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千禧年半導體生存指南》第75章 慢就是快
  短短一周時間,雖然Quora只有十萬出頭的用戶,但是網頁瀏覽量和在各大搜索引擎的搜索數都飆升至全美網頁的前十。

  不僅僅是矽谷在討論Quora,各大高校的學生們更是以有Quora帳號為榮。

  大量阿美利肯的大學生有問題,希望通過身邊有Quora帳號的人幫助他們在Quora上提問以獲得解答。

  這就好比後世的ChatGPT,ChatGPT對於大陸地區的IP是呈現無法使用狀態,對於這一新鮮事物,雖然大家都在討論它,但是真正用過的還是少數。

  這也誕生了一個商機,就是專門幫你向ChatGPT提問,提問費用還不菲。

  用不了ChatGPT還能刷抖音,有很多替代的娛樂選項,至於想把ChatGPT當生產力工具,使用別人的帳號一來不方便二來這涉及泄露你個人隱私。

  因為ChatGPT的對話是會保存在帳號裡的。如果你每次使用別人帳號對話完然後刪除,那你又要重新鍛煉ChatGPT,這很不方便。

  但在互聯網娛樂匱乏,沒有Facebook、沒有Ins、沒有YouTube的今天,大學生們玩不了Quora就像有螞蟻在身上爬一樣難受。

  大家本來就對周新設置門檻有所不滿,拳頭遊戲社區的門檻買一款最便宜的遊戲就能解決,也就10美元,這對能買得起電腦的用戶來說是小事,大家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Quora的帳號花錢都買不到,即便到Ebay上買別人轉讓的驗證碼,也得50美元起跳,這個價格就不是每個人能夠承擔得起的。

  以至於大家在各大論壇發起了一個“We need Quora”的活動,展示對Quora注冊門檻過高的不滿。

  Quora是有通過拉裡·桑格在大學生群體裡的影響力,發了一些驗證碼給大學生們,但是這數量非常少。

  每個大學分配到的注冊驗證碼不足兩百個。

  潛在用戶們的呼聲如此高,這對任何一家互聯網企業來說都是甜蜜的煩惱。

  只是這擴散的速度太快,和周新原本制定的運營計劃不符。

  “Newman,我們現在需要思考的問題是,我們是要按照之前的節奏來,還是說放開用戶注冊的限制。”

  Quora的管理層只有周新、吉米和拉裡桑格三人,其中周新負責戰略規劃,吉米負責具體的管理,拉裡·桑格負責產品運營。

  二人在加入Quora的時候,把整個Nupedia的員工一起帶過來了,等於是Quora把Nupedia給收購了。

  周新給了他們一共百分之十的股份。

  拉裡桑格和吉米威爾斯之前哪裡見過這場景,他們身邊的朋友都在找他們要注冊帳號的驗證碼,隨便哪個網絡論壇都能看到求Quora注冊驗證碼的帖子。

  之前搞Nupedia的時候,連一千個用戶都沒有。

  現在才十萬個用戶,硬生生搞出了千萬用戶的架勢。

  好比起點只有一百個人訂閱,但是每章說能有一千條。

  他們雖然都有創業經驗,但是沒有爆火的經驗,拉裡·桑格認為關於Quora的運營需要找周新來好好商量一下。

  他們沒經驗周新有,周新做一款產品一款產品爆火,這經驗再豐富不過了。

  周新沒有第一時間說話,

而是停頓片刻在大腦裡組織語言:“我們可以分情況來討論我們要怎麽做。  首先用戶的建議只是參考,我們不能被用戶的建議打斷我們自身的節奏。

  其次關於是否放開用戶注冊的限制,我認為有幾個選擇。

  第一是直接開放用戶注冊限制,任何用戶都可以進行注冊,這樣的好處是我們會迅速獲得大量用戶,隨隨便便破百萬,甚至是破千萬。這樣的問題在於,用戶數量的激增對於我們的管理來說難度同樣會激增。

  我們需要用戶實名注冊,需要對用戶的回答進行管理,現在十萬用戶的規模我們能管理過來,百萬用戶之後管理難度呈指數級增長。

  而且用戶數的激增,會帶來答案質量的急速下滑。

  現在一個問題提出之後,前十個回答者裡至少有五個是真正理解這個問題,能夠給出有價值的答案的。

  一旦開放注冊,那麽一個問題提出之後,可能一直得到前五十個回答者,才會有一個有價值的回答,其他回答要麽價值有限,要麽答非所問。

  同樣用戶數量激增之後,有充分判斷力的用戶比例會減少,讚同數頂上來的回答不一定是真正有價值的回答,有可能只是他的回答符合更多個體的心理。

  比如關於政治觀點,開放注冊後,極端的觀點會得到更多的讚同。

  簡單來說,完全開放用戶注冊限制,會帶來問答社區質量的下降。哈佛如果面向所有大學生招生的話, 那麽他的含金量會下降,他無法保證每個畢業生的水平都在某一條線之上。”

  拉裡·桑格和吉米·威爾斯迅速被說服了,因為他們之前做的線上百科全書Nupedia是純粹學術向的線上百科全書,要想編輯至少都得是博士。

  他們天然就讚同這種精英社區,拉高門檻的做法。

  在和周新聊之前,他們本來擔心周新經不住誘惑,會被輿論裹挾,大規模開放用戶注冊。

  結果周新對於這件事的思考,比他們兩都要思考得更深。

  很多他們沒有考慮到的點,周新都考慮到了。

  吉米·威爾斯和拉裡·桑格對視了一眼,他們都知道對方內心的想法:Newman不愧是Newman。

  吉米·威爾斯同樣有疑問:“那我們不大規模開放用戶注冊權限的話,其他抄襲我們模式的知識問答社區,利用這波熱潮,把這些用戶吸引走了怎麽辦?”

  這也是矽谷創業者,乃至所有行業企業家需要思考的問題,那就是面對同質化的競爭,你如何保持自己的優勢。

  拉裡·桑格同樣擔心這個問題。

  這屬於典型的又想當**又想立**的心理。自己不想對所有用戶開放注冊權限,又不想讓用戶去類似的知識問答社區享受類似的服務。

  周新反問道:“如果我們放開用戶注冊,能讓其他互聯網公司不做知識問答社區嗎?

  換句話說,其他公司會因為我們的用戶數多而不和我們直接競爭嗎?

  很多時候,慢就是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