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若狹之虎》第八章 素衣出降
  後瀨山城的三層天守閣,是若狹這塊貧瘠土地上唯一一座天守,也是若狹武田氏權力的象征。

  此刻,經過戰火的洗禮和摧殘,光鮮亮麗的外表早已不複存在,牆壁被熏得焦黑,裝飾屋頂正脊的鯱型裝飾,也伴隨著殘磚瓦礫墜落在地、摔得粉碎。

  武田信孝的叛軍將天守閣團團包圍,一眾足輕舉著火把開辟出一條小道,栗屋元隆在數名武士的護衛下,沿著小道大步走到天守閣下。

  這位曾經輔佐武田元信、武田元光、武田信豐的三朝老臣,默默抬起頭,仰望這座見證武田氏曾經輝煌的天守閣,內心五味雜陳。

  “伊豆守殿下,正如在下之前所說,只要你出家隱居,交出家督之位,宮川殿願意保證你、還有你麾下軍士性命無虞。”栗屋元隆已經不再以“主公”稱呼武田信豐,稱呼官名也是保留了最後一絲尊重。

  對於栗屋元隆提出的條件,天守閣內鴉雀無聲,遲遲沒有回應。

  無奈之下,他隻好命人運來稻草和柴火堆在天守閣基座下,隨後澆上火油,自己則是接過一旁武士手中的火把,走到柴堆前,再次大聲說道:“殿下,念及君臣一場,在下等到了現在。若殿下還不做決斷,那在下就替您做了。”

  “且慢!”突然,一名身著直垂的少年踉蹌著跑出天守閣,“噗通”一聲跪拜在栗屋元隆面前。

  栗屋元隆定睛一看,輕蔑地笑道:“原來是平八郎,怎麽撇下伊豆守自己跑出來了?”

  這位平八郎乃是武田信豐身邊的小姓,皮膚白嫩、長相俊朗,深得武田信豐的寵愛。特別是信豐繼位家督後,兩人更是形影不離,就連商量軍政大事,平八郎也會跟在旁邊,時不時插上兩嘴,武田信豐不以為意,但久而久之,諸家臣對他卻是心生厭惡。

  平八郎抬起頭,嫵媚一笑道:“是,是主公讓小人前來通稟右京亮,他願意接受宮川殿提出的條件,只是沐浴更衣需要點時間。”

  “如此甚好。”栗屋元隆冷哼一聲,轉過身揮了揮手道:“你回去伺候著吧,告訴殿下,在下可等不了太久。”

  “遵命。”平八郎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的塵土,一路小跑返回了天守閣。

  為防有詐,栗屋元隆命人加強防守,讓手持搔盾的足輕站在前面,防備天守閣中隨時可能射出的飛矢。

  但事實證明,他的防范有些多余了。

  約莫半個時辰後,天守閣大門敞開,城中殘兵魚貫而出,分列門口兩側,在平八郎的攙扶下,武田信豐一襲白色單衣、披頭散發地從門內緩緩走出,耷拉著腦袋,完全沒有了一國之主的尊貴和驕傲。

  “殿下,辛苦您先去發心寺小住,等這邊的事情處理完了,家中會舉行家督渡讓儀式,屆時還要勞煩您了。”栗屋元隆看似恭敬的舉止下,一張面無表情的面頰透露著輕視和冷漠。

  “去發心寺,呵呵。”武田信豐冷笑道:“是啊,好些日子沒看父親了,正好,也借此機會去看看他老人家。”

  “對了,還有一事。”栗屋元隆問道:“請問寺井大人的首級,現在何處?”

  “這……”武田信豐支支吾吾,生怕稍有不慎讓栗屋元隆找到治罪的口實。

  “在這裡!”

  栗屋元隆循聲往去,只見武藤光佑雙手托著一個木匣子緩緩走來。

  “寺井大人的首級在此。”武藤光佑小心翼翼地打開匣子,栗屋元隆之瞟了一眼便示意他蓋上,神情悲痛難以自已。

  “很抱歉。”武藤光佑向他鞠了一躬。

  “武人馬革裹屍乃是最佳歸宿,沒必要抱歉。”栗屋元隆歎息著拍了拍武藤光佑的肩膀,轉而詢問道:“倒是左兵衛尉,你今後是何打算?”

  “主公‘差點’切腹成仁,這都是做臣子的無能。”說著瞥了一眼一旁的武田信豐,自我揶揄道:“在下是無論如何也不配待在武田家了,今後準備去近畿闖一闖。”

  “差點”,兩個字可謂是對武田信豐的竭盡諷刺,就在不久前,武藤光佑希望信豐自戕殉難以維護武士的榮譽,自己則願意做他的介錯。可信豐看了看面前明晃晃的脅差,思索良久後終究是下不去手,這才不顧勸阻派遣平八郎前去請降。

  想起他之前的種種懦弱行徑,武藤光佑對信豐徹底喪失了信心,這也是他覺得自己“不配”留在武田家的原因。

  栗屋元隆當然知道他話中有話,兩人頗有些英雄惜英雄的感覺,以至他希望武藤光佑能加入他的麾下。

  可武藤光佑清楚,內亂頻仍的若狹武田氏前途無望,這若狹國實在不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所,因此,婉拒了栗屋元隆的延攬。

  見此情況,栗屋元隆也不便強行挽留,而是賜予重金由他自行離去。

  後瀨山城之戰告一段落,武田信孝距離成為正式家督只差一場渡讓儀式,此時麾下諸將又產生了分歧。

  栗屋元隆認為名不正則言不順,應該先舉行儀式,正式成為家督掌握大義名分,再去奪回宮川城;內藤勝高則認為夜長夢多,應當立即引兵東進,不能給信重喘息之機。

  兩派爭執不下之際,武田信孝最終討論出一個折中方案:連夜準備渡讓儀式相關事宜,天亮後花費一上午時間完成儀式,隨後便立即出兵宮川城,前後不過耽誤半天時間,諒信重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

  內藤勝高雖然心存疑慮,但還是拗不過武田信孝和栗屋元隆,隻好應允下來。

  就在他們興高采烈地張羅渡讓儀式的時候,信重派出的飛腳已經返回軍中。不過此時大軍已經離開宮川城,乘夜色抵達了山縣氏控制下的賀羅嶽城。

  這座小城是山縣盛信的祖父在世時修建,已經作為山縣氏的支城存在了數十年,這裡扼守一條通往發心寺的山道,相較於宮川城,離後瀨山一帶距離更近,不消半日便能抵達。

  之所以將大軍轉移到這裡,主要有三個方面考慮,除了上述所言距離上的因素,更重要的是避開防守嚴密的丹後街道,這條宮川城通往武田氏館的大路肯定已被武田信孝派遣重兵把守,若是按照原計劃行動,很有可能在以逸待勞的叛軍進攻下陷入被動;

  此外,發心寺地處一塊台地,位於山地和平原的交匯處,相較武田氏館海拔更高,且山道不利於大軍行進,容易被忽視,若由此突然殺出,不僅有居高臨下的優勢,且能最大限度地給叛軍一個措手不及。

  飛腳帶來的消息,對信重來說可謂十分關鍵。本以為次日上午才能結束戰鬥的他,起初還準許軍士安營扎寨、睡個好覺,等天亮再行出發,可現在看來是等不了了。

  “傳令下去,大軍即刻開拔,目標:發心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