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第72章 知乎?Quora!
  有了之前和周新的一番對話,吳世強在踏上回去的航班時,頗有一種“此去關山萬裡,定不負雲起之望”的豪情在心中。

  這種國外資本幫助華國技術扶貧的事情,除了新興投資,還有哪家投資機構會做?

  這裡面最關鍵的點在於,國外資本即便投資經理是華國人,但是受限於績效考核和個人利益,他們不可能去投資沒有收益或者說收益渺茫的企業。

  但是周新不同,新興資本背後是周新,周新的戰略設計導致,新興投資是唯一一家願意去這麽做的企業。

  生怕自己收益率太高,要通過投資集成電路和計算機基礎技術來把收益率拉低的企業,還能有第二家嗎?

  即便是後世的國有投資機構們,除非是政策性基金,不然也絕對是以收益為導向。

  因此吳世強在回國之後,利用各種人脈關系,包括家裡、自己的同學朋友等等,找了一些做天使投資的人聊天,試圖打聽他們知不知道有哪些集成電路的企業做的比較好,而且缺錢的。

  雖然他們現在不會投,但是現在屬於項目儲備階段。

  “世強,國內的集成電路企業和國外差太遠了,我們從來沒有考慮過要去投資這個領域的企業。

  而且你要知道,集成電路這個領域,主要都是國家在玩,我們這點錢投進去連個水花都打不出來。

  像華虹半導體、華潤微電子。長電科技這些都是國企,他們不差錢,你想投資對方都不會接受你的投資。”

  華國在1995年的時候搞了一個909工程,這個項目叫做:“建設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主要是為了加快華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這裡多提一句,華潤半導體靠霓虹的NEC公司提供八英寸整廠0.35微米技術轉移,在2000年實現了盈利。

  華國在早期一直是國有資本在做集成電路,包括引進國外技術、晶圓廠等等。

  909工程之前是908工程,這個工程當時投資了15億rmb,1990年的15億rmb,用於建設華晶電子6英寸的晶圓廠。

  結果就是經費審批花了2年,是否引入AT&T的0.9微米集成電路製造技術問題論證花了三年。

  等晶圓廠建成之後,908工程最後的產品與國際同等產品的差距已經拉大了,產品完全沒有了競爭力。

  一直到2000年華國才意識到靠國企不行,靠國有資本統一建設搞了二十年,都沒有搞出好的結果,然後出台了相關產業政策,鼓勵引導民營資本和外資進入集成電路領域。

  現在是1999年,沒有政策,產業資本壓根玩不轉這個領域。

  “數據庫?操作系統?

  你們是投資機構還是科研基金?

  操作系統還好點,因為比爾蓋茨的緣故,國內還是有搞操作系統的企業,而且基於Linux內核的操作系統還是有市場的。

  就前不久,衝浪軟件不是搞了個XteamLinux出來麽,當時我還去看了下,這玩意和Linux沒有太大區別,只是換了一個皮罷了。

  國內一票的企業想靠Linux內核,搞自己的操作系統,成為下一個微軟。

  包括前不久華國計算機公司和中科院計算機所,聯合成立了一家叫中標麒麟的公司,也打算搞個什麽麒麟操作系統。

  但是數據庫這玩意,那就沒有啥公司打算搞了,

基本上都是高校還有研究所在弄。  我們說白了個人用的操作系統,對安全性和數據穩定性要求沒那麽高,體驗體驗國產,支持國產也挺好。

  但是數據庫這玩意不一樣,這都是大型企業在用,他們對數據穩定性要求很高,國產數據庫沒有生存空間。

  Oracle和IBM的先發優勢太大了。”

  “要我說,你們新興投資背靠周新,周新作為互聯網行業的鬼才,投資互聯網不就完了?

  還是你小子自作主張,老是想些不切實際的。”

  吳世強找自己某個同學,理科研究生,在中科院工作過一段時間,然後去了外資機構當投資經理。

  ......

  作為互聯網界的鬼才,周新正在謀劃新產品的上線。

  兩個月前參加的時候,周新加了很多集成電路領域大牛的郵箱。

  這段時間除了工作以外,他大部分精力在看集成電路領域論文上,看到自己認識的名字,就發個郵件過去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

  這也是某種意義上的混個臉熟。

  在新產品上線後,他第一時間挨個發了真摯的郵件給這些大牛。

  第一封就是給胡正明的。

  “教授,這是我開發的新產品,專注於幫助大家解決學術、生活乃至更多領域的問題,這是一個知識問答社區,誠邀你的加入。”

  當然周新不僅僅找了集成電路領域的大牛,他還找了比爾蓋茨。

  直接問比爾蓋茨問題的機會,這多難得。

  比爾蓋茨就是這個知識問答社區最大的噱頭。

  只是比爾蓋茨要留到後面,等用戶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比爾蓋茨來引爆這個產品,達到用戶數量裂變的目的。

  Robin也收到了郵件,周新邀請他使用問答社區的郵件。

  “知識問答社區?這又是Newman新創造的概念吧。

  我得好好看看這產品有什麽新意。”

  Robin的百度在開發中,百度以800萬美元的估值,獲得了周新260萬美元的投資。

  有了這筆投資之後,Robin迅速離職然後開始招兵買馬,把他的同學朋友喊上。

  他們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個小時以上,為了把百度開發出來。

  只有每天白天,Robin才會例行公事地看郵件。

  “Quora?

  而且還需要實名注冊嗎?”

  Robin在Quora上輸入周新郵件發給他的驗證碼,然後才能進行帳號注冊。

  並且帳號注冊需要提供他的真實信息。

  完成注冊之後,Robin上傳了一張自己的照片,然後開始逛整個社區。

  Quora上不是分板塊了,它是分主題,包括科技、商業、文化、政治、歷史等等。

  每個主題背後有個關注的按鈕,Robin把科技、商業、政治、歷史這些主題都選上了。

  第一個問題就是:

  “什麽是Quora?”

  Robin點進去之後,看到有周新本人頭像,ID是Newman Zhou的用戶回答。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