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人在聊齋:開局燉了討封黃皮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這,文膽的作用這麽大嗎
最新網址: 這一句話馬上就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特別是那溫小娘子,也很好奇,為什麽別人要續寫自己的一句詩,會失魂15年。

 “相公,快說說!”

 九姑娘興致來了,趕緊催促自己相公,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茶樓外的雨勢,依然沒有變小的意思,但依然不影響,在雅間內的眾人喝著茶聽風聲。

 “那就說說!

 溫姬的故事,流傳了幾百年,與民間傳唱至今,知者甚眾,陷入其中者,不知凡幾。

 其中就有一個小姑娘,在聽聞溫小娘子的故事後,特別是聽到了那一句【淒風冷雨滿江城】後更是陷入了其中。

 有人說。

 溫小娘子在屋簷下看著雨巷,念出這一句詩時,心中便已經有了雨巷。

 但是,當發現自己自薦枕席追隨的公子其實並非白衣儒冠,而是草包白丁之後,留下訣別書那一刻便已經走出了心中的雨巷,頗為瀟灑!

 但世人卻沒有這般瀟灑,那小姑娘便是其中之一。

 她初讀【淒風冷雨滿江城】時,頗不在意,但後來細一琢磨,才發現其中頗有深意。

 淒風冷雨中淒冷二字,各有零星兩點,遇到了風雨,便成了滿江這三點水的勢,水點越多,雨聲越大,可以說是形意雙絕。

 她琢磨了許久,也沒能續出來,直到有一天,同窗在雨中向她告別,臨行前遞給了她一卷琴弦。

 那是同窗最喜愛之琴上的弦,說以後不能再彈琴給她聽,便贈她一卷琴弦。

 望著同窗遠去的背影,那個叫楊賽的小女孩突然便感覺來了靈思。

 贈我以弦,報之以詩。

 於是竟續出了淒風冷雨滿江城的下幾句。

 淒風冷雨滿江城

 纖雲細月系弦聲

 陽關一曲隨山盡

 不知山外與誰聞

 卻沒想,這詩一寫變成了真,那小姑娘從此就再無同窗的音訊。

 這便是她進入這心頭雨巷的開始。”

 溫小娘子聽後,呼吸都急促了兩分,但並沒有出言詢問,而是靜靜等著,陳雲說出接下來的話。

 因為她可以感覺到,這個故事還沒完。

 陳雲沒有深究,一個幾百年的文妖,為什麽會有呼吸這種東西?

 但既然講故事,有始就得有終。

 “這個姓楊的小姑娘,從知道溫姫的故事以及這句淒風冷雨滿江城那一刻起,就已經進入了雨巷,但讓她在雨巷裡陷得更深的,是更年長些時,約愛慕的一個男子去賞花燈,但臨到頭卻因風寒病重而缺席。

 過後卻聽聞了那男子與別的小娘子賞花燈的消息,然後又寫下了另一首詩。

 淒風冷雨滿江城

 明花暗柳罩羅燈

 寒潮不解春風意

 春光不待夢裡人。

 於是她的第一份愛慕由此戛然而止,從此在心裡的雨巷越陷越深,再也走不出去。

 直到她32了,又遇見了一名男子,男子聽聞她的訴說後,笑著問她。

 所以,你的同窗離開時,你隻記得寫詩而忘了寫下她的聯系地址,便從此再無音訊。

 你約了愛慕的男子去賞花燈,因風寒病重缺席,卻沒有去解釋,所以愛慕戛然而止。

 這雨巷,其實何嘗不是自己往裡走的!

 那男子說完後,便又給她寫了一首能帶他走出心中雨巷的句子。

 淒風冷雨滿江城,

 青盞泥爐煮熱羹。

 願為白頭相思燕,

 不羨朱門斷腸魂。

 沒想到,這首詩也成了真,男子帶她走出了雨巷,女子回頭看背後的雨巷時,歎道:我續得上紙上的文字,卻續不上生活的緣分。

 本以為,是落雨巷中過,滴水不沾身,沒想到是濕了經書,忘了修行。”

 溫小娘子陷入了沉思,口中喃喃自語:“濕了經書,忘了修行……”

 不只是她,九姑娘也被這個故事深深吸引進去了。

 其實,陳雲講故事的水平很差,甚至比那個叫楊賽的小姑娘講自傳的時候表達能力差太多了,根本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但是故事太精彩,而聽故事的又是比較喜歡聽一些有詩情畫意元素之類的故事。

 所以,哪怕陳雲講故事的水平再差,這倆女子,心神都陷入了進去。

 不過,九姑娘的詩書底蘊,還是比溫小娘子要差了許多,所以提前回過神來。

 她小心地湊過來低聲問道:“相公,這個故事,是你家鄉的故事嗎?”

