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秦時一將功成》第35章 秦王病重
  秦國都城,鹹陽。

  自大王上位以來,一掃秦國接連亡故兩位大王的頹勢,先是派呂不韋攻滅東周,覆滅周王朝的殘余勢力,接著,派遣秦軍繼續蠶食三晉之地。

  先是派蒙驁攻韓,設置三川郡,後攻趙,連下三十七城,複又攻魏。

  派遣王齕攻打上黨,設立太原郡。

  隨著攻破東周,設置三川郡和太原郡,整個朝堂一掃頹勢,重現當初昭襄先王的霸氣,整個秦國一片蒸蒸日上。

  但緊接著就傳來了魏國信陵君合縱五國攻秦的消息。

  當消息傳來的時候,朝堂上眾人個個膽戰心驚。

  猶記得上次的幾國合縱攻秦,合縱聯軍一路打到函谷關。

  當時的昭襄先王親臨戰場,才守住了函谷關。

  剛得知信陵君合縱五國聯軍攻秦的消息不久後,複又傳來軍情,聯軍竟然在河外大敗蒙驁率領的秦軍。

  當得到這個消息時,大王急火攻心以致於昏倒在朝堂之上,為了不使這個消息散布出去影響軍心,秘而不發。

  隨著聯軍和秦軍在函谷關的交戰,牽動著眾人的心,最終,終於傳來了合縱聯軍撤退的消息。

  當聯軍撤退的消息傳來時,朝堂上往日的陰霾消失不見,就連大王那蒼白的臉色也紅潤了起來。

  今日朝堂上,眾臣紛紛向著秦王行禮,為大秦賀,為秦王賀。

  待欣賞歌舞時,正當大王和群臣飲酒賞樂時,秦王又暈倒了。

  朝堂眾人望著暈倒在地的秦王,紛紛亂做了一團,急忙呼喊侍衛進來。

  當朝國相文信侯呂不韋指揮侍者把大王扶回裡間,急召醫師前來,並下令眾人封鎖秦王昏倒的消息。

  眾臣望著陰暗的天空,紛紛感歎,難道緊緊三年,大秦又要再生事端了嗎?

