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第二百三十五章 使持節
第235章 使持節 第235章 使持節

“懷玉,說說你的看法。”

武懷玉跪坐殿中一角,他是堅決反對和親的。

他剛才也在考慮當前局勢,只不過考慮的角度不同。他考慮的是為何蕭瑀要力主直接攻打突厥,甚至不惜撕毀好不容易達成的和約,要知道在三個月前,當時武將們主戰,蕭瑀可是堅決主和的。

他覺得可能跟蕭皇后有關。

楊廣的蕭皇后是蕭瑀的親姐姐,如今在苑君璋所在的恆安北邊定襄。恆安鎮那塊以前叫雲中郡,也就是後世的山西大同。

定襄在長城外的和林格爾,當年隋文帝築定襄大利城以安置戰敗來投的啟民可汗染乾,而隋亡後,義成公主讓處羅從竇建德處迎接了蕭皇后和其孫楊政道,安置定襄,另立隋朝。

左仆射肯定是想要早點接回姐姐蕭氏的,楊隋復國是不可能實現的,尤其去年頡利折戟而歸,更加不可能了。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反對毀約出兵,估計跟他去年在尉遲恭、樊興軍中呆了一段時間有關,可能是了解了些唐突間真正的軍事實力的,也知曉如今大唐百廢待興,去年在長安腳下沒打,如今要跑到塞外去打,肯定不現實。

兵部尚書杜如晦主張出兵收復朔方、雲中,估計更多的也還是軍方們的意見,杜雖是文臣,但畢竟是兵部尚書,那些將領們一心請戰,他肯定也得考慮他們的意見。

至於說魏征、王珪反對出兵,連梁師都和苑君璋都不建議去動,一心是想苛發育,倒也比較好理解。

至於皇帝的態度,懷玉覺得李世民想打,又顧慮很多,一時可能也猶豫不決。

皇帝詢問。

懷玉起身奏對。

身為東宮太子洗馬,這般年輕,但畢竟也是以軍功封侯的。

“陛下,臣以為根本用不著大唐出兵。”

“哦?”

“臣以為可以分三步走,便能肢解突厥!”懷玉一語驚人。

震驚體可是很管用的。

所有人都很好奇要如何用三步把突厥裝進冰箱,不,是把突厥肢解。

“第一步,賞賜突利可汗糧草,助其渡過這場白災。”

這話一出,許多人臉上露出失望之色,還以為有多厲害,王珪更是忍不住想要怒斥懷玉,

大唐如今還有許多百姓在饑餓之中,哪有多余糧草給突利?

“陛下且聽臣細細道來,賞賜突利糧草,重要的不是賞多少,而是賞,且隻賞突利。”

“突利本始畢可汗之子,乃頡利之侄,只因當初始畢去世之時突利年幼,故其位傳給了處羅而不是給突利,處羅去世時,又是傳給其弟頡利。”

“雖然頡利為大汗後,加封突利為小可汗,管理東部奚、契諸部落,建牙立庭,可頡利與突利叔侄的關系並不好,頡利兩次入侵到關中,最後都是突利先與我大唐和談,致使頡利不得不接受和談退兵。”

懷玉的觀點其實一點不稀奇,在本就有些矛盾的叔侄那裡,再多製造一些分裂便是。

草原大雪災,突厥人只有兩條路渡過此關,要麽南侵大唐,要麽向諸部加稅,頡利剛跟大唐達成盟約,入侵沒討到便宜返回草原,他在此時是不敢輕易再犯的。

而朝廷此時賞賜突利,其實也不需要賞賜多少,給一點表示心意,剩下的部份,可以交易,大唐的糧草,換突利手裡的牛羊馬匹,甚至凍死的牲畜,

也可以運到邊關交易。 這樣做一來突利能暫過難關,對大唐必心懷感激。

就算頡利想南侵,那突利這時也沒理由跟著南下。

再則,大唐隻給突利糧草,甚至隻跟他們交易,突利他們不怕這災了,但頡利那邊受困受餓,能坐視?

