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不可!”
沮授‘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思想確實偉大,但郭嘉等人卻不認可這個建議。
等到劉羽將目光望來之後,郭嘉解釋道:
“主公雖然雄踞冀州,但四面環敵,北有北平公孫瓚,南有兗州曹操,西有太行山張燕,東有渤海袁紹。
“此時大軍陳兵渤海邊境,心腹之患渤海袁紹沒有解決,若是此時分兵前往長安迎奉天子,萬一袁紹借機出手,聯手公孫瓚、曹操對我等出兵,冀州該當如何?
“況且從冀州前往長安,需要經過河內,入虎牢關,過洛陽之後,還需要渡過崤函之險。若是張燕率領黑山軍在太行山伏擊,白波軍等賊寇,或其他西涼軍勢力暗中設伏。
“分兵之下,必將陷入兩面作戰的窘境,僵持許久,不說糧草輜重消耗,將士或將陷入苦戰,就算最後迎奉天子歸來,耗時許久,冀州恐有變故,此乃舍本逐末!”
郭嘉的分析得到不少人的認可,他們此時對袁紹等聯盟作戰,本就四面開戰,若是繼續分兵前往長安迎奉天子,顧此失彼,大本營冀州危機四伏,甚至有顛覆的風險!
屆時就算迎奉天子,連大本營都失去了,無根之萍,何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底蘊。
原歷史不管是袁紹還是曹操,都是解決了後顧之憂,這才繼續擴張。比如官渡之戰,袁紹解決幽州公孫瓚,統一河北。曹操解決徐州呂布、宛城張繡等戰,都是對後方的一種穩固!
此時劉羽雖然雄踞冀州,勢力龐大,但並非沒有外敵,甚至肘腋之患渤海袁紹,首當其衝,還沒有完全解決。分兵實乃不智!
沮授卻說道:“我等雖然四面環敵,但同樣也是四面拱衛。
“此時雖然大軍陳兵渤海邊境,但只是張頜、高覽、徐晃諸位將軍出擊,趙雲將軍率軍陳兵太行山拱衛,陳到將軍防備幽州公孫瓚。我等鎮守趙國,拱衛黃河防線。
“此時只需要讓趙將軍率兵西出虎牢關,太史慈將軍接防,以趙將軍手下白袍軍之精銳,無需多久,即可直達長安。趁亂迎奉天子。
“這短短時間,冀州怎會出現變故?況且迎奉天子,佔據大義,袁紹等賊子若是膽敢趁機出手,我等也能以討伐亂臣賊子等名義,師出有名!”
郭嘉反駁,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道:“迎奉天子來冀州後,屆時天子若是意見相左,我等又該如何自處?”
沮授又解釋,言語中堪稱大逆不道:“天子年幼,凡事自然以主公為主。屆時挾天子以令諸侯,盡早平定天下亂象,等到天子長大後,主公大勢已成......”
後面的話沮授沒有再說了,但言外之意已經十分明顯,怎麽做就要看劉羽的選擇了。
郭嘉再次反駁......
沮授再次分析解釋......
各自發表看法,但都很難說服對方。眾說紛呈,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據理力爭。
最後眾人將目光望向劉羽,他們知道自己最多只是提供一個戰略意見,真正決策做主的人選是他們的主公,趙王劉羽!
劉羽此時陷入了沉思,心中也在思慮利弊!
其實劉羽的謀士陣營之中,已經隱隱出現兩個派系——一個是以沮授、田豐為首的河北派,皆是幽冀出身。一個是郭嘉、荀彧和荀攸等人為首的潁川派,皆是出自豫州。
黨派根據出身地域結成圈子,屬於鄉黨。但劉羽暫時並沒有干涉,
或者說這些謀士也知道分寸,沒有因為利益扯後腿,那是結黨營私了。最多意見相左。 這其實也是如今大漢上下的風氣,不管是朝堂之上,還是諸侯軍閥陣營中,都是以此為主的,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若是繼續任由發展下去,就是未來兩晉,世家門閥,盤根錯節,就會凌駕於皇權之上。
但劉羽此時還在爭霸天下的階段,在沒有真正佔據主動權之前,不可能強勢打壓這種風氣。未來曹操也是三分天下之後,勢力最大,有足夠底蘊,這才開始打壓世家。
這一步,其實是每一位諸侯形成格局之後的必經之路。就像每一位漢帝上位之後,都會打壓漢室宗親諸侯王,避免七國之亂再次出現。
漢朝的鄉黨情懷是普遍現象,而劉羽如今還不能太過干涉,只能憑借自身的威望,互相維持,形成一種製衡。保持一個相對的、穩定、健康的平衡狀態。
這種情況下,各自黨羽派系的想法和政見,自然是有所不同的。不過關鍵是,劉羽有足夠威望,可以壓下不同的意見。
就像現在,沮授和郭嘉爭辯之後,還需要望向劉羽,他的決策才是最終決定,才是他們接下來奮鬥的方向!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一個人都有優缺點,人才也不例外。但只有強而有力的主上,才能統禦有智謀的屬下。
劉羽很顯然就是這樣的明主!
