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一統天下,從潁川開始》第24章;匈奴犯邊
  時間匆匆而過,距離從甄家離開之日時,已經過了兩月有余,如今也是來到了雁門境內。

  一路走來,並州給人的印象就是荒涼!

  這種是少有人煙,如果不是從縣城經過,極少有人,對比冀州,更為貧窮,人口也是少了許多,但多了些生機。雖然同樣艱難,但起碼還是能看見些笑顏,更覺得日子有些奔頭。

  然而這種情況倒了邊境等地有所不同,人更少,有些人想遷到內部的一些縣城裡去,邊境時常面臨匈奴的侵擾,極難生產,導致大片土地荒涼,尤其像馬邑、平城等與匈奴接壤的縣城,人口幾乎集中在縣城,外面雖仍有些人,但不多。也有不少人往內部的縣城裡遷徙。

  尋常人家同樣是生活艱難,此次鍾陽等人的目的地就是馬邑。

  馬邑是名將張遼的族地,至於現在是否仍在馬邑,鍾陽不得而知,其次也是想看看與匈奴接壤的縣城,是如何的。

  眾人繼續前行,現在鍾陽所有人盡皆騎馬,由甄家提供不少,貨物也是換成了一些糧食,剛開始很多人騎術不行,只是一般行走趕路還是可以的,但是路途陳到皆有訓練,可是從沒有落下,現在基本都已沒有問題,只是臨場能發揮出多少,這就不為人知了。

  越靠近邊境,檢查也更多,沿途哨卡也明顯多了不少。鍾陽等人也是因為人數不少,被攔下次數倒是不少,後驗明身份後,才放行。然而此次卻有些不同。

  可能也是即將到達接壤縣城馬邑,這些軍士輕易不放行,即便拿出證明,領頭軍士見鍾陽人多,且盡皆騎馬,佩刀劍,不僅不放行,甚至讓低下軍士做好衝突準備。

  鍾陽幾人皆是點頭,畢竟這是邊境縣城,能有此戒備,甚是可以,皆是感歎此軍統領有些本事。

  鍾陽便言:“你可向上稟報,我等在這裡等等就是了。”

  那領頭軍士也是不客氣,直接遣一人向城內而去。

  一刻時間過去,只見城內方向揚起一片灰塵,不一會便有三十余騎來到,領頭之人是一青年,那青年直接來到這個軍士面前,應是了解情況,不一會便直接來到鍾陽面前。

  “閣下,近幾日匈奴有異動,所以戒嚴,來往出入均會盤查,且閣下卻是人多了些,還望閣下理解,待局勢明朗,解除戒嚴後在來行商可方便?”

  這青年說話不卑不亢,條理清晰,倒是有些大將風范。

  “見過將軍,某叫鍾陽,字博達,這兩位皆是我潁川好友,荀彧,字文若,郭嘉,字奉孝,因聽聞邊境軍士與百姓,皆辛苦艱難,而又禦敵於外,護邊境安寧,陽於心不忍,便準備了些糧食與好酒,送我邊關好兒郎,同時也想目睹一番我邊境將士的風采,還望將軍應允。”

  這青年將軍聽後也是感動,他自小在馬邑長大,絕大部分行商之人聽聞匈奴異動後都是第一時間撤走,甚至有部分者為私利溝通外族,有時甚至局勢緊張,卻高價售賣其貨物,他見過不少氏族之人,很多仗其家世,瞧不起邊關之人,直言粗鄙之夫,以至於他對這些行商之人沒什麽好感。

  剛開始見到鍾陽等人時,也以為是哪家子弟出來玩耍,沒與他好臉色,等了解完清楚事情始末,也只是有些許改觀,只是因鍾陽等人沒有仗勢欺人,態度還算好,才好好與他們說話,如今聽完鍾陽所說,心中也是羞愧,蓋因他以偏概全,心中誤解別人。

  隨即動容道:“在此先謝過各位好心人士,

多謝閣下援助。”  “也別叫某將軍,某只是馬邑一縣蔚,當不起將軍之稱,某姓張,明遼,字文遠。諸位若是想去看看邊境軍士,也是可以,某可以帶你們去,但一旦發生戰事,可無法兼顧你等,定要想清楚。”

  鍾陽聽到這青年叫張遼,心中甚是驚訝,沒曾想會如此相遇,也十分欣喜,而鍾陽也確實對邊境之事很是好奇,畢竟他初步的計劃可就是這雁門啊!所以必須要了解清楚才放心。

  “見過張縣蔚,若是縣蔚方便,我等確實十分想見見邊境勇士,全賴縣蔚等勇士守護,才有我內部之安寧,會等人皆來自潁川,因到並州路途遙遠,帶了些護衛,如若這匈奴來犯,我等也可殺敵,我大漢男兒無懼!”

  鍾陽也是心中有感而發,無論這大漢內部紛爭如何,但邊境始終如一,皆是他人用命換取平安,而且鍾陽心中只要想到那段不堪回首的記憶,也是憤恨,若有機會,有朝一日,定然讓全世界都知道漢人之名。

  張遼聞言也不在勸,如今鍾陽等數十人,看起來倒是皆好手,也可為助力,心中也是尤為認可,便有結交之心。

  “既然博達已考慮清楚,某也不在勸,這便帶諸位進去,不過一旦進入軍中,不可隨意走動,到時會劃分一塊營地與你們。”

  說完便領著鍾陽等人往裡面走,途中郭嘉也是適時問道:“將軍,現在這個天氣,匈奴為何輕易敢來?如若冬天需要食物,那倒是說得清。還望將軍解惑。”

  張遼看了郭嘉一眼,隨即道:“此乃軍中機密!”

