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錦唐夢》第54章 先聞其名!
  李守義醒來時,已經是十日之後。睜眼時已身處於七星洞,饑腸轆轆的他,一口氣喝了三碗小米粥,才算回過神來。

  李洽、韋晉還端來了泉水和瓜果,現在可不敢給殿下吃不好消化的東西,容易傷了胃口。

  李洽還指了指榻邊的三個劍匣,言謝道長叮囑,除了宵練劍外,其余兩劍在李守義晉階玉煆境之前,不要去碰,否則氣海必遭反噬。

  恩,點了點頭,李守義將含光、承影二劍的劍匣推給李洽,收服二劍前,就由二將幫他背著。反正他們沒有內家功夫,又不會灌輸氣海之力,也就不存在風險。

  拾起宵練劍,李守義皺了皺眉頭,隨口道:“不說,他們那時代的兵器,都是青銅嗎?”

  額,這話說的沒錯,春秋之時才有了鐵器,到了戰國中期才普遍起來,楚、燕等國的軍隊,也基本以鐵器為主。而到了東漢,鐵器才最終取代了青銅器。

  可那說的都是尋常兵器,與這種傳說中的神兵,則大有不同!就說歐冶子在鑄湛盧,也是用神鐵和聖泉,辟地設爐,用了三年的時間,終於煉成。

  ......,劍之成也,精光貫天,日月爭耀,星鬥避彩,鬼神悲號。

  早年間,韋晉隨其父韋承慶去拜訪平陽郡公府時,便在正堂見過那柄渾然天成的湛盧劍。

  殿下手中的這把宵練劍觸物而過,隨過隨合,覺疾而不血刃,乃是真正的帝王之劍。至於什麽材質的,也沒什麽必要糾結。

  李守義點了點頭,持劍運轉氣海,劍身泛起湛湛的藍光,臉上流露出的喜愛之意溢於言表。

  是啊,男人,誰不愛神兵、寶馬呢!而且,在運轉氣海之時,他已經明確感覺到,已經到了初元境。

  額,額。

  瞧韋晉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李守義笑道:“說吧,又怎麽了?”

  平常,韋晉闖了禍,都是這德性。李守義甭管是否高興,也都幫他扛了。今天高興,不會罵他,他可以放心大膽的說。

  “三天前,鄭貴妃至嵩陽觀祈福,鴻雁那丫頭來傳書,請殿下醒來後,下山接待一二。”

  太室山雖然有些女道,但身份地位最高的,便是鴻雁。她一個在山中長大的道姑,哪裡懂得宮廷的規矩,著實怕惡了貴妃娘娘。

  潘師正不在,謝映登又不管這俗事,她這壓力太大了。所以,便只能向峻極峰傳信,向小師弟求救。而其,李守義還是晚輩,身份也合適。

  “誰?”

  鄭貴妃?哪兒來的,宮裡有這麽個嬪妃嗎?難道是皇帝新冊封的?

  宮裡不是就一個早亡的鄭宮人嘛,就是他二伯原王孝的生母。這鄭貴妃,是哪出來的?

  那麽問題來了,為何史書中對鄭貴妃隻字未提呢?

  李守義那裡知道,宮中沒人提及的嬪妃數不勝數,只有生有子嗣的嬪妃和有其他成就的嬪妃才能被人重視。甚至,高品階的嬪妃連列入正史也沒有資格。

  比如太宗的鄭賢妃,沒有生育子嗣,《大詔令》對其隻字未提,她的名字隻列在昭陵陪葬名單。

  當然,這些都是內宮的事,韋晉是外臣,不方便多說,適可而止,所以便在下面,捅了一下李洽。

  李洽當然明白,隨即道:“鄭貴妃怠慢不得,您必須的見,而且必須執以晚輩禮,她的身份太特殊了。”

  永徽六年,李治打算封武昭儀為妃,但四妃名額已滿,李治便新創了一個“宸妃”的妃號,

但被侍中韓瑗等人以“妃位有固定的名額,不可另外立號”而勸止。  而四妃之中,最尊最貴的貴妃,便是鄭氏。其出身“盧崔鄭王”四姓高門的屐聲世家-滎陽鄭氏,乃定著房的嫡女,身份高貴。

  現今的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將軍-裴行儉就是出身定著房,按輩分算是還是她堂侄。且定著房在朝的大小官員,足有三十余人。

  貞觀十七年,李治入主東宮,其與梟氏共為良娣。永徽元年,晉位貴妃,在后宮中,鄭貴妃位居四妃之首,地位僅次於皇后。

  雖然,最初寵冠六宮的人是梟氏,但鄭貴妃出身於頂級門閥滎陽,作為五姓七望中的一員,其家世極為顯赫,便是蟒、梟得意之時,亦不敢得罪。

  顯慶二年,李治首次攜文武百官與皇子後妃搬到東都洛陽居住,而那時距,王皇后和蕭淑妃被廢已有將近兩年的時間,天后已然母儀天下。

  在天后與蟒梟激烈爭鬥中幸存的鄭貴妃,卻在時邕坊購置私宅,其府邸位於洛陽上林官園之北,乃前隋宰相-蘇威宅邸,搬出皇宮獨居之今。

  后宮嬪妃多出身世家、官宦之族,鄭貴妃出身再好,也不過是個嬪妃。

  但與其他,事事順從皇帝的嬪妃不同,鄭貴妃的這種“離經叛道”的行徑,即便再有家世依靠,也免不了口誅筆伐。

  奇怪的是,此事竟然得到了二聖的允準。這種變相“合離”非得沒有觸怒李治,甚至天后還特意下旨擴建,一應禮遇、供應,一律不變。她也成了是唯一可以在宮外立府的嬪妃。

  李洽十幾歲便在皇帝身邊做侍衛,對他的脾氣那是再清楚不過了,外圓內方、膽大心細,凡他要做的事情,無不達成。哪怕前面擋的事枕邊人或至親,也絕不會手下留情。

  但對鄭貴妃不同,李治對她很是尊重,對她的要求也從來是無有不準。當然,鄭貴妃也是進退有度、個性恬淡的性子,從不參與宮廷鬥爭,過去在宮中時,與天后關系頗近。

  且在滎陽鄭氏威望極高,她的話幾與族長相同。所以,對這位庶祖母,是萬萬慢待不得的,否則即便二聖不怪罪,也把鄭氏的人得罪了。

  這些天,衛隊的弟兄們對殿下收服帝王之劍,是議論紛紛。李洽、韋晉雖然表面喝斥他們言多有誤,但心裡對李守義還是寄予厚望的。犯不著因為小節,得罪一大門閥。

  當然,怕殿下不去,李洽還補了一句,鄭貴妃得知殿下在太室山學藝,生活多有不便,特意備下了三十車用度供殿下支用。

  李守義微微一笑:“當官不打送禮的,長者如此偏愛,本王也不能失禮不是。”

  “沐浴更衣,本王要當面向貴妃至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