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飽食終日,加點修仙》第48章 命名不能代替物質本身
  “因為世界在變化。這已經不是過去的地球了,攜手同心共渡難關確實是當前的主旋律,但你能相信所有人都明白為什麽要這麽做,並且確實地這麽做嗎?”張博學反問。

  李儉沉默了幾秒:“確實不行。就我到目前為止的見聞,哪怕是從你嘴裡傳來的消息,我也知道,像錢安聚居區這樣保障了起碼生存條件的高密度聚居區裡,也有許多人並不配合。”

  “不配合還算好的,你可以想得更遠一點。咱們的地球是展開了,不是切成了幾瓣。你說,我們都能立刻組建聚居區,那個以超級大國姿態,在海的另一邊存在著的麥瑞卡,它們會做什麽?”

  “……區大會認為,麥瑞卡可能會成為分散的按戰鬥力劃分金字塔的城邦集群?”李儉恍然。

  “你剛才也提到過社達了。麥瑞卡的立國之本與我們不同,他們奉行的思潮,從根本上便支持社達。像你這樣,戰鬥力突飛猛進的個體,在世界變化,需要戰鬥力對抗變異動植物,保證自身安全的世界中,尤其是在麥瑞卡那邊,最容易誕生以小規模強戰鬥力集團作為中心,互不統領的小城邦結構,進而發展成現代中世紀。”張博學抬手,遙指傳統意義上的西方。

  “是的,而且他們的行政也抓不住形成聚居區的條件,麥瑞卡的民眾是不會相信他們的。”李儉苦笑。

  從理想信念法度來說,麥瑞卡是敵人,但麥瑞卡民眾並不能直白地劃為敵人。

  毫無疑問,在麥瑞卡遇上世界變化的人群,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橫死的幾率比在華夏大多了。

  那可是平均每天能讓鐵路上發生三點四次脫軌的國度,且合法持槍率與非法持槍率的比例達到了驚人一比三的地方——你甚至不能采信這個數據,只因為合法持槍的總槍支數是人們能明確查到的,而非法持槍的槍支數只能模糊猜測。

  在世界變化的時候,手裡有槍確實能夠對變異動物自保,但……

  還是那句話,在一個槍殺案裡沒小孩或者槍殺數量少於四人就不算大規模槍擊的地方,指望他們隻把槍口對準變異動物,倒不如指望他們把槍口對準變異動物的時間佔比能大於百分之五十。

  而且麥瑞卡的官府組織力,也不能形成最有效的聚居區……

  “塔斯基吉、曼哈頓輻射試驗、鈾235人體注射、釙239人體服用、海洋飛沫、藍鳥、沙漠岩石、碘131嬰兒、佛羅裡達百日咳、登革熱、鉛球行動、國家機場芽孢杆菌、紐約地鐵燈泡實驗、威羅布克州立學校病毒性肝炎兒童人體試驗……麥瑞卡怎麽可能有聚居區,或者說,怎麽可能會有官府組織的聚居區,他們就算有這個魄力,民眾敢去嗎?”張博學拍著桌子,發泄怒火。

  他所說的這些單詞、短句,都是麥瑞卡曾經做過的事情的冰山一角。哪怕再冷血的人,也該知道,這些對本國國民下手的事情,足以讓麥瑞卡的民眾對他們的官府敬而遠之。

  兔子還不吃窩邊草呢。

  繁華的時候尚能掩蓋,有一批又一批的新血“義無反顧”地衝入麥瑞卡。但當變故降臨,過往的繁華難以再現時,麥瑞卡民眾對官府可能存在的號召的響應速度,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老張,這些你都記住了?”

