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紙不包火,風可透牆。
亞茹和慶軍的事情不久便被傳的沸沸揚揚,有說三的,也有道四的,風言風語的。亞茹父母在蘆丹村出門都低著頭,好像做了對不起全村的事情似的。考慮再三之後,亞茹媽告訴亞茹,讓她傳達給慶軍,讓他家找人來提親。女大不中留。
亞茹把父母的意思傳達給慶軍,慶軍把信息傳達給父母,事情已經都這樣了,慶軍家自然是高興壞了,女方首先提出,這多少有點往慶軍家身上貼金的意思。慶軍家的歡喜歸歡喜,但不能得意忘形。於是托了人,談了彩禮,沒幾天的功夫,事情已經眉清目秀了。
兩家人都願意,很多事其實不用談的,一切都是按流程辦事了。兩個孩子有了意思,兩家大人都就意思意思得了。於是定日子,購買被褥,置辦煙酒,買牛羊雞魚,辦酒席,放禮炮,迎親,接親,送親。相鄰的兩個村因為同一門婚事,熱鬧非凡。小轎車大紅花,一路散煙拋糖,兩個村子的大人小孩都沉浸在一對新人的喜悅中。
鬧洞房在當地是一個深受村裡小年青喜歡的一個風俗,這也是正直年輕力壯小夥們發泄青春的一種方式。雖然有點低俗,但是誰又在乎呢?文化這個東西,如果要評判一個事情有缺點,那麽這件事情沒發生之前就已經錯了。小年青們像壁虎似的,爬在慶軍家的窗戶上,屏住呼吸坐等看好戲。慶軍和亞茹自然知道,滅了蠟燭。讓他們看個黑戲。不一會,窗外就傳來了有人踩空了跌落窗台的聲音……
當然凡事有誇讚的就有說風涼的,有個別人議論慶軍配不上亞茹的等等之類言語,但是亞茹父母也不太在意慶軍的長相,在亞茹父母心裡想,只要不遠嫁就行了。哪有什麽事情是十全十美的。只要留在身邊,將來也是個依靠。而且對於慶軍家的大人,也算了解,正經人家。說一千道一萬,最最重要的是孩子們有了這個意思,父母不能棒打鴛鴦。
蘆丹村對於一對新人議論的風向瞬間就變了,亞茹父母出門也昂首闊步了。再也不是什麽鬼混了,這叫正經戀愛,喜結良緣。而扭轉這個風向的人,正是亞茹父母。在這一點上,亞茹父母的做法還真是得到了不少村民的誇讚,開明父母。因為在那個年代,因為彩禮的原因,有多少姻緣被無情摧毀,男女雙方各奔東西令人唏噓不已。
亞茹和慶軍就這樣完婚了,一個新的家庭也就隨之誕生了。熱鬧過後歸於平淡,接下來慶軍和亞茹要做的就是把屬於開啟他們自己新生活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風光無限。也正如婚禮上他們的致詞自己親朋好友的祝福。
小兩口剛剛自己掌拓,既新鮮也無從下手,而且還時不時回味著一些美好。好在屬於他們的日子還很長,可以一邊學習一邊磨合,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只要夫妻同心,其利斷金。日子慢慢過,悠悠走。茫茫人海能夠走到一起,本來就暗藏了千世的緣分,百年同船,千年共枕嘛!
而且此刻雙方父母也會給予他們足夠多的支持,今天在土窪子村吃飯,可能明天就在蘆丹村吃飯了。一下子亞茹和慶軍好像都多了一個家,這種感覺也是很好的。此刻婚姻帶給他們的就是這種更多的幸福感,這也是他們一生中難得的幸福時光。盡情地沐浴吧,盡情的享受吧,人生難得這樣。
對於蘆丹村和土窪子村的其他人來說熱鬧已過,而對於亞茹和慶軍,這細水長流的熱鬧才剛剛開始,一門婚事,一段良緣才邁出了萬裡長征的第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