現在也非常頭疼,想動程世傑,已經不太容易了,除非先搬倒徐光啟,再阻止孫承宗,可關鍵是,程世傑馬上就成了駙馬。

徐光啟滿面紅光,得意洋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