他到時找大唐要賞賜,大唐可以找理由推脫不理會,那頡利肯定會去打突利手裡糧草主意,可大災之時,突利手頭也不富余,他會甘心給頡利?

絕對不肯,人性使然。

這叔侄必然就會關系徹底決裂,甚至有可能要刀兵相向。

突厥內亂,還能南侵?

這般一解釋,有理有據,無懈可擊啊。

房玄齡呵呵笑道,“武館主這第一步,十分了得,好一招離間計,敢問第二步呢?”

“第二步,賞賜薛延陀夷男。”

當初,突厥強盛,鐵勒諸部分散,有薛延陀、回紇、都播、骨利乾、多濫葛、同羅、仆固、拔野古、思結、渾、斛薛、結、阿跌、契苾、白霫等十五部,都居住於磧北,風俗大抵與突厥相同,薛延陀在諸部中實力最強。

後來西突厥處羅可汗兵強馬壯,鐵勒諸部皆臣服於他,但處羅可汗無道,征稅無度,諸部怨恨,處羅可汗便誅殺鐵勒諸部酋長一百余人,使的鐵勒諸部皆反,曾推契苾哥愣為可汗,在金山建立起鐵勒人的汗國,又以薛延陀乙失缽為小可汗。

後來處羅可汗被隋帝楊廣擒入長安,冊封了射匱為新汗,射匱很勇猛,將鐵勒大敗。

鐵勒兵敗,再度向西突厥臣服,回紇等六部則向東歸屬東突厥始畢可汗。

後來統葉護即位,西突厥再次內戰,國勢漸衰弱。

“薛延陀前酋長乙失缽的孫子夷男是如今的部落酋長,統領其部落七萬余家,有意東遷依附頡利可汗。

但頡利可汗近年屢與我大唐相攻,甚至還攻打西突厥,每次都大量征召鐵勒諸部壯丁人馬,回紇、拔野古諸部,已經反叛過數次。

只是突厥兵強馬壯,鐵勒諸部沒能團結一起,故此每次反叛都敗了。

如今聽聞頡利派始畢的兒子欲谷設和處羅的兒子拓設鎮守漠北,統領十萬部壓製鐵勒諸部,

欲谷設他們對鐵勒諸部十分苛責,這次雪災,欲谷設和拓設必然會再向鐵勒諸部加稅,以轉移自己的損失自保。

鐵勒諸部早有怨言,只是欠缺的一個領導者。

薛延陀七萬眾,實力比回紇等都強,聽說夷男也很有野心,想要跟他祖父當年一樣,建立一個鐵勒人的汗國,他肯定不會如回紇一般甘心任頡利欺壓。

回紇部酋長菩薩聽說也是個不甘突厥壓迫的人,只是實力稍弱。

陛下派秘使前往漠北見夷男、菩薩等首領,冊封夷男為鐵勒汗國的可汗,加封菩薩為小可汗,賜給他們印信鼓纛。

陛下可以許諾夷男、菩薩,大漠以北,皆賜封鐵勒,給他們建國,包括突厥現在所有漠北之地。

只需一道詔書,一副鼓纛,野心勃勃又飽受突厥欺壓滿是怨恨的夷男、菩薩,就能夠站起來起兵反抗突厥。

鐵勒諸部若是能夠團結在夷男旗下,那必將成為頡利心頭之患,到時他後院起火,再無法顧及南面。”

聯結鐵勒諸部對付突厥,這其實也是之前就議定好的一個戰略,只是之前薛延陀還臣服於西突厥,而現在夷男要帶七萬帳歸附東突厥的頡利可汗,薛延陀部的東遷,將改變漠北東突厥汗國附屬的鐵勒諸部實力,尤其是夷男這麽有野心的年輕人,更容易被鼓動起兵。

有野心的首領,有實力的部落,薛延陀能成為鐵勒諸部反叛突厥的領頭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若是中原大唐還全力支持他們建立汗國,那夷男絕不會再猶豫,特別是利用眼下這場白災,利用突厥對鐵勒的再次欺壓,絕對是如乾柴遇烈火,一碰就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