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父可敵國》第251章 審案日
初四清晨,五更過後,散居在南京城各處的文武百官,便騎馬坐車,趕往位於東城的紫禁城。

 正月裡的南京,呵氣成霜、寒風徹骨,官員們瑟縮在長安右門外,互相打聽著這兩日的最新消息。

 前天夜裡,朱老板派兵大索全城,但凡進京講數的官員,有攜帶空印帳紙者,一律被當場拿下,押回親軍都尉府受審。

 聽說昨天取消早朝,就是因為朱老板在通宵達旦的審問犯官,分身乏術所致……

 今天恢復早朝,說明那三百多名犯官已經審完了。

 那麽皇上會怎麽處置他們,以及他們的主官?會不會牽連到中書各部?還有韓國公會如何應對?

 這三個問題就成了百官討論的焦點。

 但事發到現在時間太短,眾人只知道韓國公昨日去拜訪過劉伯溫,此外就不知道什麽確切消息,眾說紛紜,怎麽猜的都有。

 直到天光微明,胡惟庸那儉樸卻不低調的驢車,緩緩駛到長安右門前。

 百官便一擁而上,紛紛迎接胡丞相。

 “胡相。”

 “胡相早安。”

 “好好,諸位早。”胡惟庸團團抱拳,一如既往的一團和氣。

 “胡相。”神情憔悴的戶部尚書李泰惴惴的擠到他面前。

 他知道這次戶部逃不了乾系,但還是奢望能讓皇上小懲大誡,留條活路給自己。

 “誠意伯答應幫忙了嗎?”李泰期冀的看著胡惟庸。

 胡惟庸緩緩搖頭,斷絕了他最後的僥幸。

 李泰身子一晃,就要栽到在地。

 胡惟庸扶住他,低聲道:“打起精神來,待會兒是你最後自辯的機會了。”

 “哎。”李泰點點頭,咬緊牙關,強撐著站住。

 胡惟庸又環視百官……當然主要是文官,沉聲道:“諸位且放寬心,責任本相來承擔,不會牽連到你們的。”

 頓一下,又緩緩道:“當然戶部有關人員,出了這麽大的簍子,本相也只能大義滅親了,爾等也要有個心理準備。”

 “謝胡相。”少數人如喪考妣,大部分官員松了口氣。

 這時,皇城內響起悠揚而莊嚴的鍾聲,長安右門緩緩敞開。

 “好了各位,列隊上朝吧。”胡惟庸便對眾人道。

 “是。”於是百官迅速分文武列對,文官以胡惟庸為首,武官以曹國公為首,分兩列整齊的走進長安右門。

 ~~

 有人可能又要問了,稅收帳目都是戶部管,皇帝就是要查,也只會查戶部,別的衙門的人擔什麽心?

 這是朱老板奇葩的財務制度所賜。

 按說,一國財政應該遵循‘收支兩條線’,簡單說就是收稅的隻管收稅,國稅收到國庫裡,再根據各處的需要往下發,嚴禁坐收坐支。

 這不是什麽先進的財務思想,宋朝就是這樣搞的。

 朱老板雖然很多方面強無敵,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他最大的短板就是財政方面。他居然天真的認為,先把稅糧從地方收到京城,然後再由戶部分配到各地,屬於脫褲子放屁,還浪費民力,增加損耗。

 於是大聰明的決定,延續元朝中央大撒把,地方坐收坐支那一套,覺得這樣能高效省時省力,還能避免戶部的人貪汙。

 簡單說,就是縣裡收上稅來之後,便直接縣裡負責分派了。當然,分配方案是戶部制定的。

 譬如,臨淮縣征得所有稅糧五千石。先留存五百石作為縣裡的辦公費用,給下面人發工資;再解送一千石給臨近的衛所,給他們發軍餉;縣境內的驛站雖然歸兵部管,但只要在本縣,開銷就得由本縣負責,所以再給一百石;要是府城有王府,還要給王府解送千八百石,作為營建王府的費用……

 總之一句話,只要這個縣境內,朝廷地方官府的一切開銷,都由縣裡直接撥給,不用再送去京裡了。

 所以解送進京的,可能只有區區兩千石,還不都是給戶部的。什麽承運庫、內庫、太仆寺、工部、吏部、禮部、太常寺……等等一堆衙門,都會得到一份。最後入太倉的可能還不到一千石。

 這種混亂的財務制度,再配上可以現場填數目的空印帳紙,簡直絕了。有經驗的老手能玩出花來,保準大家都滿意……

 可雨露均沾的結果,就是人人都腚上有粑粑,出了事兒自然都跟著提心吊膽了。

 ~~

 華蓋殿,朱元璋端坐在禦座上,等待著百官上朝。

 太子鬱悶的立在一旁,他本來打算督空印案的。但沒能如願,因為審案的是他督不動的那位。

 “怎啦?不讓你審這個案子,就這麽難受?”朱元璋是很注意兒子……呃,大兒子的心裡健康的。

 “父皇,其實讓兒臣來更合適。”太子點點頭道:“伱親自審理,很多事就沒有寰轉的余地了。”

 “讓你來,哼哼,最後都給咱從輕發落了?”朱元璋沒好氣道:“咱又不能駁你面子,最後還不都便宜了那幫混蛋!”

 “怎麽會呢,兒臣會秉公判決的。”太子叫屈道。

 “別以為咱不知道,那晚不是你搗鬼,能隻抓回這麽點兒人?”朱元璋哂笑一聲道。

 “沒有的事兒。”太子心虛一笑,絕不承認道:“但怎麽說,都是要懲辦少數,警告多數的嘛。就算要大換血,也得分批分次的來,一鍋端了會出大亂子的。”

 “什麽大亂子?”朱元璋冷笑一聲道:“你就是讓宋先生他們給帶溝裡去了,覺著好像離了那幫士大夫不行似的。老大,他們那是唬爛你呢。說白了,地方上那些官府就是個收稅的, 別的作用可有可無。

 “現在他們連這件事都給咱瞎吉巴搞成一坨屎,咱還有留著他們的必要嗎?”

 “全都換掉,咱有那麽多官員填補嗎?”太子無奈道:“就算當官的是地裡長出的,也得春種秋收啊。”

 “咱國子學裡培養的那些足夠了。”朱元璋哼一聲。

 “他們不是要用來清丈畝的嗎?”太子反問道。

 “清丈畝之後,就有的是人了。”朱老板道。

 “清丈還沒開始呢,沒個三年五年能結束嗎?”爺倆爭辯起來。

 “皇上,殿下,該上朝了。”這時吳公公輕聲提醒道。

 “好好,咱說不過你,先上朝。”朱老板舉手投降。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