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十年後太陽系毀滅》第51章 這不可能~
  西北工廠主體工程完工的時候,廠區外十公裡的綠化帶,各種樣式的樹木都已長到兩三米高,五六厘米粗。

  如此不可思議的事情,當然驚動了當地的機關。

  板鄉的負責人首先找上門來,他帶著極大的誠意想要引起這項技術。

  林希倒是沒推辭,一項普通的技術,推廣開來也是利國利民,只是當地的一把手聽到林希的報價後,只能絕望的離開。

  綜合下來,一顆樹的成本高達兩千元,這還是大批量采購下來的成本價,林希根本就沒從裡面賺一分錢。

  板鄉是貧困中的貧困地區,每年的財政收入連一百萬元都沒有。林希在這裡設廠能讓他們過一個肥年,但也不足以支撐起這份植樹費用。

  當然,林希這邊也沒有把話說死。

  “我們公司已經把這項技術授權給國家,蒙托**,你們可以等一等,等國家把成本打下來,板鄉就可以實現治理沙漠的理想。”

  成本什麽時候能降下來?林希不知道,他以後的主業不包括這方面,無法影響上面的決定。

  如果完整版的技術推廣有難度,簡化版的技術應該沒有問題吧?

  林希猜的沒錯,完全版的技術能應用於星際殖民而不能拿出來,但簡化版的技術確實已經在研究當中。

  板鄉的一把手也是趁著林希驗收廠房的機會來見他一面,施工企業自己都不知道林希使用了什麽樣的技術。他們只知道工地最後派出十名工人,兩名工人駕駛種樹機只要天氣允許,每天就在那裡開來開去。

  樹如何種他們根本就看不到,剩下的人員只是提供保障,比如加油,補充耗材,看管庫房。

  種樹的技術他們也說不上一二。

  “范經理,你們的水平是這個!”驗收完工程後,林希不由的給施工方的負責人豎起大挴指。

  又快又好,克服西北惡劣的天氣影響,保質保量的完成工程,施工企業為愧是國企。

  “林總,大話我也不說,主要還是你們錢給的痛快,進度款那是一次都沒有推遲,說實話,以後還有這樣的工程,你再找我們!”

  施工方的范總對林希這樣的甲方也很滿意,工程款那是嚴格按照合同進行,只要他這邊的工程進度監理方認為沒有問題,進度款申請提交上去,基本上第二天款項就到帳。

  這個工程雖然施工環境困難,但沒有墊資啊!合同簽訂之後,百分之三十的進場款第二天就到帳,他們能不滿意嗎?

  范總知道西北的這個工程上面很重視,也做好墊資,回款難的準備。卻沒想到,這是他乾過最適心的工程。

  這樣的甲方,誰不喜歡?

  林希這邊,反正錢不是他掏,所有的款項只是過下他公司的帳戶,希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還是個空殼子,財務什麽的還是上面派來的,只要他們請示付款,林希都是第一時間同意。

  主體工程完工之後,施工方就退場,接下來進場的是內部施工。

  施工方是某國企下屬的企業,技術水平當然沒有問題,各種管線還有設備的安裝,他們輕松拿捏。

  內部施工,林希就得時刻呆在工廠,一方面是怕施工出現差錯,影響後面的生產,二呢是對內部的設備進行調試。

  工廠的很多設備屬於定製品,林希給出技術參數和生產技術手冊,上面安排有資質的公司生產,條件也很簡單,給林希發送一套,上面留兩套。

  林希現在的一舉一動都有專人負責,因為上面發現林希拿出來的技術,每種都不同凡響,都可以對國家的發展起到不小的作用。

  同樣是三個月的工期,工廠終於達到使用的條件。想要投產,當然得有員工,林希手頭上有智能機器人技術,但此時還不到拿出來的時候,只能招聘人類員工。

  工廠人員的招聘,本地的人員招了一部分,主要負責工廠不需要技術的日常維護工作,比如廠區衛生清理,比如維護廠區外面的林區,比如負責保安。

  至於技術人員,需要的不多,總共招了不到二十人,主要原因還是他定製了一批機器人,可以負責大部分的工作,另外工廠的自動化程也很高,需要的人員就比較少。

  這些機器人可不是智能機器人,林希手頭上的智能機器人,結構與人類高度相似,輸入相關程序後它們完全可以冒充八級工。

  當西北的天氣也變得炎熱起來,工廠終於投入正式的生產。

  “一號廠房我們進行的是工廠化種植項目,品種公司首先選擇小麥,你們都是農業學院畢業,對小麥的生長應該不陌生,相應的工作流程可以登陸公司的服務器查看,你們的帳戶已經錄入,每個人負責的詳細內容裡面都有。

  小麥生長的過程,營養液成分的變化,廠房內空氣成分的變化,子項目很多,都需要一一記載,為接下來的改進提供基礎的資料。

  所以你們的工作很重要!