對比沮授和郭嘉的爭論,劉羽是更認可郭嘉的。或者也可以說,郭嘉更了解劉羽的想法,這才提出相反的意見。
沮授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戰略思想確實偉大,但問題是,迎奉天子之後,意見相左,到底該聽誰的?
漢帝劉協可不是吃素的,原歷史中想要利用劉備在外起勢遏製曹操,將輩分拔升到皇叔,後策動董承設計衣帶詔,屬於一位很有權謀、很有想法的帝王,可惜外賊虎視眈眈,難以力挽狂瀾。
但曹操可以冷血軟禁,可身為漢室宗親、諸侯王的自己,要如何行事?
聽從?劉羽像是會屈居人下的主嗎?穿越者也是有雄心壯志的,王莽就是表率!
軟禁?屆時怕是落得與曹操一樣的反賊罵名。劉羽也是要臉的!
既然如此,還不如不迎奉天子。
一念及此,劉羽環顧四周,沉聲問道:“爾等可還有其他想法?”
沮授心下歎息一聲,但面上卻沒有露出不滿和遺憾的神色。
眾人明白,劉羽這是不答應迎奉天子!
眾人繼續商議,旋即郭嘉拱手建言道:
“主公,我雖然對公與‘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並不讚同,但對長安軍閥混戰的看法,我與公與是一致的。
“王允和呂布絕非西涼諸將的對手,只要他們聯手擰成一股繩,王允和呂布要麽死、要麽敗走長安。
“呂布先從丁原、轉投董卓、後拜王允,狼子野心之輩,身為天下第一猛將,自然不會甘心失敗,必會伺機東山再起。可天下之大,呂布還能何去何從?
“涼州有馬騰、韓遂;荊州有劉表;袁術雖然匡亭之戰後敗走兗州、逃亡揚州九江,佔據淮南,但在南陽、豫州等地依舊留有余力;冀州有主公、袁紹。
“可呂布背信棄義,見利忘義,有丁原、董卓前車之鑒,誰敢接納?”
郭嘉此言,讓眾人點頭。
就算呂布武藝高強,手下更是有張遼、高順、臧霸、八健將,也算是猛將如雲,但就如張飛所言,三姓家奴,誰敢接納?
不過郭嘉既然提出來了,那麽顯然是有辦法、或者有想法讓某方諸侯接納呂布,以此攪動風雨,引發混亂?哪一方諸侯?兗州勢力嗎?
畢竟他們冀州趙王的頭號大敵,就是渤海袁紹和兗州曹操了!幽州公孫瓚和太行山張燕那只是細枝末節!
眾人不傻,果然郭嘉頓了頓後,吊足了胃口,這才繼續道,剛出口就是平地驚雷炸響:“我等可挑動兗州本地士族反叛曹操!”