  郭嘉也是無奈,鍾陽見此也沒有追問,待到糧食好酒全部交割,張遼便帶著鍾陽等人去往臨時劃分的營地,等到囑咐清楚臨走時,張遼對鍾陽終是說了這個問題。

  “博達,如今你等也已入營,說實話遠佩服,一旦戰起,甚是危險,到時護好自己。我等軍士在,城防無需擔心。”

  “至於這匈奴為何這個時候來,據細作了解,鮮卑劫了一些中小匈奴部落,引起了一場戰爭,但匈奴未能勝,這些中小部落便聚集一起,而前些時間剛好調離了一批將士押送稅糧前往洛陽,替換的人還沒來,這些匈奴便將目光放到了這裡,而據最新消息,匈奴已經聚眾近萬。”

  鍾陽聽完前因後果,也是了解了些,只是這來犯之敵對比卻是有些多了,馬邑守軍近兩千人,因其邊境,守軍較多。

  “文遠,我們有城池之利,且匈奴不善攻城,倒是還好,可若是這匈奴繞過馬邑又當如何?”

  “博達勿擾,此事郡守已知,都已通知到,且派出援軍五日就可到,如若他們繞過馬邑,那便匯合援軍反包了這些匈奴,雖騎兵數量不如他們,但至少能重創與他們。而且他們一旦追求奔襲,所帶糧草必不多,只要得不到補充,便堅持不了多久。”

  張遼說到這裡其實內心也有擔憂,畢竟差距不小,且聽聞郡守此次重視程度也不高,本來張遼是要被提到郡裡做吏,因此事耽擱,突然間張遼有些不想去了。

  隨後鍾陽叫來郭嘉、荀彧、陳到、趙風幾人,陳宇也在其旁聽,待到鍾陽說清緣由,幾人也是沉思。

  “如若是堅守,應不成問題,守軍精銳,且以逸待勞,來犯匈奴也無攻城重器,更不善攻城,只要不與其野戰,匈奴必退。”

  荀彧思索一番最先說話,且說的也是事實,匈奴強在騎兵之利,以及數量,論精銳程度,邊軍可能更甚。

  “這匈奴敢來,怕是有些準備,若是不計傷亡強攻,又該如何?且陽所想,此次滅了來犯之敵最好。”

  鍾陽也知常規情況下守城沒有問題,即便是匈奴準備,也難,但鍾陽心中想的卻是滅這股敵人。

  旁邊郭嘉也是睜開眼道:“博達此想,甚難實現,滅敵最重要的便是野戰,而我們騎兵甚少,不過斬將倒是可行,只不過對於現在而言也難。”

  鍾陽兩眼泛光,知道郭嘉智謀百出,但憑如今情況,居然也有想法?很好奇。

  郭嘉也沒有賣關子:“守必然是必須的,若要斬將,必須要在城外留一奇兵,人數五百便可,由武藝高超者領,城內守軍配合,待匈奴攻上三日左右,只需緩緩表現出城內虛弱,給其一種全軍壓上即可破城的錯覺,一旦全軍壓上,則中軍護衛必少,此時這五百奇兵做出數千人之勢,直衝敵人中軍,斬將首級,無人指揮之下必亂,這些時日援軍也是到了,屆時一同衝出,雖不能全滅, 但亦能重創。”

  鍾陽心中高興,此計大有可為,然而忽想到些什麽,有有些興致缺錢。

  這一計策,首先是建立在鍾會能指揮全軍的情況下才能初步成立,如今的現實卻是,鍾陽只能指得動身邊數十人,數十人衝陣,想想就行了,即便有陳到這樣的猛將在也不行,差距太多。

  荀彧這邊這時也是反應過來,隨即說道:“奉孝此計可行,但其中風險甚大,尤其是這支奇兵,稍有不慎便面臨滅頂之災,如若敵統軍之人未慌亂,穩住第一次攻勢,在從前軍緩慢抽調支援,最前軍便後軍,停住攻勢便守勢,那這幾百奇兵就會全軍覆沒啊!”

  郭嘉也不可置否,確實如荀彧所說:“文若說得在理,但如要實現博達所想,在此兵力下,這也是機會最大的,最有可能達到的。行策肯定也是有風險的,至於是否采納,看博達。”

  鍾陽也是搖頭笑了,略一思索道:“如若此次是由我統領全軍,陽會采納奉孝之言,雖有風險,但若是能成,成果極大。戰爭,不會有僥幸,若有擴大戰果,一舉定乾坤之機,怎能不用?且即便失敗,也不誤正面,本身便是弱勢,若不用計,如何滅敵?而且這匈奴,我想也沒有這等謀略,若是有,便不會被鮮卑欺負成這樣了。”

  郭嘉笑了,甚是開懷。幾個月的時間,鍾陽已不在是過去之鍾陽。

  這幾個月的經歷,教會了他取舍與果決!

  荀彧與郭嘉均是見到了鍾陽身上雄主的影子,陳到與趙風也更是敬畏,陳宇在旁也是興奮得有些顫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