  待到了晚上,秦王醒來後,便有信使帶著急令,騎快馬奔出鹹陽城,向著函谷關的方向而去。

  函谷關。

  看著五國合縱聯軍的撤退,關卡裡的蒙驁和駐扎在外面的王齕都松了口氣。

  待斥候匯報聯軍真的撤退後,王齕便率軍抵達函谷關,已休養生息,張卓也隨著眾軍回到了函谷關。

  隨著眾軍打抵達,函谷關也徹底的顯現在張卓眼前。

  函谷關不愧是天下雄關,其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

  正是憑借著函谷關,當初魏佔函谷關時能封鎖鎖秦,而秦佔函谷關就能東出攻打六國。

  經歷過幾國聯軍合縱攻打後,函谷關裡面也是人人帶傷,傷兵營裡面到處都是哀嚎聲。

  在跟隨著醫者把傷兵們安排好後,張卓也休息去了,這幾天的經歷已經讓他更加明白亂世中的殘酷。

  隨著幾天的修養,張卓的傷腿也好了許多,走起路來不注意看根本看不出來。

  這幾天張卓一直跟在王齕的身後,當他的親兵。

  看著王齕事無巨細的把整個軍營打理的乾乾淨淨,張卓也不時的請教各種問題。

  正好是一個願意學,一個用心教導。

  來到關卡的幾天,在蒙驁和王齕商議軍情時,張卓也認識了新的夥伴。

  其中一個就是未來大名鼎鼎的人物,蒙恬。

  現在的蒙恬年齡和張卓差不多,但蒙恬看起來卻比張卓更加的跳脫。

  蒙恬因為年齡太小,蒙驁攻魏的時候沒有帶著他一起,讓他留在函谷關,這次合縱聯軍攻打函谷關是他第一次參戰。

  聯軍攻城時,

他也參與守城了。  守城的時候,他在沒有蒙驁將軍的命令下,偷偷地登上了城頭,和士卒們一起奮戰。

  雖然防守住了幾波攻城,但是,再被蒙驁發現後,便勒令他下去,但蒙恬總是會偷跑出來。

  隨著聯軍的攻勢越來越猛烈,蒙驁也不得不安排後續部隊進行補充,再一次看到蒙恬後也只能聽之任之,安排身邊的親衛時刻保護著他。

  因此,這一場戰鬥下來,蒙恬自己到是沒有受到多大的傷。

  在合縱聯軍撤退後,蒙恬很快養好傷便在軍營中到處走動。

  也許是因為在參與了這次守城戰後,終於能有戰績和好友李信、羌瘣等人互相作比較,這段時間一直都很跳脫。

  第一次見到張卓,見張卓跟在王齕的身後做親兵打扮,以為張卓是王齕的親兵,在蒙驁和王齕議事時,見兩人年齡差不多,便起了比較之心。

  蒙恬在軍中和同齡人比武時一次都沒有輸過,見張卓的年齡和自己差不多,就想和張卓約個時間互相比鬥一下。

  蒙驁是知道張卓身屬秦銳士的,更是得到過先登首功,當初王衍率領秦銳士攻魏時也見過張卓幾面。

  再知道秦銳士為大軍斷後,被聯軍群困殲滅後,對僥幸存活下來的張卓也有一絲愧意,和王齕商量後,也就沒怎麽管年輕人的事。

  另一方面,也想讓自己的孫子蒙恬嘗一下苦頭,以免將來因為目中無人而吃大虧。

  在蒙驁和王齕的“不作為”下,張卓也被蒙恬騷擾煩了,也只能答應約鬥一次。

  當時,和蒙恬關系好的同齡人都在場,在眾目睽睽之下,比鬥開始還沒多久,蒙恬就被張卓打到在地,接連幾次下來,蒙恬徹底動不了了。

  在蒙恬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下,張卓拍了拍身上沒有粘上一絲土氣的衣服,施施然地離開了。

  當晚一臉懵懂地回到住的地方時,蒙恬才從父親那裡知道了張卓的身份。

  在王衍率秦銳士為大軍斷後全員戰死後,張卓就是最後一個秦銳士了。而且經過王齕這段時候的考驗、觀察,未來更是會成為秦銳士統領,待身上的傷勢修養好後,就可以著手開始訓練新的秦銳士了。

  蒙恬知道後,深深地陷入了自我懷疑之中。

  待第二天,又從朋友那裡知道張卓在攻佔上黨時是先登首功後,更是受到了成倍的打擊,跳脫的性子直接不見了,再也看不到那曾經驕傲的模樣。

  蒙驁見到蒙恬那蕭索的身影,再知道張卓那恐怖的修煉天賦後,只能安慰起蒙恬來。

  匹夫之勇再厲害頂多只能成為百人敵,而學會兵法謀略後卻能成為萬人敵。

  隨後,並開始教導起蒙恬來,學習各種兵法謀略。

  經過蒙驁的安慰,蒙恬重拾信心,下定決心一定要在兵法謀略上戰勝張卓。

  張卓在比鬥中戰勝蒙恬後,王齕越看張卓越感到欣慰,也開始教導起了兵法謀略和練兵之法,以圖讓張卓盡快訓練出秦銳士,重振秦銳士的威名。

  全軍修養期間,時間不知不覺的過去。張卓和蒙恬的兵法謀略也分別在兩位當世名將的教導下穩步提升。

  一個有家傳絕學,更是有著這麽多年的領軍經驗;

  另一個也是多年身在軍中,再加上曾經身為武安君副將的經歷。

  一個願意學,一個更願意教導,一時之間,便如那久旱逢甘露般。

  這一日,隨著風塵仆仆的鹹陽信使到達,函谷關暫時的平靜被打破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