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劇透子嗣六維圖,老爹們坐不住了》第41章 劉據篇(2)
  【劉據生性“仁恕溫謹”,和劉徹的狠辣決絕的帝王氣質非常不同。故而我覺得每當劉徹看著劉據時,尤其是想起自己那麽久才生出他時,是不是會懷疑這貨到底是不是親生的?】

  劉徹:“胡鬧!朕絕對沒有問題!現在都還能臨幸妃子,來三個都不是問題!”

  一名太監進殿道:“陛下,該喝藥了。”

  “滾!”

  【開個玩笑了,老劉家本來就有敦厚仁靜的基因。尤其是父母狠辣,孩子就會乖巧。劉邦和呂稚多果斷狠辣?孩子不也是看到人彘的時候被嚇出了“心病”?後世亦如此,朱標和朱元璋等等。】

  【當然,也不能這麽說。因為劉徹就是繼承了老爸劉啟的那股狠勁,所以對劉據有點看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史書記載:劉據及長,性仁恕溫謹,上嫌其材能少,不類己。再加上,後來衛子夫色弛愛衰,劉徹有了新歡,更有了其他的兒子可以選擇作為繼承人,難免就對劉據產生了“冷淡”之情。】

  【後期戰事少了,劉徹可以好好休息造人了,他和趙婕妤生下劉弗陵,號稱“鉤弋子”。據說劉弗陵和上古的堯帝一樣都是懷胎十四月而生,故而特別寵愛。】

  【但是劉徹對衛子夫的態度和鉤弋夫人趙婕妤的態度很不同,為避免外戚專權,在臨死時,劉徹下令處死趙婕妤。】

  【扯遠了,先回到劉據的故事之中。】

  【雖然劉徹對劉據不像自己感到失望,但並沒有就此排斥。】

  【劉徹就曾特意召來了衛青,讓其代為安撫太子母子。史書記載:“皇后、太子寵浸衰,常有不自安之意。上覺之,謂大將軍青曰: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為此者不得不勞民。若後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賢於太子者乎!聞皇后與太子有不安之意,豈有之邪?可以意曉之。”】

  【作為雄主,劉徹對劉據不滿,但卻能夠耐心下來去安撫劉據和衛子夫,已經很不錯了。】

  【然而劉據的表現卻很奇怪,似乎把劉徹的安撫,當成了父親在政治態度上的認錯。】

  【劉據監國時,他經常反駁劉徹的各種政令,專門平反的“冤獄”。上用法嚴,多任酷吏。太子寬厚,多所平反。】

  【女生們經常說“做人,要擺正自己的定位”!在某種程度上,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劉據和扶蘇一樣,都喜歡指責父親的政令,尤其是觀點不一樣的地方,會當著大臣的面反駁。當然,不是說這個想法不對,反對窮兵黷武等都是利民思想,但是方式不對。】

  【可年輕仔又怎麽會知道,在形式錯綜複雜的朝堂之上,你這樣想,劉徹這樣想,但是其他人並不這樣想。雖然劉徹是皇帝,他是太子,但是朝中還有很多個大臣派別。而且劉徹是皇帝,他必須集權,太子當面反對,是該聽太子的,還是不該聽太子的?更有甚者會利用劉據太子的身份謀求自己的利益等等。】

  【史書中卻有著明確的記載:“深酷用法者皆毀之,邪臣多黨與,故太子譽少而毀多。”顯而易見,劉據不計後果的一意孤行,直接給自己召來了一大堆、本可以和平相處的“政敵”。】

  【在官場上若不統一群臣的態度,或是大部分臣子的態度,政令就很難實施、就算皇帝是絕對領導,但是臣子一片反對,就算實行下去也會有不少人“偷工減料”。不講大局,一意孤行,一把手和二把手有矛盾,下面的人怎麽想?會不會站隊?是不是要反對其中人?】

  【相反,楊廣就做得很到位,劉徹本人以及嬴政等強君在這一點上都做得特別好。】

  【劉徹在看到劉屈氂帶回劉據的屍體後忍住眼淚,還下令賞賜,同時還給了蘇文嘉獎!等到時機成熟,得到其他大臣支持,例如霍光等人上書太子冤枉,支開李廣利後,才開始動手!】

