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洪荒元符錄》第2章責任
如何使人族生存,如何讓族人吃飽,如何使部落生存,這才是蠻荒時代一位首領所要想的。  即便在後來三皇五帝的時代,也是如此。人皇更多的是一種責任。活下去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流。至於什麽善惡好壞,在這道德觀還不興起的年代,那都是浮雲啊。

  可能是洪荒時代靈氣充足的緣故;也可能是聖母女媧造人之後,人類目前體內女媧的精血還比較濃鬱的緣故,體內的神性還在。在這個時代人類的壽命還是很長的。據部落老人敘述,風燁推算了下,如果平安活到善終的話,人族的壽命估摸有兩百歲左右。但是活到這歲數的人很少,但是除了幾個地位尊崇的尊老以外,其他族人都沒有這麽長的壽命。

  其根本原因就是自殺!在這個時代人族連吃都吃不飽。為了種族的生存,食物自然偏向於那些小孩以及壯年,那些無法做事的老人自然便被排到了最後。面對那些絕食的老人們,要說風燁自己不心痛那是假的。畢竟是相處的幾十年的族人難道就這麽輕易放棄了?在這個時候風燁才清楚的明白作為一個首領的責任。

  尤其是上一代首領絕食之後,風燁受到的震動是最大的。是啊,作為首領是一個部落的方向標,受到族人的尊敬,。自然也會有所失去。後世有言“天子守國門。君主守社稷”這不是一句空話,這時風燁才知道,自己身上的責任有多重。懷著整個部落的希望啊,難道因為自己要修仙了道,問道長生,便將這一切拋諸腦後?於是風燁放下自己的修道大業,發下誓願要讓族人可以食之溫飽。

  沒錯,隻是溫飽,風燁還是頗有自知之明的。說什麽吃穿不愁等等,那實在太不可能了。風燁自己知道自己幾兩重。便是全族吃飽,再也不會有老人自殺,風燁便謝天謝地了。

  至於說什麽利用後世的技術來改變食物途徑,不是風燁他不想,一是不敢,二是不能。

  畢竟要是提前做出一件超時代的東西天知道會如何?其產生的連鎖反應,那後果可不是風燁可以承受的。

  而且與後世不同,這個時代的食物來源總共兩種,采集以及狩獵。采集到最後會衍生出農業,但是現在連最初的種植技術都沒有,好吧,這些風燁自己還能琢磨琢磨。而最根本問題是種子來源,五谷去哪找?有益的植物怎麽來?等等一系列問題就擺在眼前。

  神農嘗百草才知道什麽可以吃什麽不能吃。風燁又怎麽去辨認,難道學習神農去嘗百草?好吧,的確風燁也是這麽做的。通過後世的一些手段,類似於色彩氣味等等來辨別植物是否具備毒性。並且先由動物試嘗,在推行到整個部落。不過燧人部落周圍都是高大的樹木,成長極為緩慢,那種具備種植價值的,一年一熟的作物風燁並沒有碰到。再加上這是洪荒啊,那些植物天長地久便會成精了,怎麽可能被你吃了,到時候是你吃它還是它吃你也是個問題。所以種植在目前行不通。

  狩獵到最後會衍生出馴養獵物,也就是家畜,但是現在連吃都吃不飽,怎麽有閑工夫去馴養獵物?而且馴養可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那些凶獸野性不除,便是要馴養還要專門找人看守。但是現在部落那裡有多余的人手?於是這條路也pass既然不能從根本上進行解決。那麽就隻能提高效率了。

  采集通過合理的分工采集來提高效率。提高武器的殺傷力來捕獲獵物是風燁僅能想道的辦法。而就是如此,那些比較超出時代的技術也不敢流傳,

生怕引起蝴蝶效應。  時間一年一年的過去了,燧人部落的環境也漸漸改善。總算不會有人餓死了。

  說道時間就不得不提一句。在這個時代是沒有什麽時間的專門計算方法,時辰,小時,月歷統統沒有,最多是把一次日月交替,稱之為天,然後三百六十天被稱作一年。在燧人部落專門有兩位老者拿著系繩在計算時間,每過一天便會在繩子上打個結,這種方法被稱作結繩記事,也是古人用來計時記事的方法。

  但是這種方法極為麻煩。這個時代的工藝自然比不上後世,所做出的麻繩自然質量好不到哪去,用來結繩打結最多幾十個罷了。雖然也有著所謂的年繩,據說可以一口氣打上三百六十個繩結。但是不好搬運啊。再加上這個時代用的是樹皮做的麻繩,怕火怕蟲怕腐,極難保存。

  於是風燁就想出了一種替代方法,那便是符號!利用符號代表事件時間刻在石頭上,總比用繩子方便。而且要是記事的話還可以將事件畫出來作為壁畫,自然比用繩子要好多了。

  在後世,符號被譽作人類文字的萌芽,而且風燁改良的結繩記事的方法,使人類文明前進了一步,自然有著莫大功德。眼見於此,風燁曾經興奮的想要直接創造出屬於人族的文字,但是糾結了幾天始終不敢下筆。

  一方面是懼怕傳說中的天罰,傳聞當年史皇倉頡造字的時候鬼哭神嚎驚天動地。 風燁不是倉頡也不是這個時代的人。天知道,他要是造出文字到底可不可行。而另一方面也是用不到!文字的誕生與其說是倉頡憑空生有,自己創造出來。倒不如說是,將前人記錄下來的符號進行總結,形成了一套具體標準的文字雛形。

  而且人口也是一大要素。想想看,單單是兩個人的話,交流溝通隻要說話就是了。但是隨著人越來越多才會想到將思想,事件等等記錄下來。而燧人部落說白了也才千人左右。也沒什麽需要用文字來記錄的,口口傳承就行了。

  說白了,文字是在文明的火花碰撞到一定程度才會隨之誕生的。也就是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有的。現在即便創造出來了也未必有多少功德。因為不需要!

  現在人族為了饑飽在奮鬥,連物質文明都無法保障,如何談論精神文明?所以那文字還是交給史皇倉頡吧。

  風燁當首領六十年雖然沒做什麽演八卦,定人倫那些著名的功績。但是整個部落在他的領導下總算是沒有衰敗下去。雖然那些老人所分到的食物仍然很少,但總不至於要去自殺了。看到部落在自己的領導下日漸繁榮,終於不再為吃喝發愁,風燁的誓願初步完成。

  於是風燁又開始想著修道成仙了。在培養繼承人將首領之位傳下之後,風燁便在燧人部落不遠處的一個山洞,安心修煉。但是到底是新晉首領,諸多老人不怎麽服從便有了剛開始那一出。

  UU看書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UU看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