  “當你要求嚴肅談話的時候,我身後就是一支團隊。”張博學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很高興能和各位對話。幫我向他們轉達一下。”

  “還是說回正題吧,

這種機會也不是時時都有。”  “所以,在不能形成特大高密度聚居區的情況下,要想保全自己,麥瑞卡民眾只能依附有強大力量的個體。會形成社達思潮和小城邦結構都不奇怪了。”李儉搖頭。

  “而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的攻擊性會非常強。如果他們供起了一名戰鬥力如你一般突飛猛進的人物,而我們因為擔憂而限制你……”

  “我明白了,這就是我抽離主觀意願後,是聚居區的威脅,也要讓我盡可能自由行動的原因。”

  “是的。而且,即使像你這樣的戰鬥力突飛猛進的人物只是個例,現如今體能產生顯著提升的人群也足夠龐大,人群產生體能提升的進度也並不相同,最終總會出現相對的個體戰鬥力金字塔。”張博學應和李儉。

  “如果我作為宣傳的一部分,作為個體戰鬥力金字塔尖,和平地配合聚居地事務,這座金字塔就不會向奇怪的方向發展。對聚居區來說,我既是公民,也是研究中重要的個例,還是壓箱底的武器,最後,是宣傳機器。”李儉伸出右手四指,挨個數出自己現如今的身份。

  “是的。”

  “剛才對麥瑞卡的論斷,是錢安聚居區的研判結果嗎?”

  “不只是錢安,這是華夏的判斷。”

  “那可太嚇人了。”李儉明白,這意味著判斷和現狀幾乎沒有偏差。

  對熟悉華夏智庫研判能力的人來說,只要自己手頭的信息並無“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內容,便不需多作考慮,只需依賴他們的判斷就夠了。

  這意味著,麥瑞卡正如張博學方才所說,此時必然是一片小城邦景象。

  “還有什麽要問的嗎?團隊成員還是想提早下班的。”張博學恢復微笑。

  “我在錢安聚居區大概是個例,這我已經知道了。那在華夏呢?”李儉稍想了片刻,便問出了本次談話前,他以為自己不會問到的問題。

  “……當今世界風起雲湧,變化莫測。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能吃得準的,比如變異動物和變異植物為何變異,動物變異方向如何,植物變異方向如何;如何恢復生產,重新投入建設。當然,你的事情也吃不準。”張博學並沒有正面回答李儉的問題。