 陳雲點了點頭:“嗯!你不會以為我是憑空想出來的吧?”

 他們倆人小聲的竊竊私語,終究還是讓溫小娘子回過神來。

 溫小娘子款款的上前對陳雲行了一禮:“公子果然文采出眾,竟在短短時間,便能編出這麽一個故事,續出三首詩。

 溫姫願追隨左右,自薦枕席,陪公子讀書磨墨!”

 說到這裡她頓了一頓,看向九姑娘:“好叫夫人得知,溫姫乃文妖,身有文膽一顆,陪伴公子讀書時,可有益於記憶理解,溫習功課事半而功倍!”

 本來溫小娘子說自薦枕席陪伴左右讀書磨墨時,九姑娘是感覺到有點窩火的。

 但此時一聽溫小娘子說自己是文妖,身有文膽,陪伴讀書可事半功倍時,心中任何埋怨都沒了。

 世間哪怕再愚鈍的人都知道,讀書,在這世間便是最大的道理。

 古人雲,遺子千金,不如留下一經。

 在聽到溫姬說自己身有文膽,會讓讀書事半而功倍之後,她就知道這個人必須要留下來,哪怕是為了子孫後代,也要把此女子給留下來,哪怕這是隻妖。

 她雖然不知道文妖是什麽,但是卻知道自己相公的本事,阿公說,相公有天生可看破虛妄的雙眼,既然相公對這文妖沒有露出敵意,那麽也就是說這妖怪對他們沒有威脅。

 況且。

 經歷過這麽多事兒,她也知道,就憑著陳雲的身份,自己在面對妖鬼時,先天便擁有巨大的優勢,所以她並不懼妖。

 既然如此,那文妖留下也就留下了。

 “留下可以,但自薦枕席就算了!”

 這話是陳雲說的,按說這話不該他說。

 在這年月,想取一門妾室,不是男人做決定的,而是正妻做決定的。

 能不能娶,得看正妻同不同意。

 你可以休掉正妻,但你卻不能奪去她決定的後宅的權利。

 所以男人想要納妾,需要去跟正妻商量,正妻同意,然後正妻才會出面去幫男人納妾。

 如果正妻不同意,男人有兩個選擇,那就是休掉妻子,或者是停止納妾的想法。

 當然,這個只是律令上的。

 這是大梁律令。

 就有點像是陳雲的世界,大唐以及大唐以前的婚姻制度。

 所以,無論是接受或者拒絕的話,其實也不應該是陳雲說的,而是應該是九姑娘說的。

 畢竟妻子才是後宅之主。

 但陳雲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可是九姑娘知道,哪怕她只是個鄉下讀書人的女兒,她也知道妻子應有這樣的權利。

 所以哪怕陳雲已經明確拒絕,但她還是開口說道:“相公,後宅之事,你就不要插手了。

 溫姫妹妹可先跟著我們,若是過後的日子,你們互相看的入眼。

 那到時我便替相公做主,納你入門做一方妾室,如何?”

 九姑娘的話讓陳雲有些詫異,一夫一妻製,是現代才有的理念。

 在古代,很多時候一夫一妻製就是犯罪。

 比如,大唐初年,河北等地,一個男人的婆娘少於五個,是要打板子的。

 陳雲也知道,就算到了現代巴拉圭那邊,如果只是一夫一妻,其實還是要受懲罰的。

 但那是戰亂之後,人口驟減,尤其是男性人口的驟減,戰後經濟崩壞女人沒有依靠,所以必須強行壓迫男人,要娶多少個老婆以上。

 就算非戰亂年代。

 如果家裡有點錢,在子嗣薄弱時,妻子不給丈夫納妾的少之又少。

 特別是像一些大家族,妻子要考慮那幾個妾室都那哪個家族的女子來當妾室,都需要考量。

 根本就不可能像現代人那樣愛情至上,什麽為了愛情,要天下人為你陪葬這種話,只有腦殘的現代才會出現。

 而在古代,一個正常的大家族的妻子,首先要考慮的是家族的繁榮和昌盛。

 那一個妾室,能夠給自己這個家庭帶來什麽好處?

