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山河日月星》官員變動
  下了朝會之後朱允炆便在暖閣召見了夏元吉,陸炳和李如松三人。

  “子茂!朕與你分別後的這段時間裡京中情況如何?”朱允炆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

  朱允炆讓李如松提前回來就是要打明教一個措手不及,因為就在朱允炆在韶關山設伏打敗燕王之後一路北上除了發現不少難民之外,還在路上發現許多大隊富商趕路的痕跡,而且在新設不久的天津府都有和明教掛上關系的地主富商。

  要知道天津衛離北平有多近怕是個中國人就都一清二楚吧!

  明教滲透北方的舉措如此之快朱允炆絲毫沒有意外,也正是沒有意外才更顯得朱允炆心中的忌憚明教始終是他施展報復的一大阻力,封建社會土地兼並往往是一個王朝覆滅的主要誘因。

  無論在什麽社會兼並土地,壟斷生產都是不能容忍的明教必須要除掉這個想法已經在朱允炆的腦海中盤桓了許久。

  “陛下!是微臣無能這明教的狠厲真的超乎我等預料。本身我是按照陛下旨意想要打他們個猝不及防,分別關押了趙利康和蘇一泓二人還讓他們的門下狗咬狗。

  起初還起到了一點效果,後來我趁熱打鐵往他們身上潑髒水可未曾料到明教直接將此二人棄之如敝履。

  把與二人的關系撇得一乾二淨啊!我用盡渾身力氣可卻就像打在棉花上一樣啊!

  現在京中的官員對微臣都很警惕,微臣根本找不到半點頭緒!”

  “無事!無事!這種勾心鬥角的事情對你來說確實有些麻煩了,這一切你暫且不用管了。這段日子你就安心的操練朕帶回來的龍騎軍,然後負責京郊工廠的護衛工作。

  記住一切進出工廠的人都要嚴格搜查,工廠內部的一針一線都不可帶出去。”

  “微臣遵旨!”

  “現在是特殊時期我們的一舉一動無不受明教的關注,原先你們官職都太低屬於朝廷的邊緣人物,我此次借大勝之勢強推卿等上位其實弊大於利。

  不過好在新朝初立不少老臣也都告老歸田,朝中除去明教以外並無黨派之爭。可正所謂樹大招風你們一個個也都是正二品的大員了,況且無甚資歷放眼古今從來沒有如此先例。

  而且李如松還是以武轉文一來就擔任了兵部尚書,子茂啊!你那遼東總兵是不能在兼著了。

  朕會任命蕭景柯,也就是你爹的老對頭現在的寧夏總兵接管遼東,這個蕭景柯你是了解的是明教在寧夏軍政的白手套,原先和你父親在遼東搶地盤結果被建州女真打了個屁滾尿流被貶寧夏做了個小總旗結果勾搭上了明教和寧夏大族現在混成了總兵。

  明教不是一直在圖謀北方局勢嘛,朕就遂了他們的意。

  不過你不用擔心朕有意在北平設立北平留守司讓你父親去北平做個北平留守吧!”

  “謝陛下隆恩!”

  朱允炆頓了頓繼續說道:“還是要委屈一下我們的陸大人了,內閣大學士的差你是不能兼著了,內閣人員我也得做出變動。

  必須要形成一個定製,內閣設五位大學士。

  由維喆,延益和‘三楊’中的一個來當任其余的兩名就從明教的那幾個人中挑選吧!

  同時六部的空出的官職我們都必須在今日擬定個大致名單,不能全用我們的人也不能都用明教的爪牙。”

  朱允炆露出詢問的神色看向夏元吉等三人。

  “陛下依微臣之見,我戶部不宜有明教之人。必須要肅清戶部裡面殘留的明教勢力。

  尤其現在戶部是我們搞垮明教的重要依仗萬不能有失。”

  “嗯!陛下微臣認為夏尚書說得有道理,現如今在六部之間相互抽調也是不可靠的。有一部分人必須要調離朝廷。”

  聽到陸炳所說朱允炆也是十分同意當即就表示:“文孚此番見解與朕不謀而同。”

  “此番朕設北平留守司其實就是要有意遷都,只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得需各位配合朕演幾處大戲,短則三年長則十年必定可以成功。”

  這時候夏元吉站出來反對道:“陛下我朝目前百廢待興遷都此舉勞民傷財實在是不可為啊!”