  二號廠房會進行優化種子的研究,它會在一號廠房的研究基礎上進行。三號廠房研究的是農作物加工,注意,它包含了作物的整個部分,目的是研究循環農業。

  四號廠房是我的實驗室,這個就不多說了。”

  帶著配備齊全的研究員參觀了廠房後,林希就開始安排他們的工作。

  楊曉莉畢業於南省農業學院,因為成績優秀畢業後進入某家外企,三年後辭職,看到希南公司的招聘信息後,被信息裡的高薪吸引,義無所顧的來到了大西北。

  實習期都有八千的工資,轉正後的月薪達到兩萬,這樣的條件楊曉莉實在無法拒絕。這批二十人的員工裡,和楊曉莉有同樣想法的佔了絕大多數。

  他們有的初出茅蘆,有的在社會上被打磨了兩三年,認請了現實。當然,上面派人加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林希就當沒看到。

  讓楊曉莉決定扎根這家公司根本原因,是林希制定的員工晉升制度,她仔細的研究了公司的九級二十七級等級制度,發現以她的能力和水平,三年後絕對能達到六級上的評級。

  六級上的評級,基本工資能達到八萬,加上各種獎勵,每月的收入能達到十萬元。

  這樣的待遇,她一年就可以在老家買一間條件最好的房子!如果她努力鑽研技術,可以達到四級下的程度。

  也就是說,在這家公司乾十年她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那怕辭職也能輕松的渡過余生!

  有此認識,楊曉莉工作起來,就特別的認真。

  上班的第一天,穿上製服,拿上員工卡,還有公司配發的平板,楊曉莉和同事從宿舍出去,坐上通勤車,冒著初升的太陽來到一號廠房。

  盡管不是第一次進入,楊曉莉還是為這個廠房感到震憾。高達二十五米的廠房,裡面的亮度和外面差不多,但光感更加的柔和。

  平板的資料裡,有廠房光照系統的說明,廠房內的光源,來源於外界,被特製的光收集器把陽光收集到一起,通過分光器把光均勻的灑到廠房裡,保證梯形分布的培養槽都能得到光的照射。

  除了自然光,廠房內還有補償光,可以在外界光照條件不足的情況下補充光亮度。

  每個培養槽寬40厘米,深50厘米,一個培養架長50米,高十米,寬十米。培養槽裡面的培養基已要注滿營養液,培養基裡面的小麥種子,已經發芽,楊曉莉的工作就是記錄種子的成長狀態。

  楊曉莉負責其中一個培養架,她坐在一個從上面懸掛下來的掛藍裡,操縱著掛藍上下左右移動,觀察每一層的培養槽裡小麥種子的發芽情況。有發育不良的種子,她就會標記下來,很快就有機器來到來,挑走標記的種子。

  需要補種的地方,楊曉莉也會標記,同樣有機器人過來補種。

  這裡發生的一切,讓楊曉莉有種做夢的感覺, 什麽時候種地如此的輕松了?這個時候,她充分明白了工業化的意義是什麽。

  但很快,楊曉莉就覺得,自己對工業化種植的認識,還是太膚淺。

  做為純正的農業人,楊曉莉知道小麥的生成要受到各種條件的製約,生長周期一般在120天,冬小麥的生長周期更長,會在八個月左右。

  但在一號廠房裡,小麥的生長速度突破了楊曉莉的想像。根據她記錄下來的數據,一號廠房內的小麥,將會在一個月後達到收割期!

  一號廠房裡,小麥可以一月一收!這種事完全超出楊曉莉的想像,與她以前形成的認識完全不一樣。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證明了楊曉莉的猜測,她懷著激動的心情,記錄了小麥每個階段的情況。

  播種期、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節期、孕穗期、抽穗期、開花期、灌漿期、成熟期,就像是按了加速鍵,小麥幾乎是一天一個樣。

  每個培養架的條件不一樣,一號廠房裡的小麥到達成熟悉期還是有快慢之分,但相差不超過五天。

  小麥成熟後,楊曉莉采下一粒麥穗,搓開外衣,把裡面的麥粒一粒一粒,小心的取出來,先用肉眼觀察,麥粒顆顆飽滿,氣味清香。

  把麥粒拿到實驗室進行檢測,發現它的各種成份都比普通小麥要高,特別是微量成份,更加的合理。

  楊曉莉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不科學!她樸素的理念裡,一個月就成熟的小麥,它的成長速度應該是用質量下降換來的,事實卻與她腦中的邏輯相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