眾人有些驚訝,但沒有打斷郭嘉,想要聽聽他的分析。
郭嘉環顧四周後,望向劉羽,道:“別看兗州此時一團和氣,但只是表面,底下早已暗流洶湧。
“一來曹操並沒有受到朝廷任命,乃是自請兗州牧,名不正言不順。
“當初朝廷任命的兗州牧金尚上任,被曹操驅趕離開,金尚轉而投靠袁術,想要借此奪回兗州。但匡亭之戰後,袁術敗退,曹操只有兗州牧之實,沒有兗州牧之名。
“二來曹操無道,為籌措軍資,竟暗中組建摸金校尉盜墓,兗州不少士子名門祖墳被盜,已是心懷怨恨,不過忌憚曹操勢力,敢怒不敢言。
“三來曹操擅殺兗州名士、大儒邊讓,雖然是因為邊讓輕視和詆毀曹操,曹操殺人立威、殺雞儆猴。但此舉無疑讓兗州名門兔死狐悲、人心惶惶。
“四來曹操至交、兗州陳留太守張邈,看似關系密切,但因為利益分配問題,早已心生間隙,各自算計。
“兗州早已暗流湧動,只差一個契機,就能引爆這個歌舞升平的假象。
“曹操顯然也看出兗州的亂象,因此將州治從山陽郡的昌邑,北遷到更靠近黃河的濟陰郡鄄城。此舉為了離開兗州中心,避免被甕中捉鱉了。也有與渤海袁紹互相接應、互為犄角的戰略打算。
“若是此時我們暗中挑動兗州反叛曹操,唆使兗州名門引呂布入兗州,驅虎吞狼,兗州必亂。
“兗州若亂,淮南袁術有機可乘,其匡亭之戰敗給曹操,早就心生怨恨,略施小計可誘引北上,加入混戰。
“徐州陶謙截殺曹嵩失敗,雖然是借刀殺人,但徐州牧難辭其咎,為了自保,必會借機出手,一舉解決曹操,以絕後患。
“我等也可在徐州散播謠言,言陶謙不仁不義,暗殺曹嵩失敗,未來曹操必將發兵徐州,報仇雪恨。此舉必將引發陶謙擔憂惶恐,徐州名門人人自危,必會讓陶謙對曹操出手。
“屆時兗州亂,淮南袁術、徐州陶謙趁勢出兵,兗州、徐州、豫州、青州都將卷入其中,難以獨善其身。我等可借機對渤海出手,一舉解決袁紹。
“甚至若是時間來得及,平定冀州之後,還能借機對幽州下手!”
郭嘉的戰略分析,引得不少人連連點頭。
郭嘉的目的其實就是攪動兗州、徐州、豫州和青州混亂,將袁紹的盟友曹操等人拖在這個戰場,無暇他顧,讓渤海袁紹孤立無援。
如此一來,他們可以火中取栗、渾水摸魚。
至於解決了渤海袁紹之後,他們也不是直接南下,而是會先解決幽州之患——公孫瓚!
只有完全將幽冀掌控在手中,穩定局勢,趙王劉羽的勢力,才能穩如泰山的南下,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了!
兗州之亂的關鍵,就是挑動兗州名門和曹操的對立,迎呂布進入兗州。
郭嘉這個戰略思想,連劉羽都高看一籌。因為原歷史幾乎就是這麽發生的。
唯一不同的是,原歷史是曹操發兵徐州,為父報仇,被拖在徐州戰場之後,兗州名門迎呂布入住兗州,以至於曹操後院失火,不得不從徐州退兵。
這一世雖然‘曹嵩之死’被干涉了,但兗州名門和曹操的矛盾、曹操和陶謙的仇怨、曹操和袁術的仇恨,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弱點!
郭嘉顯然就是想要利用這些弱點!
當然要如何利用,如何挑動唆使兗州名門反叛曹操,如何設計讓袁術、陶謙出手加入混戰等等,這就是之後需要考慮的了。
此時郭嘉只是提出這個戰略思想, 如同沮授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樣,只有等他們的主公劉羽答應了。他們才能更進一步的商量下一步,如何散布謠言、興風作浪!
因此眾人望向劉羽,等待他的決斷。
劉羽思慮片刻,覺得郭嘉此計可行。
唯一可惜的是,因為‘曹嵩之死’被干涉了,以至於接下來的謀算,都需要耗費更大的心力,投入更多才能達到預定目的。
甚至還不知道這種謀算,會不會被袁營中的易小川製止。從中會不會出現其他意外變故。
但不管如何,劉羽不可能因噎廢食,因為易小川的存在就畏首畏尾,瞻前顧後。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以他的知識量,手下謀臣如雨、猛將如雲的陣容,還怕易小川輔佐的袁紹班底嗎?
劉羽環顧四周,見眾人望來後,正想要開口應允。但這時,又有傳令兵到來。
古代道路交通不便,通信不如後世便利。因此對於斥候、細作的情報,任何陣營都是要第一時間得知。因此傳令兵幾乎是暢通無阻。
又是一封急報,呈現在郭嘉面前,當郭嘉解密那些孩童塗鴉之後,神色微變:“主公,兗州細作傳來消息,曹嵩死了!”
“什麽?!”
文臣武將失聲出口,駭然失色。
不是說徐州陶謙借刀殺人,截殺曹嵩一家,但袁紹部將高乾率兵救援曹嵩,並且護送到鄄城曹操營地了嗎?曹嵩怎麽又死了?
就算是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劉羽,此時都緊皺眉頭,感覺到局面的詭異,嗅到了一種陰謀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