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聲,顧乾憤怒道,“呂大人,你的意思是,有人在修築堤壩的工程上偷工減料,中飽私囊?”
顧乾是貧民家出身,自然痛恨貪官汙吏。
自從他高中皇榜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參了老家黎明縣的縣太爺。
那個不作為,亂作為,瞎作為的縣太爺自然遭到了查辦。
在黎明縣當了幾十年的土皇帝,縣太爺也沒想到自己最後就這麽栽到了顧乾手中。
看著山東道大地上滿目瘡痍,百姓流離失所,顧乾也痛心疾首。
“顧大人,呂大人的猜測也不是沒有可能。”心思縝密的秦一川開口道,“當務之急,咱們先要召見山東道的巡撫等官員,統計災情數據,順便安撫災民,修建河堤。”
“不錯。”
“咱們繼續趕路。”
呂思遠皺著眉頭,策馬疾馳。
三人還有幾十名侍衛馬不停蹄向著南風府趕去。
南風府是山東道的治所。
之前的韓王府,就是如今的巡撫衙門。
得知欽差大臣到來,巡撫宋博延,節度使馮紹輝等人在城外開道相迎。
“參見欽差大人....”
“不必多禮,進去說話。”
呂思遠看著眾人身上的衣袍都皺皺巴巴,還有泥土,心中的怒火頓時消失了不少。
看得出來,這些人都在進行救災的工作。
昔日繁華的南風府,如今也被大水肆虐過。
呂思遠進入府衙,詢問道,“宋大人,馮大人,現災情如何?”
“啟稟欽差大人。”宋博延苦澀道,“具體的統計還沒有落實,但前日又有一段河堤決堤,如今波及的范圍從三十多縣城擴大到了四十三個縣城,土地大概有二十萬頃遭到了破壞,房屋約有五十萬座被泥石流衝毀....”
“嘶~”
“嘶~”
聽到這觸目驚心的數字,呂思遠等人都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你們怎麽搞的?”
“陛下這幾年光是興修水利的錢就花了天文數字。”
“你們山東道處於天河下遊,也是每年財政支出的大頭,你們的水利工程是怎麽修建的?”
“如今剛剛決堤,又接連決堤,難道你們不應該給陛下一個說法嗎?”
呂思遠站了起來,看著宋博延馮紹輝等人怒斥道。
山東道的大員們,亦是低著頭,人人都面露苦澀之意。
馮紹輝站了出來,“欽差大人息怒,陛下這些年的確撥了大量的款項,但是此次的災情非同小可,天河歷年來都沒有出現過這麽猛的汛期,根據史料看這是三百年來最恐怖的一次漲潮,水位比尋常高了數米,我們的工事完全抵抗不了啊....”
山東道的官員,都是之前郭天翊平定藩王時親自任命的。
如宋博延馮紹輝等人,亦是當初的郭天翊提拔上來的。
說到貪汙,他們沒那麽大的膽子。
呂思遠猜測是因為豆腐渣工程,但現在看來,這次的災情猛如虎,遠不是現在的防禦能抵擋的。
數百年未見的大水,偏偏就在這時候遇到了。
馮紹輝等人也是有苦難言。
他們也要政績。
出了這麽大的事情,他們第一時間就組織人手救災了。
可是災情越來越大。
後來他們實在頂不住,才向朝廷求救的。
而且官府的糧倉已經緊急開倉放糧了,如今糧食告罄,不向朝廷求救也沒有其他的法子。
聽著眾人的匯報,呂思遠皺眉道,“現在說這些廢話都沒有用,爾等可有防洪救災的法子,都說出來。”
“欽差大人,防洪救災還是以治理水患安撫災民為主...”
“廢話,本欽差不知道治理水患?本欽差不知道安撫災民?”呂思遠威嚴道,“此次陛下給我了二十萬石糧食,不日即可到達,你們說具體的,這水患該如何去治!”
未來的名臣呂思遠第一次表現出了其雷厲風行的能力。
呂思遠屬於實乾派的,最不喜歡的就是聽下面的人說廢話。
而且此人兩袖清風,後來當了一輩子官,家中甚至搜不出百兩黃金,可見其品行何等優秀。
郭天翊也放心將欽差的重任交給呂思遠。
“是是是....”
“臣認為,治理水患還是按照老法子,堵住決堤的口子...”
“欽差大人,你不知道前線的嚴重,我們的人根本到不了河壩前啊...”
“欽差大人,不如修建新水渠,將天河水引到渭水...”
“欽差大人....”
眾官員七嘴八舌,最終整理出了一套方案。
當天。
呂思遠就做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決定。
他要親自上前線,去救災。
山東道的數萬府兵早就參與了救災工作,而他這位欽差此刻又身先士卒,不但能給府兵們打氣,還能很大程度上安撫百姓的情緒。
果然。
效果出奇地好。
當得知欽差大人來到前線,所有人的精氣神都不一樣了。
呂思遠也不嫌棄髒,親自在泥石流裡與眾人一道填堵溝壑,治理水患。
秦一川與顧乾同樣如此。
兩天后,朝廷賑災的糧食抵達了。
可是...
災民太多了。
在呂思遠等人到來之前,又有一段河壩決堤,受災的縣城多了十幾座。
七天!
僅僅七天,就沒糧食了。
而且官府的存糧也見底了。
“欽差大人,咱們該如何是好?”馮紹輝著急道,“要不您再上書一封,向朝廷求糧?”
救災的人要吃飯,百姓們也要吃飯。
這麽多人,一天的消耗是天文數字。
“來不及了。”
“折子到了朝廷,陛下審批,再到戶部調糧,少說也得十天!”
呂思遠一咬牙,道,“爾等隨我來,山西道的官倉還有大量的糧食,跟我去取,三日內就能將糧食送達!”
“這這這...”顧乾大驚道,“呂大人,萬萬不可,咱們是欽差不錯,但山西道的官倉裡不但有軍糧還有儲備的應急糧,咱們這樣不合規矩,可是要殺頭的!”
“顧不得那麽多了。”
“若是砍頭,就砍我呂某人的頭好了。”
“三天內若是沒有糧食,這裡幾十萬的災民裡的老弱婦孺可頂不住!”
“來人,跟我走!”
呂思遠當即翻身上馬, 帶著人去了山西道。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只能這樣解決,若是沒有糧食,引起嘩變,那後果更加恐怖。
呂思遠這邊帶著聖上口諭去相鄰的山西道征調糧食,但消息也傳到了京城。
山西道的官員參呂思遠的折子足有一堆。
而且朝中跟王淵派系對立的大臣們也紛紛出聲參呂思遠。
假傳聖旨,私自征調糧食,任何一條都是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