  聽到這裡,扶蘇點頭認可。

  經過同父親溝通學習,他也明白為君者絕不能顯山露水的思想。

  就算心裡再支持某人,也不能當著所有人的面表露,對自己,對大臣,都會形成極大的阻撓。

  人心叵測,暗箭難防,這些都是年輕人很難懂的道理。

  【齊桓公、趙武靈王其子越權之事歷歷在目,皇帝不能不防。而且父子關系是由父與子組成的,不能隻讓一方面主動,父親主動和你溝通,體諒你,安慰你,身為兒子也應該學會主動和父親溝通,尤其是以正確的方式溝通。】

  【上文有言,劉徹安撫劉據,並且曾對衛青表明態度,把壞事攬到自己身上。

  同時也認可了劉據所行的政事—休養生息。但是劉據有沒有和父親進行誠摯溝通?而是自己去想自己的事情?】

  【所以作為孩子,也需要主動去和父母溝通,而不是藏著心,把本來很容易解決的事情弄糟!】

  【在這一點上,劉徹做得要比劉據好,尤其是在巫蠱之禍時,劉據沒有沉住氣,直接兵變,更是摸到了劉徹的逆鱗。】

  【在兵變這件事上,劉據比扶蘇決絕,可他認不清形勢。扶蘇造反的前提是始皇帝已經死了,劉據造反時,劉徹還在。而且造反也不是這樣造的,他就和自己的老師密謀,接著想去拿軍隊,被任安拒絕,沒有謀劃布局,只是腦子一熱突發奇想救去做事。】

  【朝中有多少大臣支持你?有多少將軍支持你?衛青、霍去病等人都已經離世了,他不清楚自己的形勢?隻得到衛子夫的幫忙能成什麽事?事前有沒有計算過成功的機會?……】

  【劉據在政治上或許還有恃寵而驕的想法,同楊勇一樣,都覺得坐穩了太子位。他們沒有意識,或是不屑,都看不清自己的那些兄弟們也是有繼承權的,也是需要防范和打壓的對象。】

  【史書記載,蘇文、常融,在劉徹面前詆毀劉據。當衛子夫建議兒子“殺雞儆猴”時,劉據卻理直氣壯地說道:“第勿為過,何畏文等!上聰明,不信邪佞,不足憂也!”意思是,我清白,劉徹不會殺!】

  【愚蠢!】

  【優勢在我?這種狀態便是半場開香檳, 對人性的了解無比幼稚。】

  【我甚至認為,因為獨尊儒術,劉據隻認仁義禮智信,腦子都讀蠢了,若是學習法家或者道家甚至是雜家的理論都不會如此,根本不清楚劉徹獨尊儒術的根本目的是什麽!】

  【官場如戰場,官道如棋道。】

  【不亮出獠牙,沒人會怕你,不怕你就不會聽你的話。是把命交到別人手裡?還是自己抓住自己的命運?】

  【在衛青死後,他沒有招攬自己的臣子和軍官。所以楊廣為什麽厲害,一開始就抓住了最能打的楊素,後來誰來挑戰都無濟於事。】

  【傳說衛太子鼻子大,漢武帝在甘泉宮養病時太子去看望。江充告訴太子說:“太子不要進去,陛下有詔說厭惡太子的大鼻子,進去須用紙蓋住鼻子。”後來太子走後,江充對武帝說:“太子不想聞陛下的身上的味道,故此掩鼻。”武帝因此遷怒太子。】

  【這真的是一點心計都沒有。所以在這裡是要給劉據的政治能力打低分的,但看在他行仁政的思想上,能給到扶蘇的分數,3分。】

  【但論心性來說,他不如扶蘇,至少人家扶蘇還安心去上郡監軍。在軍事上,劉據沒有自己的軍隊,還打得一敗塗地,不過衝他敢當場殺死江充和果斷清君側的做法,可以給3分。在經濟上,能夠處理內務和部分政務,想要與民休息,可惜未能施行,故而給到4分的分數。】

  【不過雖然在三個方面的分數都很低,在品行、影響和文化上還是不錯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