  “行了行了,大家都要下班的,沒問題就下班了嗷。”張博學合上小冊子,做出一副要離席的模樣。

  “好了,我問完了。”李儉也結束本次嚴肅談話。

  很明顯,自己的情況哪怕放眼華夏,也是個例。

  按照過去米立刀的說法,在聚居區草創,幸存者群體湧入聚居區的時候,有一部分體能貼近人體極限的人群故意隱藏自身實力,靜待變化。

  而在發現融合靈機能夠顯著提升體能後,這些人也松動隱藏,有不少進入視野。

  自己的體能數據天天都向整個聚居區宣傳,起碼在錢安聚居區內,很少有人不知道,人類的體能已經可以達到單臂靜態發力突破七千牛頓的程度。

  但到目前為止,不再隱藏自身實力的人群,他們的體能也不過是突破了過去人體極限,離自己對外公布的數據還差著一大截。

  就算考慮到總有人願意把自己的實力深藏,帶到墳墓裡去,這種現象也足夠不可思議了。

  再考慮張博學顧左右而言他,最終透露的消息是“吃不準”,那麽自己的體能突飛猛進,在全國范圍內是個例的幾率便十分可觀。

  張博學自顧自地走了,走前幫李儉將門關上,隻留他一個人在室內坐著。

  李儉向後靠著椅背,椅背很直,他得努力仰頭才能看到天花板。

  對現如今的情況,又多了解了一些。

  首先能確認的,是自己在短時間內,大概不會死,或者說,不會被友軍擊殺。

  當然,前提是自己不作奸犯科。

  只要人們還可以通過融合靈機提升體能,每個人提升的情況又不盡相同,融合靈機不會產生其他不能容忍的副作用,他作為宣傳機器的一環就是有必要的。

  再者,自己在錢安聚居區,也不只有作為宣傳機器一環的用處。

  那麽接下來該做什麽事情,就不需有太多疑問了。

  ……

  從部隊要求的宣傳策劃抽身後,李儉一頭扎入生物中心米立刀大組的實驗。

  他和蒙星霖作為率先再次融合靈機的人物,理所當然地擔負起在該領域進行前沿實驗的重任,並配合聚居區宣傳,在錢安聚居區掀起每日“體檢”的熱潮。

  體檢項目並非其他,正是測量靈機排斥距離。

  受到氣感熱潮和融合靈機熱潮的影響,錢安聚居區的公民們之前便已自發組織起各種各樣的“學術探討組織”——民科。

  其中絕大部分都被安保部隊打掉了,畢竟這幫民科做的事著實見不得天日,少數幾個還算正常的,則是批評教育,要求解散。

  不過群眾的需求在那擺著,光打掉奇葩組織而不正確引導需求,民科只會如雨後春筍、韭菜抽芽,割了一茬還有一茬。

  於是,在推出“促進靈機融合”的第一套鍛煉方案之後,生物中心和民政部再次聯合推出惠民舉措——提供每日靈機排斥距離測量服務,作為聚居區公民福利之一。

  當然,不上工、不上學、非退休人員,就享受不到這項福利了。

  在不要求高精度的前提下,這種測量儀器的製作成本出乎意料的低。用某位熟練電工的話來說,他只需要兩隻電筆、一個滑動變阻器、兩根鐵棒、一條螺線管和一枚磁鐵,配上些絕緣膠帶,就能製作一台手動式測量儀。

  是不是吹牛,李儉不知道,但測量成本應該足夠低,以致錢安聚居區確實在短短幾天內,就將這項服務推廣到全聚居區。

  為了收集數據做比對,一張剛剛誕生沒多久的聚居區內通信網絡立刻投入使用。這意味著,生物中心終於擁有足夠在同一聚居區內高速穩定傳遞信息的實體線路。

  依靠這張通信網絡和“市民福利”,蒙星霖和李儉篩選出大量即將發生再次靈機融合的公民,挨個詢問,召集志願者。

  這活難乾得很。如果他倆做的是部隊項目,在部隊內找士兵幫忙參與實驗,在確認不會造成傷害的情況下,有得是人樂意乾。但他倆走的是生物中心的科研立項,在聚居區內的一般群眾中找志願者。

  在聚居區內通信網絡還只能為各機構之間暢通通信服務的情況下,光是找人本身就夠麻煩的了。

  更不用說大部分人還不樂意參與實驗……

  好在廣撒網下,終究還是找到了足夠志願者參加。

  12月20日,錢安聚居區生物中心,米立刀大組,向同行和社會面發布新成果。

  該成果以千數量級的數據驗證了,再次融合靈機會產生氣感,氣感是融合靈機過程中,靈機不夠精華的部分在體內的遺留。

  眾所周知(不是),諾貝爾獎是頒給驗證的結果,而不是頒給猜想的理論。 哪怕那條理論再怎麽天才,未被驗證的理論及其提出者都不會成為諾貝爾獎的頒獎對象。

  如果諾貝爾獎還能如期頒發,起碼得為這項成果準備一個特殊獎項。沒有的話,同行會逼基金會準備一個的。

  米立刀大組的研究成果將融合靈機安全性驗證推向了新階段。在大量數據支持面前,華夏的聚居區立刻全面推進全民靈機融合。

  “其實這還有風險,還應該有一次十萬數量級的驗證。”米立刀在發布成果後的慶功會上,以稍嚴肅的口吻壓了壓組員慶祝的氣氛。

  ……

  米立刀說的是對的,起碼從理論和科學倫理角度來說,他說的是對的。

  任何面向全體的推行,沒有十萬數量級或以上的驗證,都可能存在風險。即使接受了十萬數量級的驗證,之後在社會面造成未料想的問題,也是人類歷史上常有的事。

  雖然以李儉為代表的新時代弄潮兒——他被米立刀塑造了這樣的形象——為這套體系賦予了“靈機”“神識”“氣感”之類貼合靈氣複蘇背景的命名,但命名不能代替物質本身。

  換句話說,誰能知道融合靈機,體能變強,這就是他們應該做的事呢?即使這套體系在當前命名下,仿佛靈氣複蘇修仙,誰又能保證,這背後隱藏的不是尚未預見的崩壞呢?

  從世界變化到現在,甚至還沒過去兩個月。

  誰敢拍著胸口,以自己的全部作保,信誓旦旦地承諾,融合靈機就能讓人變得更好?

  但現在並不是需要如過去一般穩妥的時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