  對於夏元吉的反對朱允炆也不生氣因為他知道夏元吉有這些擔心都是正常的。

  本身建國時日不長,對北元的戰事也才結束短短的五年國家還沒有緩過神來又發生了燕王靖難一事,真可謂是民生凋敝啊!

  “此事容日後再議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尚早,眼下是要維穩我們急需解決的是明教的問題。”朱允炆也只是先給這幾個人通個氣而已遷都只是朱允炆心中一個不成熟的想法而已,現在這種情況下貿然遷都無疑是在作死。

  “維喆還是想一想六部官員的任命吧!目前禮部尚書,工部尚書一職空缺,同時吏部,戶部,兵部,禮部侍郎之位也都空懸。”

  “陛下,不如我們從地方調任一些和明教有瓜葛的官員入主六部,這樣一來可以削弱明教在地方上實際上的控制權,二來也可以麻痹明教一乾人等的神經。”

  “夏尚書此舉不妥,地方官員怎麽能一步登天直接管理六部。如此一來國家官員的選拔制度不就亂了套了,自古一來就沒有如此先例。

  地方官員在外歷練之後多半都是進入禦史台或者京兆尹最高也不會超過六部中某一主事。”陸炳也是認為調任地方官還是有些欠妥的。

  “這有什麽不妥的,直接將浙江杭州,金華,台州三府知府調入工部分別出任工部尚書,工部右侍郎,工部營繕清吏司員外郎。

  杭州知府呂好義乃是江南十大家族中呂家的家主,呂家苦於京中無人處處受製於其他的江南大族,雖說同為明教爪牙相比於江南其他家族呂家就過得很慘了。

  再者說呂家乃是皇太后殿下的本家即使與明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做起事來多少還要顧及到皇太后的面子。

  金華知府蘇治校是江南十大家族之首蘇家長子,蘇家現任家族是他爺爺號稱明朝第一老學究傳聞還是宋濂老先生的恩師!

  台州知府不是江南人士但是自小生活在明教之中, 明教教主更是親自教導過他賜他李姓名子辰。前些陣子因為台州遭賊人劫掠朝中禦史正在寫折子彈劾他呢!將他調任員外郎雖說降了一品也算是便宜他了。”

  對於夏元吉這個提議朱允炆心中還是十分滿意了不過他也是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這些人不宜放到工部,工部同樣是我們日後工作的重心,吏部、戶部、工部必須要牢牢的抓在我們的手上,就全部改到禮部當差吧!任命方孝孺為工部尚書,齊泰為工部左侍郎。其余各部剩下的官職全部都補給明教。”

  “當然不能把好處都給明教,之前子茂處理的‘趙、蘇忤逆案’我們還能再下下功夫。”

  “文孚!命令錦衣衛徹查一定要找出趙、蘇二人的同黨,不用多明教明天多一個尚書就在朝中抓兩個同黨,多兩個侍郎就抓一個同黨,多三個正五品一個同黨。四個正六品一個同黨。

  明日肅清趙、蘇二人黨羽此案就可以結案了!”

  “屬下明白!”陸炳對此輕車熟路今夜就一定可以找到充足的證據拉下幾個明教的巨頭落網。

  “維喆既然如此那麽就將鐵鉉招來吧,選官一事還需要我們這位新晉的吏部尚書點頭啊!”

  提起鐵鉉這個人在場的三個臉色都不太好,鐵鉉是出了名的認死理的家夥根本就不考慮其他的脾氣就跟茅廁裡的石頭又臭又硬幾乎是把朝堂上近乎一半的官員都得罪了。

  “微臣告退!”夏元吉等人躬身行禮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