 才是她們該考慮的,才是一個大家族的正房妻子,該有的智慧。

 就如同一個皇帝,要納女子入宮為妃,也不是隨意,可以全天下挑選秀女,要考量的事情有很多。

 而現在九姑娘的心態就是,這文妖溫姫,一顆文膽,給相公以及子孫帶來的好處是無窮的。

 而且文妖能壽許多年,子子孫孫都受她教導的話,往小了說一個書香門第,往大了說,這便是一個大家族的起步。

 所以,這便是九姑娘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來的認為最正確的決定。

 至於說,溫姬在死之前曾是青樓女子,都幾百年前的事兒了!

 再說,那些風流書生眠花宿柳後,在青樓為某個名妓贖身,用小轎在自家後門抬進去,央著自家夫人同意納為妾室的朝中號稱清流之人不在少數。

 名流尚且如此,別人能做,自家相公為何不能做?

 況且,這是文妖啊!

 對此,溫姫並沒有異議:“如此,甚好!”

 然後鄭重的向九姑娘行禮:

 “溫姫見過夫人!”

 整個過程,陳雲看的有點懵。

 但左老頭是看出來了,文妖文膽,那可都是以前聽過的傳說,所以對上前給他行禮的溫小娘子態度好的很。

 仿佛,書香門第不遠了!

 耕讀傳家,那幾乎是他們這些將門出身或者說軍隊出身的人,非常想擠進去的一個圈子。

 但是你得會讀書考試啊!

 如今便是一個機會!

 陳雲回過神來,趕緊把九姑娘拉到一旁:“你幹啥呢?”

 九姑娘撇了他一眼:“相公,這是文妖啊!

 有她在,以後咱們家的子孫後代,讀書那可是事半功倍!

 既如此,有這種好機會,把她留在身邊又豈能放過?”

 陳雲沒想到,九姑娘為了把溫姫留在身邊,下這麽大的注。

 “你看上了她文妖的身份或者那顆文膽,把她帶在身邊,或者聘為先生就行了,怎麽還說什麽妾室的話?

 咱們是第一次見人家好不好!”

 九姑娘看傻子一樣看自己相公:“人家自願追隨你,是以為你胸有急智,在對出那一句詩文時,還能編出那麽好聽的一個故事。

 但是,只有我才知道,這或許就是你們那個洞天裡,真有那麽一個叫楊賽的小姑娘,真的有這麽一個故事。

 而並非是你編的!

 所以你的才華總有露餡的時候,那到時候這隻文妖,跑了怎辦?

 當然是,把她收為妾室,用你的氣運將其勾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才能真正的將這個溫小娘子綁在你身邊,子孫後代才能在她的教導下,在讀書上一帆風順。

 這可是子孫萬代的謀劃,可不許你胡來!”

 九姑娘擔心陳雲亂說話,或者直接推拒了溫小娘子,趕緊提前警告。

 在她看來,沒有什麽比替子孫後代謀劃更重要的事。

 她就不相信,這隻文妖,在跟相公氣運勾連之後還能舍得離開。

 要知道溫姫可是有前科的,她當時追隨那公子,發現那公子是草包之後留下訣別書就走了。

 她不知道那個時候的溫姫是否已經是文妖了,是否已經有文膽,不過她猜溫姫那時候應該還沒有文膽,否則她追隨的那公子,又怎麽可能胸無點墨!

 不知何時,窗外的雨悄然停歇,被雨水洗過的青石板路,異常的乾淨。

 路的兩旁溝裡,潺潺的水面上飄著些許落葉,不知流逝到何方。

 溫姫在說《易》。

 《易》很難,最起碼在出發之前,陳雲去買了本易經。

 結果,字他是看懂了,哪怕這是繁體字也是每一個字都懂,但連起來,他是真的不會。

 在九姑娘決定,左老頭同意,自己的意見無關緊要的情況下, 溫姫加入自己的這個小團體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既然如此,不是文妖嗎?

 那就讓溫姫來給自己講《易》經,畢竟陣法這東西,似乎跟易經還有些聯系。

 既然自己此行是為了陣法去的,那麽在到達之前,學點易經有備無患。

 沒想到,對易經,溫姫還真的懂!

 居然,指在等雨停的時間只是把易經前幾章粗粗的講一遍,就已經讓陳雲感覺自己對易經有了更深的了解。

 這完全是立竿見影啊!

 這麽強的嗎?

 這就是文妖?

 這就是文膽的作用?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